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制作技术及临床应用幻灯片[共299页]_第1页
膏药制作技术及临床应用幻灯片[共299页]_第2页
膏药制作技术及临床应用幻灯片[共299页]_第3页
膏药制作技术及临床应用幻灯片[共299页]_第4页
膏药制作技术及临床应用幻灯片[共299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膏药制作技术及临床应用,河南中医学院 李 沛,2,中医外治 法概述,一、中医外治的历史沿革 1神农本草经 2黄帝内经3伤寒杂病论 4刘涓子鬼遗方5新修本草 6食疗本草 7证类本草 8太平圣惠方9本草纲目 10本草纲目拾遗11中药大辞典 12 中华本草,3,中医外治法概述,二、中医外治的基本作用 1整体作用 2局部作用 3综合作用,4,中医外治法概述,三、中医外治的吸收机制 1.皮肤吸收:四个途径动脉通道、角质层转运、表皮深层转运,药物通过一个或多个途径进入血液循环水和作用表面活性剂作用方先行药物的促进作用。,5,2.眼部吸收:主要通过黏膜; 3.鼻腔吸收:主要通过黏膜; 4.口腔吸收:主要

2、通过黏膜; 5.肺部吸收:气雾剂-药物雾化微粒-肺泡囊-吸收; 6肠道吸收:主要通过直肠的动、静脉和淋巴丛。,6,中医外治法概述,四、中医外治的特点 1.直达病所,效专力宏 2.多途给药,方法多样 3.奏效迅速,操作简便 4安全稳妥,毒害性小,7,中医外治法概述,五、中医外治作用的现代研究 1.抗病原体作用 2.抗菌抗病毒作用 3.收敛止血作用 4.保护及润滑皮肤 5.局部麻醉作用 6.腐蚀作用 7.提高机体免疫机能 8对血液系统的调整作用,8,中医外治法概述,六、中医外治的临床应用要点 1.辨证论治 2. 选择给药途径 3. 选择外治剂型 4因人因时因地制宜,9,中医外治法概述,七、临床常用

3、中医外治法简介 1.围法2.掺法3.药捻法4.薄贴法5.贴敷法6.发泡法7.敷脐法8.沐浴法9.浸洗法10.衣着法11.点眼法12.鼻法13.含法14.坐药法15.灌肠法16.中药离子导入法17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法,10,中医外治法概述,八、常用药物 1矿物药:升药、石灰、石膏、龙骨、白矾、芒硝、朱砂、赤石脂、炉甘石、砒石、轻粉、胆矾、铅粉、铜绿、密陀僧、绿矾、琥珀、硫磺、雄黄、滑石、硼砂。,11,中医外治法概述,八、常用药物 1矿物药:升药、石灰、石膏、龙骨、白矾、芒硝、朱砂、赤石脂、炉甘石、砒石、轻粉、胆矾、铅粉、铜绿、密陀僧、绿矾、琥珀、硫磺、雄黄、滑石、硼砂。,12,中医外治法概述,2植

4、物药:丁香、三七、土荆皮、打黄、大蒜、大风子、大蓟、山豆根、山慈姑、川乌、川芎、川贝母、马勃、马齿苋、马钱子、天南星、木鳖子、五味子、五倍子、毛莨、升麻、巴豆、甘草、甘遂、艾叶、石榴皮、生姜、生地黄、白芨、白芷、白莲、白芥子、白附子、仙人掌、仙鹤草、瓜蒂、半夏、地榆、地骨皮、百部、百草霜、(续),13,中医外治法概述,植物药:肉桂、血竭、刘寄奴、当归、冰片、防风、红花、赤小豆、芫花、花椒、苍术、苍耳子、芦荟、杏仁、吴茱萸、附子、皂荚、没药、青黛、苦参、苦楝皮、松香、虎杖、败酱草、侧柏叶、金果榄、金钱草、金银花、乳香、鱼腥草、泽兰、贯中、细心、荆芥、草乌、(续),14,中医外治法概述,植物药:胡

5、椒、栀子、鸭胆子、蚤休、孩儿茶、桐油、桃仁、徐长卿、狼毒、浮萍、桑叶、黄芩、黄连、黄柏、野菊花、蛇莓、蛇床子、商陆、葱白、紫草、紫珠、紫花地丁、鹅不食草、蓖麻子、蒲黄、蒲公英、槟榔、樟脑、薄荷、藜芦。,15,中医外治法概述,3动物药:五灵脂、牛黄、凤凰衣、田螺、地龙、全蝎、牡蛎、珍珠、穿山甲、海螵蛸、蛇蜕、猪胆、斑蝥、蜈蚣、蜂蜜、蝉蜕、蟅虫、蟾酥、露蜂房、麝香。,16,第一章 膏药的作用机理,膏药包括两部分: 膏的部分比较简单,成份比较固定; 药的部分比较复杂。往往因病、因人、因地、因时而所选药。,17,膏的熟制主要用麻油和铅丹两种原料。二者在临床上均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 麻油煎膏具有生肌,长

6、肉,止痛,消痈肿、补皮裂等功效。同时还具有滋润皮肤,使丹药不干,解毒、杀虫、保持药效持久的良好作用。,18,铅丹:又名黄丹、红丹。系由铅氧化制成。其性能杀虫、解热、拔毒、去瘀、长肉、生肌等功用。 铅丹和麻油合用制成膏,具有防腐、防燥、保持和固定药效,便于贴用,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吸收药物和湿润作用。,19,透皮吸收剂的应用 定义:透皮吸收剂(简称促透剂)系指可以加快药物穿透皮肤的速度而不对皮肤形成严重刺激和损害的物质。,20,促透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可逆性改变皮肤结构来渗透进入皮肤并降低药物经过皮肤所受阻力,达到促进药物全身吸收或局部治疗的目的。,21,促透剂类型主要有: 1.天然促透剂

7、2.合成促透剂。 3.二元或多元促透剂。,22,天然促透剂: 包括萜类、精油及内酯等,如簿荷脑、龙脑、桉油及川芎、小豆蔻提取物等。,23,合成促透剂: 主要有吡咯烷酮类、磷脂及磷酸盐类、有机酸及酯类和酞胺类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月桂氮酮(氮酮、Azone)。迄今为止,研究应用最多并以此为实验参照物的仍为Azone。,24,二元或多元促透剂:随着促透剂开发品种的增多及有关研究的延伸,一些天然与合成促透剂复合而成一元或多元的促透剂也进入研究视野,结果发现,按一定比例配成的多元促透剂可以达到单一促透剂无法比拟的效果,但前者并非都比后者好,主要还是与药物的溶解性等理化性质有关。,25,天然促透剂 :薄

8、荷脑(薄荷油、簿荷醇)属于单萜类化合物,常用于皮肤外用制剂中,发挥局部止痒、止病和清凉及轻微局麻作用。近年来发现其具有显著促透作用,一般在15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26,经实验证实,薄荷脑作为促透剂单独使用可对解热镇痛药如水杨酸、扑热息痛等,抗炎药如酮洛芬、双氯芬酸等,抗肿瘤药如氟尿嘧啶,激素类药如曲安缩松、氟轻松、氯氟轻松等,抗生素、抗菌药如酮康吡、替硝唑等,心血管类药如普萘洛尔等均有良好的促透作用,可与Azone相媲美。,27,龙脑(冰片):也常用于局部皮肤制剂中,起凉爽、止痛、止痒作用。有实验表明,它可增加水杨酸、甲硝唑、氟尿嘧啶的透皮吸收,是一种有效的促透剂。,28,桉油:能促进马来

9、酸噻吗洛尔、丙酸氯倍他索等药物经皮吸收,也是一种有研究阶值的促透剂。,29,合成促透剂 : Azone为新型高效促透剂,其特点是对许多亲水、亲油合成药物均有较好促运作用。 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使皮肤角质层中类脂质产主不规则的排列和溶解皮肤类脂质来达到增加药物吸收的目的。,30,最近有研究表明,4-十二醇硫代吗福啉、N十二烷毗咯啉酮和N十二烷2哌啶酮对5氟尿嘧啶和氢化可的松均具有促透作用,且作用比 Azone强。N乙酰脯氨酸戊醇酯对苯甲酸的促透作用与Azone一致。,31,多元促透剂: 二元或多元促透剂有时往往会得到比单一促透剂更好的效果。多元组合包括促透剂之间的组合,如天然或合成促透剂可组成多

10、元组合,助透剂如丙二醇(PG)、乙醇等与促透剂之间也可得到良好组合。,32,多项资料显示,多元促透剂的使用关键在于促透剂的剂量组合,而这又取决于被透药物本身理化性质、基质环境等因素,因此只有通过休外实验探索筛选出合理有效的组合剂量。,33,目前由促透剂促透的TTS制剂主要涉及激素类、抗生素类、非凿体抗炎药、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抗肿瘤药、镇痛药及中药类等。虽然有些药物经皮吸收还不能达到理想的血药浓度和治疗效果,但随着促透剂研究应用的深入和扩展,相信被称为“第三代制剂”的TTS制剂品种会有更广泛的应用。,34,第一节 膏药的性质分类,1.黑膏药 以植物油与铅丹经高温炼制成黑色。是临床上最常用

11、的膏药。如“川楝膏”。,35,2.白膏药 以植物油熬炼后待凉到100C左右,徐徐加入铅粉,则与植物油化合。铅粉氧化作用不如铅丹剧烈,反应生成药为浅黄色,另有部分过量的铅粉未分解,掺合于膏中,故成品一般为黄白色,与黑膏药相比,称为“白膏药”。如“鲫鱼膏”。,36,3.油膏药 以植物油或含油的药料为基质与其它药料混合,称为“油膏药”。如“丹珠软膏”。 4.绿膏药 用植物油与铜化合物制成的颜色呈绿色,故称“绿膏药”。,37,第二节 膏药的临床分类,1.活血化瘀类 2.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类 3.阳毒內消类 4.接骨续筋类 5.温经散寒类,38,1.活血化瘀类 主治跌打损伤(膏药外掺:血竭、樟脑、冰片、

12、消炎痛)。 药物组成:生栀子60g,黄芩60g,当归40g,川芎50g,赤芍40g,红花40g,柴胡30g,香附50g,三七粉20g(后下),血竭40g,陈皮30g.,39,2.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类,主治:疮、痈、疡等证。 组成:生大黄60g,板兰根40g,蒲公英90g,紫花地丁90g,金银花50g,连翘40g,野菊花4og,天葵子30g,败酱草40g,七叶一枝花30g,白花蛇舌草90g,生甘草10g。,40,3.阳毒內消类 主治:阳毒,即红、肿、热、痛 药物组成:天花粉150g,天仙子60g,白芷60g,乳香60g,没药60g,大黄60g,黄连60g,黄柏60g,姜黄60g,苏木60g,赤芍

13、30g,木通30g,大黄60g,甘草10 g。,41,4.接骨续筋类 主治:骨伤 ,骨位已正,瘀肿已消,尚有淤血. 药物组成:锻自然铜120g,骨碎补60g,地龙30g,土元20g ,制乳香20g,制没药20g,补骨脂30g,血竭40g,螃蟹一支,老鹰骨40g,牡蛎30g,三七12g。,42,.温经散寒类(外掺:公丁香、肉桂、消炎痛) 主治:颈、肩、腰、腿疼及损伤日久的疼痛。 组成:制川乌30g,制没药30g,附子20g,干姜20g,桂枝30g,麻黄20g,制马钱子2g,细辛6g,威灵仙30g,独活40g,乌梢蛇40g,白芷30g,生甘草12g。,43,第二章 传统膏药的制作技术,44,第一节

14、 传统膏药的特点与治疗作用,一、膏药的特点 1.疗效显著、收效迅速 2.适应症广、给药简便 3.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 4.使用方便、易于推广,45,1.疗效显著,收效迅速 膏药制法施于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血液浓度,故发挥作用充分;局部疗效明显优于内治法,而且药效发挥迅速尤其适用于不便服药的患者。,46,内服药需经胃肠吸收,肝脏灭活,进入心脏,随血液运行全县,当药性达到患处,因其远离脏腑,所保留的不足10,因此疗效甚微。而膏药直接贴于患处,通过透皮吸收,持续发挥药效,故疗效显著。,47,2.适应症广,给药简便 膏药对内、外、妇、儿、五官等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只要熟悉膏药的功效、适应症,

15、便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48,3.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 膏药外贴是对患部和相邻的部位、穴位施药的一种方法,在局部形成较高药物浓度,而血中浓度甚微,从而避免药物对肝脏及其他器官的毒副作用。因此非常安全可靠。,49,4.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膏药使用时只要微火加温,即可贴于患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不需住院、易于推广。,50,二、膏药的治疗对内脏作用方式,1.“十二经脉” 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膏药外贴对皮肤局部病变有治疗作用。 对内脏器管的病变,通过不同的药物气味自经脉进入脏腑发挥作用。,51,2.膏药通过皮肤感觉神经将刺激信息传入大脑底层和脏器中枢;又通过信息反馈,对有病变的脏器起到治疗作用

16、。,52,3.膏药有效成份通过皮肤吸收进入皮下再进入淋巴器官,毛细血管而进人动静脉,各有关疾病脏器直接起治疗作用。,53,以上是对内、外、妇、儿科系统疾病的作用方式,可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修复病变、消积化痞、消除肿块等作用。,54,第二节 传统膏药制作工艺,一、准备工作 1.器具准备()火炉一个, (2)铁锅两个,(3)搅拌棍一条,(4)小勺或筷子各一个,(5)膏药被子,(6)大水盆一个,()小水盆一个。,55,2.药品准备: (1)香油, (2)黄丹, (3)中药粉细烘干,过120目筛, (4)中药粗料切片段或适当粉碎后备用。,56,二、传统膏药制作方法,第一步:炸料提取法 把

17、香油倒入锅内文火加热,油温达4080左右时,把中药粗料开始下入锅内炸料。根据煎透的难易,先下根、茎、骨、肉、坚果之类,次下枝、梗种子类,后下花、叶、果皮、细小种子类。,57,药物各有不同的耐热力, 如同时下锅炸取,结果使脆软薄片、细小种籽,枯焦而变性; 坚硬成份的未透,不能很好的发挥药物应有的效能; 影响膏药的质量,降低疗效。,58,炸料时,需不断翻搅,使药物受热均匀,能煎透,以达到更好的提取药物的有效成份,当油温达200250左右时,药色外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未炭化时,即用漏勺将药渣捞出,将药继续煎制约十分钟,以促使香油和药物产生的氧化物蒸发使药油内的杂质减少到最低限度,以提高膏药的质量

18、。,59,第二步:炼油 炼油是熬制膏药的关键,它是取药油继续煎制320左右。把煎好的药油离火后,稍凉倒入细盆内令其沉淀,用纱布过滤,以保证膏药质量的一个关键。,60,熬油适中决定膏药的质量,如油熬不到火候则膏药质软,贴于皮肤时容易移动,而且粘力强,又不宜剥离。熬制的过老膏药质硬粘着力小,贴于皮肤时容易脱落,所以过老或过嫩都会影响疗效。,61,判断炼油是否快要熬成,可根据以下三个标准进行: 1.经常观察油烟,炼油时油烟开始为青色,随温度增高逐渐转成黑浓烟,进而为白色浓烟,以观察到白色浓烟为准。,62,2.观察油花,一般情况下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后向锅中央集聚,油花在锅中央时为准。,63

19、,3.取少量药油液于水中,待油滴散开又聚集成珠不散,色黑亮为准。如油滴散开膏色成灰色,说明油未然好,即太嫩,需再熬再试。油将熬成时再用武火炼油35分钟。,64,因武火能加速油与丹的化学变化过程,缩短下丹的时间,此时油温一般在300360上下,要立即将锅离火。炼油时要精心操作并要不停的搅动,以免油在高温时发生燃烧,如果锅内着火即可用铁锅盖将火扑灭。,65,第三步:下丹成膏 将炼好的药油离火稍凉,在不低于250时加入黄丹。下丹前要注意黄丹的质量。如太差,熬膏药时很费时间,不宜熬成,熬成的膏药呈灰白色而无光泽,可用水飞除去杂质。,66,水飞除去杂质的方法: 是先将黄丹浸于水中用力搅动,使杂质漂浮水面

20、,然后倾去,再把丹晒干炒至焦黑。如黄丹太粗或含有水分必须炒后过80120目筛,然后可使用。,67,下丹时把锅离火,将炒好的黄丹置于细筛内,均匀的撒在油中,同时用木棍顺一个方向不停的搅动,使丹充分与药油化合,以防丹浮油面或结粒沉于锅底。,68,下丹时间:约需510分钟 下丹的标准: 春季:210g丹药/每500g油 夏季:240g丹药/每500g油 秋季:210g丹药/每500g油 冬季:180g丹药/每500g油,69,下丹后,丹与油在高温下迅速发生化学变化,油丹沸腾而泡沫上升,同时放出具有刺激性的浓烟,此时要加速搅动或酌情喷洒少许冷水,使油沫自落,烟与热尽可能飞散,以防燃烧,使膏药变质。,7

21、0,当油烟由青色变成白色,并有膏药的香味放出时,表示膏药已成。此时要做老嫩实验。熬成后,以少量冷水撒入膏药中激之,并搅动35分钟除去青烟。,71,检查膏药老嫩的方法: 取少量的膏油滴入冷水中,待稍冷取出用手扯之,如软而粘手拉丝柔软无力则太嫩,应再熬再试; 如扯之丝粗细不匀,或脆断象豆腐渣似的表示已过火,需均加入炼油再熬再试; 如用手扯之成细丝并有韧性,扯之不粘手而有力,色黑润有光泽表示已成。,72,第四步:去火毒 火毒是油和黄丹在反应过程中,部分生成具有毒性或强烈刺激作用的铅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可能溶于水,利用浸泡将其除去。 如直接应用,往往会对皮肤局部产生刺激,轻者会出观红斑、瘙痒,重者会发泡

22、溃疡。,73,步骤:把练成的药膏稍冷却后,慢慢的以细流倒入预先盛有大量冷水的缸中,同时用木棍搅拌,使膏药在水中成带状,说明火毒已去,等膏药冷却凝结时,制成l3斤的四块,浸泡37天或更长时间,并每天更换新水数次。,74,第五步:摊贴 摊贴前:先将己去火毒的药膏置于锅内,微火加热溶化,并使水汽去尽,当高温降7080时,将树脂类及其它细粉药加入搅匀,膏药温度在40左右时,再加香窜药及珍贵细料搅匀成膏。,75,摊涂:左手持膏药布,右手用小木棍挑起一定量的膏药,置于膏药布的中央进行摊涂,摊涂时左手持膏药布,至顺时针方向转动而膏药则是逆时针方向摊涂,这样可以摊成圆形的膏药。,76,第三节 基质的制法及应用

23、,把香油倒入锅中,文火加温炼油,当油温增高时,锅内开始出现青烟,逐渐转变为黑色浓烟,进而出现白色浓烟。这时锅内出现许多油花,并向锅中央集中,需立即做滴水成珠试验,到位后,再用武火炼油35分钟停火,稍冷后下丹,,77,油丹化合反应结束后,做老嫩试验,成功后将膏油倾入冷水中,制成条状,浸泡37日,去火毒,取基质放火锅内微火加温去冷气,去尽后,停火降温,膏温降至70度时,将药粉加入搅匀成膏。,78,第四节 膏药使用方法与常贴部位,1.使用方法 贴药前先将患部用温水洗净,然后根据患处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膏药。揭去膏药薄膜,剪去四角,用微火加温软化,贴于患部。,79,夏季7天换药一次,冬季10天换药一次,

24、贴后3天把药取下加热搅匀再贴,特殊病根据需要决定贴药部位及时间。,80,2.常贴部位,1.头痛太阳穴, 2.面神经麻痹阳白、太阳、下关、颊车、颧髎、地仓、乳突孔, 3.腮腺炎面颊部, 4 颈淋巴结炎、淋巴结核患部, 5.扁桃体炎颈前两侧扁桃体位置,81,6.乳腺炎、乳腺增生患部 7.疤痕患部 8.烧、烫伤患部 9.附件炎压痛点 10.阑尾炎麦氏点 11.睾丸炎腹股沟淋巴结 12.痔疮肚脐 13.溃疡久不收口患部,82,14.支气管炎膻中、肺俞、大椎, 15.肺炎、肺结核肺体表投影部, 16.胃病中脘、胃俞、脾俞, 17.肝病肝区相应部, 18.肾病双侧肾区, 19.小肠病气海、关元, 20.糖

25、尿病双侧肾区,83,21.高血压双侧涌泉穴 22.阳痿肚脐 23.习惯性流产肚脐 24.各种癌症相应胸、腹、背部 25.小儿腹泻肚脐 26.小儿遗尿肚脐 27.小儿流涎肚脐,84,28.颈椎病大椎穴上部位 29.肩周炎喙突、肱骨大/小结节、肩胛提肌、压痛部位 30.肘关节病肱骨内外上髁压痛点 31.腕关节病压痛点 32.强直性脊柱炎患部 3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部(以CT为准),85,34.腰三根突综合症压痛部位 35.梨状肌损伤综合症压痛明显处 36.股骨头坏死体表投影部位 37.退行性膝关节炎-内外侧副韧带、髌上压痛点、双侧膝眼 38.小腿三头肌损伤压痛明显处 39.足跟痛患处 40.扭伤、

26、挫伤、骨折、骨质增生、风湿患处,86,第五节 膏药应用及注意事项,1.对膏药有过敏者,(如出现皮疹、瘙痒等)应停止使用,严重过敏者,可用抗过敏药物; 2.孕妇慎用膏药外贴于腹部和腰骶部,禁用芳香走窜类药物外贴; 3.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敷贴时间也不宜过长。,87,4.膏药贴前需加温烘软,但要注意药物温度,防止烫伤。 5.按规定的时间更换膏药,外用药物勿内服。 6.贴用膏药时不应影响其它药物治疗。 7.膏药保存阴凉干燥处,防止潮湿霉变和过热溶化。,88,第三章 膏药的临床应用,89,第一节 腰复康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益精填髓,祛风除湿散寒,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腰椎间盘

27、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骨质增生症。 兼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腿痛。,90,处方A: (1)生川乌50g,生草乌50g,生半夏50g,木香30g,细辛45g,丁香30g,肉桂30g, 白芥子30g,元胡45g,三七30g,蜈蚣30g,全虫30g,炮山甲45g。,91,(2)乳香45g,没药45g,血竭30g,儿茶30g。 (3)冰片30g,樟脑45g,月桂氮酮70ml。,92,B:(1)川芎50g,赤芍50g,白芍50g, 灵仙60g,当归45g,怀牛膝50g,葛根45g,苍术30g,防风30g,防已30g,羌活40g,独活40g,秦艽45g,骨碎补50g,鸡血藤90g,狗脊骨50

28、g,萆薢30g,干姜45g,黄芪60g,生首乌60g,川断50g。,93,(2)龟板30g,乌梢蛇60g,地龙30g。 (3)马钱子60g,桃仁45g,木瓜45g,米壳40g。 (4)伸筋草50g,透骨草60g,红花45g,麻黄60g,杜仲45g,五加皮30g,桂枝90g苏叶30g。,94,C:香油7斤,桐油3斤;黄丹2300g。制法: (1)油炸B药 (2)炼油 (3)下丹成膏 (4) 去火毒 (5)摊贴,95,第二节 颈复康膏,功效:滋补肝肾,补益气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涤痰化瘀。 主治:颈椎病,96,处方A:生草乌60g,生川乌60g,细辛45g,花椒30g,三七30g,全虫

29、30g,蜈蚣30g,土 元50g,白芥子30g,自然铜30g, 生乳香45g ,生没药45g, 血竭30g,樟脑45g,儿茶30g,冰片30g,月桂氮酮60ml。,97,B 骨碎补50g,狗脊骨50g,灵仙90g,川牛夕50g,葛根90g,白芍50g,赤芍50g, 川芎50g,当归45g,黄芪60g,鸡血藤90g,秦艽45g,羌活40g,防已30g,穿山龙50g,姜黄50g,丹参50g,红花45g,伸筋草50g,透骨草50g,桂枝90g,马钱子60g,桃仁45g,木瓜45g,地龙45g,鳖甲30g。,98,C:香油4斤,黄丹1000g。,99,第三节 风湿膏,功效: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主治

30、: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100,处方A;生川乌60g,乳香45g,生没药45g,白芥子30g,三七30g,土元30g,全虫30g,血竭30g,儿茶30g,蜈蚣30g,樟脑30g,冰片30g,月桂氮酮70ml。,101,B:马钱子500g,雷公藤100g,当归100g,豨莶草100g,生地100g,萆薢100g,桂枝100g,秦艽100g 乌梢蛇60g。 C:香油3斤,黄丹1250g。,102,第四节 骨刺膏,功效:补肾强骨,软坚散结,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主治:骨质增生,103,处方A:生南星45g,三七50g,全虫30g,蜈蚣30g,土元20g,元胡58g,生乳香30g,生没药30g,血竭30

31、g,儿茶30g,鹿角胶30g,樟脑30g,冰片30g。月桂氮酮60ml。,104,B:大黄45g,蚤休45g,川芎60g,灵仙90g,鸡血藤90g,川断60g,生地45g,骨碎补90g,白芍60g,木瓜60g,牛膝60,枸杞60g,大云60g,防己30g,马钱子60g,桃仁45g,透骨草60g,桑寄生60g。 C:香油8斤、黄丹2000g。,105,第五节 骨伤膏,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 主治:扭伤、挫伤、骨折,106,处方A:生川乌50g,生草乌50g,生半夏50g,土元50g,三七30g,丁香30s,白胡椒30g,细辛45g,生乳香45g,生没药45g,血竭30g,儿茶30g

32、,冰片30g,樟脑45g。,107,B: 山楂500g,川断60g,骨碎补g0g,山栀子300g,白及100g,红花45g,当归45g,五加皮60g,枸杞60g,杜仲60g。 C:香油5斤,黄丹750g。,108,第六节 乳癖膏,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主治:乳房纤维瘤,乳腺增生。 处方A:生乳香50g;生白芥子60g,浙贝母50g,炮山甲50g,元胡50g,守宫30g,鹿胶30g,冰片30g,樟脑50g,月桂氮酮20ml。,109,B:柴胡30g,香附子50g,郁金50g,青皮30g,当归30g,赤芍50g,桃仁30g,丹参90g,三棱30g,莪术50g,王不留90g,海藻90

33、g,昆布90g,夏枯草60g,瓜蒌90g,蒲公英60g,山慈菇30g,路路通30g,淫羊藿30g。 C:香油1500毫升,黄丹750g。,110,第七节 降压膏,功效:引火归元,平衡阴阳。 主治:各型高血压。 处方A:蜈蚣30g,肉桂50g,细辛50g,冰片30g,月桂氮酮15ml。 B:附片50g,干姜100g, 川芎60g,怀牛膝100g,蓖麻子60g 桃仁50g 山栀50g。,111,C:香油600毫升,黄丹300g,三棱50g,莪术50g,王不留行90g,海藻90g,昆布90g,夏枯草60g, 瓜蒌g0g 公英60g,山慈菇30g,路路通50g,淫阳藿30g。 D:香油1500毫升,黄

34、丹750g。,112,第八节 壮阳膏,功效:壮阳,强肾、固精。 主治:阳痿早泄,性功能减退。 处方A :肉桂100g,细辛100g,花椒100g,阳起石60g,丁香30g,蜈蚣30g,月桂氮酮15ml。,113,B:附片20g,干姜100g,淫阳藿100g,大云30g 菟丝子30g 枸杞50g 熟地30g,枣仁30g,川芎20 蛇床子40g,巴戟天50g,金樱子100g,白芍30g,当归45g,桂枝100g,骨碎补30g,枸杞30g,川断30g,杜仲30g,牛膝30g。 C:香油2斤,黄丹500g。,114,第九节 痔疮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主治:内痔、外痔、混合痔,炎症水肿出血。

35、处方A:炮山甲40g,元胡40g,生乳香30g,生没药30g,五倍子30g,细辛30g,三七30g,血竭30g,白芥子30g,冰片30g,樟脑60g。,115,B:郁金40g,秦艽40g,黄连40g,黄芩40g,黄柏40g,山楂40g,大黄30g,防风30g,泽泻30g,侧柏叶30g,地榆30g,玄参30g,生地30g,当归40g,枳壳30g,茜草30g,花粉30g,桃仁30g,赤芍30g,槐米60g,二花60g C:香油2斤,黄丹500g,116,第十节 降糖贴膏,功效:补肝益肾,健脾祛湿。 主治:糖尿病。 处方A:熟地240g,山芋40g,山药40g,茯苓30g,泽泻30g,丹皮30g,怀

36、牛膝40g,苡米30g,白术50g,花粉60g,知母60g,苍术40g,木瓜40g,乌梅40g,山楂60g,元参60g,南瓜干100g,月桂氮酮10ml。 B:香油500毫升,黄丹250g,117,第十一节 平喘膏,功效:宣肺止咳,益肾平喘。 主治:老年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处方A :白芥子75g,生半夏50g,生南星50g,细辛30g, 肉桂15g,冰片10g,月桂氮酮15ml。,118,B:麻黄30g,杏仁50g,前胡50g,苏子50g,地龙75g,巴戟天50g,五味子30g,莱菔子30g,丹参30g,桔梗50g,百部75g,款冬花75g。 C:香油1000ml,黄丹500g,1

37、19,第十二节 胃复康,功效:温补脾胃 主治: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肠道应激综合征。 处方A:吴芋30g,大茴香30g,小茴香30g,元胡30g,砂仁30g,三七30g,木香15g,乌贼骨30g,九香虫30g,鸡内金30g,冰片20g,樟脑20g,月桂氮酮15ml。,120,B:杜仲30g,玄参30g, 当归30g,白芍30g,生地30g,牛膝30g,川断30g,乌药50g,枳实15g,白及30g,大云30g,白芷30g。 C:香油2斤,黄丹500g。,121,第十三节 牵正膏,功效:祛风通络。 主治:面神经麻痹。 处方 A:肉桂100g,细辛150g,马钱子300g,月桂氮酮20ml。 B:

38、川芎150g,荆芥200g,防风200g,蓖麻子300g。 C:香油1500g,黄丹750g。,122,第十四节 烧烫伤膏,功效:清热凉血,收敛生肌。 主治: 烧伤。 处方A:乳香30g, 寒水石45g,儿茶20g,珍珠10g,冰片30g。,123,B:当归60g,黄连30g,紫草25g,生地90g,蒲公英30g,生大黄45g。 C:香油5公斤。,124,处方B;上方加蜂腊60g。 使用方法:烧伤后48天(先用方A)纱布蘸药油湿敷患处,结痂后使用方B。如果有炎症或痂没结好,禁用脱痂药。,125,第十五节 瘢痕膏,功效:祛瘀通络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瘢痕。 处方A:青黛17g,藤黄17g,硼砂1

39、1g, 蜈蚣17条,全虫17g,马钱子33g,生草乌17g,生川乌g ,洋金花33g,炮山甲17g,三七33g,月桂氮酮20ml。,126,B:白果33g, 透骨草33g,蜂房33g,百部66g,皂刺66g,斑螫17g,大枫子66g,杏仁33g,白及33g, 凤仙花33g,大黄66g。 C:香油2斤,桐油1斤,松香60g, 黄丹750g。,127,第十六节 化核膏,功效:化痰祛瘀,软坚散结。 主治:颈部淋巴结核,乳房结核,子宫肌瘤,附件囊肿。 处方A:甘遂、南星、生半夏、猫爪草各30g,僵蚕12g,白芥子15g,藤黄18g,朴硝21g,月桂氮酮5ml。,128,B:麻黄12g,大戟12g ,桃

40、仁30g,桂枝30g。 C:香油500ml,黄蜡30g。,129,第十七节 宝宝灵膏,功效:温阳健脾,益气强身。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引起的消瘦,免疫力低下,反复感冒,腹泻,遗尿,流涎等。,130,处方A:丁香20g,吴茱萸30g,白胡椒30g,小茴香30g,木香20g,九香虫30g,益智仁30g,砂仁20g,鸡内金30g,月桂氮酮15ml。,131,B:黄芪60g,当归30g,防风30g,党参40g,白术30g,茯苓30g,甘草20g,陈皮20g,附片30g,干姜30g,山药30g,白扁豆40g。 C:香油1公斤,黄丹500 g,132,第十八节固经膏,功效:疏肝养血,益气补肾,凉血止血。 主

41、治:月经不调,崩漏痛经等。 处方A:三七30g,元胡30g,阿胶30g,樟脑20g,冰片20g,月桂氮酮5ml。,133,B:柴胡20g,赤白芍40g, 香附20g,甘草10g,当归30g,黄芪45g,川芎20g,白及30g, 生地40g,熟地40g,党参45g,白术30g,茯苓30g,枳壳20g 川断30g,杜仲30g,菟丝子40g。,134,桑寄生90g,巴戟天30g,丹皮30g,山桅20g,知母30g,黄柏30g,麦冬30g,地骨皮30g,地榆45g。 C:香油2斤,黄丹500g,135,第四章 传统膏药配方精选,136,第一节 蠲痹风湿膏,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

42、引起的腰腿疼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137,处方A:樟脑、轻粉、儿茶、丁香、乳香、没药、血竭、樟脑各5g,木香、肉桂、生川乌、生草乌、小香、细辛、洋金花各10g,月桂氮酮10ml。,138,B:青皮、大风子、芍药、乌药、牛夕、羌活。骨碎补、灵仙、川断、桃仁。附片、川芎、僵蚕、蛇床子、当归、青风藤、辣椒各10g C:香油2400ml,黄丹1200g。,139,第二节 止痛膏,功效:驱风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寒湿痿痹,筋骨拘挛,关节疼痛。 处方:生川乌150g,生草乌150g, 生南星150g,洋金花(或果实)150g,细辛50g, 松节油150g,麻油2000g,黄丹1000g。,140,第

43、三节 回春益寿膏,功效:益气养血,温肾生精。 主治:男女虚弱百损,男性阳痿早泄,精子减少,死精,性功能低下。女性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性冷淡。,141,处方:制附片30g,小茴香30g,马钱子30g,菟丝子30g, 蛇床子30g;川芎30g,川椒30g,广木香30g,火麻仁30g,吴茱萸15g,生川乌15g,生草乌5g 白及30g,公丁香30g,干姜30g,基质1300g。,142,第四节 健牌和胃膏,功效:温阳健脾 主治: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肠炎。,143,处方:当归125g,乳香31g,白芷125g,没药31g,乌药125g,肉桂31g,小茴香125g,母丁香31g

44、,木香125g,大茴香125g,香附子125g,基质3000g。,144,第五节 益肝膏,功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主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早期肝硬化腹水、肝脾肿大,肝区痛。,145,处方:桃仁100g, 红花60g,三棱100g,莪术100g,枳实100g,夏枯草100g,阿魏60g,姜黄100g,丁香60g,细辛50g,青黛100g,甲珠60g,当归100g,蜈蚣10g,冰片20g,基质3000g。,146,第六节肝硬化膏药,功效:软坚散结,活血利尿。 主治:肝硬化腹水。 处方:川芎50g,莪术50g,元胡50g,郁金50g,枳壳50g,玉片50g,当归50g,赤芍50g,大黄50g,

45、 红药子50g,丹参100g,商陆30g,茯苓50g,姜黄50g,,147,芙蓉叶50g,生南星50g, 生乳香50g,生没药50g,雄黄20g,花粉50g,黄柏50g,生甘遂50g,冰片20g,基质3200g。,148,第七节 乳腺增生膏,功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主治:乳腺增生,149,处方:当归120g,三棱50g,莪术50g,生乳香50g,生没药50g,肉桂30g,白芷50g,生川乌50g,细辛50g,生马钱子60g,生白芥子60g,贝母50g,炮山甲50g,冰片30g,樟脑50g,基质3200g。,150,第八节 头痛膏,功效:散寒祛风,温阳止痛。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偏头痛

46、。,151,处方:细辛、白芷、川芎、生南星、蒿本、牙皂、生乳香、生没药、防风、羌活、蔓荆子、当归、甘草、冰片各30g,基质1600g。,152,第九节 速效黑膏药,功效:散寒祛湿,活血通络。 主治:骨折、扭挫伤后遗症及劳损。风寒湿邪引起的颈肩腰腿痛,关节痛,风湿类风湿等。,153,处方:生川乌、生草乌、全虫、蜈蚣、乳香、没药、红花、血竭、山甲各10g,生马钱子50g,透骨草30g,香油2斤,黄丹500g。,154,第十节 拔毒生肌膏,功效:温阳收敛 主治:各种疮疡。 处方:肉桂、当归、川芎、黄芪、白芷、白蔹、杏仁、乳香、没药各10g,露蜂房12g,香油500ml,黄丹250 g。,155,第十

47、一节 骨刺膏,功效: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主治:骨质增生,156,处方:当归、红花、川芎、防风、天麻、川断、川牛膝、秦艽、乳香、没药、五加皮、灵仙、羌活各5g,生南星、生大黄各10g香油500 ml,黄丹250 g。,157,第十二节 活血膏,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扭伤,挫伤。,158,处方A :生半夏30g,生川乌30g,生草乌30g,细辛30g,土元30g,乳香30g,没药30g,血竭30g,儿茶30g,冰片20g,樟脑30g。,159,B:山栀子100g,白芷100 g ,红花30g,当归30g。 C:香油3斤,黄丹250g。,160,第十三节 腰痛膏,功效:活血化瘀,强腰补

48、肾。 主治:肝肾亏损,跌打损伤引起的腰痛。 处方A:南星200g,没药150 g 乳香150g,血竭150g,儿茶150 g ,丁香100g,胡椒100g,元胡100g,冰片30g,樟脑45g,月桂氮酮60ml。,161,B:川断200g,大戟100g,狗脊300 g,透骨草300g,桃仁200 g,麻黄150g, 山楂300g, 桑寄生200g,山栀100s,香油8斤,黄丹2000g。,162,第十四节 复骨膏,功效:活血通络,补肾壮骨。 主治:股骨头坏死,163,处方A:生草乌、生川乌、生半夏、生南星各10g,生白附、土元、马钱子各50g,肉桂、炮姜、细辛、生乳香、 生没药、 阿魏、守宫、

49、血竭、儿茶、樟脑、冰片、各30g,炮山甲、元胡各45g。,164,B:当归、丹参、鸡血藤、独活各100g, 甘草、香附、地龙各30g,威灵仙、川续断、骨碎补、生地、千年健、川牛膝各60g,桂枝90g,香油4斤,黄丹1000g。,165,第十五节 保胎膏,功效:益气补血,保育胎元。 主治:妊娠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胎元不固,习惯性流产。,166,处方:当归30g,益母草30g,黄芩30g,生地240g,白术20g,川断20g,甘草10g,白芍15g,黄芪15 g,大云18g,龙骨30g,香油1000ml,黄丹500 g。,167,第十六节 骨伤特效膏药,功效: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急性扭伤,挫

50、伤等。 处方: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山栀、生黄柏、生半夏、五倍子、土元各100g,三七、生乳香、生没药、生马钱子、血竭、儿茶各60g。 使用方法:上药研细面,醋煮贴患处。,168,第十七节 骨癌膏,功效:排脓消肿,敛疮生肌。 主治:化脓性骨髓炎,骨结核,骨脓肿,化脓性关节炎,溃疡性脉管炎及各种伤口化脓性炎症。 处方:海浮石150 g,铜绿200 g,铅粉150g,香油2000ml,黄蜡100 g。,169,第十八节 接骨散,功效:活血消肿,接骨续筋。 主治:骨折,四肢闭合性骨折。 处方:山楂500 g,续断、丁香、白胡椒、乳香、没药、山栀各30 g。 使用方法。取本品适量白酒调成糊状,

51、手法复位后,视肿胀面积大小,均匀敷于患处,再以小夹板固定。干后仍不止痛,可再用白酒湿润。,170,第十九节 生肌玉红膏,功效:活血养血,敛疮生肌。 主治:疮疡溃烂,久不敛口 处方:紫草90g,血竭180g,当归90g,甘草54g,麻子油40ml,轻粉180g,白蜡90g。,171,第二十节 小儿止泻膏,功效:温阳止泻 主治:小儿虚寒性腹泻 处方:吴茱萸90g,苍术90g,桂枝50g,枯矾50g,白胡椒30 g ,茯苓50 g,基质1000 g。,172,第二十一节 小儿流涎膏,功效:补肺摄津 主治:小儿单纯流涎 处方:益智仁100g,车前子60 g,甘草50 g,枸杞90 g,基质1000 g

52、,173,第二十二节 小儿遗尿膏,功效:温肾阳、止遗尿。 主治:小儿遗尿 处方:吴茱萸240 g,肉桂120 g,基质1000 g,174,第五章 一般疮、疡外用配方,第一节 一般疮、疡外用配方 第二节 拔毒生肌散 第三节 生肌散 第四节 外用止痛药水的配制 第五节 三乌药酒的配制 第六节 外科常用膏药,175,功效:腐蚀。用于溃疡脓腐难去或脓不能自溃者。 组成:生黄芪15 g,穿山甲(妙)12 g,川芎15 g,当归30 g,皂角刺12 g。 用法:将上药研粉,取黄豆大小以清水调涂疮头上,外盖膏药。,第一节 一般疮、疡外用配方,176,第二节 拔毒生肌散,功效:提脓,拨毒生肌。用于溃疡腐向已

53、尽,疮口不敛者。 组成:冰片3g,红升丹3 g 轻粉2 g 龙骨10 g;炉甘石15 g,黄丹10 g煅石膏15 g。 用法:将上药研细粉掺撒膏药上贴患处。,177,第三节 生肌散,功效:生肌收口。用于痈疽溃后,脓水将尽者。 组成:制炉甘石10 g,钟乳石10 g,滑石6 g,琥珀6 g,朱砂6 g ,冰片3 g。 用法:将上药研细粉掺撒膏药上贴患处。,178,第四节 外用止痛药水的配制,功效: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筋络挛缩、骨肉酸痛、风湿麻木。 制作方法:上药备齐在酒醋中浸泡7天,密封瓶口各用。,179,组成:生川乌120g,生草乌120 g,羌活120g,独活120 g ,生半夏120

54、 g,生栀子120 g ,生大黄120 g ,路路通120 g,生蒲黄90 g,樟脑90 g,苏木90 g,赤芍60 g,红花60 g,生南星60 g,白酒10000 g ,米醋2500 g。 用法:患处热敷或熏洗后用棉花蘸本品在患处轻擦(1日35次),180,第五节 三乌药酒的配制,功效:活血、通络、镇痛。 组成:生川乌、生草乌、乌蛇各80 g,田七、马钱子、血竭各50 g,海风藤、青风藤、鸡血藤各60 g,羌活、 独活、川木瓜、葛根各60 g。,181,主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及肌肉酸痛等疾病。 制作方法:先将川、草乌切片晒干,再用400 g蜂蜜煎熬。马钱子用童便浸泡一周,然

55、后取出用植物油炼成黄色,然后和其它剩余药物一起捣碎混合加水2000ml煎熬,浓缩到,182,500ml左右,滤出药渣再加水2000ml,再浓缩成500ml。把浓缩的两次药液1000。1加白酒10001500ml(最好用高梁酒)入瓶密封备用。 用法:症状轻者1次内服10ml,重者1次内服20ml,1日3次口服。,183,第六节 外科常用膏药,1如意金黄散 组成:南星、陈皮、苍术各600g,黄柏1500g,甘草60s,白芷1500g,天花粉3000g,厚朴600g,大黄1500g,研细末,加水调敷。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一切热毒疮病及跌扑损伤等。,184,2五龙膏,组成;五龙草、金银

56、花、豨莶草、车前草、陈小粉,前4味用鲜草,另加盐0.6g0.9g,共捣成稠糊状外敷。如用干草研末,则用陈醋凋敷。 功用:清热拔脓。 主治;痈疽阳证,疮疡肿毒,肿病未溃破时。,185,四虎散,组成:草乌、狼毒、半夏、南星合等份,共研细末,同猪脑一同捣匀,外敷。 功用;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瘟疫阴证。,186,4二青散,组成:青黛、黄柏、白蔹、白薇、白芷、白及、白鲜皮、朴硝各30 g,青霉、天花粉各90g,大黄120g、共研细末,用食醋和白蜜调匀外敷。 功用;清热化湿,解毒消肿。 主治;一切疮病初起;红肿热痛未成脓时。,187,5离宫锭子,组成;血竭9g,朱砂6g,胆矾9g,京墨3

57、0g,蟾酥9g,麝香4.5g, 研末,凉水调成锭,凉水磨浓涂敷。 功用;活血散瘀,拔毒消肿。 主治:一切皮色不变,漫肿无头的深部脓疡。,188,6二味拔毒散,组成;明雄黄、白矾各等份共研细末,茶水调敷。 功用;祛风燥湿,杀虫止痒,解毒消肿。 主治;风湿所致的疮疡、红肿痛相兼的皮肤病,如疥疮、痱子、痤疮等。,189,7回阳玉龙散,组成:军姜(姜用大黄制成)90g,肉桂15g、赤芍90 g,南星30g,草乌90 g,白芷30g,共研细末,热酒调敷。 功用: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阴证、寒证之痈疽、流注、冷痛痹症、手足麻木、筋骨疼痛。,190,8.冲和膏,组成:紫荆皮150 g,独活90g,白芷

58、90 g,赤芍60 g,石菖蒲45g,共研细末,用葱汤或热黄酒或凡士林调敷。 功用;行气疏风,活血定痛,化瘀消肿,散寒软坚。 主治;热毒红肿赤晕不消者。,191,9.神效千槌膏,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去腐生肌。 主治:疮病丹毒初起,瘰疬,臁疮等证。,192,组成:土木鳖(去壳)5个,白嫩松香(拣净)120g,铜绿(研细)3 g,乳香6g,蓖麻子(去壳)21g,巴豆肉5粒,杏仁(去皮)3g,共置石臼内捣3000余下。即成膏,取起浸凉水中,用时用手捏成薄片,贴疮上用敷料包扎。,193,10马齿苋膏,组成:马齿苋。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主治:对口发背丹毒。顽疮,臁疮,疼痛不收口(用马齿觅

59、捣烂外敷,每日1换),湿癣白秃疮,梅毒。,194,本类方在制法上,凡是散剂均制成细粉备用,膏剂则研成细粉 后以茶水、米醋、葱汤、温酒等调成糊状贴敷。如意金黄散、冲和膏等许多散剂,常用蜂蜜、液体石蜡、凡士林之类制成软膏用较为方便。,195,11风癣方,组成;苦参片30g,蛇床子30g,川椒目12g,明矾12g。 功用:开腠理,散风热,去红斑。 主治:风热疮,即斑疹、脱屑如糠秕之状,四周淡红色的急性皮肤病。,196,12葱归溻肿汤,组成:独活9g,白芷9g,葱头7个,当归9g,甘草9g,加水煎汤,乘热洗或湿敷患处。再前再敷,连续 10多次。 功用:温通气血,解毒消肿。 主治:紫暗塌陷而不痛的阴证疮疡。,197,13.万应膏,组成及制法:川乌、草乌、生地、白蔹、白芨、象皮、官桂、白芷、当归、赤芍、羌活、苦参、土木鳖、穿山甲、乌药、甘草、独活、元参、大黄各15 g,将以上19味药浸于2.5净香油内浸泡,时间是春季5天,夏季3天,秋季7天,冬季10天,,198,浸到期后,将药与香油置锅内,用微火炸到药枯浮起为止,离火片刻,用布袋滤去药渣。每500 g油内加入淀粉250 g,用桃枝或柳枝充分搅拌。达到黑亮如注,滴入水中回成为珠状为标准,将膏摊在薄的绵纸上即成。,199,组成:祛风化痰燥湿,活血止痛消肿。 主治:一切痈疽发病,对口,痰核流注等,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