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挥发油的质量标准_第1页
辛夷挥发油的质量标准_第2页
辛夷挥发油的质量标准_第3页
辛夷挥发油的质量标准_第4页
辛夷挥发油的质量标准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辛夷挥发油质量标准起草 (草案 )说明辛夷挥发油Xinyihuifa YouVolatile Oil of Magnolia本品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 Magnolia biondii Pamp. 的干燥花蕾经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挥发 油。【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特殊的香味,味微苦。 本品易溶于乙醇、乙醚、石油醚。能溶于氯仿、吡啶、乙酸乙酯等。【鉴别】 (1)取少量挥发油溶于 5ml 乙醇中,加三氯化铁试液 1 滴,即显蓝紫色。(2) 将少量挥发油加入少量溴的氯仿溶液,溴的红棕色应很快褪去。再加入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适量,紫红色褪去。(3) TCL 法:取置于冰箱冷冻保存的辛夷挥发油作为供

2、试品溶液;取置于冰箱冷动保存 的 -蒎烯作为对照溶液。 照(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附录 VIB) 试验,分别吸取供试品溶 液和对照品溶液 3l点于事先活化过的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乙酸乙酯 (9: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后,置溴蒸气缸熏蒸2min 后,喷以 10%的硫酸乙醇,置于 100烘箱干燥 5 分钟后出现同一高度的深黄色的斑点。【检查】 乙醇中的不溶物 取供试品 1ml,加 90%乙醇 3ml ,应溶解成澄清液体。 氯化物 取本品 1.0g,依法按 (中国药典 2005年版二部附录 A) ,与标准氯化钠溶 液 2.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浑浊 (0.00

3、4%) 。重金属 取供试品 1.0g按法中国药典 2005版二部附录 N得到炽灼残渣,依法按( 中 国药典 2005 版二部附录 H 第二法 )含重金属不超过 0.0002%。【含量测定】 GC 测定辛夷挥发油中 1, 8-桉叶素的含量 色谱条件:石英弹性毛细管柱 HP-5(30 m0.25 mm0.25m,) 载气:氦气,载气流量: 1.0mL/min 。升温程序: 60保持 4 min ;以1.5/min升至73 ,保持 1 min;再以 0.5 /min 升至74 ,保持 2.5 min ;又以 2/min升至80 ,保持 5 min;又以 10/min升至140 C, 保持1 min;

4、又以 1/min升至 160,保持 1 min ;再以 5 /min升至170 。进样口温度: 240 ;分流比为 80:1;离子源: EI(70 eV) ;离子源温度: 230; EI电压: 1 871 MV; 质量范围: 10 700 amu;溶剂延迟: 3 min ;进样量: 1 L。对照品溶液配制:精密称取 1,8-桉叶素对照品 0.0098g于10 ml量瓶中,以无水乙醇溶解 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作为 1,8-桉叶素对照品储备液。 按一定比例分别配制为 61.25、122.5、 245、490、980g/ml溶液,用无水乙醇定容,待测。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样品,粉碎,各称取30 g,

5、按中国药典 2005 年版一部附录挥发油测定法测定,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滤过后,以无水乙醇定容至1ml ,稀释 1000倍,作为供试品溶液,待测。测定结果不得低于 2.50mg/g。【适应症】 有散风寒、通鼻窍的功效,用于治疗鼻疾。【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肺、胃经。【功能与主治】 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用法用量】 口服用药,适量。贮藏】 棕色瓶装,密封保存。辛夷挥发油质量标准起草 (草案 )说明辛夷挥发油质量标准起草说明1、【简介】: 辛夷为木兰科的望春花 (望春玉兰 ) Magnolia biondii Pamp 、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D

6、esr 和武当玉兰 Magnolia sprengeri Pamp 的干燥花蕾 ,有祛风发散、通鼻窍之功 效。主要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等。近年来,辛夷广泛的作用活性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 , 辛夷研究日趋活跃。2、【组成成分】 :望春花干燥花蕾挥发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依次是:樟树脑(、34.81%)、-蒎烯 ( -pinene,10.21%)、 -蒎烯 ( -pinene,5.64%)等。玉兰干燥花蕾挥发油中相 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依次是: 1,8-桉叶素 (13.87%)、香桧烯 (11.88%)、 -蒎烯 (5.41%)、 - 蒎烯 (4.27%)等。武当玉兰干燥花蕾挥发油

7、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依次是:香桧烯 (9.89% ) 、1,8-桉叶素 (8.34%) 、-蒎烯(7.21% )、-蒎烯 (6.26%)等。由于品种、产地、采收季节、样品 新旧、测试条件等因素不同 , 辛夷挥发油中各成分和含量不尽相同 1,2 。3、【制法】:(1) 水蒸气蒸馏法 将100 g辛夷研磨成粉末状, 用热水浸泡 12小时,(三水平做正交实验, 以挥发油的相对含量为考察指标 )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 6小时, 收集挥发油并称重, 挥发油为 淡黄色,具有特殊香味,最高收率为 2.28% 。(2) 微波法 将50g辛夷磨碎,成粉末状,用热水浸泡 24小时, (两水平做正交实验,以挥 发油的

8、相对含量为考察指标 )连接微波提取装置进行提取,提取完成后收集挥发油称重,挥 发油为淡黄色,具有特殊香味,最高收率为3.10% 。(3) 水回流法 将100 g辛夷磨碎成粉末状,用热水浸泡 12小时, (三水平做正交实验,以 挥发油的相对含量为考察指标 )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 4小时, 收集挥发油并称重, 挥发油为淡 黄色,具有特殊香味,最高收率为 2.60% 。(4) 超临界 CO2萃取。将辛夷磨碎后过筛 (20目),将过筛后的 100 g辛夷装入 1 L的萃取罐 内,超临界 CO 萃取,实验操作中 CO2流量为 25 kg h-1,解析斧 I压力78 MPa,温度 65; 解析斧压力 46

9、MPa,温度 35,完成后收集称重,挥发油为黄褐色,具有特殊香味, 最高收率为 4.38%3 。4、【性状】:(1) 取实际样品观察,本品外观为淡黄色澄清油状液体,(照中国药典 2005 年版一部附录 A) 将本品订为淡黄色油状液体。(2) 溶解性 根据辛夷挥发油中成分性质来判断,并经过实际试验。(3) 相对密度 照中国药典 2005 年版一部附录 A 相对密度测定法第一法比重瓶测 定。具体操作如下: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 20 )后,装上温度计 (瓶中应无气泡 ),置 20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 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 20 , 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 立

10、即盖上罩。 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 再用滤纸将比重瓶 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 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 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供试品质量 /水质量。(4) 折光率 测定折光率可以区别不同的油类。照中国药典 2005 年版一部附录 F 折光率测定法测定。具体如下:采用钠光谱的D 线(589.3nm) 测定供试品相对于空气的折光率,供试品温度为 20左右。5、【鉴别】:辛夷挥发油质量标准起草 (草案 )说明(1) 是由于辛夷挥发油成分中含有酚类衍生物,可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溶液呈蓝 紫色;(

11、2) 是由于辛夷挥发油成分中含有碳烯类不饱和化合物,可发生溴的加成反应,还可被 高锰酸钾氧化 4 。(3) 由于本品中 1,8 桉叶素成分难以分离, 故以 -蒎烯为主要成分进行薄层层析。 照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一部附录 B 薄层色谱法:取置于冰箱冷冻保存的辛夷挥发油作为 供试品溶液;取置于冰箱冷动保存的-蒎烯作为对照溶液。 照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一部附录 VIB) 试验 ,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3 l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乙酸乙酯 (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溴蒸气熏后,喷以10%的硫酸乙醇, 100置于 100烘箱干燥 5 分钟后出现同一高

12、度的深黄色的斑点 5,6。其中展开条件与显色条件根据三次试验结果确定。表1 展开剂:展开剂:配比:效果:Rf氯仿-乙酸乙酯4:1能分开,但斑点紧贴溶剂前沿0.96氯仿-乙酸乙酯11:1能较清晰的分开0.76石油醚 -乙酸乙酯9:1能清晰分开0.54表2 显色方法方法:效果:单用溴熏斑点较淡,速褪去单喷 10%硫酸乙醇不显现先用碘熏,再喷 10%硫酸乙醇出现棕黄色斑点,较清晰6、【检查】:(1) 乙醇中的不溶物 :在辛夷挥发油的提取过程和贮藏过程中可能混有不溶于乙醇的其他 非辛夷挥发油的成分。(2) 澄清度是检查药品溶液的浑浊程度,可以反映挥发油中微量不溶性杂质的存在,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药品

13、质量和生产工艺水平, 是控制原料药纯度的重要指标。 应按照 中 国药典的比浊法进行判定。(3) 氯化物和重金属为药物中常见的杂质,应依中国药典2005 年版二部附录 A进行检查,重金属检查宜取炽灼残渣后的残渣进行试验。依照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 H第二法。(4) 有机溶剂残留量: 参照中国药典 2005年版二部附录 P的要求, 照气相色谱法 (参 照中国药典 2005年版二部附录 E),自行建立方法进行测定。因本品提取过程中未使 用到毒性较大的试剂,因而该项不列入质量标准。7、【含量测定】 :(1) 本品为挥发油, 因采用气相色谱法。 由于 1,8 桉叶素为辛夷挥发油的主要药用成分, 且含

14、量较高,因此主要测定 1,8 桉叶素在挥发油中含量。(2) 色谱条件 8:石英弹性毛细管柱 HP-5(30 m0.25 mm0.25m,) 载气:氦气,载气流 量:1.0mL/min 。升温程序: 60保持 4 min ;以1.5/min升至73 ,保持1 min ;再以0.5 /min 升至74 ,保持 2.5 min ;又以 2/min升至80 ,保持 5 min;又以 10/min升至140 C, 保持1 min;又以 1/min升至 160,保持 1 min ;再以 5 /min升至170 。对照品溶液配制:精密称取 1,8-桉叶素对照品 0.0098g于10 ml量瓶中,以无水乙醇溶

15、解 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作为 1,8-桉叶素对照品储备液。 按一定比例分别配制为 61.25、122.5、 245、490、980 g/m溶l 液,用无水乙醇定容,待测。辛夷挥发油质量标准起草 (草案 )说明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样品,粉碎,各称取 30g,按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附录 E 挥发油测定法测定,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滤过后,以无水乙醇定容至1ml ,稀释 1000倍,作为供试品溶液,待测。测定结果不得低于 2.50mg/g。图1(3) 实验数据以及规定限度的理由。8、【稳定性研究】 :本品的贮藏条件,例如: 是否需要避光, 是否需要低温贮藏等;本品在一定条件下贮藏 多长时间仍有效,

16、即有效期的确定。(1) 影响因素试验(2) 加速试验(3) 长期试验辛夷挥发油质量标准起草 (草案 )说明参考文献1 邱琴刘,廷礼,崔兆杰, GC-MS法测定辛夷挥发油成分 J,中药材, 2001年4月第 24卷 第4期。2 吴万征,辛夷挥发油成分的 GC-MS 分析J ,中药材, 20OO年9月第 23卷第9期。2 赵欧,梁逸曾, 辛夷挥发油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J, 质谱学报, 2007年5月第 28卷第2期。3 马逾英,马羚,詹珂,不同来源及加工方法的辛夷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J,四川中药, 2005年第23卷第 7期。4 何志昂,王权 ,浅谈 TLC中展开剂的选择 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2009年第7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