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判与国家赔偿基本问题_第1页
行政审判与国家赔偿基本问题_第2页
行政审判与国家赔偿基本问题_第3页
行政审判与国家赔偿基本问题_第4页
行政审判与国家赔偿基本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行政诉讼与国家赔偿基本问题 1 主要内容 一、 什么是行政诉讼?如何理解行政诉讼? 二、 行政诉讼处理哪些问题? 三、 行政诉讼的参与主体? 四、 行政诉讼审查哪些方面? 五、 行政诉讼的裁判方式? 六、 国家赔偿有哪些基本内容? 行政诉讼的概念 民告官(通俗理解) 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根据行政诉讼法所确 定的程序,解决一定范围内的行政争议的 活动。(法律定义)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的作用 行政诉讼法第一条: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 法行使职权。 目的: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平衡,维护国家安全和 社会和谐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的特点 (一)行政诉

2、讼是解决一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 动。 (二)行政诉讼的主管机关是人民法院。 (三)人民法院解决行政争议须通过行政诉讼程 序进行。 行政诉讼处理哪些事情 受案范围(适度超前 留有余地) 指的是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主要 指人民法院对行政主体的哪些行为拥有司法审查 权力。 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行 政行为或其他行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通过 人民法院解决。 行政诉讼处理哪些事情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 、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

3、、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行政诉讼处理哪些事情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 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行 政许可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确认土地、矿藏、 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 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行政诉讼处理哪些事情 (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 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拒绝履行或者不 予答复予答复的; (七)认为行政

4、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排除或者限制 竞争竞争的; 行政诉讼处理哪些事情 (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违 法要求履行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义务的;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 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 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 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地

5、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行政诉讼处理哪些事情 (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其他人身权、财产权 等合法权益合法权益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 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其他行政案件。 行政诉讼处理哪些事情 排除范围 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 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行政诉讼处理哪些事情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 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 行政诉讼的参加主体 原告 行政

6、诉讼法第二十五条 被告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 第三人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九条 行政诉讼的参加主体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 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 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 权利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的参加主体 原告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行政诉讼原告必须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组织。(行政机关和被授权组织不可以) (二)必须与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三)必须是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被诉行政 行为侵害的人。 (四)起诉人具有完整的法律人格。 行政

7、诉讼的参加主体 特殊原告主体:人民检察院(行政公益诉讼)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 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决定(2015年7 月1日) 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案件试 点工作实施办法(2016年3月1日)(第十一 条、第十四条第一款) 行政诉讼的参加主体 第十一条:“人民检察院认为在生态环境和资源 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 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 、规章授权的组织违法行使职权或不履行法定职 责,造成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向人民 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 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人民法院 应当

8、登记立案。” 行政诉讼的参加主体 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 人身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诉讼权利义务参照行 政诉讼法关于原告诉讼权利义务的规定。” (全国首例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案) 行政诉讼的参加主体 被告(具有一定复杂性)行政诉讼法第二十 六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 ,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 被告; 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行政诉讼的参加主体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

9、行 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 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 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委托的 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诉讼的参加主体 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 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被告的特性:(一)必须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 规规章授权作出行政行为的组织;(二)必须是 作出被诉行政行为的主体;(三)必须是法院通 知应诉的主体。 行政诉讼的参加主体 人民法院确定被告的原则(行政诉讼的被告一般 是由原告提出,而由法院来确定。) (一)谁行为,谁被告。 (二)谁主体,谁被告。 (三)谁越

10、权,谁被告。 行政诉讼的参加主体 复议机关恒为被告(如何理解) (一)复议机关本身是行政机关,其复议决定也 是行政行为,只要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 该行为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即可以提起行政诉 讼。 (二)复议决定如果改变原行政行为,则构成一 个新的行政行为,当事人对此不服的,应当以复 议机关为被告。 行政诉讼的参加主体 (三)复议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以复议机关为共同被 告。从理论上讲,复议维持就意味着原行政行为 已经得到复议机关的确认和统一,当事人不服原 行政行为就等于不服复议决定,故将复议决定作 为共同被告在法理上是行的通的。 (四)复议机关恒为被告在我国具有特殊意义, 有助于提升复议机关的

11、责任意识和对下监督功能 ,有助于改变实践中复议机关怠于履职的局面。 行政诉讼的参加主体 第三人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 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 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 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或者减损第三人权 益的,第三人有权依法提起上诉 。 行政诉讼的审查内容 行政诉讼法第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 ,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 提起诉讼应当符合 下列条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 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 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

12、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行政诉讼的审查内容 原告:审查起诉条件 除第四十九条外,还有其他起诉条件,比如第四 十四条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 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 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 规定的除外。 行政诉讼的审查内容 被告:行政行为合法性 (一)实体合法 法定职权、认定事实(证据)、适用法 律 (二)程序合法 调查、陈述申辩、听证告知、期限、送 达 行政诉讼的裁判方式 驳回原告起诉

13、 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撤销判决和重做判决 履行判决(行政协议履行及补偿判决) 给付判决 确认违法或无效判决 变更判决 行政诉讼的裁判方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已经立案的,裁定驳回起诉: (一)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 (二)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且无正当理由的; (三)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的; (四)未按法律规定由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 、代表人为诉讼行为的。 行政诉讼的裁判方式 (五)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先向行政机关申请 复议的; (六)重复起诉的; (七)撤回起诉后无正当理由再行起诉的; (八)行政行为对其合法权益明显不产生实际影 响的; (九)诉讼标

14、的已为生效裁判所羁束的; (十)不符合其他法定起诉条件的。 行政诉讼的裁判方式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 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 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 者给付义务理由不能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 原告的诉讼请求。 行政诉讼的裁判方式 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 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 为:(一)主要证据不足的;(二)适用法律、 法规错误的;(三)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超 越职权的;(五)滥用职权的;(六)明显不当 的。 行政诉讼的裁判方式 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二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

15、的 ,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八条 被告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 、解除本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协议 的,人民法院判决被告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 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 行政诉讼的裁判方式 被告变更、解除本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 定的协议合法,但未依法给予补偿的,人民法院 判决给予补偿 。 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 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 行政诉讼的裁判方式 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四条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 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 利益、社会

16、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二)行 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 影响的。 行政诉讼的裁判方式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需要撤销或者判 决履行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 (一)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 (二)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 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 履行没有意义的。 行政诉讼的裁判方式 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五条 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 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 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 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可以同时判 决责令被

17、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 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行政诉讼的裁判方式 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七条 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 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 变更。 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 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 请求相反的除外。 国家赔偿基本问题 什么是国家赔偿? 国家赔偿法第二条 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 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 赔偿的权利。 本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依照本法及时履 行赔偿义务。 国家赔偿基本问题 国家赔偿的特征

18、(一)国家承担责任,机关履行赔偿义务。 (二)赔偿范围有限。是一种有限赔偿责任。 (三)赔偿方式和标准法定化。 (四)赔偿程序多元化。 国家赔偿基本问题 国家赔偿的类型 (一)刑事赔偿 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 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侵犯 人身权、财产权的。 (二)行政赔偿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侵犯 人身权、财产权的。 国家赔偿基本问题 行政赔偿范围 国家赔偿法第三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 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 利: (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

19、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 身自由的; 国家赔偿基本问题 (三)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 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 的; (四)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 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 为。 国家赔偿基本问题 国家赔偿法第四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 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 利: (一)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 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二)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 强制措施的; 国家赔偿基本问题 (三)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 (四)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

20、为。 国家赔偿基本问题 不予赔偿范围: 国家赔偿法第五条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 行为; (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 损害发生的; (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国家赔偿基本问题 行政赔偿程序 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第二款 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 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 一并提出。 国家赔偿基本问题 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九条 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 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 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 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

21、。 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 偿请求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时 效的规定。(单独提起赔偿诉讼的,须经先行处 理) 国家赔偿基本问题 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 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 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 定,应当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并可以与 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依 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协商。 国家赔偿基本问题 赔偿义务机关决定赔偿的,应当制作赔偿决定书 ,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送达赔偿请求人。 赔偿义务机关决定不予赔偿的,应当自作出决定 之日起十日内书面通知赔偿请求人,并说明不予 赔偿的理由。 国家赔

22、偿基本问题 国家赔偿法第十六条 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 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 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 当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结 语 我们学习得最直接目的在于规范行为,防范争议 ,避免赔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惟愿天下无讼。 谢谢! 54 行政诉讼的概念 行政诉讼“立案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行政案件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晴雨表。当全体社会成员愿意 选择行政诉讼解决“官民矛盾”时,社会治理的法治 化、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就会跃上一个新

23、的台阶。 德国约八千万人口,每年受理行政案件约60万件。 我国一审行政案件长期徘徊在10万件左右。通过法治 渠道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行政诉讼还要走较长道路。 55 全国15年一审22万,16年22.5万 2014年全省一审行政案件16208件 2015年全省一审行政案件16792件 2016年全省一审行政案件17413件 中院一审收案数量增加 上诉率40% 申请再审率12% 全省行政诉讼案件情况 56 实体判决情况 12年12.13% 13年15.02% 14年21.69% 2015年判决方式结案5454件,实体判决率34.55% 2016年判决方式结案7173件,实体判决率42.7% 2014

24、年行政机关败诉案件数1124件(7.4) 2015年行政机关败诉案件数1629件(10.6) 2016年行政机关败诉案件数2376件(14.1) 57 跨区域管辖改革 目的在于解决行政审判工作面临的体制性、机制性障 碍,坚决用制度手段阻隔行政干预,建立普通案件在 行政区划法院审理,特殊案件在跨行政区划法院审理 的诉讼格局。 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跨行政区域集中管辖行政案 件的指导文件,目前已经批准了广东等近20个省市上 报的行政诉讼管辖改革方案。 58 负责人出庭 目的就是强化行政机关的法治意识,促进行政争议 实质性化解 山东省法院2015年开庭的行政案件中,行政机关负 责人出庭应诉达1637

25、人(次),同比增长4倍 不作为庭审的争议焦点 59 负责人出庭 目的就是强化行政机关的法治意识,促进行政争议 实质性化解 山东省法院2015年开庭的行政案件中,行政机关负 责人出庭应诉达1637人(次),同比增长4倍 不作为庭审的争议焦点 60 一是出庭应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既包括正职负责人 ,也包括副职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 二是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 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不得仅委托律师出庭。 三是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 群体性事件等案件以及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 责人出庭的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 关于行政诉讼应诉若干问题的通

26、知 61 下一步工作方向五个转变 案件数量案件质量 标准多元标准统一 维持迁就严格司法 简单应付精细说理 消极防守积极拓展 62 程序审 受案范围受案范围 原告资格原告资格 起诉期限起诉期限 其他条件其他条件 63 表格式文书(受案范围) 原告系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 ) 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 ) 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 ) 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 ) 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 ) 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 ) 调解行为 ( ) 法律规定

27、的仲裁行为 ( ) 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 ) 行政行为对合法其权益明显不产生实际影响行政行为对合法其权益明显不产生实际影响 ( ) 诉讼标的已为生效裁判所羁束 ( ) 信访事项信访事项 ( ) 内部行政行为 ( ) (其他情形) ( ) 64 省政府征收土地批复 省政府征地批复不属于受案范围 针对征地批复的复议决定也不属于受案范围 针对征地批复的不予受理复议决定和驳回复议申请 决定属于受案范围 国务院国法文件,已经领取补偿款,视为已经知道 批复,可以认定超过复议期限(没有复议资格?) 65 征收土地公告行为 (2016)最高法行申1963号 人民政府依法发布征收土地公

28、告的行为,仅仅是将 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 、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 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事项,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 乡(镇)、村予以公示告知的行为。对被征收人权 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的是征收土地批复以及后续相 关征收土地行为,而非征收土地公告。因此,征收 土地公告不具有行政可诉性。 66 层级监督行为 上级人民政府不改变或者不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及下级人民政 府决定、命令的,一般并不直接设定当事人新的权利义务,当 事人可以通过直接起诉所属工作部门或者下级人民政府作出的 行政行为来维护合法权益。在存在更为有效便捷的救济方式的 情况下,当事人坚持起诉人民政府不

29、履行层级监督职责,不具 有权利保护的必要性和实效性,也不利于纠纷的及时解决,且 易于形成诉累。因此,济南市政府是否受理当事人的反映、是 否启动层级监督程序、是否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及下 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等,不属司法监督范畴。”也就是说 ,起诉人民政府不履行层级监督职责,不属于受案范围。 67 信访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不服信访工作机构依据信访条例处理信访事项的行 为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的复函 2005行立他字第4号 一、信访工作机构是各级人民政府或政府工作部门授权负责信访工作的专 门机构,其依据信访条例作出的登记、受理、交办、转送、承办、协 调处理、督促检查、指导信访事项等

30、行为,对信访人不具有强制力,对信 访人的实体权利义务不产生实质影响。信访人对信访工作机构依据信访 条例处理信访事项的行为或者不履行信访条例规定的职责不服提起 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据信访条例作出的处理意见、 复查意见、复核意见和不再受理决定,信访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 法院不予受理。 68 信访事项 【裁判要旨】 信访与诉讼相分离原则,已在顶层制度 设计中予以确定。但实践中的情形较为复杂,尤其是 信访事项与复议、诉讼存在一定交集时,如何正确处 理相互之间的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对此,需正确理 解与适用有关信访的现行规定,准确界定不属于行政 诉讼受案

31、范围的涉信访行政行为,既要避免信访与诉 讼不当交织而弓I发法律关系混乱,又要避免滥用信访 事项之名不当地排除依法应予受理的事项。 69 信访事项 当事人起诉政府要求查处征收拆迁中的违法行为, 属于信访范畴,应当裁定不予受理 政府对要求查处申请不予理会,也属于信访事项问 题,不予受理 起诉政府针对要求查处申请作出的答复,不予受理 政府针对信访事项作出不予受理复议决定,则应当 进入实体审理。 70 涉信访事项的复议行为不予受理案 付某因省政府办公厅未在法定期限内对关于协调解 决12号房地产问题的申请书作出答复,向省政府提 出行政复议申请,省政府作出不予受理决定书。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申请省政府按照

32、信访条例举行听 证,解决其房产问题,属于向省政府提出的信访事项 ,不属于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被告省政府作不予受 理决定,对原告的合法权益没有产生实际影响,因此 原告的起诉应当予以驳回。 71 信访事项告知案 2012年12月3日,重庆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 范某的申请,作出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依法公开 20031320号征地批复文件全文。范某于2015年3月18 日向重庆市政府提起确认1320号征地批复违法的申请 ,重庆市政府于2015年4月15日作出告知书,内容为: “土地征收批准文件自下达后生效,你们所申请确认 违法的批准文件目前未经法定程序确认违法”。 72 信访事项告知案 201

33、5年4月26日,范某向重庆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请 求撤销上述告知书并依法确认征地批复违法。重庆市 政府于2015年5月19日再次作出告知书,内容为“你的 行政复议申请不属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范某提起 行政诉讼,要求撤销重庆市政府于5月19日作出的告知 书,并判令重庆市政府限期履行法定行政复议职责, 依法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73 重庆裁判意见 从范某的诉求看,范某向重庆市政府提出的请求,实 质上是认为1320号批复存在违法的情况,向重庆市政 府进行反映,要求重庆市政府予以纠正的问题。该申 请属于信访性质,重庆市政府作出告知书是对范某信 访事宜的回复。范某对该信访回复不服,尽管以复议 申请的形式

34、向市政府申请复议,但其仍然属于信访事 宜的处理。故重庆市政府于2015年5月19日再次作出告 知书的行为,仍然属于信访答复性质,此类行为不影 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不属于行政审判权限范围。 74 最高法院裁判意见 范某请求重庆市政府确认1320号批复违法,已超过法 定的行政复议期限,该请求属于行政申诉信访。重庆 市政府收到该请求后作出告知书,该告知书系对信访 申诉的处理,对范某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依 法不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范某对4月告知书向重 庆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重庆市政府作出5月告知 书,告知“你的行政复议申请不属于行政复议受 案范围”,其结论并无不当。 75 最高法院裁判意

35、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仅作出5月告知书,而未作出不予受理 行政复议决定,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形式,存在 瑕疵,但该瑕疵不影响5月告知书结论的正确性。范某 对5月告知书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 院应当予以受理。原审法院裁定驳回起诉,不符合法裁定驳回起诉,不符合法 律规定。律规定。但鉴于范某诉请人民法院撤销5月告知书的请 求没有事实根据,依法应当判决予以驳回,依法应当判决予以驳回,通过审判 监督程序亦难以支持其诉讼请求,为减少诉累和降低 诉讼成本,对范某的再审请求不予支持。 76 陆红霞所提出的众多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具有以下几个 明显特征: 一是申请次数众多。 二是家庭成员分别提出相同或类

36、似申请,内容多有重 复。 三是申请公开的内容包罗万象。 四是部分申请目的明显不符合条例的规定。 南通陆红霞案 77 首先,原告陆红霞的起诉明显缺乏诉的利益。诉的 利益是原告陆红霞存在司法救济的客观需要,没有 诉讼利益或仅仅是为了借助诉讼攻击对方当事人的 不应受到保护。本案原告陆红霞的起诉源于政府信 息公开申请,作为一项服务于实体权利的程序性权 利,由于对获取政府信息权利的滥用,原告陆红霞 在客观上并不具有此类诉讼所值得保护的合法的、 现实的利益。 南通陆红霞案 78 其次,原告陆红霞的起诉不具有正当性。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

37、作人 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显然,行政诉讼是保护公 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制度,原告陆红霞 不断将诉讼作为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施加压力、谋 求私利的手段,此种起诉已经背离了对受到侵害的 合法权益进行救济的诉讼本旨。 南通陆红霞案 79 再次,原告陆红霞起诉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 原则要求当事人实施诉讼行为、行使诉讼权利必须遵 守伦理道德,诚实守诺,并在不损害对方合法利益和 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维护自身利益。骚扰、泄愤、盲目 、重复、琐碎性质的起诉显然不符合诚实信用原则的 要求。原告已滥用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所提起的 数十起诉讼要么起诉理由高度

38、雷同,要么是在已经获 取、知悉所申请政府信息的情形下仍坚持提起诉讼, 这种对诉讼权利任意行使的方式有违诚实信用原则。 南通陆红霞案 80 在现行法律规范尚未对滥用获取政府信息权、滥用诉 权行为进行明确规制的情形下,根据审判权的应有之 义,结合立法精神,决定对原告的起诉不作实体审理 。为了兼顾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有效利用公共资源和 保障原告陆红霞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起诉讼的权利 ,对于陆红霞今后再次向行政机关申请类似的政府信 息公开、向人民法院提起类似的行政诉讼,均应依据 条例的现有规定进行严格审查,原告须举证说明 其申请和诉讼是为了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 殊需要,否则将承担不利后果。 南通

39、陆红霞案 81 北京高院行政裁定:高某因对滩涂权属、拆迁等问题 有争议,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继而向天津市政府申请行 政复议,并以天津市政府未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违法为 由提起本案行政诉讼。经审查,包括高某在内的集体 经济组织成员已签订拆迁协议,如对拆迁协议有异议 ,应当依据信访条例等规定,依法行使救济权利 。但是,高某等采取多人多次重复申请公开相同、同 类政府信息,继而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方 式,引发了大量政府信息公开行政争议以及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案件。 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是否正当 82 现包括高某20余人交叉组合,就7份相关政府信息向天津市海洋 局提出30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天津市海洋局已

40、经公开了部分 政府信息,高某并未根据已获知的政府信息寻求实质救济,而 是针对天津市海洋局予以公开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行为,均 以政府信息公开行为违法为由分别向天津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继而提起包括本案在内的30起行政诉讼案件。高某等通过申 请政府信息公开继而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以期达到扩大 影响、反映信访诉求的目的,其起诉不具有依法应予救济的诉 讼利益,与行政诉讼法第一条”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 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立法本意相悖,浪费了行政资源 和司法资源,已构成诉讼权利的滥用。 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是否正当 83 (2016)最高法行申4989号行政裁定 “无诉则无判”,诉乃发动

41、审判权的前提。然而,是不 是只要诉具备了法定形式并符合法定程序,人民法院就 必须进行实体审理?现有法律虽然未作出明确规定,但 根据审判权的应有之义,结合立法精神以及司法实践可 知,答案并非绝对的,诉最终能否获得审理判决还要取 决于诉的内容,即当事人的请求是否足以具有利用国家 审判制度加以解决的实际价值和必要性。 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是否正当 84 再审申请人无论是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还是采取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等救济手段均不是为了保障其可以依法获取 政府信息。原审法院认定上述人员欲采取这种多人多次 重复申请公开相同、同类政府信息,继而申请行政复议 、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是为了达到扩大影响、反映信 访

42、诉求的目的并无不当。原审法院以高某的起诉不具有 依法应予救济的诉讼利益,与行政诉讼法第一条的立法 本意相悖,浪费了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已构成诉讼权 利的滥用为由裁定驳回起诉符合行政诉讼制度的立法目 的和精神。 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是否正当 85 表格式文书(原告资格) ,因此 不具备提起诉讼的原告资格,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原告的起诉。 86 领取补偿款不再具有利害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2015)行监字第1160号行政裁定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项规定,“申 请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43、”是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 议申请的法定条件之一。行政机关作出征收集体土地用地批复 ,直接影响征地范围内原土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通 常情况下,原土地使用权人与政府作出土地批复行为具有法律 上的利害关系,属于适格的行政复议申请人。但是,原土地使 用权人领取征地补偿款且就地上补偿事宜签订补偿协议后就丧 失了对原集体土地的合法使用权,其与征收土地批复不具有利 害关系,其不再具有适格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 87 表格式文书(起诉期限) 原告起诉属于以下情形: 自知道被告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提出诉讼超过六个月 ( ) 未告知诉权或者起诉期限,自知道被告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提出诉讼超过2年 ( ) 自应

44、当知道被告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提出诉讼超过六个月 ( ) 未告知诉权或者起诉期限,自知道被告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提出诉讼超过2年 ( )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自被告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 ( ) 自被告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 ( ) 自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期限届满之日起提出诉讼超过六个月 ( ) 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提出诉讼超过十五日 ( ) 对被告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协议提起诉讼超过 ( ) (其他情形) ( ) 88 起诉期限推定期限 市政府制定了安置补偿方案,原告有宅基地及房 屋,12年签订了房屋安置补偿协议,原告交房并领取 了补偿款。16年原告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补偿方案。 原

45、审认为,原告签订协议、交房、领取补偿款的行为 应当视为原告已经知道市政府作出的被诉安置补偿 方案的内容。原告16年提起诉讼已经明显超过2年的 起诉期限,且原告并未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超过起诉 期限提起诉讼具有正当理由,故对原告提起的诉讼, 应当予以驳回。 89 安置方案是否可诉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依法做好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行 政复议工作的通知 国法201135号 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批 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要求裁决的,应当依照 行政复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提 出申请。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才 措施,积极受理,依法审理,公正裁决征地补偿安置

46、争议行政复议案件,及时化解行政争议,切实维护社 会和谐稳定。 90 起诉期限推定期限 上诉人提起上诉的主要理由是虽然房屋安置补偿协议 载明了根据安置补偿方案达成了协议,但最多可 以证明上诉人在签订协议时知道安置补偿方案的 这一名称,而不能推定市政府在此之前确实公告或者 向上诉人送达过安置补偿方案,更不能据此推定 上诉人知道安置补偿方案的内容。 91 起诉期限推定期限 市政府制定了安置补偿方案,但未送达并告知其 诉权或者起诉期限,因此上诉人何时”知道或者应当 知道“该行政行为的时间是计算起诉期限的起点。根 据行政诉讼有关起诉期限的法律规定精神,起诉人”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行政行为的程度与行政行

47、为的内 容有紧密关系但并不等同,行政诉讼涉及起诉期限规 定中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并非要求知道行政行 为的所有内容,而仅需必要内容即可,其判断标准是 起诉人是否应当知道该行政行为会影响其合法权益。 92 起诉期限推定期限 房屋安置补偿协议是当事人自愿签订的,其法律效果 是当事人明知的,所达成协议的依据即是安置补偿 方案,当事人如认为安置补偿方案侵犯了其合 法权益,完全可以在法定期限内通过起诉的方式护其 合法权益。而上诉人主张虽然在签订协议时知道安 置补偿方案这一名称,但不知道安置补偿方案 的内容,该理由既不符合情理,也是当事人怠于行使 诉权的表现,应当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93 行政协议案

48、件 94 起诉期限无效行政行为 (2016)最高法行申2233号行政裁定 再审申请人主张无效的行政行为自始无效,不能适用起诉期限 的规定。但是所谓无效行政行为须具备”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 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 而本案被诉行政行为的违法性显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虽然行 政诉讼法并没有明文规定请求确认行政行为无效是否适用起诉 期限的规定,但根据一般诉讼原理,请求确认行政行为无效, 仍须于适当期间内提起,如果时过境迁又重提旧事,则难以维 持法律秩序的安定,并不无滥用诉权之嫌疑。 95 表格式文书(其他受理条件) 原告提起诉讼,属于: 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 ( ) 未按照法

49、律规定由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代表人为诉讼行为 ( ) 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 ) 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 ) 重复起诉 ( ) 撤回起诉后无正当理由再行起诉 ( ) 不能证明被告实施了相关行政行为 ( ) (其他情形) ( ) 96 其他受理条件起诉无事实根据 (20162016)最高法行申)最高法行申27382738号号 芦保家有合法手续一间房。当地政府在未向芦保家出 示任何拆迁许可文件,也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将芦保 家的房屋非法强拆。芦保家于2015年6月7日向朝阳区 政府申请履行法定职责,朝阳区政府收到后逾期未予 回复,故申请上一级行政机

50、关行政复议。2015年8月14 日,北京市政府依法受理作出复议决定。芦保家 请求判决:1、撤销复议决定;2、责令朝阳区政 府履行法定职责 97 其他受理条件起诉无事实根据 当事人提起本案诉讼,核心诉求是要求人民法院判令 原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因此,人民法院的审查重 点必然应当是原行政机关是否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申请 履行特定的法定职责。这种履行职责之诉的特点是, 不能仅看当事人是否向行政机关提出过履行职责的申 请、行政机关是否拒绝,还要看该行政机关是否依法 具有当事人所申请的那种职责,以及当事人有没有提 出这一申请的实体法上的请求权。进一步说,并不是 随便向一个可能无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提出一个履行

51、职 责的申请,就足以通过它必然被拒绝而产生“就此拥 有了诉权”的效果。 98 其他受理条件起诉无事实根据 因此,原告是不是拥有提出申请的请求权、被申请行 政机关是否具备相应的法定职责或者管辖权,也应当 是受理履行职责之诉时所应审查的内容,如果明显没 有相应的事实根据,则属于不具备法定的起诉条件。 本案中,原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再审申请人申请的事 项涉及朝阳区小红门乡绿化隔离带建设腾退,其要求 朝阳区政府对上述事项进行查处不属于朝阳区政府的 法定职责,由此认定再审申请人的起诉无事实根据并 裁定驳回再审申请人的起诉,就体现了前述法理。 99 原行为驳回起诉, 复议行为如何处理 行政诉讼法规定,复议机

52、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 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复议决定和 原行政行为一并作出裁判。”本条所指的情形主要限 于实体裁判,比如,判决原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 则同时判决撤销维持原行政行为或驳回复议申请的复 议决定。驳回起诉则是对全案起诉的驳回,既包括驳 回原告针对原行政行为的起诉,也包括驳回针对复议 决定的起诉。 100 原行为驳回起诉, 复议行为如何处理 “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在 审查原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同时,一并审查复议程序的 合法性。”根据该规定,即使进入实体审理,在复议 机关作共同被告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对于复议决定的 审查也侧重于复议程序是否合法,这是由

53、复议决定和 原行政行为的统一性所决定的,换句话说,对于复议 决定实体合法性的审查已经包括在对于原行政行为合 法性的审查当中。更何况本案既然是全案驳回起诉, 没有进入实体审理,对于复议决定合法性的审查更是 无从谈起。再审申请人认为“原审裁定遗漏诉讼请求 ,没有对复议决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再审理由自 然不能成立。 101 表格式文书的应用 裁定类案件 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政府信息公开、不履行法定职责 以及行政处罚等其他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基本事实清楚、裁判理由简单易懂、毋须深入说理的其 他判决类案件。 102 表格式文书的应用 一是“表格式”裁判文书的制作应当与诉讼要素表的运 用相结合,文书

54、篇幅应当缩减为一页或两页。 二是依托“表格式”裁判文书进一步提高当庭裁判率。 三是处理好“简案快审”与“繁案精审”的关系。 103 不开庭审理问题 适用解释第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已经立案的 ,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人民法院经过阅卷、调 查和询问当事人,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迳行 裁定驳回起诉。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 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 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 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 104 诉讼要素审查 行政诉讼要素审理机制,是根据行政诉讼的构成要素 和裁判规则,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基本诉讼要件,由

55、 当事人在庭前进行确认,人民法院据以审查并依法作 出裁判的审判方式。 一是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履行调查询问的法定程序 二是方便法官快速确定案件争议焦点和审理重点 三是方便当事人了解法院的审查内容和审理过程 105 诉讼要素审查 二审诉讼要素表的功能定位 一是可以作为履行 “调查、询问当事人”法定程序的 一种调查方式。避免在当事人没有新的证据和理由支 持的情况下,仍需要法院大量排期开庭对证据进行重 复质证,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 二是明确二审侧重于“法律审”的职能定位。 106 “惠州许霆案”审判长、惠阳院长万翔 法官要把裁判文书当作自己的作品。 因为只有这样,法官才会更加认真 对待,做到反复推敲、力

56、争完美。 遇到疑难案件要从法理、情理、道义上分析清楚。 好的裁判文书因为道理讲透了,也不用法官再做什 么判后答疑。当然,当繁则繁、当简则简,应当区 别对待。 裁判文书的说理裁判文书的说理 107 济南客运管理中心于2015年2月13日作出鲁济交(01 )罚(2015)8716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原告 陈超非法经营客运出租汽车,违反山东省道路运输 条例第六十九条第二款之规定,决定责令停止违法 行为,处二万元罚款;没收非法所得。 专车第一案专车第一案 108 原告陈超诉称:该行政处罚决定存在处罚主体错误, 认定事实错误,执法程序违法,适用法律错误等诸多 情形,严重侵犯其合法权益。请求依法撤销济南

57、客运 管理中心于2015年2月13日作出鲁济交(01)罚( 2015)8716号行政处罚决定书。 专车第一案专车第一案 109 被告济南客运管理中心辩称:被告济南客运管理中心辩称: 1.1. 其作为济南市客运出租汽车行政管理机构,有权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出租客运 经营的行为作出处罚。 2.2. 陈超提供“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且车辆无合法的运营证,属于未经许可 擅自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以上事实有陈超事后接受媒体采访自认、现场录像、 现场笔录、调查笔录等证据相互印证,被诉处罚决定认定事实清楚。 3.3. 在调查、告知、送达等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出示了执法证件,听取了陈超的 陈述和申辩,被诉处罚

58、决定程序合法。 4.4. 陈超的上述经营行为违反了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第八条、济南市城市客 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其按照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九 条第二款、济南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之规定作出被诉处罚决定 ,适用法律正确。 综上,被诉处罚决定合法,请求驳回陈超的诉讼请求。 专车第一案专车第一案 110 法院查明:2015年1月7日,两名乘客通过网络召车软件与陈超取得 联系,约定陈超驾车将乘客从济南市八一立交桥附近送至济南西站 ,由乘客支付车费。当日11时许,陈超驾驶私人小汽车(车号鲁 AVX910号)行至济南西站送客平台时,济南客运管理中心的工作人 员对其进行调查,查明陈

59、超未取得出租汽车客运资格证,驾驶的车 辆未取得车辆运营证。 济南客运管理中心认为陈超涉嫌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 营,对其下达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暂扣其车辆。济南客运管 理中心于2015年1月26日向陈超送达鲁济交(01)违通(2015)8716 号违法行为通知书,认为其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 营,拟处二万元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专车第一案专车第一案 111 陈超其后要求听证。在听证过程中,济南客运管理中心办案人 员陈述了陈超的违法事实、有关证据、处理意见等,陈超对事 实认定、法律适用和执法程序均提出质疑。2015年2月13日, 济南客运管理中心作出鲁济交(01)罚(2015)8

60、716号行政 处罚决定书并送达陈超,以其非法经营客运出租汽车,违反 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九条第二款之规定为由,责令 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罚款并没收非法所得。陈超不服,在陈超不服,在 法定期限内提起行政诉讼法定期限内提起行政诉讼。 专车第一案专车第一案 112 另查明:另查明:根据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济政办发(2004)42号 关于印发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 制暂行规定的通知,济南客运管理中心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负责城市公共客运行业营运指导和技术服务,协助有关部门 制定公共交通、客运出租服务标准,并承担监督检查职责。根 据济政办发(2010)22号济南市交通运输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