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选修传记选读教学案第四专题第7课老舍自传老舍传Word含答案_第1页
高中语文苏教选修传记选读教学案第四专题第7课老舍自传老舍传Word含答案_第2页
高中语文苏教选修传记选读教学案第四专题第7课老舍自传老舍传Word含答案_第3页
高中语文苏教选修传记选读教学案第四专题第7课老舍自传老舍传Word含答案_第4页
高中语文苏教选修传记选读教学案第四专题第7课老舍自传老舍传Word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课老舍自传_老舍传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夏,赴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1930年1936年,老舍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建国后,老舍政治热情高涨,他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文联主席、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东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

2、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自传选自老舍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老舍传是编者根据资料编写的。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老舍自传就体现出了这一特点。老舍传则用平实的语言,叙述和评价了老舍的人生经历、文学成就和艺术特色及影响等。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失怙(h)入塾(sh)嬉笑(x)寄寓(y) 侮辱(w r) 沦陷(ln xin)(二)多音字1因词而异

3、着蔓模 迫2一言辨异某生姓解(xi),读书不求甚解(ji),解(ji)元出身,官至上大夫。单(shn)东方教授著述甚丰,著作除单(dn)行本外,还有文集行世。二、写准字形 三、近义辨析抚养扶养赡养填一填70岁的奶奶十多年来抚养孙子成长,懂事的孙子在奶奶的病榻旁精心地伺候。法院审理后认为,合法夫妻有法定的相互扶养义务。2014年7月1日,无锡北塘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赡养案。原告储某,是一位77岁的老太太,被告马某、朱某则是她的女儿、女婿。辨一辨“赡养”侧重于“供养”,“抚养”侧重于“爱护、教养”,“扶养”侧重于“扶助”。从使用范围来说,三者有明显区别。“赡养”只用于晚辈人对长辈人;“抚养”用于长

4、辈人对晚辈人,也用于平辈人之间的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扶养”使用范围比较宽,既可用于长辈人对晚辈人,也可用于晚辈人对长辈人,还可用于平辈人之间。四、成语释义1词语理解(1)一扫而空:一下子便扫除干净。比喻彻底清除。(2)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3)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2辨析正误他不认真琢磨教练的指导,不求甚解教练的战术意图,结果导致了团体比赛的失利。辨析:“不求甚解”后面不能跟宾语,一般只能说“对不求甚解”。老舍自传老舍传一、阅读P79老舍自传,回答问题。1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是怎样安排的?参考答案:以时间为序交

5、代自己的生平,按出生、3岁、志学之年、壮年等四个年龄段介绍自己的经历。2从老舍“喜养花”而又“不得其法”,虽然所养花“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从“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可以看出老舍是怎样一个人?参考答案:(1)热爱生活而又恬然自得之人;(2)坚守做人原则的人。3从自传来看,老舍是怎样一个人?参考答案:质朴谦虚,甘于寒贱,勤勉认真,性格乐观,喜欢读书,喜欢养花。二、阅读P79P80老舍传,回答问题。4从老舍传可以看出,他的创作可以分三个发展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创作阶段小说代表作思想内容早期创作:国外生涯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作品在嬉笑怒骂中,充满了正义感和对祖国的热爱,虽

6、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些流于浮泛和枝蔓,但已显示了作家的讽刺、幽默才能第二时期:回国任教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和短篇小说月牙儿等标志着老舍先生的创作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作品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色彩第三时期:抗战爆发至逝世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话剧茶馆和儿童剧宝船等作者把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和对新社会的热情讴歌紧密结合起来1试分析老舍自传和老舍传中的“老舍”形象有什么不同,两篇传记的侧重点各是什么。提示:篇目形象侧重点老舍自传生活中的真实形象:寥寥不足三百字,却展现出一个认真而又率性、可亲而又可敬、富有情趣而又不乏理趣的形象侧重表现个性:热爱生活又恬然自得,如读书,教书,买奖券,写小

7、说,闲时养花,教书做事,认真做人,往往吃亏亦不后悔,读书不求甚解,著书不求名利等老舍传文学家的形象侧重表现文学家的特点:创作勤奋,才能突出,关注现实,作品生活气息浓等。叙述的侧重点在于他的创作经历、作品以及对作品的评价,重点突出,叙述客观2.试从表现手法比较老舍自传与老舍传的区别。提示:叙述角度材料选择语言风格老舍自传内省回顾,自我剖析个人经历,内心体验,日记信件等反思自嘲,细腻真切老舍传整体把握,评价分析书面资料,实地调查等客观公允,理性冷静1老舍自传以极为简洁的语言描绘自己的相貌和性格特点作者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加以介绍:孝爱老母、教书为业,甘于寒贱,儿女可爱,喜读书写作,为人处世认真。文字

8、简约,内涵丰富。寥寥几笔,如同大写意图画,将传主情态、个性刻画得栩栩如生。2老舍传文字平实,态度冷静老舍传系“他传”,是根据资料编写的一般性传记。该传以客观全面介绍传主的生平经历为旨归,内容以线性叙事为主,兼顾对传主的作品风格、内容进行评价。该传不注重传主的个性特点,而是着眼于传主的文学家身份,着重介绍传主的主要作品。文字平实,态度冷静,力求客观再现传主其人其事。素材1老舍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在大杂院里度过童年生活,使老舍从小就熟悉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深知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从小就喜爱流传于市井巷里的传统艺术(如曲艺、戏剧),这些都是他后

9、来倾向于写作平民生活和长于话剧创作的生活基础。应用角度:本则材料可用于与“艺术来源于生活”“写作与生活”等相关的作文中。素材21966年夏天,“文革”风暴呼啸而至,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顷刻间陷入一场空前浩劫。8月23日,老舍去北京文联“参加运动”,受到了“造反派”和“红卫兵”的批斗。他们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老舍头上,使老舍遭到了人格上的侮辱。如此不堪忍受的侮辱降临到头上,老舍毫不犹豫,平静而坚定地选择了死亡。 8月24日,老舍来到德胜门外城西北角上的太平湖公园投湖自尽。应用角度:本则材料可用于与“士可杀不可辱”“生命的价值”等相关的作文中。素材3老舍的人生观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文学创作历时

10、40年,堪称文学大家。但他却这样说:“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做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应用角度:为人要谦虚不自傲。素材4如何写四世同堂老舍在重庆北碚安家后,许多朋友前去看望,老舍向胡絜青询问北平沦陷后的情景。胡一次又一次讲述了北平沦陷后人民的苦难,这些真实的细节为老舍酝酿新作提供了详细的背景材料。1944年元旦,老舍开始写以沦陷了的北京为背景的百万字小说四世同

11、堂。他说:“必须把它写成,成为从事抗战文艺的一个较大的纪念品。”老舍的卧室兼客厅兼书房,夏天三面受阳光照射,到夜半热气还不肯散,老舍说:“墙上还可以烤面包。我睡不好,睡眠不足,当然头昏。”头昏和常患疟疾,到年底才写完第一部30万字的惶惑。1945年老舍在八方风雨中写道:三十四年,我的身体特别坏。这些病痛时常使我放下笔。本想用两年的工夫把四世同堂写完,可是到三十四年底,只写了三分之二。这简直不是写东西,而是玩命!应用角度:勤奋是成功的关键因素。1老舍名言(1)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2)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像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

12、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扔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3)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许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4)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5)没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是没有根的花,它不但在本乡本土活不下去,而且无论在哪里也活不下去。 (6)一个作家实在就是个全能的演员,能用一支笔写出王二、张三与李四的语言,而且都写得恰如其人。 (7)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反抗。 (8)生命是不容易得来的,也不能轻易地舍掉。2四世同堂简介这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经典名著,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

13、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中,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那一派古老、宁静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与震撼,狠狠地鞭挞了附敌作恶者的丑恶灵魂,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们面对强敌愤而反抗的英勇无畏,讴歌、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杰出贡献,气度恢弘,可歌可泣。 老舍先生以深厚精湛的艺术功力和炉火纯青的小说技艺刻画了祁老人、瑞宣、大赤包、冠晓荷等一系列栩栩如

14、生的艺术形象,展现了风味浓郁的北平生活画卷,至今传读不衰,历久弥新3骆驼祥子简介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敝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

15、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而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毁灭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

16、”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4茶馆简介话剧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1957年完成;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排,此剧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透过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局面。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

17、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想 北 平老舍 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语言是不够表现我

18、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

19、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

20、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

21、与西山呢!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

22、,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赏析】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作者笔下的北平具有动中有静、不太旷、布置匀调、花多

23、、菜多、果子多等特点。作者善于运用对比衬托手法,把北平与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主要是与巴黎)作了多处比较,以突出北平具有的作者喜爱的特征,鲜明地表现了老舍对北平的喜爱与眷恋。作者结尾写了“真想念北平呀”,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不仅照应了题目,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失怙(h) 攫取(ju)信 笺(jin) 阡陌交通(qin)B蛤藻(zo) 引擎(qng) 隐晦(hu) 诲人不倦(hu)C抚恤(x) 入塾(sh)发胶(f) 间不容发(f)D累赘(li) 连累(li)侮辱(w) 沦陷(ln xin)解析:选AB项,“诲

24、人不倦”的“诲”应读hu;C项,“恤”应读x;D项,“连累”的“累”应读li。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钦敬悲惨命运融为一体寒贱B氤氲 狡猾可喜 嘻笑怒骂 翰林C韵味 脱颖而出 诙谐幽默 歌颂D枝蔓 发愤著书 匪夷所思 协会解析:选BB项,嘻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实在是太饿了,几分钟的工夫,光头强就把整桌饭菜一扫而空。B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C把问题说清楚就行了,如果不求甚解,两个人互相猜疑,就会大伤感情。D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

25、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渡过难关。解析:选AA项,“一扫而空”, 一下子便扫除干净。比喻彻底清除。B项,“豆蔻年华”,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这里使用对象错误。C项,“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解”不是“解释”的意思。“不求甚解”不能理解成“不把问题解释清楚”。D项,“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这里是请求别人的帮助,没有请求饶恕或通融的意思。4(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

26、尔”。 B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入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D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解析:选B本题从搭配不当、成分赘余、语序不当角度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充满”与“辩证法”不搭配。C项,成分赘余,应去掉“就”字。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希望该过程中不仅技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艺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老舍先生汪曾祺北京市东城区

27、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里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除了两棵不大的柿子树外,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这些花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也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莳弄的。叶浅予曾为老舍先生画像,画中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上,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但意思恰好。老舍先生藏画甚丰,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老舍先生家中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而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要求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熟悉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

28、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老舍先生谈起过,有一次要拍关于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经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就是后来电影里所拍摄的那些画。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有人曾提议把老人接出来住,认为老人这么大岁数了,不宜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每年,老舍先

29、生都要把市文联的同人约到家里聚几次。酒菜丰盛而有特点。酒是“敞开供应”的,汾酒、竹叶青、伏特加,愿意喝什么喝什么,能喝多少喝多少。菜则是老舍先生亲自配的。老舍先生有意叫大家尝尝地道的北京风味。我记得有次有一瓷钵芝麻酱炖黄花鱼,这道菜我从未吃过,从那以后也再没有吃过;老舍家的芥末墩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芥末墩!有一年,他特意订了两大盒“盒子菜”。直径三尺许的朱红扁圆漆盒,里面分开若干格,装的不过是火腿、腊鸭、小肚、口条之类的切片,但都很精致。熬白菜端上来后,老舍先生举起筷子:“来来来!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老舍先生是市文联的主席,他常常想着一些别人没有想到或想不到的问题。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

30、沿街卖艺,有的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普通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失传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们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作了介绍,还特意请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段子,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有点儿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普通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老舍先生是历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当人民代表就要替人民说话。以前人民代表大会的文件汇编是把代表提案都印出

31、来的。有一年老舍先生的提案是:希望政府解决芝麻酱的供应问题。那一年北京芝麻酱缺货。老舍先生说:“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不久,北京的油盐店里有芝麻酱卖了,北京人又吃上了香喷喷的麻酱面。老舍先生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原文有删改)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从老舍先生和夫人亲自莳弄花草以及叶浅予为老舍先生画的像,可以看出老舍先生是爱花成性的。B“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屏画在老舍先生家里挂的时间较久,是因为有很多人熟悉它。C因拍电影需要齐白石老人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时,老人说:“没有!”从中可以看出白石老人对艺术的精益求精。D作为市文联的领导,老舍先生平易近人,热情

32、好客,常把同人约到家中聚会,还有意让大家品尝地道的北京风味。E因为盲艺人表演的节目和普通艺人不一样,所以老舍先生提议并组织他们演出,其目的是让他们的生活有出路。解析:选BE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前后构不成因果关系。E项,以偏概全,老舍先生提议并组织他们演出,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的生活有出路,更重要的是不让他们的“玩意儿”失传了,即保护民间文化。6“老舍先生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老舍先生“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答:_答案:老舍先生能烧制一手地道的北京菜,并把传统的北京饮食文化介绍给同人。老舍先生关心民间艺人,保护北京的民俗文化。老舍先生

33、是历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关注北京市民生活,替北京人民说话。7文章题目为“老舍先生”,但作者却用了不少笔墨写齐白石老人。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答:_答案:写齐白石老人是为了从侧面描写老舍先生。写齐白石老人的艺术天赋和艺术品质,能使人感受到老舍先生的艺术意趣和为人。老舍先生对齐白石老人的敬重、理解和关心,为文坛增添了一段佳话。8作者说“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作家人民性的认识。答:_答案:大作家首先是人民的作家,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关注人民日常的物质生活是他们的职责所系。其次,还要关注人民的精神生活,体现出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关怀,如对盲人艺人的关注和安排。充分体现知识分子是人民的一部分,来自于人民,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大作家老舍的人民性为当代作家作出了良好的榜样,值得现在的作家好好学习。三、语言表达9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拜的作家”评选活动,请为入选的作家老舍写一则颁奖词。要求: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符合人物特征;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答:_答案:老舍:几十年的默默创作,几十年的热血挥洒,他手握尖笔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