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业务方案及验收测试方案互联网专线业务分册二O二年十一月目录1. 概述 32. 互联网专线业务描述 32.1. 业务定义 32.2. 业务功能及特点 33. 互联专线业务网络结构 33.1. 网络结构 34. 互联网专线业务分级保障分析及业务指标 44.1. 业务分级保障等级 44.2. 性能指标分析 44.3. 互联网专线业务分级保障及业务指标 55.互联网专线业务接入网络要求. 55.1. 接入技术选择 55.2. 接入侧 / 客户侧设备要求 85.3. 业务特征对组网的影响 96. 互联网专线业务组网方案 116.1. 方案选择说明 1162 AA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解决方案
2、 1263 A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解决方案 1664 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解决方案 186.5. 普通级互联网专线业务解决方案 216.6. 分级保障组网特点 247. 互联网专线业务验收测试 287.1. 连通性测试 287.2. 可用带宽测试 297.3. 时延测试 297.4. 丢包率测试 308. 附录 328.1. 互联网专线业务可用度计算 321. 概述(1) 本规范包括的集团客户业务为互联网专线业务。(2) 每种业务按照不同的质量保障等级共分为 AAA级、AA级、A级、普通级四 个级别。(3) 本规范制订了不同SLA级别对应的组网模型。( 4)本规范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3、网络部。2. 互联网专线业务描述2.1. 业务定义互联网专线业务是指为客户提供各种速率的链路,直接连接CMNET实现方便快捷的高速互联网上网服务,带宽可以灵活选择。2.2. 业务功能及特点 互联网专线除提供基本高速上网功能外,还可承载多种新型互联网综合应用,如多媒体信息查询、 IP 电话、视频会议、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互联网专线业务具有如下特点:? 灵活的带宽:通过中国移动强大的CMNE数据网络,采用专线的方式为集 团客户提供多种带宽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专线带宽一般为N*2M或10M 100M或 以上。? 快速 Internet :既可实现集团内部员工高速上网,又方便集团客户利用 Int
4、ernet 直接开展网上业务,进行电子商务活动。3. 互联专线业务网络结构3.1. 网络结构互联网专线常用接入手段主要包括 PON PTN MSTF等 ,对于大颗粒业务可采 用WDM/0T技术。互联网专线的接入距离可达 70公里,提供2-1OooM及更高速率的高速带宽。互联网专线业务网络结构如图 3.1-1 所示:4.互联网专线业务分级保障分析及业务指标4.1. 业务分级保障等级根据客户服务等级和所申请业务的重要程度, 对客户的业务确定不同的业务保 障等级,并提供差异化的组网解决方案。本规范重点提出网络的差异化组网方案, 对业务开通时间、系统恢复时间的不同业务保障要求见中国移动集团客户网络服
5、务等级协议(SLA)规范的相关部分。互联网专线是指为客户提供各种速率的链路,直接连接CMNEJ实现方便快捷的高速互联网上网服务。互联网专线业务的分级主要体现在不同等级客户的接入层 面和设备的可用度上。客户接入层面的差异化组网方案主要在网络的保护方面体 现。工程中主要通过物理双路由,选用具有自愈保护功能的设备, 实现网络自愈保 护。4.2 .性能指标分析衡量互联网专线业务的重要性能指标主要有可用带宽、时延和丢包率。4.2.1. 可用带宽可用带宽是指在客户侧数通设备与归属的 SR各由器或业务网关设备之间,以 HTT或FTP协议传输数据时实际获得的带宽值。互联网专线业务的客户侧数通设备至归属的SR路
6、由器或业务网关设备的可用带宽应与客户合同带宽基本一致。考虑数据包包头等开销,FTP HTT协议的测试带宽应不小于客户合同带宽的70%。4.2.2. 时延时延是指在客户侧数通设备与归属的 SR 各由器或业务网关设备之间传送数据所需要的时间。测试时使用的包长在设备吞吐量范围内时,且在正常带宽负荷下(负荷小 于70%),客户侧数通设备至归属的SR各由器或业务网关设备的单向时延指标 应不大于IOmS)423. 丢包率丢包率是指在客户侧数通设备与归属的 SR 各由器或业务网关设备之间传送 数据时,应该转发的数据包中不能转发的数据包所占比例。丢包率与数据包长度 以及带宽的负荷相关。测试时使用的包长在设备吞
7、吐量范围内,且在正常带宽负荷下(负荷小于 70%),丢包率应不大于1%。4.3.互联网专线业务分级保障及业务指标本分级保障体系中,对于不同等级的客户提供相同的业务指标。互联网专线 业务指标及不同等级业务的接入方式如下表所示:表4.3-1互联网专线业务分级保障及业务指标项目业务指标接入方式AAA级见4.2.1-4.2.3 节描述采用物理双路由接入 CMNET ;如米用PON技术,在OL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 TyPe A或TyPe B方式的物理双路由保护,在 ONU与 分光器之间采用物理双路由保护。AA级采用逻辑双路由接入 CMNET ;如采用PON技术,在OL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 TyPe A或Ty
8、Pe B方式的物理双路由保护。A级采用单路由接入CMNET ;如采用PON技术,在OL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备 纤保护。普通级采用单路由接入CMNET ;如采用PON技术,不采取保护措施。注:各等级业务的接入技术选择见5.1节。5.互联网专线业务接入网络要求5.1. 接入技术选择5.1.1. 接入技术传统的SDH/MST技术提供有保障透明传输通道,能够较好地满足业务需求。PTN技术结合了 IP技术的灵活性和传输技术的保护、良好 OAM的特点;中国移动主导推出了 PTN技术并正在城域网中大力建设 PTN网络。关于MSAPJ术的行标已正式颁发(“YDT2158-2010接入网技术要求”),但在 中国移
9、动技术路标中还未做规定。其技术核心以MSTPJ术为主,有部分IP技术的 应用,加入了相关的接口协议转换功能,为适应接入客户的需求增加了 V.35 等接 口。其应用的规范性和成熟性有待提高。PON术是一种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可以灵活组成树型、星型、总线型 等拓扑结构,当前适用的主流技术主要有 EPOhfn GPO两种,在容量的提供和成本 方面具有优势,综合业务接入能力强。多业务光调制解调器和光纤收发器仅作为一种器件技术, 不是电信级的传输设 备,可以作为业务的远距离接入的一种手段。协议转换器作为一种接口适配器件,为客户侧设备和客户端设备(路由器等) 的连接提供接口转换。但其不是电信级的传输设
10、备,一般不建议使用。城域传送网及上层网络保持一个统一可靠的网络, 和接入用户等级无关。 业务 主要通过接入网的组网结构、 线路维护指标、 设备可用度的差异来实现不同的业务 保障等级。5.1.2. 技术选择(1) SDH/MSTP 和 PTN 技术可以应用于所有级别的互联网专线业务网络。在 FE/GE等专线需求的集团客户中优先推广采用 PTN技术。原则上客户接入网技术应和城域传送网和接入网中底层技术保持一致, 以便于 采用 NNI 接口,利用城域网和接入网中已有设备的支路口组网,节约投资和机房 面积。(2)MSAP 是 MSTP 技术在接入网中应用的优化,但其标准和技术应用需在 中国移动的技术体
11、制中进一步规范, 建议用于 AA 级及以下级别的互联网专线业务 网络,部署位置应在接入节点及以下。对于中小型企业(AA及以下的专线)开通小带宽(2-8M)的地域跨度小的互 联网专线业务,可采用 MSAP 组网技术。(3)PON 技术可以用在不同等级的互联网专线业务中,其带宽扩展性较好, 且针对不同等级可以提供不同的保护方式,由于 ONU 和分光器之间启用保护的成 本较高,一般不建议使用,仅在具备条件的 AAA 级互联网专线业务中使用。(4)成对光调制解调器的使用,由于末端光调制解调器一般需要采用带外网管方式,需要对网管链路进行二次建设;台式光纤收发器点对点组网,无法实现网 管。此类技术仅考虑用
12、于普通级业务中。(5) 单纯的使用协议转换器用于端口匹配,增加了节点,原则上在AAA级 互联网专线业务中不使用,在AA级和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中不建议使用无法监控 的协议转换器,无监控的协议转换器只能用于普通级互联网专线业务。表5. 1-1接入技术比较接入技术规范化组网方式组网方式特点适应场景(客户等 级)MSTP/PTN全程MSTP/PTN1、全透明传输,传输效率咼,完全 能满足语音、数据、多媒体信息等传 输的需要。适用所有等级的业 务,特别是AAA专 线,安全性、稳定 性最高。2、具有自愈保护功能,安全性高。3、组网简单。4、网络端口可进行限速, 可 根据需 求提供不同的带宽,可靠性、保密
13、性 高。5、设备成本较咼。MSAP城域网MSTP接 入 网 MSAP1、每专线平均成本低。适用于AA及以下 的专线,安全性、稳 定性较咼;特别适用 于需要V.35等小带宽接口的客户2、提供1+ 1保护,可实现自愈保 护。3、全程网管,提供客户侧断电、断 纤告警区分。4、全光接入,稳定、可靠,不受其 他外在环境因素干扰。5、中国移动尚无技术体制PONOLT上联 至业务网 关设备1、建网成本较低。适用于各等级的互 联网专线业务,提供 不冋的保护方式。使用在AAA中,0NU 分光器之间需要启 用保护,成本较咼。2、带宽扩展容易。3、由于PON技术采取下行广播机制 分发数据,存在被窃听的可能, 但难
14、度较大。成对光调 制解调器、光纤 收发器城域网MSTP/SDH+成对光调 制解调器、 光纤收发 器1、利用原有传输资源, 设备投资少, 成本较低。适用于普通级的互 联网专线业务2、可靠性较低。局端需新增多业务 光猫。堆叠严重,增加了维护节点, 维护难度增大。3、无法或难以网管。表5. 1-2业务分级保障技术选择项目接入技术备注接入网(AAA)MSTP/PTN PoN(1) 首先结合上层城域网技术选取MSTP或PTN(2)结合客户需求的端口性质(TDM电路或以 太电路)选取 MSTP或PTN(3)选用MSTP/PTN技术时,不得使用协转。 选用PON技术时,在OLT与分光器之间采 用TyPe A
15、或TyPe B方式的物理双路由保护, 在ONU与分光器之间采用物理双路由保护。接入网(AA)MSTPPTN,MSAP PON(1) 首先结合上层城域网技术选取MSTP/MSAF 或PTN(2) 结合客户需求的端口性质(TDM电路或以 太电路)选取 MSTP/MSA或 PTN(3)选用MSTP/PTN技术时,不使用协转或使 用可监控的协转。 选用PON技术时,在OLT与分光器之间采 用TyPe A或TyPe B方式的物理双路由保护。(5)选用MSAP技术时,要求局端和远端设备 可监控。接入网(A)MSTPPTN,MSAP PON(1 )首先结合上层城域网技术选取MSTP/MSAP或PTN(2)结
16、合客户需求的端口性质(TDM电路或以 太电路)选取 MSTP/MSAP PTN(3)选用MSTP/PTN技术时,不使用协转或 使用可监控的协转。 选用PON技术时,在OLT与分光器之间采 用备纤保护。(5)选用MSAP技术时,要求局端和远端设备 可监控。接入网(普通)MSTPPTN,MSAPPON(1)现网有可利用的PON网络时可直接选取,特 别对于带宽需求较大的网络。(2 )结合上层城域网技术选取 MSTP/MSA或PTN 结合客户需求的端口性质(TDM电路或以太电 路)选取 MSTP/MSA或 PTN(3)选用MSTP/PTN技术时,可使用光调制解 调器、光纤收发器等无法监控的设备。(4)
17、选用PON技术时,不采取任何保护。(5)选用MSAF技术时,要求局端和远端设备 可监控。5.2. 接入侧/客户侧设备要求对设备的要求是要达到相应级别的设备可用度指标,并且能够支持线性保护或环网保护。(1)要达到设备可用度指标,应减少设备的故障率,这包括以下方面的考虑:设备自身的可靠性设计,包括元器件的选取和设备内部的系统设计。 一般电信级设备都有较高的元器件筛选标准;设备整体的机械安全,包括内部板卡、子架的固定和机架加固。(2)增加对网络的监控,把握网络动态,要求所用设备具备网管功能,并能 纳入到运营商的网管系统。(3)加强运维管理、减少故障处理时间。表5.2 -1业务分级保障对接入侧/客户侧
18、传输设备要求项目AAAAAA普通网络 保护接入侧传输设备具有支持 线性保护或环网保护的能 力。同AAA无无电源 备份客户侧设备电源具备1 + 1保护的双电源模块,客户侧 设备具备 220V/-48V两种 电源可选输入接口客户侧设备根据需要 选配1 + 1保护的双电 源模块,并根据需要 选配220V电源或 -48V电源输入接口客户侧设备具备220V电源输入接口客户侧设备具备220V电源输入接口双路 输出若客户端设备具备双端口 保护(一般为155M或FE接 口),原则上,客户侧设备 应具备客户端口的1 + 1保护输出(且工作和保护不在 同一板卡上),用于实现端 口的1+1保护无无无机架 加固建议米
19、用架式安装方式设备可采用台式或壁 挂式安装方式设备可采用台式或壁 挂式安装方式设备可采用 台式或壁挂 式安装方式, 客户侧设备 可采用室外 机柜安装网络 管理接入侧/客户侧设备应支 持配置管理、故障管理、 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 并能纳入到运营商的网 络监控管理系统中。接入侧/客户侧设备 应支持配置管理、 故障管理、性能管 理和安全管理,并 能纳入到运营商 的网络监控管理 系统中。接入侧/客户侧设备 应支持配置管理、 故障管理、性能管 理和安全管理,并 能纳入到运营商 的网络监控管理 系统中。不要求5.3. 业务特征对组网的影响一般来说,客户业务的带宽和接口类型对网络结构不产生大的影响,接入网的
20、 组网结构主要取决于业务保障等级, 技术的应用主要结合城域传送网的网络技术选 取。但在初期的组网方案中考虑一些具体的业务场景, 包括接口类型、 带宽需求及 发展等,有助于整体网络的技术方案应用。5.3.1. 业务接入位置目前的 城域 接入 层网 络通常 采用 环形 网络 结构, 线路 侧的 速率 一般为 155M/622M(MSTP 技术 )或 GE( PTN 技术),因此其能提供的电路速率一般在 155M/FE 以下。一般情况下,互联网专线业务的带宽需求为 2M1000M及以上,客户业务的 接入位置应选择在运营商网络末端的城域接入层节点如基站、 营业厅等,避免在汇 聚层节点机房造成大量的的接
21、入设备堆砌。对于大带宽的业务需求 (特别是客户中心的大业务带宽需求) 可通过汇聚层进 入到城域传送网络, 或通过新建汇聚层接入层的传输系统, 将电路通过城域接入 层延伸至接入网客户层。AA 及以上级别的业务,当客户设备离汇聚节点机房距离较近,且汇聚机房容 量允许时,客户设备可就近通过汇聚节点接入到运营商城域传送网。已有城域传送网和城域接入层应为业务合理规划容量预留, 接入电路尽量利用 已规划好的传输通道上传送, 新建传输系统应考虑整个接入网的发展需求, 整体部 署、层面清晰,不影响基础网络系统的完整性。城域传送网和城域接入层的接入节点 (接入节点或汇聚节点) 机房环境安全必 须满足相关等级标准
22、, 特别是满足电源保证和承重等要求, 不满足要求的应积极整 改。对不能满足电源保障等要求的接入层节点(基站等) ,因时间、协调等原因暂 不能满足要求的, 可通过基站节点跳纤的方式将业务接入节点引至条件较好的节点 (汇聚节点或其他基站) 。由于此方案涉及到光纤资源的调配,影响到全网光纤配 置,不建议作为常规方案,仅考虑作为临时过渡方案使用。5.3.2. 业务接入网络连接接入网技术和城域传送网底层技术一致时, 可在网络连接点 (城域接入节点或 汇聚节点)处利用已有城域设备的支路口与远端客户端设备组网拉远,采用 NNI接口形成链形或环形网络。 利用城域网中已有设备的支路口组网, 节约投资和机房面积图
23、5.3-1网络连接方式示意图客户接入层技术和城域传送网/城域接入层技术一致,但已有城域传送网传输 设备接口数量剩余不多或下联客户数量较多时,可新增接入侧设备扩展端口,利用新增接入设备通过群路口或支路口与客户侧设备组网,接入网与城域网之间采用 NNI或UNl接口连接,客户电路通过支路信号上联至城域传送网络。若技术许可, 推荐采用NNl接口连接。客户接入层技术和城域传送网汇聚层/城域接入层技术不一致,或厂家不一致 时,可增加接入侧设备与客户侧设备组网,两个网络之间采用UNI接口,客户电路通过支路信号上联至城域传送网络。6.互联网专线业务组网方案6.1.方案选择说明6.1.1. 运营商条件准备城域传
24、送网、城域数据网应根据集团客户业务发展规划,提前对传输电路、设 备、板卡及其他相关系统进行扩容,为集团客户业务预留资源。6.1.2. 用户协调根据中国移动集团客户网络服务等级协议(SLA)规范业务安全需求以及带 宽、接口需求,给出网络服务等级建议。6.1.3.确定业务保障等级结合中国移动的基础资源条件,以及客户机房及设备条件,论证是否具备相应 等级网络组网条件。条件不满足通过以下措施解决:(1)对中国移动不满足要求的部分进行整改,包括机房条件、设备性能、光 缆光纤、电源供给;(2)对客户不满足部分给出建议,包括客户机房环境、电源等条件和设备要 求等,使其达到相应级别的可用度指标,满足组网条件。
25、上述解决措施难以实施时,协商建议采用低一等级的网络解决方案。6.1.4. 选择业务解决方案根据业务的业务保障等级要求选取 AAA、AA、A、普通级等4个不同等级的业务解决方案, 不同等级的组网差别主要体现在客户接入组网方案、 以及设备的可 用性指标。在相应级别的业务解决方案中,选择组网模型。(1)在同一解决方案中不同组网模型都能满足业务保障等级要求。(2)本规范定义的组网模型为满足该等级业务指标及可用度的参考组网, 各 省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更高等级的模型组网。在相应级别的业务解决方案中,确认组网技术的选择是否符合专线业务的需 求。在相应级别的业务解决方案中,核实不同模型的基础网络资源是否满
26、足要求。 在相应级别的业务解决方案中, 提出对有线接入设备的要求, 为下一阶段的设 备采购及维护提出了要求。在相应级别的业务解决方案中, 对配套设施提出了要求; 对客户机房的要求可 以作为对专线业务的客户建议提出。若达不到要求,其影响不在系统考核指标内。62 AA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解决方案AAA互联网专线业务采用物理双路由的组网模型。 如采用PON技术,需要在OLT 与分光器之间采用TyPe A或TyPe B方式的物理双路由保护,在 ONU分光器之间 采用物理双路由保护。6.2.1. AAA级组网模型. 组网模型 1对于AA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1台客户侧设备通过物理双路由接入 1
27、台接入侧传输设备,经由有线接入网及城域传送网上连至城域数据网1台SR路由器/其他业务网关设备,再接入CMNET。网络结构示意如下:接入侧传输设备传输设备客户侧设备数通设备图6.2-1 AA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组网结构图上图中,虚线框内的数通设备可能是路由器也可能是交换机,或者视工程实际情况而定。.组网模型2对于采用Poh技术的情况,在OL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TyPe A或TyPe B方式的客户侧设备分光器i:9erONU数通设备图6.2-2 AA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组网结构图2上图中,虚线框内的数通设备可能是路由器也可能是交换机,或者视工程实际 情况而定。. 业务接入点客
28、户侧设备一般接入到城域传送网接入层。 条件具备时, 可就近通过汇聚节点 接入到城域传送网。. 承载方式及接入技术( a) 承载方式本业务通过SR或者其他业务网关设备进入城域数据网承载业务。( b) 接入技术客户侧/接入侧采用PTN/MSTRMSAP或PONS入技术。建议客户端设备采用 与接入侧设备一致的接口。6.2.2. 基础网络资源要求( a) 运营商承载网络方案传统的传输网络采用TDM技术,对业务通道形成双路由保护,提供故障时的快 速保护,1200公里以内保护倒换时间不大于 50ms目前中国移动推广的PTN技术 汲取了部分IP技术的优点,但保护倒换时间有所增加。城域数据网络(
29、CMNET采 用网状网结构,可通过路由协议进行链路收敛。( b) 接入网络方案客户侧设备通过物理双路由接入到运营商网络的单物理局址, 形成主备的保护 方式。如采用PoN技术,在OL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TyPe A或TyPe B方式的物理双 路由保护,在ONI与分光器之间采用物理双路由保护。( c) 物理双路由的要求两个物理路由彼此独立, 客户建筑红线范围外接入光缆同路由长度不超过 150 米。6.2.3. 接入/客户侧传输设备要求接入/客户侧设备支持线性保护或环网保护的能力。 建议采用架式安装方式,增加设备的安全性。客户侧设备电源具备 1+1 保护的双电源模块,且供电系统具备双路由。客户侧设备具
30、备 220V/-48V 两种可选电源输入接口。接入侧 /客户侧传输设备的网管功能应支持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 安全管理,并能纳入到运营商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中。6.2.4. 配套设施要求汇聚层以上的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 机房温湿度、 洁净度、 机房承 重均应满足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YD/T 5003-2005 )的相关要求。机房应采 用UPS系统或-48V开关电源系统供电,电源设备的配置应符合通信电源设备安 装工程设计规范(YDZT 5040-2005)的相关要求。机房采用联合接地方式,防雷、 接地的设计应符合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 5098-2005)的
31、相关要求。设备加固安装应符合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 5059-2005)的相关要求。接入侧设备安装在城域接入节点 (汇聚节点 Z 基站)内,机房承重应满足站内设 备安装的需求。基站引入一路三类或三类以上市电电源,配置 -48V 开关电源及蓄 电池组为接入侧设备供电。 开关电源应具备二次下电功能, 以确保市电停电后接入 侧设备仍能正常工作1220小时以上。基站采用联合接地方式,防雷、接地的设 计应符合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的相关要求。设备加固安装应符合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的相关要求。客户侧设备安装在客户机房内, 机房承重
32、应满足站内设备安装的需求。 客户机 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机房温湿度、洁净度、机房承重均应满足电信专 用房屋设计规范 (YDZT 5003-2005)的相关要求。客户机房应配置 -48V 开关电源 或UPS设备为客户侧设备供电,应根据市电电源的日常停电次数和时长, 配置备用 柴油发电机组, 并结合客户机房的设备的总耗电量及维护时间, 选配合适容量的蓄 电池组。客户侧设备的直流电源电压要求:-48V (-15%+20% DC正极接地,脉动 电压允许100mV峰-峰值,正弦波0150HZ),宽带干扰信号(10MHZ)有效值小于 10mv话带干扰信号小于-68.5 dBmp客户侧设备的交流电源
33、电压要求:220V ( 10%),50( 5%) Hz。客户机房采用联合接地方式,防雷、接地的设计应符合通 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 5098-2005)的相关要求。设备加固安装应符合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 5059-2005)的相关要求。6.3. A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解决方案A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采用逻辑双路由的组网模型。如采用Po技术,在OL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TyPe A或TyPe B方式的物理双路由保护。6.3.1. AA级组网模型. 组网模型1对于A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1台客户侧设备逻辑双路由连接1台接入侧传输 设备,经由有线接入网及城域传送网上连至城
34、域数据网的 1台SR各由器或其他业 务网关设备,再接入CMNET网络结构示意如下:客户侧设备图6.3-1 AA 级互联网专线业务组网结构图1上图中,虚线框内的数通设备可能是路由器也可能是交换机,或者视工程 实际情况而定。. 组网模型2对于采用POh技术的情况,需要在OL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TyPe A或TyPe B方 式的物理双路由保护,其网络结构示意图如下:图6.3-2 AA 级互联网专线业务组网结构图2上图中,虚线框内的数通设备可能是路由器也可能是交换机,或者视工程实际 情况而定。. 业务接入点客户侧设备一般接入到城域传送网接入层。条件具备时,可就近通过汇聚 节点
35、接入到城域传送网。. 承载方式及接入技术(a)承载方式本业务通过SR或其他业务网关设备进入城域数据网承载业务。(b)接入技术客户侧/接入侧采用PTNMSTP(MSA或Poh接入技术。建议客户端设备采用与 接入侧设备一致的接口。6.3.2.基础网络资源要求(a)运营商承载网络方案传统的传输网络采用TDM技术,对业务通道形成双路由保护,提供故障时的快 速保护,1200公里以内保护倒换时间不大于 50ms目前中国移动推广的PTN技术 汲取了部分 IP 技术的优点,但保护倒换时间有所增加。城域数据网络( CMNE)T 采 用网状网结构,可通过路由协议进行链路收敛。( b) 接入网络方案
36、客户侧设备通过逻辑双路由接入到运营商网络的单物理局址,形成主备的保护方式。如采用Po技术,需要在OL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TyPe A或TyPe B方式 的物理双路由保护。( c) 双路由的要求 接入点逻辑双路由的要求:两条光纤路由处于同路由的光缆段上。6.3.3. 接入 /客户侧传输设备要求接入/客户侧设备支持线性保护或环网保护的能力。 接入/客户侧设备可采用台式或壁挂式安装方式。客户侧设备根据需要选配1+1保护的双电源模块,并根据需要选配 220V电源 或-48V电源输入接口。接入侧 /客户侧传输设备的网管功能应支持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 安全管理,并能纳入到运营商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中
37、。6.3.4. 配套设施要求汇聚层以上的机房及基站接入层的配套设施要求同AAAIO客户侧设备建议安装在客户机房内, 机房承重应满足站内设备安装的需求。 客 户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 机房温湿度、洁净度、机房承重均建议满足 电 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T 5003-2005)的相关要求。客户机房应配置 -48V 开关电源或 UPS 设备为客户侧设备供电或 220V 交流电 源。应根据市电电源的日常停电次数和时长,并结合客户机房设备的总耗电量及维护时间,选配合适容量的蓄电池组。客户侧设备的直流电源电压要求: -48V-15%+20%DC,正极接地,脉动电压允许100mV(峰-峰值,正弦波
38、0 150Hz), 宽带干扰信号(10MHZ)有效值小于10mv,话带干扰信号小于-68.5 dBmp。客户侧 设备的交流电源电压要求:220V10, 505HzO64 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解决方案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采用单路由的组网模型。如采用PON技术,需要在OL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备纤保护641. A级组网模型641.1. 组网模型1对于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1台客户侧设备通过单路由连接1台接入侧传输设 备,经由有线接入网及城域传送网上连至城域数据网的 1台SR路由器或其他业务 网关设备,接入CMNET网络结构示意如下:接入侧传输设备传输设备客户侧设备数通设备图6.4-1 A 级互联网专线业务组
39、网结构图1上图中,虚线框内的数通设备可能是路由器也可能是交换机,或者视工程实际 情况而定。. 组网模型2对于采用Por技术的情况,需要在OL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备纤保护,其网络结构示意图如下:上图中,虚线框内的数通设备可能是路由器也可能是交换机,或者视工程实际 情况而定。641.3.业务接入点客户侧设备一般接入到城域传送网接入层。6414承载方式及接入技术(a)承载方式本业务通过SR或其他业务网关设备进入城域数据网承载业务。(b)接入技术客户侧/接入侧采用PTNMSTP(MSAP)PO接入技术。6.4.2.基础网络资源要求(a)运营商承载网络方案传统的城域汇聚层以上传输网络采用 T
40、DM技术,对业务通道形成双路由保护, 提供故障时的快速保护,1200公里以内保护倒换时间不大于 50ms目前中国移动 推广的PTN技术汲取了部分IP技术的优点,但保护倒换时间有所增加。城域数据 网络(CMNET采用网状网结构,可通过路由协议进行链路收敛。(b)接入网络方案客户侧设备通过单路由接入到运营商网络的单物理局址。 如果采用 PON 技术, 需要在 OLT 与分光器之间采用备纤保护。6.4.3. 接入 /客户侧传输设备要求接入/客户侧设备可采用台式或壁挂式安装方式。客户侧设备具备 220V 电源输入接口。接入侧 /客户侧传输设备的网管功能应支持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 安全管理,并
41、能纳入到运营商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中。6.4.4. 配套设施要求汇聚层以上的机房及基站接入层的配套设施要求同 AAA 级。客户侧设备建议安装在客户机房内, 机房承重应满足站内设备安装的需求。 客 户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 机房温湿度、洁净度、机房承重均建议满足 电 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 YD/T 5003-2005)的相关要求。客户机房应配置 220V 交流电源。应根据市电电源的日常停电次数和时长,并 结合客户机房设备的总耗电量及维护时间, 选配合适容量的蓄电池组。 客户侧设备 的交流电源电压要求: 220V10, 505Hz。6.5. 普通级互联网专线业务解决方案普通级互联网专线业务
42、采用单路由的组网模型。如采用Poh技术,可以不采取保护措施。6.5.1. 普通级组网模型. 组网模型 1对于普通级互联网专线业务, 1台客户侧设备通过单路由连接 1台接入侧传输 设备,经由有线接入网及城域传送网上连至城域数据网的 1台SR路由器或其他业 务网关设备,接入CMNET网络结构示意如下:接入侧传输设备传输设备客户侧设备数通设备PTN/MSTPIM图6.5-1普通级互联网专线业务组网结构图1上图中,虚线框内的数通设备可能是路由器也可能是交换机,或者视工程实际 情况而定。. 组网模型2SR路由器/其他业务网关设备QLTCMNET城域数据网分光器QNU客户侧设备
43、数通设备对于采用PON技术的情况,可以不采取保护措施,其网络结构示意图如下:图6.5-2普通级互联网专线业务组网结构图2上图中,虚线框内的数通设备可能是路由器也可能是交换机,或者视工程实际 情况而定。. 业务接入点客户侧设备一般接入到城域传送网接入层。. 承载方式及接入技术( c) 承载方式本业务通过SR或其他业务网关设备进入城域数据网承载业务。( d) 接入技术客户侧/接入侧采用PTNMSTP(MSAP)PO8入技术,亦可根据情况采用光调制 解调器、光纤收发器、 裸光纤等光纤拉远技术。 建议客户端设备采用与接入侧设备 一致的接口。6.5.2. 基础网络资源要求(a
44、) 运营商承载网络方案传统的城域汇聚层以上传输网络采用 TDM技术,对业务通道形成双路由保护, 提供故障时的快速保护,1200公里以内保护倒换时间不大于 50ms目前中国移动 推广的PTN技术汲取了部分IP技术的优点,但保护倒换时间有所增加。城域数据 网络(CMNET采用网状网结构,可通过路由协议进行链路收敛。( b) 接入网络方案客户侧设备通过单路由接入到运营商网络的单物理局址,电路无保护。6.53 接入/客户侧传输设备要求接入/客户侧设备可采用台式或壁挂式安装方式,客户侧设备可采用室外机柜 安装。客户端设备具备220V电源输入接口。6.5.4. 配套设施要求汇聚层以上的机房及基站接入层的配
45、套设施要求同AAAIO客户侧设备如果安装在客户机房内, 机房承重应满足站内设备安装的需求。 客 户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机房温湿度、洁净度、机房承重均应满足电 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T 5003-2005)的相关要求。客户侧设备如果安装在室外或楼道内,应根据建筑物实际的安装条件,选择合 适的安装位置,避免安装在潮湿、高温、强磁场干扰源的地方。应远离自来水阀门、 燃气阀门、暖气阀门、消防喷淋设施等。必须在建筑物的公共部位安装综合配线箱 /机柜,应远离窗口、门,确保综合配线箱/机柜安装在不受日晒雨淋的安全可靠、 便于施工维护的地方。应满足站内设备安装的需求。采用室外机柜安装设备时,安
46、装要求应符合YDZT 5186-2010通信系统用室外机柜安装设计规定的相关规定。客户机房应配置220V为客户侧设备供电,应根据市电电源的日常停电次数和 时长,并结合客户机房设备的总耗电量及维护时间,选配合适容量的蓄电池组。客户侧设备的交流电源电压要求:220V 10%, 50 5% HZO客户侧设备工作环境的温、湿度要求详见下表:表6.5-1环境要求建议表设备安装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求室外暖温/干热/亚湿热/湿热气候带温度:-20 C 50C ;湿度:5%- 95%寒温气候带温度:-35 C 40 C ;湿度:5%- 95%楼道暖温/干 热/亚湿 热/湿热 气候带通风条件较差温度:-10 C 5
47、5 C ;湿度:5% 95%通风条件较好温度:-10 C 45 C ;湿度:5%- 95%寒温气候带温度:-25 C 40 C ;湿度:5%- 95%6.6. 分级保障组网特点6.6.1.业务分级保障要求表6.6 -1业务分级保障主要要求比较表项目AAAAAA普通组网 要求客户侧接入:物理双 路由,上层网络有保 护。如采用PoN术,OLT 与分光器之间采用 TyPe A 或 TyPe B 方式 的物理双路由保护, ONU与分光器之间采 用物理双路由保护。客户侧接入:逻辑双 路由,上层网络有保 护。如采用PON支术,需 要在OLT与分光器之 间采用TyPe A或 TyPe B方式的物理双 路由保
48、护。客户侧接入:单链, 汇聚层以上的上层网 络有保护。如采用PON技术,需 要在OLT与分光器之 间采用备纤保护。客户侧接入:单链, 汇聚层以上的上层 网络有保护。如采用PON技术,不 采用保护措施。接入技术MSTP/PTN PONMSTP/PTN,MSA,PONMSTPPTN,MSAP,PONMSTPPTN,MSAP PON设备 能力接入侧传输设备具有支持线性保护或环网保护的能力。接入侧传输设备具 有支持线性保护或 环网保护的能力。不要求不要求电源 备份客户侧设备电源具备 1+1保护的双电源模 块,客户侧设备具备220V/-48V两种电源可选输入接口客户侧设备根据需 要选配1+1保护的双 电
49、源模块,并根据需 要选配220V电源或 -48V电源输入接口客户侧设备具备220V电源输入接口客户侧设备具备220V电源输入接口机架 加固建议采用架式安装方 式。设备可采用台式或 壁挂式安装方式。设备可采用台式或壁 挂式安装方式。设备可采用台式或 壁挂式安装方式,客 户侧设备可采用室 外机柜安装。网络管理接入侧/客户侧设备 应支持配置管理、 故障管理、性能管 理和安全管理,并 能纳入到运营商的 网络监控管理系统 中。接入侧/客户侧设备 应支持配置管理、 故障管理、性能管 理和安全管理,并 能纳入到运营商 的网络监控管理 系统中。接入侧/客户侧设备 应支持配置管理、 故障管理、性能管 理和安全管
50、理,并 能纳入到运营商 的网络监控管理 系统中。不要求662.接入技术特点662.1. MSTP/PTN客户接入采用MSTP/PT技术,可采用电信级设备组网,网络安全性好、可 靠性高,稳定性强,但建设成本较高。? 采用全透明传输,传输效率高,PTN设备可灵活提供E1、STM-1、FBGE型 UNI接口,以及以GE为主的NNl接口。SDH/MST设备可灵活提供E1、STM-1/4/16、FE 型 UNI 接口,以及 STM-1/4/16 的 NNl 接口。? 采用基础传输网络组网,网络覆盖面广,利于客户网络的扩容、升级。? 网络端口可进行限速,可根据需求提供不同的带宽,可靠性、保密性 高。? M
51、ST技术适于TDMl路需求较多的场景,PTN技术适于IP电路需求较多 的场景。? 规模发展要求接入侧设备提供足够的 STM-1/FE光接口,成本较高? PTr网络处在建设发展中,网络覆盖面有限。初期建设成本较高,是目前网络技术发展方向? 当全程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技术平台时,可实现全程传输网管,通过网 管实现全网业务的调度及设备的维护管理。. MSAPMSAP多业务综合接入平台)以SDH技术为基础,向用户提供E1/V.35专 线业务以及以太网专线业务,但其网络应用需进一步完善。接入网采用MSA技术,适用于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集团客户, 特别是需要 V.35 接口的集团客户, 建设成本较
52、MST低。其特点如下:? 群路盘的 1 1备份,通过双路由出局,将可实现自愈环保护,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支持时钟交叉板、电源板等重要单板的用1+1保护。? MSA设备的线路口可以提供 STM-光接口,STM-4光接口,E1接口。业 务板可以提供 PDHt接口,100BASE-F接口,10/100BASE-TS口,GES 口,E1接口,V.35接口,STM-It接口。? 网管方式多样化,可以采用带内网管和带外网管两种,根据设备安装 的环境去选择。可实现全程网管,通过网管软件实现全网业务的调度 及设备的维护、管理;不仅可以网管到局端设备,用户侧的也可以进 行网管;提供客户端设备断电、断纤告警的区分
53、,可方便定位故障原 因。? 主要排障方式为检测客户端设备运行情况以及检查基站侧至客户侧光路。. PON客户采用Po技术接入时,需要了解现有的Pol网络技术方案,尽量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节约开通成本,减少开通时间,主要特点表现为:? 采用POl技术具有高速率,能节省大量光纤和光收发器,总体建网成本较MST方案更低。? 可提供最高20km勺远距离高带宽接入,且带宽可动态调整,带宽扩展容易。?由于POI技术采取下行广播机制分发数据,存在被窃听的可能,但难度较大.多业务光调制解调器客户采用多业务光调制解调器接入时,网络结构简单,能利用原有传输资 源,设备投资少,成本较低。其
54、不足也很明显,主要表现为:? 可靠性较全程MST方式低。? 基站端需新增多业务光调制解调器。增加了维护节点,维护难度增大。? 基站端下挂专线业务较多时,多业务光调制解调器堆叠现象严重,占 用了原本就很紧张的基站机柜空间,大量的光猫导致基站空开、直流 电源紧张;? 大量多业务光调制解调器与传输设备间的以太电缆成捆,占用基站走 线架空间。? 传输网管可监控到基站传输设备,但是基站与客户端多业务光调制解 调器需另外做带外网管或带内网管(大部分设备无法实现)。台式多 业务光调制解调器的网管上传需占用专门的传输电路,规模建设难度 大。. 光纤收发器 客户采用光纤收发器接入时,网络结构简单,能利用原有传输资源,设备 投资少,成本较低。其缺点也较多,主要表现为:? 可靠性较全程MST方式低。基站端需新增光纤收发器。增加了维护节 点,维护难度增大。? 基站端下挂专线业务较多时,台式光纤收发器无挂耳无法与机架固定 起来,导致堆叠现象严重,存在隐患,大量的光纤收发器导致基站空 开、直流电源紧张,大量光纤收发器与传输设备间的以太电缆成捆, 占用基站走线架空间。? 台式光纤收发器点对点组网,无法实现网管。6.6.3. CMNET 路由规划. 路由组织? IGP 规划CMNE骨干网IGP采用ISIS协议,承载设备的管理地址、互连地址。运行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子商务专员职业资格考试《电子商务法规》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房产营销策略》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铺租赁合同续签补充协议2025年修订文本
- 商铺租赁2025年续约合同协议
- 人力资源招聘合同2025
- 全职员工2025年工作时间调整合同协议
- 塑胶地面售卖合同范本
- 地砖材料供应合同范本
- 在外租房的安全协议书
- 大型公寓合租合同范本
- 赣州市国投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至2030年中国癌症早筛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
- 车辆出口退税与关税减免采购合同
- 大学创业政策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烟支检测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叉车公司员工管理制度
- 检验科生化项目操作规程
- 2024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下午卷)
- 《休闲农业》课件 项目四 休闲农业项目策划
- 办公室管理-形考任务二(第一~第二章)-国开-参考资料
- 2024年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初赛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