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_第1页
模拟电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_第2页
模拟电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_第3页
模拟电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_第4页
模拟电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7习题 1-1 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 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答: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越小越好,反向电阻越大越好。理 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习题 1-2 假设一个二极管在 50时的反向电流为 10 A, 试问它在 20和 80时的反向电流大约分别为多大?已知 温度每升高 10,反向电流大致增加一倍。解:在 2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 2 3 10 A 1.25 A 在 8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 23 10 A 80 A习题 1-3 某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如图 (a)所示: 如在二极管两端通过 1k? 的电阻加上 1.5V的电压,如图 (b

2、) ,此时二极管的电流 I 和电压 U各为多少? 如将图 (b)中的 1.5V电压改为 3V,则二极管的电流和电1.5V 1k?(b)压各为多少? 解:根据图解法求解 电源电压为 1.5V 时1.5 U II 0.8A, U 0.7V 电源电压为 3V时3 U II 2.2A, U 0.8V 可见,当二极管正向导通后,如电源电压增大,则二 极管的电流随之增大,但管子两端的电压变化不大。学习帮手习题 1-4 已知在下图中, uI = 10sin t (V), RL=1k?,试 对应地画出二极管的电流 iD、电压 uD以及输出电压 uO 的波 形,并在波形图上标出幅值。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反向习题

3、 1-5 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 流 IZ 、动态电阻 rZ 以及温度系数 U,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 些好?答:动态电阻 rZ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 电压变化量愈小,稳压性能愈好。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Z愈大,则其动态内阻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但应注意不要超过 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温度系数 U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 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学习帮手习题 1-6 某稳压管在温度为 20, 工作电流为 5 mA时, 稳定电压 U Z=10V ,已知其动态内阻 rZ=8?,电压的温度系 数 U=0.09% / ,

4、 试问:当温度不变,工作电流改为 20 mA 时, UZ约为多少? 当工作电流仍为 5 mA ,但温度上升至 50 时, UZ约为 多少?解: U ZIZ rZ (20 5) 10 3 8 0.12VU Z 10 0.12 10.12 V U Z U ZU T 0.09% (50 20) 2.7%U Z 10 1 2.7% 10.27习题 1-7 在下图中,已知电源电压 U = 10V,R = 200?,RL=1k?,稳压管的 UZ = 6V ,试求: 稳压管中的电流 IZ = ? 当电源电压 U升高到 12V时, IZ 将变为多少? 当 U仍为 10V,但 RL改为 2k?时, IZ 将变为

5、多少?解:RL I R U Z 6mARL RLI U U Z 20mARI Z I IRL 20 6UU I U U Z 30mA I Z I I R 30 6 24mA RL IR U Z 3mA I Z I IRL 20 3 17mA RL学习帮手习题 1-8 设有两个相同型号的稳压管,稳压值均为6V,当工作在正向时管压降均为 0.7V ,如果将他们用不同的方 法串联后接入电路,可能得到几种不同的稳压值?试画出 各种不同的串联方法。+-(1) 12V+-(1) 6.7V+-(1) 1.4V习题 1-9 一个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如图所示,试在图中求出 uCE=5V ,iC =6mA处的电流放大

6、系数、 、和 ,并进行比较。设三极管的极限参数为 ICM =20mA , U (BR)CE O =15V , PCM =100mW,试在特性曲线图中画出三极管的安全工作区。 解:学习帮手习题 1-10 假设有两个三极管,已知第一个管子的 1 99, 则 1 ? 当该管的 I B1 10 A时,其 IC1和 IE1各等于多少?已 知第二个管子的 2 0.95,则其 2 ? 若该管的 I E2=1mA , 则 IC2和 IB2各等于多少?解: 1 1 0.991 1 1I E1 1mAI B2 50 A当 I B1 10 A 时,IC1 0.99mA 2 2 192 1 2当 I E2 1mA时,

7、 IC 2 0.95mA习题 1-11 设某三极管在 20时的反向饱和电流 ICBO =1A, =30;试估算该管在 50的 ICBO和穿透电流 ICEO大致等于多 少。已知每当温度升高 10时, ICBO大约增大一倍,而每当温度升高 1时,大约增大 1% 。解: 20时,ICEO 1ICBO 31 A50时,ICBO 8 At t 050 200 1 1% 0 30 1 1%30 1 30 1% 39ICEO 1 ICBO 320 A 0.32mA学习帮手习题 1-12 一个实际 PNP型锗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分 别如图 P1-12(a)和 (b)所示。查看该三极管的穿透电流 ICEO

8、约为多大?输入特性的死区电 压约为多大? 为了使 PNP型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其 uBE和 uBC的值分别应 该大于零还是小于零?并与 NPN 型三极管进行比较。解:查图可知, ICEO =0.5mA ,死区电压约为 0.2V; 为了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对 PNP型: uBE0;对 NPN 型: uBE0 , uBC 0,uBC0,uBC 0,饱和;uBE0,uBC0,截止。PNP型:uBE0,放大;uBE0,uBC0,uBC0,截止。+5V+0.7V0V(a)放大学习帮手200k?I B 0.065mAI C 3.25mAUCE 3.55V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见图 P1-14(g)中

9、A点20k?(c)(d)I B0I C0I B 0.465mAI C 23.25mAUCE 36.5VUCE VCC 10V以上算出的 IC 与U CE值是荒谬 的,实质上此时三极管巳工作 在饱和区,故 IB=0.465 mA, ICVCC/ RC=5 mA, UCE=UCES 0.3V,见图 P1-14(g)中 C点。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 见图 P1-14(g)中 D点学习帮手习题 1-14 已知图 P1-14(a)(f)中各三极管的 均为 50, UBE 0.7V,试分别估算各电路中的 iC和uCE,判断它们各自 工作在哪个区(截止、放大或饱和),并将各管子的iC 和uCE对应在输出特性曲

10、线上的位置分别画在图P1-14(g)上。(b)I B 0.0465mAI C 2.325mAUCE 5.35V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见图 P1-14(g)中 B点200k?U CE VCC 10VI B 0.0465mAI C 2.325mA UCE VCC 10V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 见图 P1-14(g)中 E点 (与 D 点重合)。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见图 P1-14(g)中 F点FAB图P1-14(g)学习帮手习题 1-15 分别测得两个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各极电位如图P1-15所示。试识别它们的管脚,分别标上e、b、 c,并判断这两个三极管是 NPN 型还是 PNP型,硅管还是锗管

11、。(a)(a)解:本题的前提是两个三极管均工作在放大区。(a) 1发射极 e, 3基级 b, 2集电极 c,三极管 类型是 NPN 锗管。(b) 2发射极 e,3基级 b, 1集电极 c,三极管 类型是 PNP硅管。习题 1-16 已知一个 N沟道增强型 MOS 场效应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 P1-16所示。试作出 uDS=15V 时的转移特性曲线,并 由特性曲线求出该场效应管的开启电压UGS(th)和 IDO值,以及gmiD uGS4 1.24.5 3.52.8mS学习帮手习题 1-17 试根据图 P1-17所示的转移特性曲线,分别判断各 相应的场效应管的类型(结型或绝缘栅型,P型沟道或 N型

12、沟道,增强型或耗尽型)。如为耗尽型,在特性曲线上标注出 其夹断电压 UGS(off)和饱和漏极电流 IDSS;如为增强型,标出其(a)绝缘栅型 N 沟道增强型; (b)结型 P沟道耗尽型;(c) 绝缘栅型 N沟道耗尽型; (d)绝缘栅型 P沟道增强型习题 1-18 已知一个 N型沟道增强型 MOS 场效应管的开启电习题 1-19 已知一个 P型沟道耗尽型 MOS 场效应管的饱和漏 极电流 IDSS= - 2.5mA,夹断电压 U GS(off)=4V ,请示意画出其转 移特性曲线。学习帮手习题 2-1 试判断图 P2-1中各电路有无放大作用,简单说明 理由。答: (a)无放大作用(发射结反偏)

13、; (b)不能正常放大(发射结无直流偏置);(c) 无放大作用(集电结无直流偏置);(d) 无放大作用(发射结无直流偏置);(e) 有放大作用(是射极跟随器);(f) 无放大作用(输出交流接地);(g) 无放大作用(输入交流接地);(h) 不能正常放大(栅极无直流偏置);(i) 无放大作用(电源极性接反);习题 2-2 试画出图 P2-2中各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设各电路中的电容均足够大,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答: (a)Rb(a)交流通路(a)直流通路学习帮手(b)交流通路CC(c)交流通路图 (c)中,Ui NN21UiRLNN34RL学习帮手习题 2-3 在 NPN 三极管组成的单管共射

14、放大电路中,假设 电路其他参数不变,分别改变以下某一参数时,试定性说明 放大电路的 IBQ、 ICQ和UCEQ将增大、减少还是基本不变。 增大 Rb;增大 VCC;增大 。答:增大 Rb,则 IBQ减少, ICQ减少, UCEQ增大。增大 VCC,则IBQ增大, ICQ增大, UCEQ不确定。 增大 ,则 IBQ基本不变, ICQ增大, UCEQ减少。习题 2-4 在图 2.5.2所示 NPN 三极管组成的分压式工作点稳 定电路中,假设电路其他参数不变,分别改变以下某一参数 时,试定性说明放大电路的 IBQ、ICQ和UCEQ、 rbe和 Au 将增 大、减少还是基本不变。增大 Rb1; 增大

15、Rb2; 增大 Re; 增大 。答:增大 Rb1 ,则IBQ ,ICQ ,UCEQ , rbe, Au 。增大 Rb2,则 IBQ, ICQ , UCEQ ,rbe ,Au 。增大 Re ,则 IBQ , ICQ , UCEQ , rbe , Au 。 增大 ,则 IBQ, ICQ 基本不变, UCEQ基本不变, rbe, Au 基本不变学习帮手习题2-5 设图 P2-5中的三极管 =100,UBEQ=0.6V,V CC=12V , R c=3k ,Rb=120k IBQ、 ICQ 和UCEQ值。解:求静态工作点处的3kVCC (ICQ I BQ )Rc IBQ Rb U BEQ(1)Rc I

16、 BQRb U BEQ1Rb120kCiCRc+VCC+IBQVCC U BEQ(1)Rc Rb0.027mABuOUCEQ VCCI CQ IBQ Rc 3.82V习题 2-6 设图 P2-6(a)中: Rb=510k ,Rc=10k , RL=1.5k , V CC =10V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 (b)所示。 试用图解法求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分析这个工作点选 得是否合适;在 VCC 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把三极管的静态集电极电压 UCEQ提高到 5V左右,可以改变那些参数?如何改法? 在VCC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 ICQ =2mA, U CEQ =2V , 应改变那些

17、参数?改成什么数值?(b)学习帮手IBQQ1解:可先用近似估算法求 IBQVCC UBEQRb直流负载线方程:0.02mA 20 A510uCE VCC iC RC10 10iC静态工作点 Ql 点处, UCEQ 0.5V , ICQ 0.95mA 由图可见 Q1 点靠近饱和区,易产生饱和失真。为将 UCEQ提高到 5V左右,可同时减小只 Rc和 Rb,如图中 Q2 点,也可以 Rb不变,减小 Rc;或 Rc不变,增大 Rb;或同时增大 Rc和Rb等。学习帮手将 iC=2mA,uCE=2V 的一点与横坐标上 uCE=10V的一点相 连即可得到此时的直流负载线,此时集电极电阻为RcVCCUCEQ

18、I CQ10 2 2 4k由图可见, Q3点处 IBQ =40A,则RbVCCU BEQI BQ10 0.7 0.04250k因此,需减小 Rc和Rb,可减为 Rc 4k? ,Rb250k?习题 2-7 放大电路如图 P2-7(a) 所示,试按照给定参数, 在图 P2-7(b) 中:画出直流负载线;定出 Q点(设 UBEQ =0.7V); 画出交流负载线。学习帮手解:直流负载线方程为:uCE VCC iC (Rc Re) 15 3iC U BQRb2VCC 3.3VRb1 Rb2UBQ U BEQICQIEQRe则由 iC 2.6mA的一条水平线 与直流负载线的交点即为 Q, 由图可得 UCE

19、Q 7.2V。2.6mA2.67.2(b) 1 交流负载线通过 Q点,且斜率为1 ,其中RLRL Rc /RL 1k习题 2-8 在图 P2-7(a) 中,如果输出电压波形为电路产生截止失真还是饱和失真?应如何调整电路参数以消除失真?,试问:答:饱和失真;应降低 Q点,为此可增大Rb1(原为 39k? )。+Uo(a)学习帮手习题 2-9 试作出图 P2-9中所示放大电路的负载线。已知: Rb=560k?,Rc=5.1k?,R1=R=10k?,RL=1M ? ,两个直流电 源均为 12V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 P2-6(b)所示。C答:图解的基本方法要求分别画出三极管部分(非线性)和 负

20、载部分(线性)的伏安特性,然后求出交点。为此,可利 用戴维宁定理将负载部分等效为一个电源VCC和一个电阻 RC,由给定参数可求得: VCC 7.2V, Rc 4k该电路的直流负载线方程为:uCE7.2 4iC图 P2-6(b)学习帮手习题 2-10 设图 P2-10电路中三极管的 =60,VCC =6V,解:R c=5 k? , Rb=530k?,RL=5M?,试: 估算静态工作点;求 rbe值;求电压放大倍数 Au ,输入电阻 Ri和输出电阻 Ro。VCC UBEQIBQ 0.6mABQRb10 ACQI EQ I BQICQ0.61mAUCEQVCCICQ RC3V rbe 300 (1)

21、 I26IEQ2.9k(Rc / RL) rbe51.7Ri Rb /rbe 2.9kRo Rc 5k习题 2-11 利用微变等效电路法估算图 P2-11(a) 电路的电压放 大倍数、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已知:Rb1=2.5k?, Rb2=10k?,Rc=2k?, Re=750? , RL=1.5k?, Rs=0, VCC=15V ,三极管的输出特 性曲线如图 (b)所示。解:首先估算 Q点,可求得:UBQ Rb1 Rb2 VCC 3VCQBQBEQU CEQVCCI CQRc6.56V由图可知, I BQ 20 Arbe 300 (1 ) 26 1.6kI EQEQRe1503.07mA(R

22、c/ RL)80.6Ri Rb / rbe 0.89kRo Rc 2k学习帮手习题 2-12 上题中,如 Rs=10k?,则电压放大倍数解:Aus UoiRi iRo Au6.6习题 2-13 在图 P2-13的放大电路中,设三极管的 =100, UBEQ=- 0.2V, rbb=200 ? 。估算静态时的 IBQ, ICQ和 UCEQ ;计算三极管的 rbe值;求出中频时的电压放大倍数;若输入正弦电压,输出电压波形为 ,试问三极管产生了截止失真还 是饱和失真?应该调整电路中的哪个参数(增大还是减少)?解: IBQVCC U BEQI EQI CQ20 ARbI BQ 2mARb490k?Rc

23、+ C13Rkc?UiU CEQ VCC ( I CQRc)4V-VCC-10VRL 3k?Uo rbe rbb (1 ) 26I EQ(Rc/ RL)c L 100200 101 26 1.5k2是截止失真,应减少 Rb学习帮手习题 2-14 在图 P2-14的电路中,设 =50, UBEQ 求静态工作点;画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0.6V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解: VCC IBQRb UBEQ (1 )I BQReVCC U BEQIBQ12 0.7IEQRb (1)Re 470 51 2ICQ I BQ 1mA20 ARb470k?C1+1UiUCEQVCCI CQRc

24、IEQRe6.1V?+VCC+12VC22Uo微变等效电路 rbe 300 (1 ) 26IEQ Au(Rc /RL)Aurbe (1 )Re1.63k0.94Ri Rb / rbe 1Re84.9kUiRb3.R9kL?3.9k?oRo Rc 3.9ko解:习题 2-15 设图 P2-15中三极管的 =100, UBEQ =0.6V, rbb=100?, VCC =10V, Rc=3k?, Re=1.8 k? , RF=200? , Rb1=33k? , Rb2=100k? , 负载电阻 RL=3k? , 求静态工作点;电容 C1、 C2、 C3均足够大。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UCEQVCCI

25、CQ Rc IEQ RFRe5.3V学习帮手微变等效电路Rb Rb1 / Rb2 rbe rbb (1 ) 26IEQR+sUsUioAu2.89krbe (R(1c/R)LR)F6.5 Ri Rb1/Rb2 / rbe 1RF11.96kRAus RiRiRs Au4.87Ro Rc 3k习题 2-16 P106 解: VCC I BQRb U BEQ (1 )I BQVCC U BEQIBQCC BEQ 10 ABQ Rb (1)ReI EQ ICQIBQ 1mAU CEQ VCC I EQRe 6.4Vrbe 300 (1 ) 26 2.93kI EQR L =时,A 1ReAu rbe

26、 (1)Re0.99RL=1.2k?时,Au1Re / RLrbe (1)Re / RL0.97学习帮手 RL=时, Ri Rb / rbe 1Re 283kRL=1.2k?时, Ri Rb / rbe 1Re / RL87.6k Rorbe Rs / Rerbe2911习题 2-17P107Uirbe (1 )ReUo2 (1 )ReUirbe (1)ReRbC1 +1Uio1学习帮手习题 2-18解:oVCC3VRe U BQ UBEQ 1.2keI EQU BQRb1Rb1 Rb2 ICQ I EQ 2mAIBQ ICQ0.04 mA 40 AUCEQ VCC ICQRc IEQRe 6

27、.6V rbe rbb (1 ) 26 963 I EQRirbe18.8i1Au(Rc / RL)rberbeRo Rc 3kVCC=15V Rb1=2.5k Rb2=10k Rc =3k RL =3k =50 UBEQ=0.6V rbb=300 I EQ=2mA77.8习题 2-19 P107解: (a)共基电路 (b)共射电路 (c)共集电路 (d)共射电路 (e)共射共基电路学习帮手习题 2-20P107解:直流负载线方程:uDS VDD iD Rd 20 5.1iDUGSQ 2V , U DSQ 8.3V , I DQ 2.3mA iD gmD 1.7mSuGS AugmRd8.7R

28、o Rd 5.1kVDD=20V VGG=2V Rd=5.1 k Rg=10M习题 2-21 P108R2Rd+VDDAu= -gm(RD/RL) - 22.5C1Ri = RG + (R1/R2) 20 MRo = RD =15 k+o DU i不接 CS 时,微变等效电路为-R1RsC2sRCLsU-VDD=30V Rd =15k Rs=1k Rg =20M R1 =30k R2 =200k RL =1M gm =1.5mS学习帮手GDUgsgmUgsRsRd RLV DD =30V Rd =15k Rs=1k Rg =20M R1 =30k R2 =200k RL =1M gm =1.5

29、mSUi Ugs Id Rs (1 gmRs)UgsUogmUgs(Rd / RL)A Uogm(Rd /RL)Au Ui1 gmRs习题 2-22 P109UGSQVGGIDQ RsUGS(th)=2VIDO=2mA VDD=20V VGG=4V Rs =4.7k Rg =1MI DQI DOUGSQ1UGSQ 2.73VI DQ 0.27mAUGS(th)2gmI DOI DQ 0.735mSU GS(th)学习帮手微变等效电路uIDGSgmU gsUogmUgsRsUGS(th)=2V I DO=2mA VDD=20V VGG=4V Rs =4.7k Rg =1MUi Ugs Uo (1

30、 gmRs)U gsAu UogmRs0.776u Ui 1 gmRs习题 2-23 P109解:设 UBEQ1 =UBE Q2 =0.7,I BQ1VCC U BEQRb0.04mAI CQ11I BQ1 2mA设 IBQ2ICQ2 ,则UCEQ1 VCC I CQ1 Rc1 3.8VIEQ2UCQ1U BEQ 2Re24.1mA I CQ2IBQ2I CQ20.14mAICQ1成立UCEQ 2 VCC I CQ2Rc2 I EQ2Re2 3.7VVCC=15VRb1=360kRc1=5.6kRc2=2k Re2=750 1=50 2=30学习帮手 rbe1 300 (1 1) 260.95

31、kI EQ1rbe2 300 (1 2 ) 26 0.5kI EQ2Ri1 Rb1 / rbe1 0.95kRi2rbe2 1 2 Re2 23.75k1(Rc1 / Ri2 )238.5rbe12Rc22.53rbe2 (1 2)Re22.53Au Au1 Au22Rc2Au2RoRc2603rbe2 (12 )Re22kVCC=15VRb1=360kRc1=5.6kRc2=2k Re2=750 1=50 2=30习题 2-24P109Rc1+VCCVT 2uSVT1uOORc2i- VEE解: uS=0时, uC2=uO=0I CQ2I BQ2I EQ2U EQ2UCQ1VEE / Rc2

32、 3.64mAICQ 2 / 2 0.18mA IBQ2 ICQ 23.82mAVCC IEQ 2Re 2 4.36VUUBQ 2EQ 21=402=20 U BEQ1=0.7V |UBEQ2 |=0.7V VCC=12V V EE=12V Rc1=3.9k Rc2=3.3k Re2=2k Rb =200kBEQ 23.66V学习帮手(VCCRC1U CQ1)/ Rc1 2.14mAICQ1I RC1I BQ1ICQ1I BQ2 2.32mA / 1 0.058mA1=402=20 U BEQ1 =0.7V |UBEQ2 |=0.7V VCC=12V V EE=12V R c1=3.9k R

33、c2=3.3k Re2=2k Rb =200kI EQ1I CQ1I BQ1 2.38mAU EQ1VEE12V,U BQ1 11.3VRc1+VCCuSRb VT 1RiRcRi2VT 2uOO- VEE300 (11) 261IEQ1rbe2 300 (12 ) 26 443I EQ2 rbe17481=402=20Rc1=3.9kRc2=3.3k Re2=2k Rb =200kIEQ 1 =2.38mAI EQ 2 =3.82mARiRi1rbe1 748 , Ro Rc2 3.3kRi2 rbe2 (12)Re2 42.443k学习帮手1(Rc1 / Ri2)Au1rbe1Au2uc1

34、 ui uo uc12Rc2Ri21.561=402=20Rc1=3.9kRc2=3.3kRi1=748 Ri2=42.443k rbe1 =748191Au Au1 Au2 297习题 2-25 P110解:=100rbe1 =5.3k rbe2 =6.2k VCC=12V RS=20kRb1=1.5MRE1=7.5kRb21=91kRb22=30kRC2 =12kRE2=5.1k o学习帮手RSUiRb11I b1 RE1Ri1 Ri2Rb21 / Rb22 / rbRb21 Rb22rbe2 2Ib2 RC2 RLRi2e2 4.86kRi Ri1 Rb1 / rbe1 (1)( RE1

35、 / Ri2)252kRo RC2 12ko RL, RS 0 时(1)( RE1 / Ri 2)rbe1 (1 )(RE1 /Ri2) RC2 rbe20.98Au2193.5Au Au1 Au2189.6RS 20k 时 AusRiRi RSAu学习帮手=100 rbe1 =5.3k rbe2 =6.2k VCC=12V RS=20k Rb1=1.5M RE1=7.5k Rb21=91k Rb22=30k RC2 =12k RE2=5.1k=100 rbe1 =5.3k rbe2 =6.2k VCC=12V RS=20k RE1=7.5k RC2 =12k RE2=5.1k Ri=252k Ri2=4.86k175.7RSUirbe1Rb1RE1 Rb21 Rb22rbe2 2Ib2 RC2 RLRi2URi1 当 RS=20k 时,如果去掉射极输出器,则Ri Ri2 4.86kAu Au 2193.5Ri RiRS Au 37.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