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修改张志彰_第1页
614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修改张志彰_第2页
614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修改张志彰_第3页
614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修改张志彰_第4页
614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修改张志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建筑的特征 说课课件,襄樊三中 张志彰,说课内容,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方法 5、教学过程 6、效果预测,一、教材分析,本文属于人教版必修第五册自然科学小论文单元的中第一篇。作者梁思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他在本文中重点概述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建筑的“文法” 以及“可译性”理论,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来建造新中国建筑。学生可以从本文了解到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体会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一、教材分析,学生通过品味本文的语言,可以受到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熏陶,从中学习准确、严密的表达方式

2、,并体会到科普文章通俗易懂的特点。 本文层次分明,说明顺序合理有序。通过分析文章层次清晰的表述顺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按照合理的事理顺序进行表达的能力。,二、学情分析,1、学生们对说明文的准确性、说明顺序有一定掌握。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阅读说明文,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也是重人文性文章,忽视甚至排斥说明文。老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情分析,2、学生尚不能很好地做到用语准确严谨,表述清晰有序。教师要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充分体会到文章的严谨性、逻辑性,确确实实地感受到科学精神。帮助他们培养准确、合理的表述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 2、分析品味文章通俗易懂以及严密、明晰的 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说明、表述的能力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 构和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品味本文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方法,一、教师引导法 二、赏识激励法 三、多媒体展示法,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三、概括特征 理清说明顺序(本课重点) 四、分析语言特色(本课的难点) 五、小结本文特点 六、拓展延伸,教学过程一 课前准备 任务一:阅读课文,思考:中国建筑的特征有哪些。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对这些特征进行说

4、明的。 任务二:观察我们身边的建筑物,有没有体现出了本文中所说明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与自己的生活是相关的。同时也为上课时的课堂训练做好相关准备)。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形成简单文字,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预备代表小组发言,教学过程二 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新课导入: 引导问题一:(展示课件)这些图片里的建筑是什么? ?(导入中展示的图片来自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导入,达到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 ) 引导问题二:这些建筑都能体现出哪些中国建筑的特征,具有哪些中国传统建筑特征?,明确本文教学目标,1、把握全文的结构,掌握说明文的的说明顺序。,2、品味文章简洁、严密、明晰以

5、及通俗易懂语言特点。,3、了解祖国灿烂的建筑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教学过程三 概括特征 理清说明顺序(本课重点),引导问题三:中国建筑的特征有哪些? 1、请一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纠正 2、教师结合课件逐一概括,对难懂的专业建筑术语要结合图片进行讲解。,一 、个别建筑构成,二、平面布局(建筑群落构成),鸟瞰故宫,三、以木材结构(梁架)为 主要结构方法,四合院里的木质的墙门窗一体,重量总是由柱承担,四、斗拱的作用,举折、举架的作用,五 举折、举架的作用,六、屋顶的装饰性,六、屋顶的装饰性,七、用朱红色作为大建筑物屋身主要颜色,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霸王拳,八、木结构中部件的装饰作用,

6、三福云,瓦当,九、用材的装饰特点,有色琉璃瓦,木上雕花,石面上装饰浮雕,环节二 理清说明顺序,引导问题四: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展开说明的? 1、请一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纠正 2、教师总结,结合课件图示本部分的说明顺序。,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1、个别建筑构成(立体),2、群体建筑构成(平面),3、木结构(梁架)为主,4、斗拱及作用,5、举折和举架及作用,结构 特征,装饰 特征,6、屋顶的装饰作用,7、颜色的选择朱红,8、部件的装饰作用,9、材料的装饰作用,外观装饰,主,次,整体,局部,环节二 理清说明顺序,总 体 特 征,结 构 方 法,主,次,环节二、文章结构,引导问题五:文章的3至13

7、段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个基本特征,可以划为一个部分。文章其他段落的内容是什么?文章结构是怎样划分?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图示,掌握文章的结构,以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建造新中国建筑作总结。,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做简要的说明。,(12),(313),(1419),(20),教学步骤四、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环节一:通俗易懂引导问题六:第三部分探讨了建筑的“文法”、“可译性”,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使用了打比方(比喻)的方法,效果:用熟悉的事物比喻不熟悉的事物,使文章通俗易懂

8、,便于理解,引导问题七: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比喻的方法进行说明?,教师总结:文章的其他部分也使用了比喻,使文章的说明变得浅显易于理解,并富有趣味,体现了通俗易懂的语言特色。,环节二、严密、明晰 引导问题八:这是一篇科普文章,在语言上除了有通俗易懂的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结合文章第二段具体分析),以第二段为例体会本文语言的严密、明晰,(1)用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 基本形成 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近代 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 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遣词造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模棱两可,不渲染,不夸张。,返回,(2)恰当的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公元前15世纪 3500年,

9、1、利用对重点段落的品读来体会整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2、教师在诵读本段时对重点的词语使用重音。帮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及严谨性。 3、分析这种严密、明确语言特色是如何做到的,以帮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请学生快速浏览单元导学,结合总结出的本文的文体特点,整体掌握自然科学小论文的文体特点。,教学步骤五 小结本文文体特点 1、结构清晰,说明顺序合理 2、语言既通俗易懂又严密、明晰,教学环节六、拓展延伸,引导问题九 :“东方之冠”体现了哪些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引导问题十:如果你来写一篇文章介绍“东方之冠”,将怎么写?(只要求回答描写顺序,不要求具体表述),训练按照合理的逻辑顺序进行表达的能力,培养逻辑

10、思维、表达能力。,引导问题十一: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现代建筑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1、再次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2、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生命力和价值,我们的建筑设计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更应继承民族建筑文化中的优秀的部分。,襄樊市中医院,教学方法如何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落实 一、引导法 整个教学过程是以老师的问题引导串联起来的,所有的答案由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对于学生的回答,让其他同学评判补充,教师只做适当点拨、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其中,将课堂交给学生,落实新课标教育理念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教学方法如何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落实 二、赏识激励法 在11个引导问题中,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