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麒麟高中高二历史精品练习课后巩固提能4.1(必修3_第1页
2013麒麟高中高二历史精品练习课后巩固提能4.1(必修3_第2页
2013麒麟高中高二历史精品练习课后巩固提能4.1(必修3_第3页
2013麒麟高中高二历史精品练习课后巩固提能4.1(必修3_第4页
2013麒麟高中高二历史精品练习课后巩固提能4.1(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后巩固提能(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1扬州模拟)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共和主义2.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民主思想家,他们的民主思想共同点包括( )变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兴民权走日本模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颁布宪法,实行法治A.B.C.D.3.(2011龙岩高二检测)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

2、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民粹主义4.(2011益阳高二检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A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上翻了身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原则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5.孙中山留下遗嘱:“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 )A.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B.反帝反封建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6.(2011梅州高二检测)辛亥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真理,其社会根源在于(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西方民主

3、和科学思想的传入C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依旧 D陈独秀等人的积极努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7.(2011福建学业水平测试)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和优秀品格永远值得我们颂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纲领材料二 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简表(1)孙中山将材料一中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4分)(3)先进理论引领社会前进。指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分别引领了哪一革命运动?(2分)(4)从三

4、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怎样的优秀品格?(2分)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1)结合两则材料,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是什么?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这三

5、种革命?(8分)(2)结合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以什么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想以此解决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6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从材料可以直接排除民族主义,材料反映出孙中山主张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体现了民权主义思想。故选B项。2.【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三者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民主思想家,都主张变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兴民权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倡导建立的政治体制明显不同。康梁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度,而孙中山主张建立美国式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故选A项。独具【类题拓展】

6、三民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三民主义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孙中山还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起到了推动作用。3.【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是借鉴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问题而提出的社会革命方案,故答案为B。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文献的分析、理解能力。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前,中国“主权在君”;临时约法的颁布,表明

7、“主权在民”,这实质上是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A项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C项是临时约法中“三权分立”原则的体现,D项是其作用,故选B。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材料中“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这一信息,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所以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C项。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依旧,故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真理,孙中山也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四个选项中,C项是内因,是根本原因。7.【解析】本题依托材料考查了孙中山思想的演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8、和分析比较能力。第(1)题,结合同盟会纲领的发展即可得出答案为三民主义,而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是其核心内容。第(2)题,要注意借助表格从不同侧面挖掘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不同点,从而寻找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第(3)题,实际上考查三民主义的影响,依托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4)题,结合孙中山思想的演变过程,认识伟人的优秀品质。答案:(1)三民主义。核心内容:民权主义。(或创立民国)(2)明确反对帝国主义、主张民族平等,增加“节制资本”、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等。(3)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或大革命)。(4)与时俱进(或顺应时代潮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可概括出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容及主张进行这三种革命的原因。第(2)题从材料一中“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可知是以欧美为借鉴,解决中国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将出现的贫富不均和阶级矛盾对立问题。答案:(1)民族革命是指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只有通过民族革命,才能摆脱满洲贵族的压迫和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政治革命是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