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和史玉柱的管理风格案例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马云和史玉柱的管理风格案例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马云和史玉柱的管理风格案例分析报告文案_第3页
马云和史玉柱的管理风格案例分析报告文案_第4页
马云和史玉柱的管理风格案例分析报告文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课 程 报 告 课程名称: 管理学原理 授课教师: 专 业: 学 号: 名: 姓 签字: 日12月1年2010马云和史玉柱的管理风格案例分析报告 1 引言 曾经一段时间,史玉柱说话,别人说他是骗子;马云说话,人家以为他是疯子。历数中国企业家,史玉柱和马云都属异类。 史玉柱创业始早期,很长一段时光,身边的人连工资都发不出。然而4个人一直不离不弃,他们被称为4个火枪。马云创业初期的50万元是18名员工一起凑出来的,9年过去后没有任何一个人从阿里巴巴流失。究竟他们都有怎么样的管理才能来保证核心成员的不离不弃,史玉柱与马云的管理上有哪些异同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 2 马云的管理风格 马云一个不

2、懂IT的IT英雄,不通网络的网络精英。凭借着自己前瞻的眼光与非凡的管理天才,在他领导下的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两度被录为哈佛MBA案例。 2.1靠直觉决策 在管理学上决策的定义如下:为了到达一定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决策的过程一般包括: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然而马云的做法并非如些,他的重大决策依靠的是直觉。 马云在 1995 年想下海做时,向 24 个朋友咨询,23 个反对,只有 1 个说可以试试,结果马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后来他说,即使 24 个人都反对,我还是会做下去。马云要做淘宝对抗eBay时,公司

3、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结果马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策。 “现在的阿里巴巴还不到我想象中的一成。”马云常常如是说。 马云为阿里巴巴勾勒出这样一幅类似于乌托邦的愿景:以阿里巴巴为平台,逐步将中小企业的销售中心、人事中心、技术中心、支付中心和财务中心都放在上面,其间横亘在B2B、B2C及C2C之间的一切环节都将被打通。那时,阿里巴自己的运自己的游戏规则、其中有自己的货币、巴将成为一个虚拟的商务王国,行体系。 据接近马云的人士说,马云虽然并不精通技术,但常常半夜带他的狗外出散步,于深居简出中琢磨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就是在投资3700万美元成立电子商务实验室之后,也还常常依靠直觉行事,只不过从原先80%靠拍

4、脑袋决策,降到了现在的50%。 目前,中国电信用户数、互联网用户数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三位,世界制造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马云由此相信,届时,中国的市场一定将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所统治,正如没有一家美国公司能打进中国主流门户一样。 2.2马云注重企业文化的创造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的变化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

5、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追求效益。但前者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作客体,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于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这种指导思想反映到企业管理中去,就有了人们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种种观念。 在马云的管理学世界里,企业文化同样重要。当阿里巴巴收购雅虎时,其创始入、现任总裁马云曾明确指出:“有一样东西是不能讨价还价的,就是企业文化、使命感和价值观。” 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约翰科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提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下个10年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马云对此深信不已。“天下没有入能挖走我

6、的团队。”基于公司牢不可破的文化“壁垒”,马云如是说。“整个文化形成这样的时候,人就很难被挖走了。这就像在一个空气很新鲜的土地上生存的人,你突然把他放在一个污浊的空气里年就推出了名为“独孤2000阿里巴巴在 ”面,工资再高,他过两天还跑回来。九剑”的价值观体系。“独孤九剑”的价值观体系,包括群策群力、教学相长、质量、简易、激情、开放、创新、专注、服务与尊重。而现在,公司又将这九条精炼成目前仍使用的“六脉神剑”。阿里巴巴正是在这种认识的高度中不断地完善其企业文化建设。 然而,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不是一件易事。成功的企业都特别注重企业文化的落地,而不仅仅作为墙壁上的口号那样流于形式。“阿里巴巴每年至

7、少要把五分之一的精力和财力用在改善员工办公环境和员工培养上。”阿里巴巴人事部经理莉告诉记者,阿里巴巴对员工的工作时间没有严格的打卡要求,只要完成工作任务随便什么时候上下班。“像IT业,研发性的工作用脑量大,员工处于紧繁忙的状态。提供优雅一点的工作环境,可以让员工心情舒畅,开心工作。” 这可能就是一般企业人才流动率高达10至15,而阿里巴巴连续数年的跳槽率仍然能控制在33的根本原因。 3 史玉柱的管理风格 在民营企业家命运沉浮变幻的序列中,史玉柱从失败中崛起的故事,突显出“执著与毅力“的魅力与价值,同样显示出了强大的管理才能,特别是在管理方面,史玉柱巨人史玉柱的团队管理方式在管理界堪称一绝。 国

8、、费拥军、伟和程晨被称为史玉柱的“四个火枪手”,史玉柱在二次创业初期,身边员工很长一段时间没领到一分钱工资,但这四人始终不离不弃,一直追随左右。尽管经历了巨人公司数年的停业,但脑白金分公司的经理有一半都是最初跟随史玉柱起家的人马,这些人在脑白金已工作六七年,而脑白金和征途的多数副总更是早在1992至1994期间便是巨人公司的员工。 是什么原因使得在“巨人”倒下之时,整个团队二十余人几乎都没有离开他,却追随他蛰伏了数年而后东山再起? 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各方面都很开明公平,只要有实力,就会有机会。在管理上不会拘泥于太多的规则,大家做事的时候拼命做,小事则不拘泥于细节,整个过程能够让人实现个人价值。

9、很多企业包括外企规则管理,但把人管得太死。巨人大厦失败后,对于怎样维持团队的奋斗向上、保证企业的向前发展,史玉柱的做法是:不定目标,缜密论证,步步推进,一咬到底。这一习惯,贯穿着征途 两年多的发展轨迹。史玉柱用人的一个原则是“坚决不用空降兵,只提拔部系统培养的人”。他认为部人员毕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更到位,并且执行力相对更有保障。对于一个商业模式定型、管理到位的企业来说,执行的保障比创造的超越更为重要。 在中国,以亲情文化和家长式管理为纲的企业并不在少数。家长式或长官式管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独裁性领导。在检讨巨人集团失败的教训时,史玉柱曾表示,原来公司董事会是个空壳,决策就是由自己一人说

10、了算,认识到了“决策权过度集中危险很大”。现在似乎已经洗心革面的他说:“独裁专断是不会了,现在不管有什么不同想法,我都会充分尊重手下人的意见。” 史玉柱用其严而有序,放小捉大的管理风格征服了他的员工,同样成就了他的辉煌。 4 马云与史玉柱管理风格比较 马云与史玉柱作为中国IT方面的领军人物,有着他们相同而又不同的管理 风格,但却创造了一样的传奇。就他们两的管理风格,本文作了下面的分析。 4.1同样的孔雀型领导方式 领导人有这样两种类型:一为孔雀型,以个人魅力取胜;一为老虎型,以发号施令树威。按此分类,史玉柱与马云均属孔雀型,不管他风吹雨打,追随者始终不渝。 史玉柱的大学同学国,时任健特总经理的

11、国国发生车祸后,当时史玉柱正在开会,撂下后连夜飞回,赶到医院时国已奄奄一息。这件事对于史玉柱的打击很巨大,公司把所有业务全都停掉专门处理国的后事。史玉柱在后来回忆时表示,那是一种“断臂之痛”。从此,史玉柱对车要求很高,“坐SUV为主,另外加了一条规定,干部离开禁止自己驾车”,他和公司高层每年清明都要去给国扫墓。 在巨人的时候,史玉柱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有时甚至使用着极端的管理方式,比如脑白金战役时,员工们疯狂地工作、疯狂地加班,史玉柱经常会在员工加班的时候动不动就发上几千元的奖金,让人惊喜不已。 再看马云,同样体现着一位孔雀型的风。 阿里巴巴文化中除了员工关怀外,也在渗透对员工家庭的关注。 公

12、司鼓励员工们“六一”儿童节那天把小孩带来,在公司搭了充气游乐园,让小孩子来玩,各个楼层都有,地上还铺上很柔软的地毯,滑梯什么的,有房子、这让员工们都很有归属感,觉得公司不仅仅是自已的发展,也是员工孩子在与公司一起成长。 阿里不仅关心员工的孩子,还邀请员工的家长来参观,让家属了解自己家人的工作环境,增强了家属对公司的信赖,对于目前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走入职场,家长对于自己子女所做的工作以 及工作环境都非常关心,但是问长问短往往又会招致子女的不耐烦。有公司提供这样的了解机会,让他们更加信任公司,并且愿意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知根知底”的公司工作。 这些事迹充分说明了马云与史玉柱同属孔雀型领导人,有着相似

13、的管理风格,不仅关心自已的员工,而且关心员工的家属,在关心现在员工的同时,还不忘为公司有贡献而现已不在的员工。他俩都以个人的魅力吸引着一大帮人,为公司的成长搭建了初始的骨架。 4.2 相同的人才选择标准 马云曾说:“小企业成功靠精明;中等企业成功靠管理;大企业成功靠的是诚信。”但不管哪一类企业,要健康成长,成就卓越,又怎一个“精明”、“管理”、“诚信”了得?所以在企业管理上,他告诉记者 人力资源管理:“选人的第一要素是价值观。” “中国企业很少说使命感、价值观、理想、共同目标,而国外企业讲的最多的就是使命感和价值观。”马云说,谁都知道现在的阿里巴巴公司,有一个汇聚世界精英的团队,但是,平时我们

14、在用人上,“精英”却不是首选,甚至连第二都排不上。我们选的是对公司的价值观有认同感的人。 马云坚信一帮平凡的人可以干出不平凡的事业,靠的就是团队精神。 史玉柱对人才是否会流失的看法关键有两点,一是待遇,二是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史玉柱给员工的是五年期权。史玉柱自信,给他五年时间,他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德性,而且,“我需要充分信任的人不用多,四五个就够了。”因此,史玉柱只用部下,不找外面的人。在“德”和“才”只能选其一的时候,史玉柱肯定选择“德”。史玉柱确信“才”的标准很简单,办事成功率高的人就是人才,但他更看重的是成功率高。 可见两人在人才的先择方面都注重员工自我价值的这实现,都不选择精英而选择有“

15、德”的凡人。 4.3对空降兵的不同观点 在人才的使用上,马云看重职业经理人和空降兵。创业的那一天,他就和18罗汉说,你们只能做排长、连长,军长我另请高人。阿里巴巴IPO后,除他本人外,获得股份最多的不是跟随他8年的18罗汉,而是11个月前才从百安居空降过来的CEO卫哲。 史玉柱则不如此,关键岗位上用的都是跟他打拼过来,经历过生死的人,在他看来,部的员工就像是地底长出的树根。他感激困难时期几年没拿工资的国与费拥军。巨人集团时期,他也曾为强化部管理,空降了当时方正的一位高管,结果出了乱子。经历了二次艰难创业,那些部人,史玉柱最看重的还是德, 他自信5年时间能看出一个人的德性。当然也包括已经熟悉多年

16、的人。征途的一名副董事长,是史玉柱18年前,赊账买电脑的那家小公司当时的副总经理。四个火枪手中的伟与程晨两位女性位居高位,在史玉柱看来,“女性从忠心角度来说可能会好点”。当年身为文秘的伟如今成为了副总裁级别。 5 总结 马云与史玉柱以他们独具魅力的领导风格,吸引了一批优秀的核心成员,共同创造了一个IT神话。作为同样孔雀型领导风格在IT方面取得成功,值得推崇。他们在人才选择与企业文化的创造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字数统计:4524 参考文献 1 马云:没有人能挖走我的团队.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J.2009.26:19. 2 扬.管理学M. :西南财经大学. 3

17、史玉柱的团队管理之道.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J.2009.05:28-29 4 mmm.zgjrw./News/20071112/Tech/0.html 5 .cycpu./a/chuangyerensheng/chuangyemingren/2009/1110/687.html 6 力. 看孔雀型领导风格. 民营经济报N.07-12-10.第012版. 管理学之于生活 最初选管理学这门课,是因为他是文科类科目里,比较容易理解,比较简单的一门课,但这学期学完这门课,尤其当回顾老师的PPT时,学到了不少,但仍然要学习 本以为管理学使用在管理层上的,跟还是学生的我距离还很遥远。但其实,他有很多理论,

18、可以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决策。我们在生活中面临着不少选择,就拿“大学毕业该干什么”来说。很多人普遍犹豫着是考研继续深造,还是工作以早日融入社会。在这个问题上,我也徘徊了很久。对于工作,那是迟早要面对的事,所以我并没有别的考研同学的惧怕工作的心理。但是对于本专业的知识,我充满好奇。尽管本科专业课成绩还不错,但觉得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我愿意再花三年的时间来打磨自己的“技艺”。所谓“磨刀不误砍材工”。学习了管理学,我发现一个相对正确,相对合理的决策,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不光是兴趣这么简单,还要考虑就业前景,市场导向等。尽管这一次的决策我不后悔,但我会在下一次面临选择时,考虑得更周全,更谨慎,让自己少走弯路。 又比如计划,以前初高中时老师也曾让我们也写过这样那样的计划,那时写的计划只是敷衍。至今为止,我从没有想过要写一份计划,究其原因有:觉得没有时间写计划,写了计划也完不成,有了计划太约束,不自在。但上了管理学,我明白了,定计划是为了更好,更充分得利用时间;定计划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约束,就像事先铺好的一条轨道;完成不了的计划一定存在着各种问题,这就提醒我需要反省自己;另外,计划需要时时修改更正,这样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也许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可以尝试写一份适合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