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_第1页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_第2页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_第3页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语文园地课型语文园地时间1课时教学 目标1. 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2. 根据语境理解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写句子。3. 积累古诗词。教学 重点1. 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2. 积累古诗词。教学 难点根据语境理解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写句子。教具 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 钟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 了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一,去汲取里面的营养 吧。(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设计意图:通过导 入,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 识。】二、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设计意图:设计这个1.交流平台环节,能帮助学生梳理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学过的课文内容,对本家交流一下吧?(出示课件2)单元的内容有个整体(板书设计:完成填空)。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的,文章或蕴含着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就像(作的认识。】新课者)的桂花雨,不仅带给她许多童年的快乐的回忆,还寄教学( )托了她浓浓的之情,让人深受感动:落花生分钟中,用花生、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白鹭一文让人在体会白鹭美的同时,明白了美就 蕴含在的事物中,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珍珠鸟则体现出的快乐与美好。(事物琦君思乡朴实无华用处很多平常 信任)2词句段运用

3、(出示课件3)【设计意图:让学生通(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过朗读句子,发现句子什么相似之处。中使用的类似的写作a.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方法,有利于学生加深b.思考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发现它们写法上的相似之处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同的。时还能理解这种写作C.运用这种写法,你也写一段话吧。生总结句子的写法(出示课件4)师:同学们说得对,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方法。】法,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对比,体现出花生的 朴实无华;把白鹭和“白鹤、苍鹭”对比,体现出白鹭的“一切都很适宜”的特点。【设计意图:这个环节 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 初步了解多义词一一 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 中

4、会有不同的意思,有 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词 语的能力。】对比描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写法,这种写法能突出事 物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 并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板书设计:对比的写作手法)(2)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根据要求用“温 和”写句子。(出示课件5)a. 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b. 理解“温和”的不同含义,并造句。c. 把你知道的不同语境中有时意思不同的词语写出一 个。师: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开辟:在第一句中是“开垦荒地”的意思,指“我们” 一家人把荒着的土地开垦出来中花生;在第二句中的意思 为“创立、创设”,指人工智能的出现,使人们

5、的生活发生 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姿态:在第一句中的意思是“物体呈现的样子”,指梅 树枝条特殊的样子;在第二句中是“风格,气度”,指人们 所呈现出来的精神。温和 (形容气候)这里常年气候温和,很少有恶劣天气。(形容性格)他性格温和,对人很好。例:精神一词,有时指“活跃,有生气”。例句:这孩子真 精神。精神一词还有“宗旨、主要的意义”的意思 。例句: 我们要领会文件的精神。师总结:通过练习,我们发现,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 句子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我们在理解词语意思的时 候,要联系上下文,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准确。(板书设计: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3.日积月累。(出示课件7)学习蝉这首诗。蝉(

6、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朗读这首诗。(2)简介作者(3)虞世南(558 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 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 文学家、诗人。写作背景相传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 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 一天, 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 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4)(板书设计: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出 示课件9)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 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7、。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 上,而不是依靠秋风。含义: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 自能声名远播。(5)学生读读背背(6)测试学生背诵情况,并设情境练习。(出示课件10)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分钟三、课堂小结。(出示课件1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一种写作方法,明白 了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 还学习了一首古诗,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板书设计】完成填空板书内容语文园地一对比的写作手法”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 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教学反思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 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 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由于学生对这首诗很陌生,所以,我通过朗读、讲解, 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悟,这样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