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stp 接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详解文章主要分析了 mstp 接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指出目前mstp 接入技术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相信随着技术的革新,问题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 mstp 接入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同时现在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可能好多人还不了解mstp 接入技术的发展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没有关系, 看完本文你肯定有不少收获, 希望本文能教会你更多东西。 电信市场已经进入全业务竞争时代, 新格局下的运营商面临业务的同质与异质竞争, 城域网是省级骨干网和省内骨干网在城域范围内的延伸和覆盖, 是联结运营商和用户之间的纽带, 面向集团用户和普通用户的电信级公众网络平台
2、成为各运营商增值的砝码。 由此, 满足数据多业务的需求也成为各设备制造商关注的焦点, mstp 接入技术恰恰是城域网中被广泛使用的 sdh 和数据业务的最佳结合点,作为城域综合传输技术已获得各综合业务运营商的广泛认可。在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的技术要求国标出台之际,就 mstp 接入技术及其发展前景等相关问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尹绪全有着以下的见解。标准的产生源于实践“标准源于实践,是市场需求的产物。 ”据尹绪全介绍, “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的技术要求的标准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我国传送网的具体特点和运营商对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的应用需求,以及目前技术进步的情况,部分参
3、照我国 sdh 行业标准和 atm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 由于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在结构、 功能上与传统的 sdh系统有很大差别,目前itu-t 及其他国际标准化组织尚无完善与mstp 接入技术相关的建议可参考。 ”“针对中国目前网上sdh 大量应用以及城域数据业务迅猛发展的现状,基于对运营网络的深刻理解,华为早在2000 年 10 月就在业界首次完整的提出了 mstp 接入技术的理念,并在 2001 年实现了具有mstp 接入技术的传送设备的规模商用,其可以充分兼容现有网络,满足现有业务需求,并面向未来业务的发展。 ”尹绪全回顾了 mstp 接入技术标准诞生的历 程, “自 20
4、00 年提出来 mstp 接入技术的概念后,华为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在及时把mstp 接入技术设备推向市场的同时, 着手准备相关资料, 并充分与几大运营商交流, 获得普遍的认同。 2001 年,作为 mstp 接入技术设备的主要供应商,华为受信息产业部委托,主笔起草了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的技术要求标准的草案,于2002 年 11 月正式通过并发布。 ” mstp 标准所定义的基于 sdh 的多业务的传送节点是指, 基于 sdh 平台、同时实现 tdm 、 atm 、 ip 等业务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标准规定了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的技术要求,包括节点
5、的基本功能、接口特性、性能参数和指标、保护倒换、网络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尹绪全还回顾了最初在mstp 技术上参差不齐、规划思路不同的时期,不同厂商对mstp的理解存在偏差, 甚至排斥。 mstp 标准的出台提出了明确的城域网传送网设备总体技术要求, 规范了国内城域传输网建设, 盘活了网上的 sdh 设备, 明确了城域传输网的发展方向。技术支撑尹绪全在肯定mstp 接入技术优势的同时,指出技术永远不断更新, mstp 接入技术只是整个传输网发展历史长河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是目前最为实用的一种城域网技术。 国内各大综合电信运营商在考虑新的技术发展时, 也必须综合考虑现有投资的合理利用问题, 所以
6、采用“渐进的网络演变”方式,既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又可“紧密跟踪国际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积极采用先进技术” 。各综合业务运营商在建设城域网时除考虑宽带数据业务外,也需兼顾传统tdm 业务, 各运营商目前营运收入还是以语音业务为主, 因此在已十分成熟的 sdh 技术基础上承载数据业务的技术在众多城域技术中脱颖而出。随传输及宽带领域中新技术新协议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mstp 接入技术也将随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首先,将把为 ip 业务量身定制的 rpr 技术引入到 mstp 接入技术平台中,通过内嵌 rpr 的方式在接入层和汇聚层提供ip 业务的动态环网共享及环网保护; 其次, 协议封装效率也在不断提
7、高,laps(linkaccessproce-dure-sdh) 、gfp(通用成帧规程)等标准的不断完善, 将大大提高ip 业务的传送效率; 此外, 在 mstp 接入技术传送平台中 ip 业务的传送效率和质量方面也将进一步提升,如采用lcas(链路容量调整技术)和虚级联技术提高带宽利用率、 实现多径传输, 提高业务传输的效率和质量, 在数据业务发生突变的时候实时mstp 接入技术平调整带宽,防止ip 业务的丢包。最后,随光网络智能化的发展,通过在台上支持 gmpls 协议的方式, 增加网络的智能化特性。 目前华为已参加itu-t 、 oif、 ietf3个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积极推动智能光
8、网络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对光网络的发展华为本着在干线光网络设备上向长距离、 大容量、 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在城域光网络设备上分为两个层面: 骨干层上开发大容量节点设备, 实现城域网大容量传输调度的要求; 在接入层上开发多样性的业务接口, 并能实现末端客户的远端接入需求。 对于目前在业界被看为低迷状态的光传输市场,尹绪全坚定地把它比喻为“不落的太阳” ,随着各种业务商机逐渐形成,基础网络将会持续发展。mstp技术新发展和3g传输【2004-03-2517:23【张成良】【通信世界】一、城域传送网现状经过前几年大规模 dwdm 和10gbit/ssdh 建设,各大运营商已经较好地解决了系统 容量
9、要求。整个光网络建设重点已由大容量、高速率的长途干线转到了城域传送网。城域网 中,语音和专线 tdm业务仍然是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以ip为代表的数据业务增长迅速,与传统的tdm业务相比,ip业务的流量、流向更为复杂,对带宽、安全性的要求也 多种多样。ngn网络的发展是下一个热点,voip的业务会进一步发展,mstp通过提供对 数据业务的qos支持,也可能会成为 mstp的一个发展方向。一个好的城域传输网络应该 是一个通用的传输平台,能高效可靠地传输各种业务。这就需要城域传输网产品在保证对 tdm业务支持的同时,支持多种数据接口,优化数据传输效率。mstp在传统sdh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业务节
10、点功能,支持 ip/atm 等多业务处理,成为多业务节点,正逐渐成为城域网建设的主流技术。mstp的发展方向成为业内新的重要讨论话题。一方面,由于 mstp技术出现的时间不长,其本身本身还在不断自我发展和完 善,尤其是mstp中如何将数据处理功能和数据网络更好地结合,是 mstp发展中上值得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光传输网中引入控制平面,通过ason/gmpls实现业务的端到端调度和保护,也是mstp光网络发展的重要方向。而目前如何更好地与将要大规模建设 3g网络相结合,为3g业务提供更好的传送通道已经成为mstp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mstp技术新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mstp已
11、经有了基于二层交换、内嵌 rpr、内嵌mpls三个版本,但最终mstp会演化到哪一种版本,需要由市场来选择决定。下面我们简要看一看几种mstp的特点。fdh族口接口二层咬决wk 二层再华胜 升;心8, rfl5js眸即品交 x 疾 发:靴心野生股阡情处修注:图中(一)、(二)、(三)分别彳t表3种mstp存在形态1 .基于二层交换的 mstp基于二层交换的 mstp引进了二层交换处理模块,实现了基于以太网二层交换的业务汇聚、带宽共享及以太网共享环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端口、带宽的利用效率。支持802.1q ,实现了多用户间的安全隔离以及vlan划分;支持基于802.1p的优先级转发,结合端口限速和
12、流量控制,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qos能力。基于二层交换的以太环网,可使各节点共享环路的带宽,提高了带宽利用率。但由于以太网主要是为点到点和网状拓扑结构而设计的,应用于环型结构时,仍存在以下不足:mac地址查询,环路节点数量每个mstp设备的以太网处理板卡需要对每个业务进行越多,性能越差;基于二层交换的以太环网存在带宽分配的不公平性,端到端qos 很难保证;无法解决 vlan 地址重用问题。2. 内嵌 rpr 功能的 mstp随着 802.17 标准化的加快,各厂商私有的协议逐渐融合,逐渐走向标准化。内嵌rpr功能的 mstp 支持环内的带宽共享与统计复用,结合空间重用技术(srp) ,使得环网的
13、带宽利用效率得到很大提高;通过快速的环网保护机制实现了 50ms 的电信级保护;执行公平算法,实现了环路带宽的公平利用;内嵌rpr 可以将基于端口、 vlanid 、 vlan 优先级、mac 地址等不同特征的业务,分类映射进a、 b、 c 三种业务等级。通过对承诺速率 (cir) 、额外信息速率(eir) 的设置,实现与不同等级业务相对应的 qos 保证。但是内嵌 rpr 的 mstp 仍存在承载数据业务时应用能力的不足,其表现在:vlan 标记数量不足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只适用于环网拓扑结构;缺乏端到端标识业务,及跟踪用户流量并保证业务性能的方法。3. 内嵌 mpls 功能的 mstp
14、为了更有效地在传输设备上直接支持 vpn ,有人提出了在mstp 上引入 mpls 功能,通过内嵌 mpls 功能, 可以较好地实现vlan 地址扩展; 可以提供电路端到端的 qos 保证;可以提供新型以太网业务(如 l2vpn) ,灵活控制带宽颗粒。有些还将rpr 与 mpls 技术进行融合。itu 正在考虑将mpls 功能引入 sdh 设备, 从国内通信标准化的角度出发, 在现阶段,可考虑通过martini 草案先实现静态的 mpls ,下一阶段再考虑实现动态的 mpls 。所谓动态和静态主要指lsp 的建立方式,静态方式lsp 的建立是通过网管配置实现,而动态则是采用信令协议方式实现(如
15、目前路由器实现的那样) 。对运营商来说,任何新技术的引入都需要考虑网络的互联互通问题,内嵌mpls 需要考虑传送平面、控制平面以及业务的互联互通。在传送平面上,需要考虑sdhvc 的互通;mpls 封装到 sdhvc 的互通;以太网封装到 mpls 的互通,目前看来实现起来并不十分复杂。 在控制平面上, 需要考虑通过不同厂商网管系统分别或统一集中建立lsp ; 或者利用rsvp-te 或 ldp 信令机制动态建立 lsp 的互通。mstp 通过引入 mpls 功能可以加强对vpn 和信号 qos 的支持,但是如果采用动态方式,最后就要涉及到三层路由功能,但是目前国内对mstp 的理解实现是二层
16、以下的功能。能否定义简单的、可操作性强的三 3 层功能来完成动态信令,完成业务连接建立,同时实现不同厂商mstp 设备间的 vpn 互通是内嵌mpls 的 mstp 发展关键。当然,内嵌mpls 的 mstp 最终需要实现mstp 和 mpls 路由器实现mpls 互通和与互操作。三、 3g 传输解决方案随着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 数据接入的可移动性要求不断突现, 支持高带宽可移动无线数据接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 浮出水面。目前wcdma 系统主要有r99 、 r4 和 r5版本,从目前技术的发展来说, atm 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无法成为网络的主流承载技术,然而其面向连接的机制提供
17、 qos 保证的业务承载,在网络仍具有相当的应用,如果在近期实施wcdma , r99 或 r4 版本将被采用。 在 r99 或 r4 版本中, utran 网络接口主要采用 atm 相关协议,其面向连接的特性可以很好地保证 tdm/ 数据业务质量,并可发挥 atm 的统计复用、 qos 保证等优势。对于 atm 信元的传输可以采用 atm 网络、光纤直联、 sdh 网络三种方式。如果采用atm 单独组网,由于3g 设备具有 atm 交换核心功能, atm 交换机在组网时仅仅充当着传输角色, atm 交换特性得不到充分应用, 整网解决方案存在着功能重叠。 并且相对于sdh系统, atm 网络在
18、传输组网保护上并没有优势。一般情况下,不推荐使用 atm 设备来单独组建传输网。 另一种可能的组网方式是点到点光纤直联, 这种方式浪费光纤资源, 不支持复杂拓扑,组网保护能力与可扩展性差。目前考虑的重点是sdh 来承载 3g 的传输,特别是引入 atm 功能的 mstp, 可以实现传输和 atm 处理很好的结合。 在接入层采用具有atm 处理能力的 mstp 设备就可以大大简化网络结构,并且实现tdm/atm 处理统一网管。采用 mstp 组成的自愈环结构可以覆盖多个基站。解决多个nodeb 的业务上联问题,该环网可以为群路速率155mbit/s 或更高速率stm-n , 随着业务的发展, 可
19、以通过增加多个 atm155mbit/s 方式进行扩容,以满足3g 无线容量的增加。1.3g 传输关注的接口在 wcdmar99 或 r4 版本中, iu 为 rnc 与核心网 cn 的之间的接口, iur 为 rnc与 rnc 之间的接口, iub 接口 iur 为 rnc 与 nodeb 之间的接口。核心网节点 msc 与 rnc 之间网络资源比较丰富, 并且业务已经过rnc 的处理和收敛,一般只需要直接提供透传处理即可。因此关注的重点是连接rnc 与 nodeb 的 iub 接口之间的业务。采用 atm 可以实现数据和语音的复用, 每个 node-b 节点将采用多个e1 成组的 ima接
20、口,通过统计复用提高多个e1 通道间带宽的利用率。佟蛤回关注的接口umts忸心网空=- i iiutran ubr r直匚和nixleu的之加的枷理接u luri rnc东1rnc之隔的隹口 eu; rnc和核心网余之何的接口2.3g传输解决方案n(1)rnc之间及rnc到msc/sgsn的连接rnc与核心网设备(如msc)通常安装在中心节点上, 多采用155mbit/s 或更高速率接 口互连(如在同一局站则不占用传送网资源)。rnc与核心网络 msc/sgsn 之间的接口采用的是 atm协议。在sdh网络容量丰富 的地区,建议采用 sdhstm-1电路进行透明传输。采用 stm-1接口通过a
21、tmoversdh 的方式与sdh设备相连。该 sdh网络可以为传统 sdh设备、也可以为具有 atm汇聚、 统计复用功能的 mstp设备,但是此时 mstp完成仅仅是透明传输 stm-i(atm) , mstp 本身并没有进行atm处理功能。(2)nodeb 与rnc的连接在3g系统中,在 rnc侧,可以由rnc提供多个e1接口或stm-1接口。如果采用e1接口,传输系统只需提供简单的 e1电路传输即可满足要求。 3g的基站控制器rnc处 理能力较2g/2.5g有显著增强,可以支持的基站数量达数百个, 但是这意味着在中心 rnc 需提供大量e1接口,另外需预留大量 e1端口用于接口扩容,投资
22、费用高。另外多个node-b间的带宽无法实现共享,传输带宽需求大。如果rnc 采用 stm-1 接口,在进入 rnc 前,多个 node-b 业务可进行统计复用,减少了 rnc 侧接口的数量和投资费用。下面我们讨论的模型是基于 rnc 端采用 155mbit/s 接口, 而在 nodeb 端, 可以采用多个 imae1 或者 155mbit/s 接口。lnodeb 采用多个 imae1 接口从目前 2g 无线系统的应用看,基站上联速率为一个或几个2mbit/s 。在 3g 建设的初期阶段,nodeb与rnc之间的连接速率仍然为e1或多个e1nodeb设备提供e1, imae1 ,非信道化 st
23、m-1 三种接口,而目前主要考虑的是e1 和 imae1 接口。无论是e1 接口还是ima-e1 接口, 都可以通过 mstp 实现接入和透明传输。 node-b 将提供多个e1 成组的 ima接口,通过统计复用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ima 就是反向复用 atm 技术, ima 协议栈分为物理层和 atm 信元层。假设所有的信元要通过3 个 e1 链路传送,采用循环复用技术,将所有信元按照顺序在3 个链路上轮流分配,然后再进行icp( 即 ima 的控制协议)封装。通过这样的封装,可以实现端口捆绑,由 icp 字节来说明各链路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多个e1端口的捆绑,实现了上联通道资源的共享。一种选
24、择是只有会聚节点 mstp 具有 imae1 处理能力,接入层 sdh( 可以为传统sdh 设备) 只需将imae1 透明传输,汇集传送至汇聚层节点,在汇聚层节点提供atm 处理。在汇聚节点(一般为rnc 节点 ),具有atm 交换能力的模块,对接入层上传来自多个nodebimae1 电路进行处理, 业务通过 vc-12 进入 atm 处理板卡, 进行进行统计复用汇聚成 vc-4 ,通过 stm-1 接口与 rnc 相接。 这样, 在全网中只需要通过少量汇聚节点配置的 mstp 提供 atm 处理卡,即可实现atm 数据处理功能(在 nodeb 传输设备只需要提供e1 透明传输 ) ,通过在汇
25、聚节点结点实现带宽的统计复用大大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mstatm处理模拉n xe1 fromnode-batm ima el圈3内置atm处理模块的mwtp另外一种选择是接入层每个 mstp都具有imae1的处理能力(如上图所示),直接将来 自nodeb的imae1解封装进行处理后统计复用到 vc-4 ,在各nodeb间构成一个容量为 vc-4atmvpring ,也就是在各 nodeb 之间共享一个 vc-4 ,与rnc通过stm-1 接口相 连。(2)nodeb 采用 atm155m 接口在高业务区节点地区,nodeb也可以直接提供atmstm-1 接口上联,通过接入层mstp设备提供at
26、mstm-1的接入并上传至 rnc。这对传输设备并没有特殊要求, atm 处理基本上在 rnc与nodeb完成,传统sdh就可以满足需求。 从目前容量看,相当长的 时间nodeb上行,可采用622m 组环。接口仍以多个 e1为主。3.小结ip3g网络的发展wcdmar5及以后的版本趋向于使用以 ip为基础的系统。目前新一代 mstp设备已 经可以支持ip的接口,还应针对不同的业务提供相应的 qos的保证,特别是内嵌 mpls 功能mstp更好地支持了 qos和vpn的应用,从而很好很好地满足纯需求。3g 对骨干网传输系统要求变化不大,重点在ran 无线接入部分。 mstp 可实现多种业务在统一
27、传输平台的传送,在与3g 业务组网时,可通过灵活地配置相关模块,满足 3g多种信号的传输要求。四、结束语多业务处理、 强大调度功能将是传输设备发展的重要方向。 网络的发展导致传输网与业务网关系越来越紧密, mstp 在借鉴数据网、 交换网等行之有效的技术基础上与时俱进, 越来越将传送节点与业务节点紧密结合。 mstp 可实现多种业务在统一传输平台的传送, 在与业务组网时,可通过灵活地满足多种信号的传输要求。在短短的 3 年中, mstp 已经出现了几种形式,应该说,截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种标准的 mstp 格式,但最终 mstp 会演化到哪一种版本并没有定论,还需要与业务网结合,例如目前
28、与3g 系统传输的结合就是其最新发展之一。关于 mstp 发展的新思考发布时间: 2004.03.0415:49 来源:通信产业报作者:刘西恒近一两年来,城域多业务传送平台 mstp 技术在应用中遇到不少新问题,业内不少人并对其未来研究的方向仍不甚明了。 业界在 mstp 领域比较关注的内置mpls 的应用特性如何?mpls 在 mstp 技术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又是怎样? mstp 在未来城域网中的应用前景是否一片光明?mstp 发展过程中隐忧不断mstp 是一个以传统的 sdh 为基础平台,融合ip 、 atm 、 rpr 等多种业务处理功能的传送网技术,在现在的城域传输网中,mstp 已经
29、成为最主要的传送技术之一。mstp 在处理各类城域网业务传送的同时, 自身也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如今的城域业务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特别是在ip 数据业务方面的一些需求,使得城域网络对 mstp 的功能完善有着更为强烈的要求。 现有的 mstp 国家标准提出以太网 gfp、vcat、 lcas、l2switch 、stp 等技术要求,已经能够通过 mstp 的以太网单元,实现了 ip 数据业务的透传、汇聚、二层交换、 环路共享等功能。 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变化, mstp 技术在城域网得到更多应用的同时,随着ip 数据网和 mstp 网络的结合,在 ip 数据业务处理上也面临了一些新的问题。首要的障碍
30、是以太网业务传送的透明性不够。 目前业界的 mstp 普遍以 l2 交换和 vlan 映射为主,如果在用户接入侧的终端数据设备和 ip 网络侧数据交换设备之间形成一个基于vlan 的 l2 交换和管理层面, 数据网的 ip 包需要经过l2 交换和 vlan 管理, 那么网络的透明性和安全性就不够;其次是 ipvpn 端到端无法实现。目前ip 数据网络可以通过mpls 建立 vpn 网络,如果mstp 以太网处理仅仅基于 mac 帧处理,那么 vpn 需要统一规划,并且 mstp 的以太网处理很难通过mpls 帧。即使一些厂家通过嵌套方式可以进行超长帧进行端到端传送,那也需要在 vpn 的建立上
31、出现数据网 vpn 端到端和 mstp 端到端的两步实现现象,整个网络 vpn 无法端到端实现。最后的问题是从ip 网络或者 ngn 网络发展来看, mstp 透传以太网的方式肯定会向多点汇聚、局部枢纽调度的方向发展,然而mstp 目前的以太网技术基于l2 交换, l2 交换满足汇聚要求的同时,由于vlan 的限制,因此在实现大规模网络业务流量调度要求上也很难得到保证。另外mstp 即便基于 vc12/vc4 的 sdh 调度,固定连接的模式仍无法满足数据网络带宽动态分配的要求。 可以看出, 调度效率存在问题, 因此从承载层的业务模式上说,需要一种类似于pvc 的调度结构来实现在交换节点业务有
32、保证的动态带宽输导。以上的问题在mstp 仅仅解决城域网透传或者简单汇聚业务时并没有完全凸现,但随着数据城域网的发展和对承载层要求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mstp 在技术本身上需要一个新的解决办法。基于 mpls 的 mstp 技术将难题迎刃而解基于mpls 的 mstp 技术是解决城域网高速发展过程中承载层新需求的方法之一。通过将mstp 以太网处理单元用 mpls 处理更替, 使得 mstp 网络的以太网处理层从 l2 交换向标签交换改变,调整了以太网单元在以太网业务处理时对mac 帧的管理状态。 mpls 通过多标签方式,在整个mstp 的以太网处理层能够建立大量透明的 lsp 通道,使业务
33、通过打标签的方式在mstp 网络中隔离传送和交换,在网络的汇聚节点和枢纽节点实现多方向 lsp的业务调度。 同时, 随着 mpls 标准化进程接近尾声, 在接入层和核心网 ip 数据设备之间,可以使 mstp 和 ip 数据设备标签共享。如果数据网承载层采用了基于mpls 的 mstp 技术,那么 ipvpn 的建立将直接在数据网络管理系统实现,标签穿透整个mstp 网络, vpn业务真正实现端到端。 mpls 优化了 l2 网络基于 vlan 的流分类和 qos 管理处理,使得在网络规模增大以后,在业务流的管理上和业务流的保证性上有较高的提升,这也是ngn网络之所以采用 mpls 的原因之一
34、。此外,基于mpls 的 mstp 技术的融入,也改变了传输网络vc12/vc4 调度的习惯,使得mstp 网络的业务调度带宽动态分配, 节省大量的线路和调度管理资源。 但由于考虑到 vc4或者 vc4 级联的容量较大,采用 mpls 的 lsp 调度直接替代所有的 vc 交叉不仅在成本上还是比较高,而且如果取代所有vc 的 sdh 调度,会使lsp 数量呈数量级增长,增加 lsp的处理和管理难度, 因此基于 mpls 的 mstp 在未来定位上还主要是面向 vc4 以下业务的mstp调度。 mpls 调度和 vc4 调度甚至 vc12/vc3 调度将不断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网络调度的未来将
35、是lsp+vc4+vc12+vc-nc 或者 mplsovervc4 的承载和调度模式。mstp 的 mpls 技术主要面向以太网业务的标签传送和调度,因此传送层的 mpls 不同于业务处理层设备的 mpls , 交换的需求通过lsp 交换和 vc 的交叉融合实现, 大容量的标签交换需求不强烈。基于两者区别,因而绝大多数的 mstp 供应厂家并没有在完整的标签交换上下太多功夫,而是在适当的设备上采用各种大小的 lsp 交换模块,通过lsp 交换模块的组合构建一个以太网输导网络。mstp 在未来城域网中商机连连最初 mstp 设计初衷是包罗万象,能够在城域网的接入层和汇聚层面接入和替代部分数据设
36、备和其他业务设备。 可是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 mstp 的定位更加清晰, mstp 利用自身sdh 成熟平台的优势和同数据网结合紧密的优势,发挥了自身在城域网中的作用。mstp 在城域网最直接的业务就是大客户专线, 经过 ddn 、 帧中继和 2m 专线多年的发展,客户在对专线的认同度不断提高,政府、金融、企业、小区、教育网等用户都表现了对专线业务的需求。但随着大客户内部网络的改造和升级,专线业务量不断增大,特别是ddn 网络容量已经很难满足企业专线带宽的要求。而帧中继专线也因为用户端设备的 ip 化导致效率降低,大量的客户从租用 ddn 、帧中继向自购终端路由器租用 e1 电路方式转化,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洁培训课件命题
- 金溪县物业管理办法
- 银行印章章管理办法
- 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九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 2025年乡镇村干部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管理安全生产培训班课件
- 特殊教师案件管理办法
- 纪检案件举报管理办法
- 演出经纪公司管理办法
- 特殊兵种枪支管理办法
-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喷雾干燥课件
- 《汽车发动机检修》课程标准
- 审核检查表(ISO13485、GMP、体考指南、QSR820)
- 宿舍教室报修维修登记表
- GB308-2002滚动轴承钢球
- 夹芯彩钢复合板吊顶施工方案
- 剪映入门教程PPT
- 高二物理培优计划
-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100篇
- 齿轮的设计计算PPT学习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