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考点6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考点6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考点6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考点6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考点6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2 第4单元考点6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前自主学习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搜刮,加上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新中国成立后用了三年时间,到1952年,新中国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起步“一五”计划:时间:19531957年。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3)结果: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疑点1】“一五”计划的主要经济

2、项目为什么都分布在东北?指点迷津: 东北地理位置背靠苏联,便于接受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幅员辽阔,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解放前该地区重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比较发达。 2探索与失误:(1)中共八大:1956年。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主要内容:认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三面红旗:内容: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之后又相继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认识:反映了广大

3、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严重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结果:导致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的出现。(3)经济调整:背景:严重经济困难。内容:农村工作中纠“左”;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结果:到1965年,调整基本完成,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疑点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是什么? 指点迷津: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二者之间相互关联、不可分离。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飞跃。二者

4、是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被比喻为“一体两翼”。3国民经济的劫难:(1)原因:“文革”的破坏。(2)表现:1967年和1968年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3)调整、整顿:1971年,周恩来的调整和1975年邓小平的整顿。【疑点3】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先后走过了怎样的道路?指点迷津:大致有: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和自主探索道路两种道路,而后者又包含有以高速度为特征和以阶级斗争为特征两种模式。课堂精讲精练1“一五”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

5、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3)苏联的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中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例1】(2010上海高考)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解析: 20世纪50年代初,正值我国建国之初,重工业一片空白,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政府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由此

6、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答案:C变式训练:(2009广东高考)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年代195319541955195619571958增长率(%)30.216.25.628.211.466解析:工业生产增长率连续多年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而单纯从工业生产的增长率无法说明工业基础是否雄厚,也不可能说明是否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所以B、C错误。D选项只是看到了最高和最低,没有全部利

7、用数据。 答案:A2二十年(19561976年)成就取得的原因和失误的原因及从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1)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是:破除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中共八大正确方针的指导。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提出与指导。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国民经济。党和人民在“文革”中抵制“左”倾错误,是“文革”期间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主要原因。(2)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历史传统的影响。中国是封建专制存在时间很长的国家,皇权思想、封建家长制思想很容易侵蚀我们党的机体,民主法制观念的淡薄使人民又容易出现对权威的盲目服从。急于改变我国落后状况的主观愿望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严重脱节。毛泽东在“左”倾错误发展

8、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反右倾”斗争使党和国家正常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削弱和破坏。(3)经验教训:必须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矛盾和基本国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是坚持和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基础。必须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正确处理领袖、政党和群众关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防止个人崇拜,保证党的

9、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既防右又防“左”,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例2】(2010山东文综)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解析:首先看好题肢中的图片。横轴指的是年份(19591964年),一个点代表一年。对应的纵轴的增长率就应是19591964年的中国GDP状况。在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会议上中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后来还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导致“左”倾错误泛滥,国民经济严

10、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还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国民经济遭受重创。19591961年出现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到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到1962年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答案:C变式训练:爱好历史的小王正在看李锐的回忆录书庐山会议实录,其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讨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A人民公社 B“大跃进”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当时经济上“左”倾错误的具体表现,违背了生产力落后的现实状况。 答案:A特别提示1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2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公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