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难经学习心得难经学习心得篇一:读难经心得 难经第一难学习体会 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 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 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 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 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藏六府 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难经原名黄帝八一难经,从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方式编纂而成。第一难,讲脉诊位置:独取寸口,还讲了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 次。脉象指手指所感受到的脉搏跳动的形象。正常脉象是一息四至或
2、五至。气论是中医的渊源,以功能为主,着重考虑各部分之间的联 系,对自然条件下的生理病理观察。“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 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寸口 为两手腕部腕横纹下方,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搏动明显之处,是进 行脉诊的部位,包括寸、关、尺三部。素问,理论中独取寸口依 据有二,其一,非为最高,且受五脏六腑之气所熏蒸,寸口是肺脏经 脉的道路,故寸口亦为五脏六腑之道路;其二,肾纳水谷,化生精微,上传于肺,通过肺的输布治节,五脏 六腑,皆受其气,因而百脉朝会于肺,寸口为肺经脉气的道路,所以第1页共8页取寸口可察脏腑的病变。 实践很困难,忘记关联,忘记诊脉感觉,判 断
3、不出是什么脉。位置也很难找,虽说是 6 个点,但到底不同的人按 哪个点,轻重如何,诊出的脉又如何判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脉,记 录总结不起作用,脑子里全是问号。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要略脉经,解 剖等等一盘杂,左抄一点有抄一点,集成了论文,只有手写版的,电 子版的讲不清楚。虽深入的不知道,但入门知识得去学习掌握。诊脉 时先中指按在高骨处,作用是定大概位置,我理解是在手骨头突起的 地方。诊脉时得虚心冷静,集中贯注,同时让受诊之人心平气和,诊 后及时做记录,写下感觉,写下受诊之人当时体征,如脸色高矮胖瘦 等等,发现病时问下小便。我诊时感觉就是乱,一会很急过会滑脉象 洪大?古人“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我心中
4、知识很乱。当下晚秋, 脉在肤,轻虚似浮,来去急缓,轻而如毛,此为平脉。 左手寸处,当 有洪大脉象,用 6 粒黄豆的力度,诊心和小肠的,五行中的火,开窍 于舌。 左手关处,弦而急来时柔远而直长, 12 粒黄豆力度,判断肝和 胆的,五行的木,开窍于目。 左手尺处,沉濡而滑,重按至骨力度, 判断肾和膀胱的,五行的水,开窍于耳。 右手寸处,浮涩而短, 3 粒 黄豆力度,判断肺和大肠的,五行的金,开窍于鼻。 右手关处,中缓 而大, 9粒黄豆力度,判断脾和胃,五行的土,开窍于口,与运化统血 有关。 右手尺处,重按至骨力度,判断命门或心包和三焦,与运行原 气与津液有关。MV 篇二:读难经心得 难经第一难学习
5、体会 摘要: 独取寸口原理及实践关键词:难经 诊脉 体会 难经一难曰: 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 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 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 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 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藏六府 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从 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方式编纂而成。第一难,讲脉诊位置:独取寸口,还讲了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 次。 脉象指手指所感受到的脉搏跳动的形象。正常脉象是一息
6、四至或 五至。气论是中医的渊源,以功能为主,着重考虑各部分之间的联 系,对自然条件下的生理病理观察。“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 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寸口 为两手腕部腕横纹下方,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搏动明显之处,是进 行脉诊的部位,包括寸、关、尺三部。素问,理论中独取寸口依 据有二,其一,非为最高,且受五脏六腑之气所熏蒸,寸口是肺脏经 脉的道路,故寸口亦为五脏六腑之道路;其二,肾纳水谷,化生精微,上传于肺,通过肺的输布治节,五脏 六腑,皆受其气,因而百脉朝会于肺,寸口为肺经脉气的道路,所以 取寸口可察脏腑的病变。 实践很困难,忘记关联,忘记诊脉感觉,判 断不
7、出是什么脉。位置也很难找,虽说是 6 个点,但到底不同的人按 哪个点,轻重如何,诊出的脉又如何判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脉,记 录总结不起作用,脑子里全是问号。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要略脉经,解 剖等等一盘杂,左抄一点有抄一点,集成了论文,只有手写版的,电 子版的讲不清楚。虽深入的不知道,但入门知识得去学习掌握。诊脉 时先中指按在高骨处,作用是定大概位置,我理解是在手骨头突起的 地方。诊脉时得虚心冷静,集中贯注,同时让受诊之人心平气和,诊 后及时做记录,写下感觉,写下受诊之人当时体征,如脸色高矮胖瘦 等等,发现病时问下小便。我诊时感觉就是乱,一会很急过会滑脉象 洪大?古人“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我心中知
8、识很乱。当下晚秋, 脉在肤,轻虚似浮,来去急缓,轻而如毛,此为平脉。 左手寸处,当 有洪大脉象,用 6 粒黄豆的力度,诊心和小肠的,五行中的火,开窍 于舌。 左手关处,弦而急来时柔远而直长, 12 粒黄豆力度,判断肝和 胆的,五行的木,开窍于目 左手尺处,沉濡而滑,重按至骨力度,判 断肾和膀胱的,五行的水,开窍于耳 右手寸处,浮涩而短, 3 粒黄豆 力度,判断肺和大肠的,五行的金,开窍于鼻 右手关处,中缓而大, 9粒黄豆力度,判断脾和胃,五行的土,开窍于口,与运化统血有关 右手尺处,重按至骨力度,判断命门或心包和三焦,与运行原气与津 液有关 参考资料:杨力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时间养生法新世界出版
9、社 201X-12-1 李 申清等 李时珍脉象学习图谱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X-11-1 陈家旭 中 医诊断学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X-04-01 周楣声 周楣声脉学 青岛出版社 201X-06-01 等等篇三: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黄帝内经之养生 黄帝内经是 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 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成书于大约 201X年前的秦汉时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数千个寒暑,黄帝内经揭 示生命大道一路走来,它开辟了道法自然的天地,展示了生命之神的 辉光,实现了认识史上的奇迹。面对这么一部
10、伟大的作品,我惊讶于 古代人们的智慧而深深地感到自己才疏学浅,所以只能截取皇帝内 经的一小部分它的养生思想,来谈谈自己在阅读这本书后的感 想 养生,也被称为“摄生”,指的是更好地保持生命,增进健康的的 方法。皇帝内经作为医药学的早期著作,养生学是其理论的重要 组成成分。蕴含在其中的养生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未病先防 养生的目的就是保养生命,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所以必须做到未病先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 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 乎?”强调养生要未病先防,未老及养,不使生病才能延年益寿,推 迟
11、衰老。当病症能被检测出来时,其实它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了, 这时再采取措施已经晚了,因为机体再也恢复不到未患病的健康状态 了。比如癌症,很多时候发现得癌症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如果能通 过避免辐射,不食用可能致癌的食品,来减少得癌的几率岂不是最好 吗?(二)顺应自然、动以养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 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人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 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人来源于自然,不管人类文明如何发展,人类终究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得要遵循自然界阴阳四
12、 时的规律。自然界的变化,会通过温度,湿度,阳光等等各方面影响 到人体,所以养生就要顺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四时的生长收藏变化 规律。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还指出了具体的养生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俱荣,夜卧早起,广步于 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 之道也 ?其中“广步于庭,披发缓行”正是体现着“生命在于运动”的 思想。(三)恬淡无为、静以养神 “无为”最早出现于老子的道德经 中,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常 无为而无不为”。在黄帝内经中“恬淡无为”的思想也表现得淋 漓尽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是以圣人为
13、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素问上古天真论 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 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里说明了“恬 淡虚无,清静无为”对养生的重要性。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强度如此 大的时代,我们更是需要回归这样一种“恬淡”“清静”的境界,少 一些忙碌,少一些名利,少一些争吵,静静地品味生活,享受生命的 快乐。这样,我们可以拥有更平和的心态,获得平静的内心。内经痹论言:第 6 页 共 8 页“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通过静养,才能将神气
14、内藏,达到清 静内守的境界。如果反其道而行,“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 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逆于生乐,起 居无节”,那么后果只能是“故半百而衰也”。(四)避邪去害 中医认为发病的根本是内因,外因是发病的条 件,如果人体正气充足而不受邪则不会发病。在黄帝内经中也将 避邪、去害趋利作为一个重要的养生方法。灵柩百病始生言:“夫百病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它还指出,不仅自然界的 风雨寒暑雾霭要躲避,五味七情之过亦不宜。素问生气通天论 言:“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举痛论言:“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
15、,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思则气 结。”可以从中看出,风雨寒暑、偏嗜五味、七情过激都会对人体产 生伤害,而养生之根本就在于去除一切有害于身体的因素。当然,前 面的这几点只是简单的概括,远没有表现出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 的全貌,但我们从中已经可以窥出它的伟大,这些思想是超时代的, 是颠簸不破的。值得我们好好的体会,并把它切实地运用到平常的生 活中去来保持生命,增进健康。附送:雁江中医院治理商业贿赂措施得力雁江中医院治理商业贿赂措施得力第7页共8页资阳市雁江区中医院在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 , 以“三个代 表”为指导 ,切实按照上级纪委的部署 ,坚持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突出 重点,务求实效 ,
16、 不断完善有关管理制度 ,在专项治理工作中采取了一系 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 收到一定成效。 他们的经验是 :一是完善规章制度 , 坚持有章可循 ;二是完善激励机制 , 落实奖惩措施 ;三是规范药品、设备采购 , 大型购置由区纪委、压滤机滤布厂家区 卫生局纪委严格把关 , 形成规范运作模式 ;四是推行院务公开 ,各科收费公示上墙 , 建立医患沟通制度 ,每月开 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分析 , 对于设备采购与扩建装修坚持把方案、结果、 价格在院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 通过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 , 全院干部 职工普遍受到教育 , 在促进行业自律、诚信服务、依法执业、依法管理 上有新的提高。本着“公开、透明、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小学租房合同模板
- 我的生日派对记事文(15篇)
- 快乐的节日记事作文13篇范文
- 产品设计及优化过程文档编写规范
- 2025酒店全面租赁合同
- 社区服务合同履行承诺书6篇
- 中国负片冲洗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标准宅基地买卖合同样本
- 2025年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公益性岗位招聘(写作+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
- 2025年贵州中烟招聘(申论)复习题库及答案
- 抽象函数的赋值计算及其性质7类题型压轴专练(老师版)
- GB/T 18385-2024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 运动场主席台施工方案
- DL∕T 5161.4-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4部分:母线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 FlowmasterV7中文技术手册
- 铁路行车规章全套教学课件
- 不锈钢表面喷涂工艺
- 化工三剂知识讲座
- 《碳汇计量评估师》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共享厨房创业计划书
- 保安服务月度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