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_第1页
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_第2页
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_第3页
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_第4页
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第七章第七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一词,是1958 年由美国经济学家弗朗西斯M巴托(Francis M. Bator,1925-)在市场失灵的剖析 (The Anatomy of Market Failure)一文中提 出来的,有的译做或称为市场障碍、市场失效、 市场失败等。 在现代经济学辞典中的解释是:“市场 失灵是指私营市场完全不能提供某些商品或不 能提供最合意或最适度的产量。 ” 斯蒂格利茨把市场失灵区分为两种:“新的 市场是以不完全信息、信息的有偿性以及不完 备的市场为基础的;而原始的市场失效是与诸 如公共物品、

2、污染的外部性等因素相联系的。” 2 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影响, 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信息)。 微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从微观、个体层次上针对 上面几种情况采取相应的调控政策,以 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3 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 垄断与市场失灵: 垄断的福利损失: 福利损失的不可弥 补性: 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价格,税收,补贴, 反托拉斯立法。 D S E 案例 4 第二节第二节 外部影响外部影响 外部影响外部影响:单个经济单位(个人或企业)经济活动 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而又未记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 的部分。 外部影响的分类分类: (1)生产的外部经济 (2)生产的

3、外部不经济 (3)消费的外部经济 (4)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外部影响与市场失灵: Q P PMC SMC d=MR q1q2 5 PMC SMC D=MR Q P 0q2 q1 6 有关外部影响的微观经济政策有关外部影响的微观经济政策 税收和津贴:使企业能够按SMC进行生产决策。 企业合并:将产生外部影响的企业和受到外部 影响的企业合并,使SMC=PMC 明确产权: 7 科斯定律 科斯定律: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 交易成本为0,则不论开始时将产权赋予 谁,市场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律表明:在明确产权的情况下, “看不见的手”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科斯定律的问题:产权能否明确、如何 明

4、确,明确后是否都能转让,转让能否 实现最优。 8 我国首笔异地排污权交易成交我国首笔异地排污权交易成交 2003年1月3日 07:30 东方网1月3日消息:从明年7月起,江苏太仓港环保 发电有限公司将以每年170万元的价格,向南京下关发 电厂购买1700吨二氧化硫排污权。这是我国首例成交 的异地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这标志着企业污染治理 只有投入没有受益的“老黄历”被突破。据专家介绍, 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并不意味着企业之间在“买卖 污染”,更不是说企业只要有钱就可以无所顾忌地扩 大排污。无论“买”“卖”双方,其交易都只能在国 家“总量控制”的前提之下进行,并且不能使当地环 境质量恶化。这次太仓

5、从南京买走1700吨二氧化硫排 放权之前,环保部门已经进行了精心测算,认为增加 17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不会使太仓当地的空气质量 恶化。有了这个前提,交易才成功进行。 9 国家环保总局自年起在全国部分省市开展了 排污权交易的综合试点工作,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主动削减污染物 排放总量的积极性,以最小成本实现减排目标。 据专家介绍,所谓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指在实施 排污许可证管理及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鼓励企业 通过技术进步和污染治理节约污染排放指标,这种指 标作为“有价资源”,可以“储存”起来以备自身扩 大发展之需,也可以在企业之间进行商业交换。那些 无力或忽

6、视使用减少排污手段、导致手中没有排放指 标的企业,可以按照商业价格,向市场或其它企业购 买指标。在世界发达国家,排污权交易制度对排污总 量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10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 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 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 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 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11 排污权交易产生背景 美国最初有关限制污染排放量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 技术方面,要求工厂用“最佳实用技术”和“最佳可 行技术”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这种技术性的规定很 少考虑限制排放的成本,而且是按每一种污染物的特 点专门制定,造成在执行中成本过高,从而使法律规

7、定难以贯彻。所以,就产生了在总量控制下可以对个 别排污口灵活调整的变通性想法。这种想法付诸实践, 最初只限于同一工厂内不同排污口之间的调整,只要 总量不增加,某一排污口多排一点或少排一点是可以 容许的。后来,总量控制的范围不断扩大,允许在同 一区域内不同工厂之间调整,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排污 权交易的构想。1990年美国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应用了 基于市场的控制策略,在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方面实施 了排污权交易,并取得了成功。 12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美国等国家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 确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它们反映了排污权交易 的一个最基本的思路,即在总量控制下,利用各企业 减排成本的不同,调整企业的减排

8、任务。也就是说, 排污权交易的产生是有着深厚的经济学基础的,其中 经济学基础是环境纳污能力的商品化,市场化和外部 不经济的内化。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普遍认为,环境的纳污能力是无限 的,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环境纳污能力作为地球生 命支撑力的一部分,它是有一定限度的,这就是部分 学者所说的“安全阀”。在市场经济下,环境是一种 资源,一种公共性很强的资源,它对经济的发展起着 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的所有权应该归属于代表公众的 国家,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由政府出面通过发 放可交易的许可证,将一定量的排污指标卖给污染者。 13 第三节第三节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 萨缪尔森在他发表于1954年的公共支出纯理论一

9、 文中首次提出了公共产品的概念。他所说的公共产品 是“社会所有成员共同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 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于该产品的消 费都不会减少社会其余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经济 学大辞典梁小民等,团结出版社,77页)”。 判断标准是“排他性(excludability)与非排他性 (non-excludability)”、“竞争性(rivalness)与非 竞争性(non-rivalness)”、“可分割性(divisibility) 与不可分割性(indivisibility)”。 美国经济学家N.G.曼昆在其经济学中说,物品的 排他性是指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的性质(非排他性当

10、然应该是物品的不可以阻止他人使用的性质);物品 的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这种物品(会)减少其他 人对该物品的享用” 14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的竞争性(rival)与排他性(exclusive)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nonrival)与非排他性 (nonexclusive)、不可分 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当增加一个人消费某产品时,该 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法律、国防等;反之,则该产品 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如服装等。非竞争性又译为“非对 抗性”、“非争夺性”或“非相克性”等,它包含两层含 义: (1)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公共产 品供给者并不增加成本(典型的例子是海上灯塔

11、)。 (2)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同一单位的公共产品可以被 许多人消费,它对某一个人的供给并不减少对其他人的供 给;即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中,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 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15 排他性 非排他性是与排他性相对应的。排他性是指一个人支 付了某一物品的价格,就取得了这一物品的所有权, 从而就排除了其他人消费同一物品的可能性。一般来 说,凡是企业和个人、家庭能完整地购买其消费权的 产品,都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这种产品是私人产品。 16 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的特点,其有两层 含义: 排斥他人对这一物品的消费是不可行的,即 一个人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其他人对 这类产品的消费

12、,而且,无论一个人是否支付 了该物品的价格,他都能够并且有权消费这个 物品(如公路) ; 排斥他人消费是没有必要的,即虽然有些产 品在技术上也可以排斥其他人消费,但这样做 是不经济的,或者是与公众的共同利益相违背 的,因而是不允许的。比如,你可以在公路上 设置路障来限制其他人通行,但如此会付出两 方面的成本:一是需要建设路障并派人进行日 常管理,即增加了管理成本;二是使本来可以 走这条马路的人不再能走,带来了效率的损失, 这也是一种成本。因而,即使在马路上设立路 障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却是不经济的。 17 p1 S Q P D D2 D1 q1q2q1+q2 A 私人物品需求曲线(横向求和)

13、私人物品的需求曲线和公共物品需求曲线: 18 Q P S D D1 D2 p1 p2 p1+p2 q1 公共物品需求曲线(纵向求和) A 19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需求曲线的虚假性:(1)公众 一般并不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 格;(2)公众一般更愿意做“免费乘车 者”(Free rider) 而不会如实说出自己 的偏好,不支付成本而希望得到收益。 市场失灵:个人公共物品需求曲线不准 确(一般偏低),无法加总得到真实市 场需求曲线,很难保证公共物品的产量 是其最优产量q1,一般偏低。 20 例:搭便车者 张三和李四合住一室,打算买一台彩电,每人各 有1000元,彩电

14、价格为800元,各人对彩电的评 价为600元,在信守诺言的前提下,不记名投票 决定是否买,如何买。 效用矩阵如下: 张三买张三不买 李四买 1200 1200 1600 800 李四不买 800 1600 1000 1000 21 第四节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 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数量,信息的价值,信息的 成本,个人的精力和能力的限制。 信息的不完全性与信息的不对称性:不对称信息是 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有时卖者信息更 多:“买的不如卖的精”。有时买者信息更多:如医疗保 险的购买者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对称信息是经济学 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逆选择

15、逆选择:买卖双方在不对 称信息的情况下,差的商品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如旧 车市场模型 22 假设:1)有200个卖者和200个买者,2)200台旧车中 质量好的100台,质量差的100台;3)买者的出价:质 量好的1000元,差的500元;4)卖者出价:质量好的最 低800元,差的400元。 若信息对称则可以达成均衡:100台好车以800至 1000元成交,100台差车以400至500元成交。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卖者知道车的质量,但买者只知 道有100台好车和100台差车,买到好车和差车的概率各 为0。5,因此,他的出价750。 结果:愿意以750元卖出的只有100 台差车,100台好 车不

16、能成交。旧车市场上总是次品充斥。假冒伪劣盛行 23 不对称信息下常见问题及对策不对称信息下常见问题及对策 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 问题问题: 1)“败德行为”,即协议达成后,协议的一方通过改变自 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如交完汽车保险后不认 真开车,交完财产险后不注意防盗。 2)只有投保人完全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开车技术、财产 安全状况。 结果:结果:保险公司的逆选择。 对策对策:1)通过制度设计使投保人约束自己的行为;2) 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出资进行保险,以消除逆选择。 24 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 问题问题:求职者更了解自己的能力。 结果结果:招聘者逆选择能力差的可以 找到工作。 对策对策:招聘者寻找重要的市场信号,采 用效率工资指标等。 25 不完全信息与信息调控不完全信息与信息调控 广告法,商品质量法,消费者保护法等, 以增加市场透明度,保证消费者和生产 者能够得到充分、正确的市场信息。 防止资本市场上的虚假陈述和故意欺诈 行为。 26 已知某人月收入为180元,用于购买两种 商品X、Y,他的效用函数为U=XY,且 PX=2元,PY=3元,求: (1)效用极大时,他购买X、Y的数量 各为多少? (2)若PX下降25%,但购买的X、Y的 数量为多少?此时总效用变化多少? 27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 = K1/3 L2/3 劳动的价格=2,资本的价格r=1。求: 当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