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况及特点[共26页]_第1页
第三节 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况及特点[共26页]_第2页
第三节 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况及特点[共26页]_第3页
第三节 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况及特点[共26页]_第4页
第三节 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况及特点[共2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况及特点 可分为两个阶段:20012007;2008至今 一、货物贸易1、与WTO全面接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根据承诺,中国扩大了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继续中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完善外贸法律法规体系,减少贸易壁垒和行政干预,理顺政府在外贸管理中的职责。入世以来中国充分发挥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比较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施出口拉动的外向型经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积极促进双向投资,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 出口导向战略遭遇内外部环境的瓶颈,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具有现实的紧迫性。2、外

2、贸规模与增速 教材表1【1】整体发展迅速(1)经济增长情况:2001年中国是世界第九大经济体,GDP不足10万亿;2011年是第二大经济体,GDP45.83万亿元。 (2)外贸增长情况:1978-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43倍,年均增长16.8%。其中,出口总额15778亿美元,年均增长17.2%;进口总额13962亿美元,年均增长16.4%其中,2001-2006年,进出口年均增长24.1%; 2001-2007年,出口平均增长28.8%。2001-2010年,进出口年均增长21.5%。货物出口年均增长22%,规模增长4.9倍,进口年均增长21

3、%,规模增长4.7倍。2011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5亿美元,增长24.9%。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 贸易顺差扩大48.1%。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全球第一。【2】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第一阶段(2007年)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冲击,中国金融没有参与大规模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受冲击不大;第二阶段(2008下半年2009年)是全球经济衰退阶段,严重冲击中国出口。2008年1-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6.4%,进口增长31%,出口增长22.6%;2008年11月,中国外

4、贸形势出现逆转,当月出口下降2.2%,进口下降17.9%,这一趋势一直延续一年到2009年10月。3、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与贡献 【1】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占世界贸易增长的比重:表120022006年中国外贸增长占世界贸易水平维持在10%左右;其中2002年的水平近20%,即中国进口净增长占世界比重为20.66%,出口净增长占世界比重为19.83%。2001-2012年,进出口总值增长7.5倍(2001年5096.5亿美元,2012年38668亿美元)2001-2010年均增长21.6%,占世界贸易比重2001年为4%,2010年为9.7%,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的12%。【2】贡献加入世

5、界贸易组织十年来,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2009年中国进口量增长2.8%,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进口呈现增长的国家。在全球贸易下降12.9%的情况下,中国进口值仍超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聘用当地员工将近80万人,每年在当地纳税超过1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对世界GDP增量的贡献率2003年是4.6%,2009年增长到14.5%,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贡献国。 2000-

6、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超过20%,高于美国。4、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1】对外贸易集中度下降,国别地区结构开始呈现多元化倾向10大贸易伙伴贸易集中度下降进口贸易度下降:10大贸易伙伴占中国全年进口总额的比重2001年为84.4%,2006年为75.2%;出口贸易度下降:10大贸易伙伴占中国全年出口总额的比重2001年为87.27%,2006年为84.1%;进出口贸易度下降:2011年全年中国10大贸易伙伴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2.5%,比2010年的75.8%。 国别贸易集中度略有下降:2011年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5.57%,比2010年的

7、16.1%略有下降;2011年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额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2.26%,比2010年的13%略有下降;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9.8%上升到2011年的9.96%。【2】 进出口市场与贸易伙伴排序2001-2006年十大出口市场与进口来源地 教材P6-7 表6、表7目前中国已经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盟、巴西、南非等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是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是美国和印度的第三大出口市场。4、进出口商品结构:教材P5 表5【1】出口: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制成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2001年为9.9%:90.1%,2006年为5.46%

8、:94.54%;【2】进口:(1)总体结构以制成品为主,其中:初级产品进口比重有上升趋势1985年为12.4%,2005年22.4%;制成品进口比重有下降趋势1985年87.6%,2005年77.6% (2)战略资源、重要原材料进口增速较快石油1990-2005年进口增长40多倍,年均增速34%,进口来源地集中度高;中东、非洲、亚太;有色金属铁、锰、铜、氧化铝等及钢材进口逐年增长,2005年进口铁矿石突破百亿,同比增长44.7%、;粮食,谷物,大豆增速显著;重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仍保持增长。(3)金融危机后,战略资源性产品进口大增(2009年铁矿石同比增长25.75%、煤炭同比增长72

9、.6%、大豆同比增长27%)1)原因分析:政府收储:2009年2月起增加有色金属储备,精炼铜、未锻造铝及铝材环比上升145%、原油等。国内外价格差异煤炭、大豆、食用植物油、铜、氧化铝、铁矿石等国内外价格差异显著,形成进口激增。如2009年5月电煤价格全部费用,国际市场每吨560元,国内市场每吨720元或670元;2)影响:拉高世界市场商品价格和海运价格、增大库存压力,对相关行业形成冲击。【3】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重不断上升2006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分别增长25.7%与30%,占全国外贸的55.5%和30%。(1)出口:机电产品出口占比2008年为57.6%,2009年为5

10、9.3%;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2008年29%,2009年31.4%(2)进口:机电产品进口比重1998-2005年平均45%,年增速16%;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比重2008年28% 左右5、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 【1】中国对外贸易贸易主体为外资企业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比重逐年上升,2001年为50.83%,2006年为58.87%; 其中,2001年出口占比50.06%,进口占比51.83%;2006年出口占比为58.18%,进口占比为59.7%;【2】 中国外贸的“外资化”程度过高带来的问题。(1) 外资企业是以跨国公司的总体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在华生产的产品出口中以加工贸易为

11、主,我国附加值较低;(2) 外资占比过高,使内资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导致内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难以得到提高。(3) 欧美对华贸易逆差中隐藏了跨国企业的巨额收益。【3】 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从2001年的46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57亿美元,连续1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全球500强企业有约480多家来华投资。目前,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累计超过1400家。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6、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规模与增速2001-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2012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较上年下降17%的背景下,中国

12、对外直接投资创下流量87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6%,首次成为世界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2)中国对外投资遍布全球近八成的国家和地区,覆盖率达76.8%;投资存量高度集中,前20位的国家和地区存量占总量的89.3%。中国对美国投资40.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3.5%,美国成为继中国香港之后的中国第二大直接投资目的地。(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其中存量超过100亿美元的行业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4)中国投资存量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截至2012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达531

13、9.4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对外投资存量的10.2%、英国的29.4%、德国的34.4%、法国的35.5%、日本的50.4%。(5)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宝钢、中铝等占主导。(6)中国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趋于平衡,2012年净流出。7、贸易差额问题【1】基本情况:(1) 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1981年1989年) 累计逆差达到424.04亿美元。平均每年逆差为 47.12 亿美元。 (2) 较小贸易顺差阶段(19901996 年) 累计顺差达到433.08亿美元。 (3) 较大贸易顺差阶段(1997年至今) (亿美元) 年份 贸易差额 1985 -149 1991 81 19

14、92 44 1993 -122 1994 54 1997 404 1998 435 2001 2255 2004 319.8 2005 1018.82006 1774.7 2008 2954.7 2009 1960.7 2012 2307【2】外贸顺差增长情况(1)增幅情况2006年以前,贸易顺差的增幅不断扩大;2008年以后,贸易顺差增幅趋于缩小 年份 顺差同比增长 2005年 217.4% 2006年 74% 2007年(2622亿) 47.7% 2008年(2954.7亿) -9.6% 2009(1960.7亿) -34.2% 2010(1831亿) -6.49% 2011年(1551.

15、4亿) -14.5% 2012(2311亿) 6%(2)外贸顺差占GDP和进出口总额比重国际衡量外贸平衡的水平,常用标准是:外贸顺差/GDP基准线4%;或外贸顺差/进出口总值的高额标准为10%。 年份 顺差/GDP顺差/进出口总值 2000 2.23 5.08 2004 1.94 2005 4.53 7.16 2006 6.61 10.07 2007 7.76 11.61 2008 6.73 11.53 2011 2.13 4.2620122.81 5.97【3】我国贸易顺差的特点 (1) 加工贸易顺差高于一般贸易1998-2012年,加工贸易顺差由359亿美元扩大到3816亿美元,其他贸易一

16、致处于逆差状态。2009年以来,一般贸易持续逆差,2012年就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逆差分别为338亿美元和1171亿美元,实际净顺差2307亿美元。(2) 顺差主要集中在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 (亿美元) 年份外企加工贸易顺差额中国外贸顺差总额 1995 55 167 2000 287 241 2005 1154 1020 2007 2118 2622 2008 2088 2955 2009 2228 196120102389 2831(3)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国家和香港地区,但增量主要来自欧美,而且表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三地顺差占我全球贸易中顺差来源地顺差总额的90%以上。 (4)

17、货物贸易顺差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服务贸易连年逆差 【4】中国国际收支长期呈“双顺差”结构 P31(1)经常项目顺差占主导地位我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货物与服务贸易)与资本(固定资产与非金融资产转移)和金融项目(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均长期双顺差格局,其中经常项目顺差占主导地位;(2)2012年三、四季度首次出现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说明中国对外投资加快。【5】外汇储备高速增长, 2001-2010年外汇储备增至12倍。 年份 外汇储备(亿美元) 2001 21222010 28473 2011 31811 2012 33100外汇储备近年增长放缓趋于稳定,降低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18、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累计超过30%,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汇率的双向波动。8、中国双顺差的性质与外汇储备的积累【1】分析框架: 开放经条件下,国(境)内投资i=国内储蓄+外国储蓄净利用sf其中:国(境)内投资i=本土企业投资ie+政府投资ig+外资企业投资if国内储蓄s=私人储蓄sp+政府储蓄sg+外国储蓄净利用sf=跨境外国储蓄净利用st+外资企业再投资sr其中,外资企业投资if为新流入的FDI 说明:1)如果经常项目是盈余,意味着国内储蓄超过了国(境)内投资的融资需要,即剩余国内储蓄将以经常项目盈余方式流出本国,形成外汇储备增量部分,以持有外国国债方式,为外国投资提供融资支持

19、。2)FDI(外企投资)是由国内剩余储蓄提供融资的;3)国内储蓄是通过迂回方式为外资企业融资的。即:美国通过向中国出售国库券,为美国投资者筹集到资金(来源于中国储蓄),而美国投资者则以直接投资形式将资金输出到中国。4)外国投资者获得中国股权资产(价值上等于if),中国则获得了等量的以美国国库券形式持有的外国债权资产;5)在给定的国内储蓄条件下,FDI挤出了等值的本土企业投资。 6)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既是FDI未能相应转化为经常项目逆差,也是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的反映,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小结:在长期双顺差结构下,中国并未利用外国储蓄(外国资源),相反,中国作为实际资本输出国已持续十多年

20、;外国利用的国内储蓄部分正是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如果考虑到资本外逃,这一现象就更严重。流入中国的FDI是由中国储蓄通过迂回方式提供融资的;外资企业代替了更多的中资企业利用了中国储蓄;FDI与外汇储备相应增加是中国出让股权换取外国债权资产的结果;中国国际收支大额顺差则是中国国内储蓄持续大于投资、国内供求失衡的结果。8、外贸依存度 【1】概念 教材P2 外贸依存度=外贸总额/GDP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GDP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DP反映一国或地区的外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或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还反映一国与他国的经济联系程度,以及参与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深度与广度。【2】一般影响因素:经济

21、政策 国内经济规模经济发展阶段汇率水平【3】中国特点:(1)增长趋势有所波动,呈现高增长后的回落 我国外贸依存度,1980年13%;1990年32.5%;2001年44%,(世界银行);2002年36%(教材)(世界银行:48.8%),2006年67%;2007年70%;2008年60%;2009年44%;2011年50%。(2)入世后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偏离大国特征 根据WTO和IMF的数据测算,1960年全球外贸依存度为25.4%,1990年升至38.7%,2003年已接近45%。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贸易大国的贸易依存度较小如美、日在25%以下。世界中等贸易依存度国家如法

22、国、意大利、英国、韩国、德国等,平均约60%以下。高贸易依存度国家如韩国(2002年96.4%)、印尼(2002年94.3%)、新加坡等(3)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一般机电产品出口依存度高,资源密集型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依存度高,呈现出工业化发展的中级经济发展阶段特征。【4】我国外贸依存度高估的影响因素:出口导向战略加工贸易GDP结构与水平一国GDP构成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与外贸依存度不成正比。目前,美国第三产业在GDP构成中的比重已经超过75%,而我国产业结构的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仅为40%左右;GDP被低估因素,(无法准确测算)A、人民币被低估因素;B、二元经济结构中农民自产自销商品价格被

23、低估甚至未被计入C、第三产业较落后,价格相对低廉,计算统计范围低于发达国家,以美元计的GDP被大大低估统计测算方式因素9、贸易摩擦加剧10、贸易方式结构 教材P8 【1】贸易方式的类型(1)一般贸易:是与加工贸易相对而言的贸易方式,指单边输入关境或单边输出关境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其交易的货物是企业单边售定的正常贸易的进出口货物。(2)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简称料件),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1) 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境外企业提供,经营企业不需要付汇进口,按照境外企业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者装配,只收取加工费,制成品

24、由境外企业销售的经营活动。2) 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经营活动。(3)其他贸易方式:诸如易货贸易、转口贸易等【2】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 教材P8-9加工贸易是我国主要贸易方式,占外贸比重一半左右 表8我国加工贸易主体是外资企业;加工贸易是我国外贸顺差的主要来源;。加工贸易的顺差基本上是以进料加工为主,占加工贸易顺差的96%。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占据顺差的大部分份额,从2000年开始到2009年,外资企业占顺差比重从64%提升到84%。我国加工贸易顺差扩大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及其配套产业的转移的结果,是跨国公司产业内贸易顺差的地区转移的结果,是全球化的必

25、然结果,而不是全球经济失衡产品的根源。我国对香港、美国、欧盟是顺差,而且顺差比较大;跟日本基本平衡;与东盟、台湾地区和韩国是逆差。以美国对亚洲整体逆差比重来看,中国的顺差比重从2000年的19%,提高到2012年的45%。日、韩、台、东盟等地对美国顺差的比重在下降,下降的比重正好约等于中国上升的部分,基本上保持平衡状态。金融危机后,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加工贸易比重下降,对外资的依赖性减小,以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为主的顺差结构持续改善,中国正在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从2013年的外贸数据可以看出,产业链长、增值率较高的一般贸易占我国进出口总值比重已经提升至52.8%,同期加工贸易占比为32.6%

26、,比重下滑2.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所占比重提升,对外资企业的依赖减小,结构更趋合理。这体现了我国对外贸易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外商投资的行业结构趋于改善自2000年以来,电子及通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的外商投资持续大规模投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放缓,同时,研发投资不断增加,截至2006年底,跨国公司以各种形式设立的研发中心超过了980家,在华产业链呈现明显的上下游延伸的新格局。【3】加工贸易的作用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捷径;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新产业、促进

27、技术进步、形成技术与管理的外溢效益;推动全国工业化进程:培养大批技术与管理人才和熟练劳动力、贸易顺差有利于进口先进设备促进经济增长较迅速,在就业、税收、创汇等方面贡献巨大;【4】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教材 P9“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夸大了我国外贸总额我国加工贸易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低;“顺差在中国,利润在国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中,中国切入的角度主要在零部件生产和加工、最终装配等环节,这部分业务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较低,盈利空间较小。产品的较大利润点多分布在新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环节,而这些环节恰恰大多由国外企业所控制。 商务部数据显示,94%的外贸顺差来自于机电产品

28、,而机电产品中50%来自于电脑。笔记本电脑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第一大出口产品,贸易顺差增量部分,主要来自于笔记本电脑。从价值链的分布情况看,核心元器件部分的利润率为50%-80%,品牌企业在10%-20%,代工企业在5%-10%。而产品外销总额却全部计算在中国头上。外资企业全球战略与东道国国内产业目标的冲突与博弈;区域转移与转型升级条件不足;与国内产业关联度不高;出现“飞地”经济能源和环境压力大;易受国际环境影响,波动较大;复习思考题:我国加工贸易西部梯度转移的必要性与可行条件分析。复习思考题:试从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趋势与特点分析外贸战略与政策的调整策略。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促进中国外贸素

29、质提升的有利因素1迫使中国对外贸易从粗放增长转入理性持续发展阶段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小国经济,不能通过出口导向战略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钱纳里指出,大国发展主要的特征应是较低的国际贸易水平。国家越大,其政策的内向性越强。典型的大国的出口依存度应是12。中国不能长期延续建立在社会保障制度缺失下的廉价劳动力优势路径依赖,必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保持适度的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和促进贸易整体素质,提高产品的“中国竞争力”。 2主要贸易伙伴的需求下降促进了中国外贸市场多元化拓展 对外贸易市场过于集中,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过度依赖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潜在风险之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将这一潜在风

30、险转化为现实风险。美国、欧盟和日本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恰好是遭受国际金融危 机冲击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经济衰退最为严重,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也必然大幅度 下降。由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相对 来说受危机影响较轻,其外需市场规模也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危机的发生将使中国在出口市场上减轻对发达国家的依赖,转向开拓新兴市场国家的外需市场。 3、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内部结构优化的间接促进 (1)中国的贸易内部结构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 过分依赖加工贸易,二是过分依赖于外商投资企业经营主体,三是过分依赖低附加值产品数量扩张,进出口的增量与效益增长不成正比。 (2)危机的发生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调整

31、提供了机会。 【1】一般贸易发展优于加工贸易,贸易结构失衡得到修正 由于一般贸易的国内产业链相对较长,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较小,抵御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较强。自危机发生以来, 一般贸易发展明显优于加工贸易。 【2】内资企业发展速度超过外资企业,贸易经营主体结构趋于合理【3】外贸出口增长方式改变,在减少出口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出口效益。复习思考题:试论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或外贸发展战略调整)的基本内容和必要性。三、中国国际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分为13个部门进行统计 教材P161、规模与增速,服务进出口总体呈快速增长态势【1】整体规模与增速: 教材P111991年-2006年服务贸易规模,从107

32、亿美元涨至到1928亿美元,增长18倍。2006年服务贸易收入同比增长24%,支出同比增长20%,收支总额同比增长22%,占GDP比重为7%。2010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按国际收支口径统计,不含政府服务,下同)规模扩大,总额达362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4%,超过世界服务进出口平均增幅18个百分点。【2】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快于同期世界服务贸易 教材P16 表142010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比上年增长26.4%,超过世界服务进出口平均增幅18个百分点。【3】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增速低于同期中国货物贸易教材P15 表13 【4】中国服务贸易在外贸总额中比重先升后降教材P11 表10【4】 出口和进

33、口世界排名双升。2010年,中国服务出口和进口世界排名提升。出口居世界第4位(前3位依次为美国、德国、英国);进口居世界第3位(前两位依次为美国、德国);出口与进口世界排名均比上年上升一位。【6】服务出口强劲反弹。2010年,中国服务出口和进口增幅均在20%以上,出口增长明显快于进口。其中,服务出口1702.5亿美元,由上年的下降12.2%转为增长32.4%;服务进口1921.7亿美元,增幅由上年的0.1%提升至21.5%。2、服务贸易国际市场结构稳定【1】贸易集中度高,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进出口占比60%2010年,中国服务进出口仍集中于中国香港、欧盟、美国、日本、东盟等国家(地区)。中国对主

34、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迅速。2010年中国与上述国家(地区)服务进出口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0%。中国除对中国香港呈现贸易顺差外,对其他四大服务贸易伙伴均为逆差。【2】中国香港继续保持我最大服务贸易伙伴地位。2010年,中国香港是中国最大的服务出口目的地、进口来源地和顺差来源地,双边服务进出口总额占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中国对香港服务贸易顺差不断扩大。【3】美国为中国服务贸易最大逆差来源地。2010年,美国对华服务进出口总额为296.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4.4%;对华出口200.6亿美元,同比增长28.1%;自华进口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4%。中国对美国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