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检测2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检测2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检测2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检测2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检测2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5自由落体运动课堂练习1从同一高度处,先后从静止释放两个重物,甲释放一段时间后,再释放乙,在甲乙向下 运动过程中,若以乙为参考系,甲的运动形式为(空气阻力不计):()A、自由落体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g D 、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设甲释放一段fl寸间f后,再釋放乙,再经过时间甲的速度为:号=茗(卄山乙的速度为:叫=刖,故甲相对乙的速度为:= (恒雪、故甲相对于Z做匀速直运动,D正确【名师点睛】两个重物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先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求解两个重物的速度表达式和它们的相对速度表达式,然后分析相对运动2. 物体从高x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

2、间 t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 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时,物体的速度和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3A.C.3D. I x93【答案】C【解析】根据v=gt,可知在3和t末的速度比为1:3,所以3末的速度为3,选项BD错误;根据公式h=!gt2,可知在-和t内的位移比为23tx1 : 9,所以丄内的位移为一,此时距离地面的398x高度为,选项故C正确,D错误。91 2【名师点睛】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 0的匀加速运动,根据位移公式h=-gt2和速度公式2v=gt可得出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比、速度比。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1 2 式h= gt和速度公式v=gt.23. 甲、乙两物体分别

3、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 1/2B. 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 2倍C. 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D. 甲、乙两物体在最后 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答案】C【解析】根公式 Zgh可得落地速度侣J麻,所次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手,选项A错误根据公式丄輕 可得落地时间巴淫,所臥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返,选项b错误,根據公式却可得2V S2下落Is时两者的速度都是助选项Q正确,甲乙下落时间不同,所以在最后1富时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下落的位移不同,D错误中【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4、.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即可求解.4. 有一种“傻瓜”相机的曝光时间(快门从打开到关闭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为了估测相机的曝光时间,有位同学提出了下述实验方案:他从墙面上 A点的正上方与 A相距H= 1.5m处,使一个小石子自由落下,在小石子下落通过A后,按动快门,对小石子照相,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由于 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CD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约为6cm从这些信息估算该相机的曝光时间最接近于下列哪个值:()A. 0.5sB. 0.02sC. 0.06 s D . 0.008s【答案】B【解析】因为本题要求估算,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又很短,石子由C运动到D速度变化很小,可

5、以认为Vc在C D间是匀速运动,石子在 C点的速度vc= . 2g(H0 H1),所以曝 光时间 t =0.02 s。选项B正确。【名师点睛】本题是实际问题,首先要搞清物理情景,明确已知条件与所求曝光时间的关系, 原理不难.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 它留下径迹CD的对应运动时间即为照相机的曝光时间.由照片可以看出,CD的实际长度为两块砖的厚度由位移公式分别石子从开始下落到C、D的时间,再求解曝光时间.5为了得到塔身的高度(超过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情况下,5层楼高)数据,某人在塔顶使一颗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可以通过下面哪几组物理量的测定,不能求出塔身的高度:A.最初1s内的位移.石子落地的速度C.

6、最后1s内的下落高度D.下落经历的总时间【答案】【解析】根据矗宀渤可知要计算塔身的高度,需要知道下落时间或者落地速度,知道石子开始下落IsAr内的位移,不能求解下落时间或者落地速度,故不育謝算出塔身的高度,A错误,知道石子落地时的速度,根据宀2妙可计算出塔身的高度拜正确知道石子最后Is内的位移,可根据=计算出下落时间,即可求解塔身的高度,C正确,石子通过最后lrn的时间可计算出最后饰中点处的平均速 度,即能算出运动时间,故肓豺算出塔身的高度,D正确,本题选择不能求出塔高的,故选【名师点睛】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

7、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6.如图甲所示,两位同学根据课本提示的方法,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做反应时间的测量。如图乙所示,A点是开始时受测人手指的位置,B点是结束时受测人手指的位置,则受测人的反应时间大致为:(圄甲A. 0.6sB. 0.5s0.4s0.3s【答案】D【解析】尺子在人反应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图中可得在人反应时间内尺子下落的高度为h =55.0 10.0 = 45.0cm = 0.45m,故根据公式 h =g gt2可得 t =竺=0.3s,故 D正确【名师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读出尺子下落的高度,知道尺子在人反应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然后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题7.(多选)甲同学用手拿着一

8、把长50cm的直尺,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状态下落, 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住直尺,手抓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cm,重复以上实验,乙同学第二次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 10cm,直尺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若从乙同学看到甲同 学松开直尺,到他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同学第二次的“反应时间”比第一次长B乙同学第一次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约为2m/sC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0.4s,则用该直尺将无法用上述方法测量他的“反应时间”D若将尺子上原来

9、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可用上述方法直接测出“反应时间”【答案】BCD【解析】人在反应时间内,尺子在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根据t=可得下落高度越大,即捏住的位置的刻度越大,人的反应越慢,故乙同学第一次的反应时间比第二次长, A错误;乙同学第一次捏住直尺前的瞬间,v=j2gh = .2 10 0.2=2m/s,故B正确;若某同学的1 2 1 2反应时间为0.4s,则下落的高度:h0 = gt0 =泊10 0.4 m = 0.8m = 80cm,大于该直2 2尺的长度,所以将无法测量该同学的反应时间,C正确;将计算出的反应时间对应到尺子上的长度时,可用上述方法直接测出“反应时间”,D正确

10、【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人的反应时间和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相等,结合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题& (多选)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 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贝U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与乙同时着地D.甲与乙加速度一样大【答案】CD【解折】甲和乙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是重力抑速度刘与物体的质量的大小无关,位移相同,所以甲乙的运动 情况完全相同,甲与乙同时看地,所以AB错误,CD正确.故选8一【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关键明确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都是 g与质量无关,此题是基础题,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

11、的掌握9. 一物体从高处 A点自由落下,经B点到C点,已知物体经B点时的速度是C点速度的3/4,BC间距离为7m试求AC间的距离(g取10m/s2)【答案】x=16m【解析】3 2设C点速度为v,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对 AB过程,有:(3 v)2 =2g(x-7)4对AC过程,有:v2 = 2gx联立解得:x=16m【名师点睛】 本题关键是明确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过程运用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基础问题10. 某电视剧制作中心要拍摄一特技动作,要求特技演员从某大楼楼顶自由下落到行驶的汽车上,下落h时经过P点,此时从距地面高为 H的Q点无初速度释放小物体,结果小物体和演员同时落在汽车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 P和Q中,哪一点位置高PQ间的高度差。【答案】(1) P比Q位置高(2)厶甘2.HH【解析】1)小物体释放时初速度为0,而此时演员具有初速度岭二更经过相同时间落在汽车上,根据位移公 式可知演员下落距离大,则F比g位羞高。(2)设小韧体下落时间为h应用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可知丹二冷应用位移公式可知P到地面的距离为A =旳+ #X-PQ间的高度差为脈寸解得AA=2屁【名师点睛】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