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炔烃.ppt_第1页
第四章 炔烃.ppt_第2页
第四章 炔烃.ppt_第3页
第四章 炔烃.ppt_第4页
第四章 炔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炔烃与二烯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通式为CnH2n-2, 是炔分子的官能团,炔烃与二烯互为同分异构体。,第一节 炔烃,一、炔烃的结构,近代物理实验方法测得乙炔为直线型分子,分子中四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键角120。、键能836.8 kJmol-1。,1、炔烃中碳的SP杂化:,2、乙炔分子的形成,叁键的平均键能 836.8 kJmol-1 ,键长为120nm,乙烷、乙烯和乙炔中的碳原子s成分分别为25, 33和50,碳原子的s成分增大,炔碳的电负性大,吸电子能力强,碳氢键短。,二、炔烃的命名,炔的命名与烯相似,即将“烯”字改为“炔”字。,若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与叁键,称烯

2、炔类化合物,命名时选含双、叁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尽可能使双参键的位次为最低,在此前提下优先考虑双键位号,命名时先烯后炔。,炔基,四、炔烃的化学性质,1、亲电加成,(1)与卤素加成,烯炔类化合物与卤素的加成优先发生在双键上。,原因之一:炔中sp杂化的碳原子的电负性比sp2碳强,键长短,键能大,不易给出电子与亲电试剂结合。,原因之二:炔中的叁键电子呈圆柱形对称分布,电子云整体分布,流动性小,尽管比双键多一个键,但其电子不易极化变形。,原因之三:反应历程中活性中间体稳定性不同,(2)与卤化氢加成,遵循马氏规则,活性:HI HBr HCl,炔与溴化氢加成有过氧化物效应,得反马产物,2、水化,酮

3、式与烯醇式的互变异构,酸性介质有利于酮式结构的形成, 碱性介质中有利于烯醇式结构形成。,取代炔烃与水的加成遵从马氏规则,产物为酮,端叁键炔加水生成甲基酮,二元取代乙炔的加水产物为两种可能产物的混合物, R为一级取代基,R为二级或三级取代基时产物羰基与R相邻。,3、氧化反应,(1) KMnO4氧化,(2) O3氧化,烯炔的氧化首先发生在双键上,4、炔化物的生成,相应的碱性:,有炔氢的炔与强碱如金属钾、钠反应可形成金属化合物,称炔化物,放出氢气,亲核取代反应,乙炔通入银氨溶液或亚铜氨溶液中,则分别析出无色和红棕色炔化物沉淀,炔化物干燥撞击发生强烈爆炸 ,加入稀硝酸使之分解 ,氰负离子和银可形成极稳

4、定的络合物,用于回收炔烃。,应用:鉴定和提纯末端炔烃 萃取贵金属,5、还原,(1)催化氢化,铂、钯、镍等,非端叁键炔加氢得烯时,不同催化剂可得不同的烯烃异构体。,用林德拉(Lindlar)催化剂顺式烯烃的衍生物,Lindlar催化剂的表示法,用碱金属(K,Na,Li)/液氨催化剂反型烯烃衍生物,烯炔还原时叁键首先被加氢,原因之一:叁键具有更大程度的不饱和性。 之二:叁键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性比烯强。,6炔烃的亲核加成,加醇乙烯基醚,涂料、胶粘剂的原料,加醋酸醋酸乙烯酯,与氢氰酸加成丙烯腈,乳胶漆、涂料、粘合剂及维尼纶的原料,纤维、塑料、丁腈橡胶的原料,乙烯基化反应,乙烯基化剂,7乙炔的聚合,六、

5、炔烃的制备,1、由二元卤代烷脱卤化氢,2、由乙炔或一元取代乙炔制备,(1)炔化钠法,如果R=R,则一步完成,(2)有机锂化合物法,卤代限于一级卤代烷,第二节 二烯烃,一、二烯烃的分类、命名与异构,1、分类,2、命名,(1)取含双键最多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几烯。从近双键的一端给主链碳原子编号,将取代基名称、位次写、双键的位次在母体之前。,(2)顺、反异构体在整个名称前标明双键的Z、E或顺、反,3、异构,稳定性:s-反型 s-顺型 位能差约为10.513.0kJmol-1,二、二烯烃的结构与稳定性,1丙二烯烃(累积二烯烃)结构,21,3-丁二烯的结构,(1)杂化轨道理论,四个碳原子均采取sp

6、2杂化,所有的键和原子共平面,形成四电子四中心大键,电子离域,离域能为13 KJ/mol,电子云密度、键长趋于平均化,体系能量降低,分子趋于稳定。,(2)分子轨道理论,四、 共轭效应,由于电子离域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间相互影响的电子效应。用C表示。,1、共轭效应的类型,(1)-共轭,形成条件:参加共轭的P轨道共平面。,(2)P-共轭,双键邻位的P轨道与双键共轭,电子云密度趋于平均化,体系能量降低,分子趋于稳定。,p-共轭有四种情况,(3)-、-P超共轭,双键或SP2杂化的碳原子的邻位存在C-H键, 与键离域,使体系能量降低,分子趋于稳定,比-共轭、P-共轭弱得多,氢化热,正碳离子稳定性:3。2。

7、1。CH3+ 游离基稳定性:3。2。1。CH3。,2、共轭效应的传递远程传递,当共轭体系的一端受到外界电场或试剂影响时,共轭体系另一端也同样受到影响,出现电子云密度疏密交替分布的现象,不随碳数的增加和分子链的加长而减弱。,3、共轭效应的大小与方向,(1)P-共轭效应,强弱次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共轭的能力逐渐减弱 -NR2 -OR -F 同族元素自上而下,共轭效应能力减弱 -F -Cl -Br -I -OR -SR -SeR TeR -O- -S- -Se- -Te-,方向:常呈+C效应,双键邻位原子的P轨道上的孤对电子向双键供给电子,(2)-共轭,强弱次序: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C效应逐

8、渐增强 =CR2 =S,3、-、-P超共轭,强弱次序:参加共轭的-H越多,超共轭效应越明显。 -CH3 -CH2R -CHR2 -CR3,方向:当电负性较大的杂原子处于-共轭之中时,呈-C效应,双键电子云密度减弱,。,方向:常呈+C效应,4、共轭效应的特点,(1)共平面性; (2) 电子云密度、键长趋于平均化; (3)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 (4)电子远程传递; (5)易极化、折射率增高、电子流动性大,五、共轭烯烃的化学特性,1、1,4-加成与1,2加成,(1)与Br2和HX加成,1,4-戊二烯与Br2加成,两双键各行其是,互不影响,共轭加成产物为主要产物,与Br2加成历程:,(2)与HBr

9、加成的历程,稳定性: () (),(3)影响1,2-加成与1,4-加成的因素,温度的影响,结论:低温以1,2-产物为主,升高温度有利于1,4-产物的生成。,极性的影响,结论:极性溶剂,较高温度有利于1,4-加成; 非极性溶剂较低温度,有利于1,2-加成。,加成产物稳定性的影响,2、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双烯合成),(1)历程,协同反应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同时进行,反应时无活泼中间体生成,经过环状过渡态转化为产物分子。,(2)特点,双烯体的两个双键必须取s-顺式构象,否则不反应,S-反式构象和1,4位取代基的位阻较大的S-顺式构象的双烯体不反应,双烯体上具有供电子基团,亲双烯体上有吸电子基团时,有利于反应。,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具有很强的区域选择性。当双烯体与亲双烯体上均有取代基时,得两种不同的产物。以两取代基处于邻位或对位的产物为主。,狄尔斯-阿尔德反应是立体专一的顺式加成反应,亲双烯体在反应中构型不变。,狄尔斯-阿尔德反应是可逆反应。正向成环反应的温度相对较低,而高温低压则易于逆向分解反应。,第四节 速度控制与平衡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