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结构及预制构件工程支模体系施工方案_第1页
预制装配式结构及预制构件工程支模体系施工方案_第2页
预制装配式结构及预制构件工程支模体系施工方案_第3页
预制装配式结构及预制构件工程支模体系施工方案_第4页
预制装配式结构及预制构件工程支模体系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预制装配式结构及预制构件工程支模体系施工方案1.1 预制构件支撑形式梁板支模考虑整体搭设 5.4m、4.1m、3.6m 高的满堂架,满堂架使用的材料为键槽承插式脚手架、 顶托、 100100 木方。考虑叠合板和叠合梁均有一定强度的抗弯能力(设计要求的立杆间距不大于1.8米),因此可以不设置龙骨,叠合部分的满堂架立杆间距设置为 1200mm,水平杆设置 3-4 层,步距为 1500mm。叠合梁采用梁底单排顶撑,顶撑下部 200mm处增加一道水平杆,顶托上设置钢管作为主龙骨,并用扣件将梁夹住固定。结合工程特点本项目梁下支撑间距1200mm。吊装完后需要调整每根梁底的顶托,使之完全顶紧。主次梁部位单

2、独设置一根独立支撑。若无法承插式连接,则选用扣件连接支撑形式剖面图1.2 结构计算1.2.1材料力学性能及计算参数2盘扣式脚手架立杆钢管强度为205N/mm ,水平杆钢管强度为 205.0 N/mm 2;顶托梁采用100100mm木方;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 9000.0N/mm2;模板支架搭设高度考虑为 5.3m;立杆的纵距 b=1.20m ,立杆的横距 l=1.20m ,脚手架步距 h=1.50m ;立杆采用48 2.8 2500,水平杆采用48 2.8 1140。1.2.2结构荷载及稳定性计算(一) 130mm厚板结构计算1、上部荷载计算(1)

3、静荷载标准值:a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NG1=0.136 5.3=0.718KNb 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NG2=25.1 0.13 1.2 1.2=4.699KN经计算得,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0.718+4.699=5.417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活荷载标准值 NQ=(2.5+1.0)1.2 1.2=5.04KN( 3)本工程地处内陆城市郊区,楼层外架上满布密目安全网,故不考虑风荷载作用。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1.4N Q=13.56KN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4、N = 13.56kN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60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3.91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 ; W = 4.18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 2) ;f 钢 管 立 杆 抗 压 强 度 设 计 值 , f=205.00N/mm2;l 0计算长度 (m) ;由公式计算l0 = h+2kah 步距,取 1.5m;k 计算长度折减系数,可取 0.7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 0.30m ;l 0=1.920m; =1920/16.0=119.792, =

5、0.352 =13560/(0.352 391)=91.52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205.00N/mm2,故满足要求!3、支架整体稳定性计算根据规范要求,支模架结构的高度(H)与横向宽度(B)之比小于等于3 时,可不进行支模架整体抗倾覆验算。故本工程不需要进行抗倾覆验算。(二) 350 900mm梁结构计算1、上部荷载计算(1)计算参数按照模板规范 4.3.1 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500.90+0.20)+1.40 2.00=30.580kN/m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 25.50 0.90+0.7 1.40 2

6、.00=32.943kN/m 2由于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 0.7 1.40=0.98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集中力大小为F = 0.9 1.35 25.500 0.130 0.500 1.200=2.417kN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2.8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 (D4-d 4)/64 ,抵抗距计算采用 W= (D4-d 4)/32D 。(2)荷载的计算a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500 0.900 1.200=27.540kN/mb 活荷载计算(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活荷载

7、标准值P 1 = 2.000 0.350 1.200=0.840kNc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q=q= 0.042kN/m 。(3)托梁的计算2.42kN1.59kN4.95kN4.95kN1.59kN2.42kN0.04kN/mAB700700托梁计算简图0.7510.252托梁弯矩图 (kN.m)8.448.443.493.480.550.531.891.891.891.893.490.530.553.488.448.44托梁剪力图 (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1.79kN1.35kN3.72kN3.72kN1.35kN1.79kN0.04kN/mAB

8、700700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0.0000.301托梁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M= 0.750kN.mF= 16.879kNV= 0.301mm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截面抵抗矩 W = 4.25cm3;截面惯性矩 I = 10.20cm4;a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750 106/4241.0=161.15N/mm 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205.0N/mm2, 满足要求 !b顶托梁挠度计算最大变形 v = 0.301mm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700.0/400,满足要求 !( 4)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

9、算公式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N 1=16.879kN (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0.91.35 0.146 5.300=0.943kNN = 16.879+0.943=17.822kN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A=3.974cm2;W 立杆净截面模量 ( 抵抗矩 ),W=4.248cm 3;f 钢 管 立 杆 抗 压 强 度 设 计 值 , f=205.00N/mm2;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0.30m;h 最大步距, h=1.50m;l 0计算长度,取 1.500+2 0.300=2.100m ;长细比, 为 2100/16.0=131 18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l 0/i查表得到0.3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