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抗震支架技术说明文件_第1页
(完整版)抗震支架技术说明文件_第2页
(完整版)抗震支架技术说明文件_第3页
(完整版)抗震支架技术说明文件_第4页
(完整版)抗震支架技术说明文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工程概况略。2.抗震支架设计依据:主要采用的规范标准(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3)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4)抗震支吊架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420:2015)(5)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160-2004)(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7)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8)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3.设计范围:(1)重力大于1.8kn的设备;(2)dn65以上的生活给水

2、、消防管道等系统;(3)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m2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管系统;(4)内径大于等于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5)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6)吊杆长度小于300mm的悬吊管道可不进行抗震设计。此设计范围内,(5)是必须执行的,规范内的强条。4.抗震支架设计要求4.1基本要求(1)每段水平直管道应在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2)当两个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超过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侧向抗震支吊架。例如:刚性连接金属管道长为24m,侧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12m,首先于两端加设侧向支撑,再依次按12m设置侧向

3、支撑。(3)每段水平直管道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支吊架,当两个纵向抗震支吊架距离超过最大设计间距时,应按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第8.2.3条要求间距依次增设纵向抗震支吊架。例如:刚性连接金属管道长为36m,按最大24m的间距依次设置纵向支撑,直至所有支撑间距均满足要求。(4)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邻的加固点间允许纵向偏移,水管不得超过最大侧向支吊架间距的1/16,风管不得超过其宽度的两倍。(5)水平管线在转弯处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若斜撑直接作用于管线,其可作为另一侧管线的纵向抗震支吊架。例如:纵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24m,侧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12m,则双向抗震支吊架距下一

4、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为:(24+12)/2+0.6=18.6m(6)门型抗震支撑应至少有一个侧向抗震支撑或两个纵向抗震支撑。4.2设计步骤步骤一:确定抗震支吊架的位置和取向。步骤二:确定设计荷载要求。步骤三:选择正确的抗震支吊架形状、尺寸以及最大长度。基于抗震支吊架与结构的连接布置、架杆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以及计算出的设计荷载,选择抗震支吊架的类型、尺寸以及最大长度。步骤四:根据步骤二的设计载荷和架杆与垂直方向的夹角,选择适当的紧固件类型和规格将抗震支吊架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上。4.3水平地震作用计算(以下条文均摘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3.3.2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5、值的对应关系抗震设防烈度6789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值注:g为重力加速度。0.10(0.15)g0.20(0.30)g0.40g表3.3.5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地震影响多遇地震6度0.047度0.08(0.12)8度0.16(0.24)9度0.32罕遇地震0.280.50(0.72)0.90(1.20)1.40注:括号中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表3.4.1建筑机电设备构件的类别系数和功能系数构件、部件所属系统消防系统、燃气及其他系统;应急电源的主控系统、发电机,冷冻机等电梯的支承结构、导轨、支架、轿箱导向构件等悬挂式或摇摆式灯具,给排水管道,通风

6、空调管道及电缆桥架其他灯具柜式设备支座水箱、冷却塔支座锅炉、压力容器支座公用天线支座类别系数1.01.00.90.60.61.21.01.2功能系数甲类建筑2.01.41.41.41.41.41.41.4乙类建筑1.41.01.01.01.01.01.01.0丙类建筑1.41.00.60.60.61.01.01.03.4.5当采用等效侧力法时,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宜按下式计算:=12(3.4.5)f式中,沿最不利方向施加于机电工程设施重心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非结构构件功能系数,按本规范第3.4.1条执行;非结构构件类别系数,按本规范第3.4.1条执行;1状态系数;对支承点低于质心的任何设备和

7、柔性体系宜取2.0,其余情况可取1.0;2位置系数,建筑的顶点宜取2.0,底部宜取1.0,沿高度线性分布;对结构要求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建筑,按其计算结果调整;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本规范第3.3.5条中多遇地震的规定采用;g非结构构件的重力,应包括运行时有关的人员、容器和管道中的介质及储物柜中物品的重力。8.2.3水平管线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应按下式计算:(8.3.6)=0式中:l水平管线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m);0抗震支吊架的最大间距(m),可按表8.2.3的规定确定;平地震力综合系数,该系数小于1.0时按1.0取值;震斜撑角度调整系数。当斜撑垂直长度与水平长度比为1.00

8、时,调整系数取1.00;当斜撑垂直长度于水平长度比小于或等于1.50时,调整系数取1.67,当斜撑垂直长度与水平长度比小于或等于2.00时,调整系数取2.33。表8.2.3抗震支吊架的最大间距管道类别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m)侧向纵向给水、热水及消防管道新建工程刚性连接金属管道新建工程柔性连接金属管道;非金属管道及复合管道12.06.024.012.0燃气、热力管道新建燃油、燃气、医用气体、真空管、压缩空气管、蒸汽管、高温热水管及6.0其他有害气体管道12.0通风及排烟管道电线套管及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新建工程普通刚性材质风管新建工程普通非金属材质风管新建工程刚性材质电线套盒、电缆梯架、

9、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新建工程非金属材质电线套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9.04.512.06.018.09.024.012.0注:改建工程最大抗震加固间距为上表数值的一半。水平地震力综合系数可按下式计算:=12(8.2.4)当计算值小于0.5时,按0.5取值。水平管道应在离转弯处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当斜撑直接作用于管道时,可作为另一侧管的纵向抗震支吊架,且距下一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应按下式计算:=(12)20.6(8.3.6)式中:l距下一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m);l1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m);l2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m)。4.4典型抗震支架节点图(图一)暖通风管侧向抗震支架(

10、图二)暖通风管侧向+纵向抗震支架(图三)强电侧向抗震支架(图四)强电侧向+纵向抗震支架(图五)暖通水单管侧向抗震支架(图六)暖通水单管侧向+纵向抗震支架(图七)暖通水管综合侧向抗震支架(图八)暖通水管综合侧向+纵向抗震支架5.睿中抗震产品特性:(1)抗震支吊架系统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进行抗震设计并采用成品支架系统;(2)抗震支吊架系统使用的c型槽钢,采用优质碳素钢,其钢材屈服强度大于250mpa,抗拉强度大于330mpa;(3)c型槽钢采用冷弯工艺,侧面具有轴向加劲肋,以加强截面刚度,确保了运输、切割及安装时槽钢截面无变形;(4)c型槽钢卷边内缘带有深度不小于0.9mm的连续齿牙,同时与之配合的连接扣件也带有相同深度的齿坑,保证了部件之间依靠精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