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质课文白杨礼赞教案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优质课文白杨礼赞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正确说出全文结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关键字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感受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北方农民、哨兵所具有的
2、团结、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关键字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感受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植物,以及自己喜欢它的哪一种品格,互动两轮,顺势引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谈谈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 2.请学生简述文章中主要写了那些对象。 (杨树;人)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1.朗读课文1-6自然段,请用一个词概括杨树的特点。 (不平凡) 2.同桌合作,文中描写了杨树哪些不平凡? (生长的环境:单
3、调;形态:力争上游) 3.朗读课文7-9自然段,说说北方的农民、哨兵等人具有哪些特点? (生命力强;质朴、坚强、力求上进) 4.小组讨论,作者是如何从树过渡到人的? (象征的手法)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 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哨兵等人具有相似性,为什么此处不是比喻而是象征?比喻和象征有何区别? (比喻:喻体通常为具象的,两者是特征上的相似;象征通常是用具象象征抽象的特点,两者所体现的品格品质相似。) (五)回顾全文,小结作业 结合板书请学生集体简述本文说明的内容,结束课文。 作业:请学生再次回想下自己喜欢的植物,使用象征手法写一段200-300字的短文,下次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 本文写自1
4、940年,茅盾曾经的文字多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为主角,此篇热情地歌颂了抗战中的士兵百姓。白杨礼赞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1940年5月,茅盾离开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结合这段创作背景,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茅盾写作对象及写作风格的改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文章的底蕴和情感,学习并积累文章的优美语言。 2、领会烘托、对比、先抑后扬、象征等手法表现主题的写法,并灵活运用到
5、课外阅读和写作中。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礼赞”的,领会作者热情讴歌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之思想感情。 2、继承和发扬当年抗日军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把自己锻炼成不怕困难的生活强者。 三、过程与方法: 1、从课内往课外拓展,将“读”“写”“考”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2、上课重点放在思考感悟和动笔训练。 3、先学后教,教为学服务,在学生的难点处适机点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情感与结构,学习象征等手法。 2、教学难点:理解第二段的内容及作用。 五、教学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整体感知,把握线索结构和感情基调等) 第二教时:合作探究,赏析本文的艺术手法及其妙处。 【教
6、学要点】 1、复习旧课,明确主题。 2、究一:品味本文在构思方面的艺术特色。 3、探究二:品味描写景物遣词造句的特色。 4、总结本节课内容要点。 5、布置作业:写两个作文片段,运用本文技法。 第二教时 一、导入,朗读全文。 二、复习旧课,明确主题。 (一)问题导学,复习旧课。 (二)明确主题: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描写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在形态和内在品格三方面的特点,运用象征手法、先抑后扬等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 三、探究一:品味本文在构思方面的艺术特色。 (一)赏析象征及其表现效果。 1
7、、什么是象征手法?它与比喻有什么区别? 在文艺创作中,象征主义往往是和比喻手法融合在一起的,但二者 又有区别: (1)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的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而且也都从本质特征上考虑。 (2)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它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题材,如果这类喻体在文章中占了主要地位就称为象征体了。这种手法也称为象征手法了,这是。个重要的区别标志。 (3)比喻适用于各类文体,象征一般只适用于抒情作品。 2、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贵族化的楠木又象征什么呢? (1)白杨树本身特点就是高大挺直,生命力顽强。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
8、倔强挺立,不折不挠。哪里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显示了不软弱,不动摇的顽强精神,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用它象征内在品格近似的北方的农民和在敌后广大土地上守卫家乡的哨兵,也象征了在华北平原谱写 _精神和意志。 (2)作者为什么运用象征,而不直接写抗日军民呢? “人贵直,文贵曲”。美文运用象征,使文章显得含蓄委婉,让意境更美,给读者留下揣摩玩味的余地,同时,也可以逃过特定环境的政治劫难。 (3)“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什么? 茅盾同志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 _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二)赏析先抑后扬的手
9、法,理解其作用。 1、朗读第二段和第三段,思考:上下文是怎样衔接的?文意的重点在“单调”,还是“惊奇”? 明确:描述完高原景色,写景色给作者的感受是先“雄壮”后“单调”,为写见到白杨树“惊奇地叫了一声”作衬托,意在突出白杨树蓄势。强调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不平凡,即给西北高原带来无生机和活力,祛除色彩的单调的,给广阔无边的高原增添美感,让人们耳目一新、赏心悦目。 2、朗读第七段开头至“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思考:文意突出的“美女子”还是“伟丈夫”? 明确:先说长得太挺直的白杨树称不上“树中的美女子”,看似个缺点,而后强调它与西北风抗争的气质像是“树中的伟丈夫”。贬低它外形上缺乏多姿多彩,意在强调高大的
10、白杨树具备的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坚强不屈等气质美,后者才是作者想赞美的部分。可见,白杨树属于内在美胜于外在美的一种树! 四、探究二:本文语言朗朗上口、生动形象,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谈谈它的妙处。 (一)词语运用准确、凝练、生动。 (1)第二自然段怎样描写高原景色的?在遣词造句方面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明确:语言凝练优美,又富于变化。尤其是谴词用字更注意形象贴切。如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大”;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写高原的“色”; (2)课文第5段具体描写白杨树的树干树枝树皮运用哪些形容词?请找出来加以品赏。 明确:用“笔直”写树干树枝;用“一律向上,紧
11、紧靠拢”丫枝,用“片片向上”写叶子;用“光滑”写树皮的质地,用“银色”“淡青色”写树皮的颜色。用“倔强挺立”和“不折不挠”写白杨树外在形象的同时,也含蓄地赞美它的品格和气质了! (3)课文第7段用哪些生动凝练的词语高度概括白杨树的内在品格的?请找出来品赏。 明确:“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与挺拔”。这些词语与上文是否重复出现呢?没有,作者有意避开重复运用,值得我们写作上学习。这些简洁凝练带有归纳作用的词语,这些词语蕴含丰富,是对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外形特征浮想联翩和反复咀嚼感悟得来的结果。它们恰恰与北方抗战军民的优秀品质相吻合。 (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
12、、对比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感染力。 请同学们分别找出来,仔细品味。 四、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要点。 五、布置作业:运用象征的手法,写一种事物,给予热情赞美。要求:1、先写外在特点,再写内在精神,语句表达务必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采用先抑后扬的技巧。2、写真情实感,支持顺理成章,反对牵强附会。3、字数不少于600字。 一、教学思路 部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散文单元。 散文以包蕴万千的内容,丰富的哲理、精深的思想、巧妙的语言成为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极佳媒介,特别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散文的行文思路,作家的文风学养,都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容易学习和模仿的,好的散文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教学提
13、供了难得的范例。 散文融情、理、趣于一体,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一个个美的不同角度,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有助于学生审美感受力和鉴赏能力的提升。 现代散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带着学生去体会美,即语言美,形式美,意境美,情感美,哲思美。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了解不同散文的特点。背影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散文,表现永恒的父子之情;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讴歌昂扬刚健的民族精神;永久的生命 _而活着是充满哲思的文章,思考生命的永恒和人生的真谛。昆明的雨是一篇以雨为话题,展现雨季中寻常生活的美感与诗意。背影白杨礼赞两篇文章都有一个集中的具体的形象;昆明的雨没有一个集中的具体的描述形象,
14、更散一些;但是这几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所写的景,人,事,物,都凝聚于一条线。这三篇文章在构思上有个共同的特点,表达情感的句子回环往复,构成文章的回环之美。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写法,品味语言。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经典名篇。学生对这一类散文还比较陌生,需要教师在引导细致阅读上下功夫。 二、教学设计 1、导入 2、认识课文 大声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一句带有四字词语的话说说读到了什么? 读到了作者对白杨树的深情赞美。 读到了白杨树生长在西北无边无垠的高原上。 读到了白杨树不屈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读到了白杨树丫枝绝不旁逸斜出。 读到了白杨树的倔强挺立。 读到了白杨树伟岸质朴。 读到了
15、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象征了北方农民。 读到了白杨树力求上进的精神象征了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的精神。 师:总结一下,就是作者写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白杨树的外形,白杨树的精神,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以上这些内容就像一粒粒珍珠,被作者用一条线串了起来。这条线是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赞美白杨树,作者用了“不平凡”这个词语。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5次,形成回环往复之美。 3、说说“不平凡”这个词 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写白杨树不平凡的段落,再圈点勾画出写白杨树不平凡的句子,最后用 “白杨树不平凡在” 的句式说话。 白杨树不平凡在它的生长环境是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的黄土高原。 白杨树不
16、平凡在它是力争上游的树。 白杨树不平凡在它有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白杨树不平凡在它丫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白杨树不平凡在它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 白杨树不平凡在它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白杨树不平凡在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白杨树不平凡在它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白杨树不平凡在它的傲然挺立象征了守为家乡的哨兵。 白杨树不平凡在它象征了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 _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不平凡在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从整篇文章角度,谈谈作者构思的不平凡 文章
17、一共9个自然段。第一段,开篇点题,赞美白杨树,总起全文。 第二段,描写西北高原景色,突出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第三段,写作者猛然见到白杨树时的惊喜。 第四段,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五段,详写白杨树的外形。 第六段,赞美白杨树。 第 7段,写白杨树的内在精神,揭示其象征意义。 第8段,直接点名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9段,通过与楠木对比,赞扬白杨树。 通过以上对段落的分析可以看出,1、4、6、8、9段都反复说道“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情感是贯穿全文的线,围绕这条线,作者写了白杨树的生存环境,外形和内在精神,从而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精读课文第7段,说说写作手法的不平凡 1、轻声读第7段,读出三个层次。 2、轻声读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扬州市人民医院重症感染血栓预防考核
- 金华市人民医院中医老年病诊疗考核
- 厦门市中医院周围神经电刺激术考核
- 鹰潭市中医院离子通道病诊断考核
- 徐州市人民医院电子线治疗计划与临床应用试题
- 台州市人民医院心律失常分析专项考核
- 金华市人民医院骨肿瘤介入治疗考核
- 淄博市中医院数据存储备份考核
- 连云港市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掌握考核
- 嘉兴市人民医院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构建与应用试题
- 林业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2025
- 2025江苏海氧深冷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9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备考期末-六选五-专项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霍金生平简介静态PPT
- 培训费结算单
- 中日标准件对照表
- IATF16949:2016中文完整
- 大航海时代4霸者之证地图坐标
- SHT3903-2017监理用表
- 财务三大报表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