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临床药学效果观察分析_第1页
心力衰竭临床药学效果观察分析_第2页
心力衰竭临床药学效果观察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力衰竭临床药学效果观察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开展非洛地平治疗的临床药学效果。方法3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非洛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6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非洛地平;临床药学效果 临床较为多发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导致患者心功能下降及心力衰竭,可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应

2、给予患者实施有效及时治疗,避免患者死亡1。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非洛地平治疗,可发挥重要作用,药学效果较为理想,可对患者心功能起到有效改善作用,可对患者机体康复起到加快作用2。本组实验纳入本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3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研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开展非洛地平治疗的临床药学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本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随机选择3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均知情同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实验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8;年龄5585岁,中位年龄66.5岁;高血压心脏病4例、风湿性心

3、脏病4例、扩张型心脏病4例、肺源性心脏病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7;年龄5484岁,中位年龄66.0岁;高血压心脏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扩张型心脏病5例、肺源性心脏病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为患者提供吸氧支持,引导其卧床休息,对患者水电解质紊乱进行有效纠正,对其摄盐量进行有效控制,为患者提供强心、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对患者抗感染治疗进行有效加强,加强患者血压控制。药物选择速尿40mg/次、1次/d,地高辛0.25mg/次、1次/d

4、,卡托普利40mg/次,1次/d,用药途径均为口服,连续治疗4周。1.2.2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非洛地平治疗,用药途径为口服,用药剂量3mg/次,1次/d,连续治疗4周。用药期间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监测,根据患者血压高低对非洛地平剂量进行合理调整。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LVEF、LVESD、LVEDD。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治疗后症状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不满足以上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5、-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6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LVEF、LVESD、LVED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内科综合征中常见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是体力活动受限、呼吸困难及乏力,发病机制相关影响因素是心排血量及心收缩功能,若患者心排血量不顺畅或者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均可导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临床分析得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可下降,从而诱发心力衰竭,容易死亡。临床应给予患者有

6、效治疗方案进行进一步研究,加强临床重视3。临床分析证实,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来说,临床研究性与缩血管神经内分泌活动增强存在正相关关系4,起初,神经内分泌激活可发挥代偿作用,最后,心力衰竭可起到促进作用,促使患者病情发生进行性恶化。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进行持续改善,有效纠正患者神经内分泌异常紊乱,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神经内分泌紊乱状态及血流动力学5,属于理想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过程中,应尽早为患者开展各项检查,对诊断进行明确,避免患者加重心力衰竭,为患者提供有效及时治疗。非洛地平在临床上较为常用,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将其应用于慢性充

7、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可对患者疗程进行有效缩短,可对患者心功能有效提高起到积极作用,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心肌活动能力,可促进患者存活率大大提高。临床分析发现,非洛地平不良反应较少,药学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荐。部分研究证实,非洛地平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小动脉平滑肌可产生影响,副作用较少,基本不会影响患者心脏传导,不会对患者心肌收缩力造成影响,有利于患者疾病治疗及身体康复。非洛地平二氢吡啶结合位点可产生可逆性竞争,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平滑肌起到阻隔作用,属于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现在基础药理学证实,非洛地平可对心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钙离子内流产生阻断作用,可对外周血管

8、产生扩增效果,非洛地平具有高效及安全等临床优势,可对患者心功能评级进行大大提高,从而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综上所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开展非洛地平治疗,临床药学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提升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临床后续探讨中,应采取大样本实验,对本组研究临床指导意义进行有效增加。 参考文献 1买吾拉江马木提.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5):65-66. 2张宁,周玲玲,岳媛媛.非洛地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农村卫生,2016(8):24. 3徐勇.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6):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