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引导构建和谐的班集体_第1页
班主任如何引导构建和谐的班集体_第2页
班主任如何引导构建和谐的班集体_第3页
班主任如何引导构建和谐的班集体_第4页
班主任如何引导构建和谐的班集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班主任如何引导构建和谐的班集体摘要和谐的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引导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时,要处理好学生、学校、任课老师、家长等各种关系,尤其要让每个学生享受同等的爱的光芒。关键词和谐、师爱、引导、班集体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音乐使人妙不可言,和谐的集体使人乐在其中。构建和谐班集体就是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浓郁的班级文化、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和谐班集体追求的是一种民主公平、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人文环境。为此,教师要根据新的教育形势,构建和谐的育人体系,营造和谐的育人

2、氛围,让每个学生在和谐班集体的环境下自觉地接受教育,享受精神关怀的洗礼,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管理。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共同发展的基础,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员,是班级与学校之间,各班级之间,班级与家庭和社会之间联系的纽带。是处理各种关系的关键人物。是建立一个和谐班级的奠基人。一个和谐的班级实现的具体形式不是千遍一律的,这里不做枚举。建立一个和谐班级,班主任作为是一个引导人该做些什么,在其中起怎样关键的作用,是本文主要阐述的。处理好各种关系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班主任工作与个人教学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班级与学校的关系、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3、。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基石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关键是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和谐关系表现为班主任对学生热情、尊重、信任,学生对班主任敬重、爱戴、亲密,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师生关系民主和谐。早在1918年,陶行知先生就指出,教师过于威严,学生视之如判官、如阎罗、如芒刺在背,现中国教师之大弊,即在于此。所以他指出:“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陶行知还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在学习上是共学关系,在道德修养上是互相感化关系。“彼此精神融洽,人

4、与人隔阂完全打通”,“时时与学生亲密接触,与学生打成一片”,“把人格拿出来互相摩擦,以灵魂相见”,“日久便成为学生的朋友”。这些教诲,对班主任老师尤为适用。可见,理想的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应是和谐的关系。即师生之间能成为朋友,心理相容,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努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和谐的班集体是校园和谐的基本,也是学生未来与人和谐共处的起点。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由疏到亲、由表及里、由消极到积极的过程。班主任通过这个过程,可以与学生建立友好、亲近、依恋、互谅的情感关系,形成有利于教育活动的情感氛围。班主任与学生情感联系的建立,往往有一定的发展历程。1、平等走近班集体的每个学生。

5、一个和谐的班级首先是一个充满爱的民主的平等的班级,班主任要给新班学生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第一印象,以形成“首因效应”,班主任要主动去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消除班级学生的生疏感、畏惧感,使学生感到与班主任相处有一种安全感、愉悦感。要想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就应该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亮点,并给予适当的肯定。“一棵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有它闪光的一面,但是如果只从一个侧面来看,亮点也许只有几片”。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及时地予以肯定。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接纳你,从而为建立一个和谐班级打下良好的基础。2知识之师生活之友。班主任一定是“双料冠军”,传授知识只是工作的一个方面,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了

6、解每个学生的心灵呼唤,是成功班主任必须做到的,学生能与班主任教师倾心交谈,敞开心扉。在矛盾与困难中期望得到班主任的帮助,能与班主任老师共欢乐,这是一种真诚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充分地利用一切机会和学生多接触,处处做“有心人 ”和“知心人”,达到与学生心理相容,思想相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也不要嘲弄、讽刺、挖苦,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当班主任工作上有失误时,要正确对待,不要把自己的失误完全归结到学生身上,必要时可向学生承认自己的失误,以取得学生的谅解。3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希望。学生通过和班主任的长期交往,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期望,能够与班主任产生共鸣,每个学

7、生成为班集体中一个亮点、愿意为维护班集体共同荣誉出力。“教育不应该是不停向卡车上装东西,而是不断地往油箱中加油”。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正视学生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别。采用分层教育:对优秀的学生,也要正视他们的不足,矫正他们可能出现的自满情绪;对后进生,要发扬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不断进取,正所谓“先扬长,后避短”,从而使班级整体进步、共同进步,形成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二、如何才能引导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建立和发展,是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的。班主任老师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主导因素。班主任的学识水平、师德修养、对学生的态度,以及教学艺术和方法等,对建立和谐班级起着

8、决定性作用。1、班主任自身魅力对学生的吸引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必要条件。班主任在班集体处于主导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这种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对班主任的师德修养、人格品行,以及学识水平、教育素质等具有较高的要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师使用强制手段要尽可能地少,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艺术,古人感叹日:“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身人格,提高自身素质,既要当好“言传”知识的“经师”,又要当好“身教”的“人师”。只有当班主任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师”时,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具有吸引

9、力和感召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与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2师爱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基础。每个老师都应该知道“热爱学生老师的天职”。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爱得深沉、持久,学生得到班主任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对班主任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说得好: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一样,你对对方心灵的大山呼喊:“我尊重你!”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对方回音也是:“我理解你!”你喊:“我恨你!”对方绝不会回答:“我爱你!”可见,师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如何更好地体现出师爱呢?具体地说,表现在

10、“尊重、关怀、理解”六个字上。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班主任和学生在班级管理及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职责,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关系。学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班主任老师。关怀是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催化剂。人都是有感情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是合乎逻辑的推理。班主任唯有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能取信于学生。人们常说“关心如日”,关心的确像太阳,它能给人光明,能给人温暖,能给人指点迷津,能给人疼爱和爱护。班主任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对班主任会更热爱、更信赖。理解是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桥梁。学生在

11、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需要班主任理解学生,设法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己。这样,学生就自然把班主任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师生心灵相通,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相互的关系自然就会和谐密切。一个班集体在充满理解与信赖,一定是和谐的。3、欣赏每一个学生,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前提。心理学家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要以心灵沟通为前提,以爱作为的桥梁。班主任作为教育活动主导,要有一颗欣赏学生的心,这样才能设身处地理解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愿望,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班主任老师应当自觉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怀有深厚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班里的每

12、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格尊严,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学生体会到温暖激励之情,其心自然受到鼓舞,上进心必然更加强烈,就会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共同推进班级建设。4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要挫伤他的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班主任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要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由衷的信任学生,用心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让学生从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做人的尊严。使学生渴望尊重的愿望得到满足,激励其不断进取。5深深的期待是和谐班集体每个学生心底的冲锋号。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充分说明,在教育条件

13、、师资水平和学习环境相同的条件下,班主任的期待与学生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优秀班主任的成功案例反复证明了期待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性。期待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源泉,期待是学生进步的阶梯。班主任殷切的期望会使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理想,并充满信心地走向目标。三、班主任在建立和谐班集体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发挥合力的作用,创设和谐的环境 。 一个积极和谐的环境不是单靠教师或者学校就能形成的,还要依靠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合力作用。因此,班主任在引导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时,应与家长、学校领导、科任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需要大家来建设与维护,并非班主任一个

14、人的事,班主任要善于团结其他任课老师,发挥任课老师的作用,在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架起情感交流的桥梁,从而形成合力,促进班级教育工作的整体提高。家长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作为学校或者教师都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组办家长学校等形式,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一方面指导家长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2、认真做好教室的“软建设”,优化学习环境 。 教室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的好差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师应把教室建设成能让学生自由发挥能力的软环境,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如“学习园地”让学生自己分工合作设计、完成,能说的就说,能写的就写的,能画的就画,能做的就做

15、,能评的就评经常更新,评比总结。平时强调学生保持教室里的安静与祥和,告示学生教室是神圣的,任何时候不允许不文明的言语、动作在教室里发生。这项工作很琐碎,但是也很重要,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班集体的良好环境才能得到保障。 3、给每个学生加油 教师往往容易犯的毛病是对成绩好的学生偏爱有加,而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讨厌有余。使一部分学生骄傲自满,又使一部分学生灰心丧气,班主任要杜绝这样不平等的爱,这种爱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只会导致班集体出现不和谐的因素。现在班级里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父母的关爱,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疼爱。他们劳动观念差,团结协作意识差,自以为是,文明礼貌差,自理能力差

16、。由于受升学就业压力的影响,注重学业成绩,忽视思想品德绝非个别现象。有的只顾自己学习,不愿帮助同学学习;有的怕影响自己学习,逃避公益劳动;有的嫉妒同学成绩,讽刺挖苦先进;有的不求上进,班主任要对这些因素,对症下药、妥善处理,化解矛盾,端正班风学风,引导建立一个平等、团结、友爱、和谐的班集体。4要“刚柔相济”。“刚”是指严格,“柔”是指慈爱。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刚”和“柔”的关系,刚要合理,柔要得体,柔中有刚,刚中有柔,这样才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关系。 四、一个和谐班集体的建设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要科学,要打破角色定位,让每位学生的性格和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管理工作要科学,教

17、育工作也要科学,要科学地进行人格教育,科学地开展学习指导。此外教育工作还要讲究艺术性,要多姿多彩,生动活泼,通过文学语言、典型故事、现场实例、心理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艺术性的教育,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优化。1、学生是学校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校和教师要努力实现这种管理观念的转变,大力培养学生的管理主体意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重要意义。我们教育的理想境界,不是管,不是导,而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能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觉改造自己,自觉不断前进。所以,为了从保姆式班级管理中解脱出来,就必须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

18、人。要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自由和发展,班主任应当充当“导演”,让学生自已去当演员,去扮演各种角色,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角色定位下的班级管理,只有班长等个别干部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而大部分学生都扮演着“群众”的角色,失去了发展良好个性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竞争中最有实力获得成功的人,是我们教育的目的。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学科知识素养,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特别强调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的各种创造能力,如组织能力、演说能力、展示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等等。而和谐班集体与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具有密切的联系,还为和谐班集体的教育开辟了一条途径。和谐班集体的教育与各种能力培养的统一,其一体现在学生

19、干部的工作上。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当班干部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独领风骚,展示才华。同时让每一位学生干部都有处理班级事务,组织活动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增强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所以,科学的做法应该是打破角色定位,废除班干“终身制”,实行班长竞选制和班干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当当干部,又都做做群众,能上能下,能“官”能“民”。在这上上上下下中,他们的性格与能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2、班主任除了管理,还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教育。管理要科学,教育也要科学。班主任的教育内容很多,但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格(教育),二是学习(指导)。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让学生树立良

20、好的自我意识,培养健康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在进行人格教育时,要讲究科学性。和谐班集体的建设需要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和谐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种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动活动创设一个友善、民主、平等、互相进取的班集体,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让学生在集体中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3、教育内容要讲究科学性,而教育方式则要讲究艺术性。艺术性的教育多姿多彩,生动活泼,而空洞的说教则枯燥平板,苍白无力。前者能使学生愉悦地接受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优化。艺术性的教育方式主要有:(1)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