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课件_第1页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课件_第2页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课件_第3页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课件_第4页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1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炎炎 症症 介介 质质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2 机体有血管组织对抗局部组织损机体有血管组织对抗局部组织损 伤伤,促进组织修复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促进组织修复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炎症的概念炎症的概念: : 炎症的局部症状炎症的局部症状: : 红、肿、热、痛、机能障碍红、肿、热、痛、机能障碍 炎症的全身症状炎症的全身症状: : 发热发热循环血白细胞增多循环血白细胞增多 实质器官损伤实质器官损伤免疫反应增强免疫反应增强 发热发热 炎症的基本过程炎症的基本过程: : 变质、渗出、增生变质、渗出、增生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3 在致炎因子作用下,由局部组织在致炎因子作用下,由

2、局部组织 或血浆产生和释放、参与炎症反应或血浆产生和释放、参与炎症反应 且具有致炎或抑炎作用的自体活性且具有致炎或抑炎作用的自体活性 物质化学活性物质。物质化学活性物质。 炎症介质的概念炎症介质的概念 促炎介质促炎介质抑(抗)炎介质抑(抗)炎介质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4 炎症介质的一般特点:炎症介质的一般特点: 炎症介质来自炎症介质来自细胞和血浆;细胞和血浆; 大多数炎症介质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大多数炎症介质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受体结合发挥生结合发挥生 物学效应,但也有某些炎症介质本身具有物学效应,但也有某些炎症介质本身具有酶活性酶活性( (如溶酶体蛋如溶酶体蛋 白酶白酶) )或能介

3、导氧代谢产物造成组织损伤等效应;或能介导氧代谢产物造成组织损伤等效应; 炎症介质作用于靶细胞可使其产生炎症介质作用于靶细胞可使其产生次级炎症介质次级炎症介质,后者的,后者的 作用可以与原炎症介质相同或相似,也可以截然相反,因而作用可以与原炎症介质相同或相似,也可以截然相反,因而 发生放大或拮抗效应;发生放大或拮抗效应; 一种炎症介质可作用于一种炎症介质可作用于一种或多种靶细胞一种或多种靶细胞,有时可产生不,有时可产生不 同的效应;同的效应; 炎症介质一旦被激活或由细胞释放,存在时间很炎症介质一旦被激活或由细胞释放,存在时间很短暂;短暂; 大多数炎症介质具有潜在的致损伤能力。大多数炎症介质具有潜

4、在的致损伤能力。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5 炎症介质应炎症介质应具备以下条件:具备以下条件: 用适当浓度介质可在相关组织引起相似的炎症反应;用适当浓度介质可在相关组织引起相似的炎症反应; 炎症时介质能从血浆或组织中和释放;炎症时介质能从血浆或组织中和释放; 炎症组织中存在该介质生成的酶,当介质增加时酶活性增强;炎症组织中存在该介质生成的酶,当介质增加时酶活性增强; 体内存在该介质分解、吸收或脱敏的机制;体内存在该介质分解、吸收或脱敏的机制; 用药理学方法可以改变介质的合成、储存、释放和炎症过程;用药理学方法可以改变介质的合成、储存、释放和炎症过程; 该介质过多或缺乏时对炎症反应有预见的影响;该介质

5、过多或缺乏时对炎症反应有预见的影响; 能证明在靶细胞上存在相应的介质受体,并可触发或调节特异能证明在靶细胞上存在相应的介质受体,并可触发或调节特异 性炎症反应。性炎症反应。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6 第一节第一节 血浆源性炎症介质血浆源性炎症介质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7 一、补体系统一、补体系统 补体补体(complement)(complement)是指存在于血清和组织液中的一是指存在于血清和组织液中的一 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由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由3030余种可溶性和膜结合蛋白余种可溶性和膜结合蛋白 组成。组成。 补体广泛参与机体抗微生物防御反应,也是参与和补体广泛参与机体抗微生物防御反应,

6、也是参与和 影响炎症过程的重要介质。影响炎症过程的重要介质。 1.C3a、C5a和和C4a统称为过敏毒素,通过引起肥大细统称为过敏毒素,通过引起肥大细 胞释放组胺,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升高,引发水肿胞释放组胺,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升高,引发水肿 (血管(血管扩张作用)扩张作用)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8 2.C5a是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强有力的趋化因子,是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强有力的趋化因子, 还能激活还能激活 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花生四稀酸脂质氧合酶代谢途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花生四稀酸脂质氧合酶代谢途 径,促进更多的炎症介质释放;径,促进更多的炎症介质释放;还可通过激活嗜中性粒细还可通过激活嗜中

7、性粒细 胞增强整合素的表达,促进其与内皮细胞的粘着;(白细胞增强整合素的表达,促进其与内皮细胞的粘着;(白细 胞活化、粘附和趋化)胞活化、粘附和趋化) 3.C3b是调理素的重要成分,吞噬过程中附着在细菌等的是调理素的重要成分,吞噬过程中附着在细菌等的 表面,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表面,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吞噬作用)(吞噬作用)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9 aa 前激肽前激肽释放酶释放酶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 激肽原激肽原激肽激肽 (缓激肽缓激肽、赖氨酰缓激肽)、赖氨酰缓激肽) 激肽酶激肽酶 分解分解 二、激肽系统二、激肽系统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10 缓激肽的生物学功能:缓激肽的生物学功能: 使

8、外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致水肿,是体内最强的使外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致水肿,是体内最强的 扩血管物质;扩血管物质; 对血管内皮及血管外的平滑肌有明显的收缩功能;对血管内皮及血管外的平滑肌有明显的收缩功能; 1.1.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激肽释放酶:具有趋化性,促进白细胞游走。活化补体。激肽释放酶:具有趋化性,促进白细胞游走。活化补体。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11 三、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三、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 1 1凝血酶凝血酶 1 1)促进细胞粘附,纤维母细胞增生。)促进细胞粘附,纤维母细胞增生。 2 2)促进选择素的重新分布,趋化因子产生,高表达内皮)促

9、进选择素的重新分布,趋化因子产生,高表达内皮 细胞粘附因子细胞粘附因子 3 3)促进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和一氧化氮的产生。)促进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和一氧化氮的产生。 2.2.纤维蛋白多肽纤维蛋白多肽 趋化作用和增加血管通透性趋化作用和增加血管通透性 3. 3. Xa因子因子 增加血管壁通透性和白细胞游走增加血管壁通透性和白细胞游走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12 血浆源性炎症介质释放的反馈作用血浆源性炎症介质释放的反馈作用 因子因子 纤溶酶原前活化物纤溶酶原前活化物 激肽释放酶原激肽释放酶原 a fa f 纤溶酶原活化物纤溶酶原活化物 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 凝血酶凝血酶 激肽原激肽原 激肽激

10、肽 纤维蛋白肽纤维蛋白肽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 纤溶酶原纤溶酶原 纤溶酶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C1 C1- C3 C3- 纤溶系统纤溶系统 激肽系统激肽系统 补体系统补体系统 凝血系统凝血系统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13 第二节第二节 细胞源性炎症介质细胞源性炎症介质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14 一、血管活性胺一、血管活性胺 1组织胺组织胺 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胞质的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胞质的 颗粒内。以脱颗粒的形式释放出来。颗粒内。以脱颗粒的形式释放出来。 致炎作用:致炎作用: 扩张微血管扩张微血管 引起血管内

11、皮收缩,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血管内皮收缩,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对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对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 抑炎作用:抑炎作用: 中性粒细胞的活性中性粒细胞的活性 抑制嗜碱细胞释放组胺和淋巴细胞的功能抑制嗜碱细胞释放组胺和淋巴细胞的功能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15 5-羟色胺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 又名血清素,主要存在于血小板和肠嗜铬细胞内。又名血清素,主要存在于血小板和肠嗜铬细胞内。 血小板与胶原、凝血酶、血小板与胶原、凝血酶、ADP和抗原和抗原-抗体复合物抗体复合物 等等 结合引起血小板凝集后释放。结合引起血小板凝集后释放。 5-HT的作用与组胺相似,增加

12、血管通透性,还的作用与组胺相似,增加血管通透性,还 有致痛作用。有致痛作用。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16 二、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二、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 arachidonic acid,AA)是二十碳是二十碳 不饱和酸,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不饱和酸,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 正常细胞内无游离的正常细胞内无游离的AA存在,而是以脂化的形存在,而是以脂化的形 式与细胞的膜磷脂结合。式与细胞的膜磷脂结合。 AA本身无炎症作用,当本身无炎症作用,当AA释放后经不同代谢释放后经不同代谢 途径生成途径生成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和脂毒素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和脂毒素等代谢产等代谢产 物,从而发挥

13、介质作用。物,从而发挥介质作用。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17 细胞质膜磷脂细胞质膜磷脂 磷脂酶磷脂酶 (受类固醇抑制)(受类固醇抑制) 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 脂氧化酶脂氧化酶 环氧化酶环氧化酶 (受阿司匹林、消炎痛抑制)受阿司匹林、消炎痛抑制) 5HETE 5HPETE PGG2 PGH2 (趋化作用)趋化作用) LTB4 LTA4 合成酶合成酶 合成酶合成酶 (趋化作用趋化作用) PGI2 TxA2 (收缩血管)收缩血管) LTC4 (血管扩张,抑制血管扩张,抑制 ( 血管收缩,血管收缩, 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 (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痉挛) LTD4 PGD2 PGE

14、2 PGF2 (通透性升高)通透性升高) LTE4 (血管扩张,水肿加剧)血管扩张,水肿加剧) 5HETE :5-羟基花生四烯酸羟基花生四烯酸5HPETE : 5-氢过氧化花生四烯酸氢过氧化花生四烯酸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18 1.前列腺素(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 PG):): PGI2 扩张血管促水肿,致痛,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促水肿,致痛,抑制血小板聚集 TXA2 聚集血小板和强烈的缩血管作用聚集血小板和强烈的缩血管作用 PGE 扩血管和增强微血管的通透性,白细胞趋化作用,扩血管和增强微血管的通透性,白细胞趋化作用, 致痛,致热。致痛,致热。 2.白三烯(白三烯(Leuko

15、trience LT):): LTB4 促进白细胞趋化,增加血管通透性,加强溶酶体酶促进白细胞趋化,增加血管通透性,加强溶酶体酶 释放,致痛作用。释放,致痛作用。 3.脂质素(脂质素(lipoxin LX) 抑制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和趋化,促进单核细胞粘附,扩张抑制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和趋化,促进单核细胞粘附,扩张 血管,对血管,对LT负调节作用。负调节作用。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19 三、白细胞产物和溶酶体成分白细胞产物和溶酶体成分 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炎症过程中可以释放杀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炎症过程中可以释放杀 灭病原微生物的物质。灭病原微生物的物质。 1.1.活性氧代谢产物活性氧代谢产物(

16、 (氧自由基氧自由基) ) 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O(O2 2- -) )、过氧化氢、过氧化氢(N(N2 2O O2 2) )和羟自由基和羟自由基 ( (. .OH)OH)。 低浓度促进趋化因子低浓度促进趋化因子IL-8IL-8、某些细胞因子、内皮细胞、某些细胞因子、内皮细胞 和白细胞粘附因子表达,增强和放大炎症反应。和白细胞粘附因子表达,增强和放大炎症反应。 高浓度损伤内皮细胞,事血管通透性增高,破坏红细高浓度损伤内皮细胞,事血管通透性增高,破坏红细 胞和实质细胞,促进细胞外基质的破坏。胞和实质细胞,促进细胞外基质的破坏。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20 2 2溶酶体成分溶酶体成分

17、主要为主要为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溶菌酶等。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溶菌酶等。 中性蛋白酶能降解各种细胞外成分。中性蛋白酶能降解各种细胞外成分。 由于所有的这些酶成分都能攻击胶原、纤维、基膜、弹由于所有的这些酶成分都能攻击胶原、纤维、基膜、弹 力蛋白和软骨,因此在炎症过程中也伴随着组织破坏,力蛋白和软骨,因此在炎症过程中也伴随着组织破坏, 导致化脓性炎及其它破坏性炎症的特征性组织损伤。导致化脓性炎及其它破坏性炎症的特征性组织损伤。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21 四、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四、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一)细胞因子(一)细胞因子(cytokine)(cytokine) 是指由免疫细胞和某些其

18、他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及分是指由免疫细胞和某些其他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及分 泌的一类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生物活性物质。泌的一类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生物活性物质。 细胞因子种类繁多,分类尚未统一。细胞因子种类繁多,分类尚未统一。 按来源分:按来源分: 单核因子单核因子(monokine)(monokine) 淋巴因子淋巴因子(1ymphokine)(1ymphokine) 其他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其他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按功能分:按功能分: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 长因子,趋化因子。长因子,趋化因子。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22 细胞因子的

19、主要生物学特点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特点: : 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细胞因子如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细胞因子如IL-5IL-5、 IL-12IL-12、M-CSFM-CSF和和TGF-TGF-等以双体形式发挥生物学作用。等以双体形式发挥生物学作用。 大多数编码细胞因子的基因为单拷贝基因大多数编码细胞因子的基因为单拷贝基因(IFN-(IFN-除外除外) ), 由由4 45 5个外显子和个外显子和3 34 4个内含子组成,并且绝大多数细胞个内含子组成,并且绝大多数细胞 因子为分子量小于因子为分子量小于25kDa25kDa的糖蛋白的糖蛋白 细胞因子产生的部位就是其发挥生物学效应的

20、部位细胞因子产生的部位就是其发挥生物学效应的部位 效能高,微量即可调节功能,过量引起损伤效能高,微量即可调节功能,过量引起损伤 一种细胞因子可来源于多种细胞并作用于多种靶细胞,一种细胞因子可来源于多种细胞并作用于多种靶细胞, 产生相同的生物效应,同理,多种因子可以作用于同一个产生相同的生物效应,同理,多种因子可以作用于同一个 细胞,产生相同的生物效应。细胞,产生相同的生物效应。 只有通过受体与靶细胞结合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只有通过受体与靶细胞结合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 功能多样,功能多样, 多数在免疫及炎症过程中产生,并有严谨机制的调控多数在免疫及炎症过程中产生,并有严谨机制的调控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

21、质23 1.1.淋巴因子淋巴因子 主要由主要由T T、B B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和NKNK细胞产生细胞产生 (1 1)作用于巨噬细胞的淋巴因子)作用于巨噬细胞的淋巴因子 巨噬细胞(趋化、移动抑制、活化)因子巨噬细胞(趋化、移动抑制、活化)因子 (2 2)作用于粒细胞的淋巴因子)作用于粒细胞的淋巴因子 三种粒细胞趋化因子和移动抑制因子三种粒细胞趋化因子和移动抑制因子 (3 3)作用于血管内皮)作用于血管内皮 皮肤反应因子皮肤反应因子 (4 4)作用于靶细胞的淋巴因子)作用于靶细胞的淋巴因子 淋巴毒素淋巴毒素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24 2.2.单核因子单核因子 主要由单核主要由单核- -巨噬细胞产生巨

22、噬细胞产生 (1 1)干扰素)干扰素 (2 2)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3 3)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 (4 4)集落刺激因子)集落刺激因子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25 (1)干扰素)干扰素(interferon, IFN) 1957年发现的细胞因子,年发现的细胞因子, 最初发现某一种病毒最初发现某一种病毒 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物质可干扰另一种病毒的感染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物质可干扰另一种病毒的感染 和复制,因此而得名。根据干扰素产生的来源和结构和复制,因此而得名。根据干扰素产生的来源和结构 不同,可分为不同,可分为IFN-、IFN-和和IFN-,他们分别由,他们分别由B 细胞和巨噬细胞、细

23、胞和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和活化成纤维细胞和活化T细胞所产生。细胞所产生。 各种不同的各种不同的IFN生物学活性基本相同,具有抗病毒、生物学活性基本相同,具有抗病毒、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26 (2)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最初发现这种物质能造成肿瘤组织坏死而得名。最初发现这种物质能造成肿瘤组织坏死而得名。 根据其来源和结构,可分为根据其来源和结构,可分为TNF-和和TNF-两类,两类, 前者由单核前者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后者由活化巨噬细胞产生,后者由活化T细胞产生,细胞产生, 又名淋

24、巴毒素又名淋巴毒素(lymphotoxin, LT)。 两类两类TNF基本的生物学活性相似,除具有杀伤肿瘤基本的生物学活性相似,除具有杀伤肿瘤 细胞外,还有免疫调节、参与发热和炎症的发生。细胞外,还有免疫调节、参与发热和炎症的发生。 大剂量大剂量TNF-可引起恶液质,因而可引起恶液质,因而TNF-又称恶液又称恶液 质素质素(cachectin)。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27 (3)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1979年统一命名。将由淋巴细胞、年统一命名。将由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或其它非单个核细胞分泌的某些细胞因子,在免疫或其它非单个核细胞分泌的某些细胞因子,

25、在免疫 应答中发挥非特异性调节及在炎症过程中介导白细应答中发挥非特异性调节及在炎症过程中介导白细 胞相互作用的命名为白细胞介素,目前已报道胞相互作用的命名为白细胞介素,目前已报道IL- 1IL-24。 1)调节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及活性)调节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及活性 2)调节自然免疫)调节自然免疫 3)活化巨噬细胞)活化巨噬细胞 4)作用于造血、调节未成熟白细胞增殖分化)作用于造血、调节未成熟白细胞增殖分化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28 (4)集落刺激因子)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根据不同细胞因子刺激造血干细胞或分化不同阶段的根据不同细胞因子刺激造血干细

26、胞或分化不同阶段的 造血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不同的细胞集落,分别造血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不同的细胞集落,分别 命名为粒细胞命名为粒细胞(G-CSF)、巨噬细胞、巨噬细胞(M-CSF)、粒细胞、粒细胞、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GM-CSF)、多系、多系(Multi-CSF) 、干细胞因子、干细胞因子 (SCF)、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等。 CSF主要作用:主要作用:刺激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的增值分化;刺激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的增值分化; 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增加因子释放;对白细胞具有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增加因子释放;对白细胞具有 趋化和激活作用。趋化和激活作用。

27、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29 ( (二二) )趋化因子趋化因子(chemokine)(chemokine) 这是近来发现的一系列结构相似,分子量约为这是近来发现的一系列结构相似,分子量约为8-12kD8-12kD 小蛋白;对白细胞具有激活和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目前,小蛋白;对白细胞具有激活和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目前, 已知的趋化性细胞因子达已知的趋化性细胞因子达5050余种。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余种。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 趋化性细胞因子分为趋化性细胞因子分为4 4个亚族。个亚族。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30 1.CXC1.CXC亚家族:又称亚家族:又称a a趋化因子趋化因子 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主要作用

28、于中性粒细胞(IL-8(IL-8属于这一类属于这一类) )。 产生: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产生: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 作用:对中性粒细胞起活化和趋化作用,对单核作用:对中性粒细胞起活化和趋化作用,对单核 细胞则仅起活化作用。细胞则仅起活化作用。 诱导物:微生物产物及其他细胞因子诱导物:微生物产物及其他细胞因子( (主要是主要是IL-1IL-1 和和TNF)TNF)。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31 2.CC 2.CC亚家族:又称亚家族:又称趋化因子趋化因子 由活化的由活化的T T细胞产生,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细胞产生,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MCP)、活化正、活化正 常常

29、T T细胞表达与分泌减少因子(细胞表达与分泌减少因子(RANTESRANTES)。)。 MCPMCP分为分为MCP-1MCP-1、 MCP-2MCP-2和和MCP-3MCP-3, MCP-1MCP-1对单核细胞、嗜碱对单核细胞、嗜碱 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有趋化和激活作用,后两者只对单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有趋化和激活作用,后两者只对单核 巨噬细胞有作用。巨噬细胞有作用。 RANTESRANTES对对单核细胞、嗜碱性和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和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具有具有 趋化和激活作用。趋化和激活作用。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32 3.C3.C亚家族:亚家族:又称又称趋化因子,只有一个,

30、淋巴细胞趋化趋化因子,只有一个,淋巴细胞趋化 蛋白,对淋巴细胞有相对特异性蛋白,对淋巴细胞有相对特异性。 4.CX3C4.CX3C亚家族:亚家族: 又称又称 趋化因子,唯一成员是趋化因子,唯一成员是 fractalkinefractalkine。它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细胞表面的结合。它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细胞表面的结合 蛋白,受到炎性细胞因子诱导后能黏附到内皮细胞上,而蛋白,受到炎性细胞因子诱导后能黏附到内皮细胞上,而 它本身也能促进单核细胞和它本身也能促进单核细胞和T T淋巴细胞黏附;另一种则是可淋巴细胞黏附;另一种则是可 溶性的,由膜结合蛋白的水解酶衍生而来,同样对单核细溶性的,由膜结

31、合蛋白的水解酶衍生而来,同样对单核细 胞和胞和T T淋巴细胞有很强的趋化活性。淋巴细胞有很强的趋化活性。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33 五、血小板活化因子五、血小板活化因子 是最早发现的细胞趋化因子,有多种细胞产生,激活是最早发现的细胞趋化因子,有多种细胞产生,激活 血小板增加聚集、粘附和脱颗粒释放组胺和血小板增加聚集、粘附和脱颗粒释放组胺和5-HT5-HT,扩张血,扩张血 管,增加其通透性;促进白细胞趋化和脱颗粒刺激白细胞管,增加其通透性;促进白细胞趋化和脱颗粒刺激白细胞 合成合成PGPG和和LTLT。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34 六、一氧化氮六、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32、nitric oxide,NO)NO)是一种可溶性气体,由是一种可溶性气体,由 L-L-精氨酸、分子氧、还原型辅酶精氨酸、分子氧、还原型辅酶II(NADPH)II(NADPH)及其它辅助因及其它辅助因 子在不同类型一氧化氮合酶子在不同类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NOS)催化下合成。催化下合成。 NOSNOS的类型:的类型: 1.1.诱导型诱导型iNOS(inducible-NOS)iNOS(inducible-NOS) 2.2.组成型组成型cNOScNOS(constitutive-NOS)constitu

33、tive-NOS) 1 1)内皮型)内皮型eNOS(endothelial-NOS)eNOS(endothelial-NOS) 2 2)神经型)神经型nNOS(neuronal-NOS)nNOS(neuronal-NOS)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35 NONO是炎症中的多效性介质,其半衰期只有短短是炎症中的多效性介质,其半衰期只有短短5-10s5-10s。 1 1)NONO通过舒张血管平滑肌细胞来扩张血管通过舒张血管平滑肌细胞来扩张血管, ,因而以因而以 前称之为内皮源性的舒张因子前称之为内皮源性的舒张因子; ; 2 2)降低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抑制肥大细胞所诱导的)降低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抑制肥大细胞所诱导的 一些炎症一些炎症; ; 3 3)NONO和活性氧中间产物的相互作用导致多种抗菌代和活性氧中间产物的相互作用导致多种抗菌代 谢产物的合成谢产物的合成, ,如过氧亚硝酸盐如过氧亚硝酸盐OONOOONO- -和和NO2NO2; 4 4)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