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成因量表的编制_第1页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成因量表的编制_第2页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成因量表的编制_第3页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成因量表的编制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可编输)值得下载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成因量表的编制 摘 要:学习倦怠指的是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 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运用系统的统计分析 技术,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制 订进一步的干预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成因分析 “倦怠” 一词是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 Berger 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并将它用在心理健康领域,主要指 个体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 的疲惫,工作效率的下降,以及对工作和他人逐渐冷漠、无 成就感等一系列的负面症状。关于学业倦怠,台湾学者作了 如下定义:学生在学习过

2、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 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而导致情绪耗竭、缺乏人性化及 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分析原因是制订有效干预措施的基 础。因此,本研究编制了适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业倦怠的 成因问卷。在研究过程上,本研究先通过开放式问卷确定影 响学生学业倦怠的主要因素。然后利用团体焦点访谈技术对 开放式问卷结果进行验证。最后据此编制问卷进行测试、修 订,并最终形成完善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成因量 表。 、开放式问卷 本研究运用开放式问卷,共回收问卷150份,汇总和 归类。共抽取五个成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专业课程因 素、人际因素、外部因素。 二、团体焦点访谈 团体焦点访谈法是一种利用团

3、体的互动形式来获取 受访者的经验和信念的资料收集方法。本研究进行了三次团 体焦点访谈,共访谈8位五年制高职学生和4位教师,进一 步验证选取的影响因素。接下来根据焦点访谈结果总结这五 项成因在五年制髙职学生生活中的行为体现,形成了五年 制髙职学生学业倦怠成因量表初测问卷的项目。共计33 题,分别针对开放式问卷所得出的5项成因。 三、问卷调查 本研究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一 系列数据统计分析,修订问卷,完善五年制髙职学生学业倦 怠成因模型,形成正式问卷。 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样本取自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 学校。共发出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32份,回收率95%。 其中,护理专业21

4、1份,医药管理专业121份。一年级学生 133份,二年级学生111份。三年级学生52份,四年级以上 学生36份。家庭来自农村的203份,来自城镇的220份。 样本分布范围较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样本的代表 性。 随后使用视窗版SPSS13. 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 析,使用的统计方法主要为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 信效度检验。 1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就是对量表所获得的试测数据各个项目的 区分度进行分析。结果各项目区分度均达到显著。 2. 探索性因素分析 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这表明母群体的相 关矩阵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转轴法中的

5、最大变异 法(Varimax), 一共删除14个题目,两个因素。最终确定 问卷由19个项目组成。抽取特征根值在1以上的因素,共 五项。解释总变异的58. 145%。 这五个因子包括: 因子I 一一 “自我效能感”,包括4个题目。 因子II “学习条件”,包括4个题目。 因子III “专业价值感”,包括4个题目。 因子IV “同学关系”,包括4个题目。 因子V “就业压力”,包括3个题目。 3. 信效度检验 总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862 和0.855,均大于0.85,各分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均大 于0. 65o表明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程度良好,具有可接受的

6、信度。计算问卷各因子之间及各因子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系 数,结果各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30.8之间,各因子 之间的相关在0. 10.6之间,表明该问卷结构效度良好。 四、结论与应用 本文通过严密系统的研究,综合定性和定量的多种研 究方法,最终获得了较为完善可靠的五年制髙职学生学业 倦怠成因量表。这项研究成果在五年制髙职教学及学生发 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本研究中不难看出:一方面,高职学生学业倦怠的 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个人因素,也有学校因素, 还包括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学业倦怠心理导致高职学生心理 压力过大、精力耗竭,逐渐降低对学业的热忱,同时表现出 对周围人的冷漠敌视以及对学业持负面态度。由此可见,倦 怠心理导致了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最终影响学生 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并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管理。另一方 面,我们可以运用本研究的成果开发出站在教育者、家长以 及社会的立场和角度对髙职学生学业倦怠进行调适疏解的 干预措施,从而真正改善和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状况。 参考文献: 1 连榕.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 编制J心理学报,2005, 37 (5). 2 孙爱玲.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06. 3 Freudenberger. H. J.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