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把赞美留给学生 把赞美留给学生把赞美留给学生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需要教师的赞美,赞美是师爱的表现。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赞美之词。教师只有细心捕捉到学生身上瞬间闪现的火花,才会说出言简意赅、内涵深刻的赞美话语。2作文评语24可以说你的文章充满了真情实感。人嘛,失败在所难免,有勇气能面对失败就更加难能可贵。我相信是金子,总会有闪光之时。希望你尽快调整心态,你将会发现天空更加湛蓝。 25真是“下笔如有神”啊。看来你一定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内容如此丰富,更显示了你的文学功底。只是如果把材料再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调整一下,此文会更精彩。 26看了你的文章,仿佛眼前流过一条小溪,清纯,
2、可爱。希望你能保持住这样的文风,用纯净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内涵。 27作文如做人,从你的生活感受中可以看出你是个积极上进的好青年,你看事物有!3和你一样享受春天一课【设计意图】、紧扣“春天”,激发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意情感体验,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当中,我紧紧抓住了“享受春天”“春天幻灭”“再享春天”这一情感主线激发学生憎恶战争,希望和平的情感。先让学生学习改编的诗歌享受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再学习课文小节体会战争的苦涩,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并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最后,在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后激发学生说出心中的希
3、望,停止战争,还孩子一片纯净的天空。、“读悟”为主,促进内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中,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通过读书有所感悟,通过感悟促进内化。本课教学设计中,阅读形式多样,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4顶碗少年设计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二、教学设计 一读“连接语”,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
4、们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二默读思考,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1作者看到的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 (1)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少年表演的过程的?(37自然段) (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确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
5、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3、4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是一场体现老者的宽容和关爱的杂技表演。这可以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从少年前后表现的变化两个角度感受到。 (1)“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老者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 (2)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可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见他第二次失败后已经非常紧张,但当老者安慰他之后,他镇定下来了,第三次表演获得了成功,可见老者对他的关爱和鼓励多么重要。 (3)引导想象: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
6、低声说了什么?体会到虽然我们不知道老者到底说了什么,但我们可以肯定,正是有了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4)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描写老者的片段。 3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略) 4作者看到的是一场让自己难以忘怀的杂技表演。(略) 三、感悟写话,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1引导写话。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想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结: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作者的心声,也表达了我们的感受。看来这也是一场让我们获得人生
7、启示的杂技表演! 通过对少年的正面描写和对观众、小姑娘以及老者的侧面描写相结合,全方位勾画出顶碗少年的表现,有力的烘托了少年的形象。4、同学们看文中最后一段。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此时同学们来理解一下使作者微微激动的是什么?少年:坚持、失败后勇敢地站起来。老者:宽容与关爱此时教师小结:是啊,失败乃成功之母,当我们面对挫折时应具有信心和勇气!5、拓展延伸 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失败,你是怎样做的?学习本文后有何启示 ?6、小结: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有不怕失败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 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如果我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
8、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再搏一下,或许就会到达大海的彼岸7、作业:学习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收获?(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写作上的。)如果你是现场的一位观众,你想对顶碗少年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5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课件 6学会看病课件7白杨教学.案例:白杨被安排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其中,我把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作为教学重点。体会爸爸对下一代的希望作为教学难点。
9、本篇课文典型的写作特点就是借物喻人,以神态描写为主线,结构全篇,在课文中几次出现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让学生扎住不同人物对白杨树的特点的理解,从而发现几个人对白杨树认识的不同,进一步了解“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从而抓住课文的重点。与此同时,让学生划出爸爸神态的变化,重点体会两个“沉思”,从而突破难点。课程片段:生:齐读下列词语戈壁、抚摸、介绍、表白、叙说、昏黄一体、高大挺秀、师:高大挺秀什么意思?生:高又大。生:应该是向上的。师:在本篇课文中“高大挺秀”是用来形容什么的?生:读文中句子“每隔几秒钟,从窗口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是作者对白杨树的描写。师:我们能把高
10、大挺秀换一个词语吗?生:高大挺拔。师:非常好!大家一起读一读这两个词语,体会这两个词语的不同。生:高大挺秀有秀气的意思,应该是说白杨树长得比较细又高。生:高大挺拔更强调向上。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不同的词语所描写的特点各有不同,那你们见过白杨树吗?白杨树留给你们怎样的印象?你觉得这两个词语那个更贴切,或者用别的词语来形容。生:师:同学们,这是白杨树留给你们的印象。那文中的主人公分别对白杨树有怎样的印象呢?请你拿笔用“”划出白杨树的特点。生:(默读课文,动笔划。)汇报:作者: 高大挺秀 儿子和小女儿: 高 大 直 爸爸: 直、高 生命力强、适应能力强 坚强师:分别读一读这四个人对白杨树特点的不同
11、理解,有什么不同?生:作者、儿子和女儿说的是白杨的外表,而爸爸不是。师:那爸爸说的是白杨的哪些方面呢?生:(读第十三自然段)体会爸爸说的话。(结合第1、15、16自然段理解爸爸的话。)(读第十七自然段,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说法。)(找到文中两次出现的“沉思”,进一步体会爸爸两次沉思的不同,加深对文中重难点的理解。)分析: 为了让学生从抓住白杨的特点来理解课文,我从两个词语的区别,引出对白杨树的特点的描写。然后从不同人的不同角度归纳白杨树的特点,包括学生对白杨树的印象,从而体会爸爸的描述的不同,了解爸爸话语中的深刻含义,从而让孩子们体会到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
12、一代的希望。这样的设计轻松的把学生带入课文情景中来,开始探索白杨树的特点紧扣文本 以读促悟8半截蜡烛教学案例在上海访学期间,我听了上海市竹园小学一位四年级语文教师的课,执教的半截蜡烛,老师从容引导,学生充满激情。台下的我,专注认真,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呢。不用说了,听了一节好课,现在还回味无穷呢。师:面对险情,母子仨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与敌人周旋。看起来方法不一样,但“不一样”中是否也有着某些“一样”呢?默读课文,仔细想想。生:他们的目标一样,就是保住蜡烛。生:他们一家人的心情是一样的。师追问:怎么一样?生:他们当时心里都很着急。生:课文中说两个孩子“脸色苍白”,“伯诺德夫人的心
13、提到了嗓子眼上”,这些都可以看出他们当时心里很紧张。师:他们的紧张心情表现在神情举止上了吗?默读课文,口头填空。出示:“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伯诺德夫人 把蜡烛吹熄。在斗争的最后时刻,杰克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地坐待着。小女儿杰奎琳地对德国人说完,得到同意后,地端起烛台上楼去了。 学生口头填空。师:看看他们仨人的表现,有一样的地方吗?生:他们都表现得很镇定,不慌不忙。师:请选择一个人物说说。生:儿子杰克的表现给我的印象最深。读第自然段描写杰克的句子,杰克在自己的计谋没有实现的情况下,能够随机应变。尽管厄运即将来临,可他仍是那样“从容”,“默默地坐待着”,一点都没有反常的表现。师:杰
14、克默默地坐待着什么“厄运”?请“瞻前顾后”思考。生:杰克默默坐待的厄运是蜡烛熄灭,秘密暴露,情报站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很从容,“默默地坐待着”。教师指导朗读生:我特别欣赏小女儿杰奎琳。在当时那样紧张的情况下,她小小的年纪竟然表现得如此机智。师:请大家“瞻前顾后”,联系第7自然段想想,得到的体会会更深。大家一齐读第自然段。生读读到这儿,你在想什么?生:我想说,好险啊!生:我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师: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这些想法再读。生齐读第自然段。师:我们来看看伯诺德夫人的表现。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生:“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师: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学生
15、各自试读生: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生: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生: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生: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是有礼貌的样子。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得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师:我们体会到了一家三口的紧张心理,又感受了他们临危不惧的从容神情。从他们与敌人的反复周旋中,我们是不是还有别的感受?9排比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写作指导附范文
- 电瓶车上路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北京通州流管员考试题及答案
- Zotepine-d6-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大物理卓越考试试题及答案
- 康熙元年考试题目及答案
- 乐谱制作考试题及答案
- 电热保险丝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保定初中中考考试题型及答案
- 蚌埠市科目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 专项 记叙文阅读(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专项训练(全国版)
- 酒吧入股合同协议
- 公司合同协议变更
-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警示案例
- 2025届吉林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DBJ-T13-483-2025 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标准
- 2025-2030中国卤虫行业投资新趋势动向及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 支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家庭指南 资讯、建议和资源 -促进中小学学生(K-12)家庭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身心健康
- 2025年湖南省高职单招《英语》高频必练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加气站气瓶充装质量保证体系手册2024版
- 2025至2031年中国卧式振动电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