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众行为与公园空间设计_第1页
浅谈大众行为与公园空间设计_第2页
浅谈大众行为与公园空间设计_第3页
浅谈大众行为与公园空间设计_第4页
浅谈大众行为与公园空间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大众行为与公园空间设计 摘 要:文章阐述了大众行为的概念和活动特点,从而针对大众行为对公园空间的需求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提出了公园空间设计策略,旨在为我国环境设计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众行为;公园空间;空间需求;设计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把自然还给人们”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焦点。城市公园可以说是城市“自然”的重要载体,研究大众行为与公园空间设计的关系,创造真正满足人们需求的公园环境,已成为时代对设计师的要求。 1 大众行为的概念及活动特点 1.1

2、大众行为 阿尔伯特的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中提到,人的空间行为是环境设计的有机构成部分,在这个环境中,使用者要求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要求思想交流、文化共享等等。大众行为是由其生理、心理需求和特点导致的行为活动。本文主要是根据人们在环境中的行为,创造出使人赏心悦目自然环境。 1.2 大众行为活动的类型及特点 (1)活动的类型 公园是城市中大自然的重要载体,是大众行为的重要聚集地。人们在城市公园中进行交流、交往等户外活动。城市公园属于公共空间。盖尔的交往与空间提出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每种活动类型对物质环境的要求都不一样,各种活动以交织融汇的模式发生,它们

3、的共同作用使城市公共空间变得富于生气,更具魅力。 (2)活动的内容及特点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在城市公园的大众行为活动主要有晨练、赏玩、休憩、集会、游戏、艺术活动、教育活动等。 晨练:晨练成为公园大众行为的重要内容, 每天早上来公园锻炼的居民占据了公园的各个角落, 活动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如:跑步、打拳、舞剑、使用健身器械等。 赏玩:观景仍然是人们来公园的主要目的,人们希望通过到公园观景来放松心情、愉悦身心,公园中的观赏活动有:观赏花草、观赏动物、观赏山水、观赏游人等。 休憩:闲坐、散步、晒太阳、看报纸、聊天、下棋、打牌等。 集会:商业演出、展览、公益活动、聚会等。 游戏:儿童乐园、划船、戏水、滑

4、板、放风筝、抖竹或公园组织的游园活动等。 艺术活动:唱歌、写生、书法、摄影等。 教育活动:认识动物、植物、学校及其他机构组织的科普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比如,下棋的人会引来观众围观,虽不参与,但也自得其乐;又如,唱歌的人会引来更多的人参与或观看。 2 大众行为对公园空间的需求 由于年龄、性别、收入水平、文化水平等不同,大众对公园空间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这里主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生理、心理以及行为活动对公园使用需求的影响,笔者按照年龄将游人分为少年儿童(012岁)、青少年(1222岁)、中青年(2255岁)、中老年(55岁以上)进行研究 。 2.1 少年儿童

5、 少年儿童在生活中总是喜欢追逐、嬉戏、打闹、攀爬、 捉迷藏等,有时还搞一些恶作剧, 这都是少年儿童的娱乐心理。孩子需要在丰富的活动中认识自然、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广泛多样的活动内容,尽可能的利用邻近的自然环境、山丘、河谷、溪流,创造高低起伏的空间,拓展儿童们的空间感受,给孩子提供一个能接触自然、增长知识,安全而又丰富多彩的环境。 2.2 青少年 青少年喜欢激烈的体育活动,所以在公园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需求,在公园设计时安排篮球场、足球场等有助于他们进行体育锻炼。中学生会在节假日来公园聚会,大学生往往选择人流较少的工作日来公园游玩或约会,年轻人恋爱的亲昵行为往往会引起老年人

6、的反感。因此在距离公园出入口较远处设置一些相对私密的空间,以满足青少年在公园使用空间上的需求。 2.3 中青年 中青年往往都是上班族,平时工作忙,时间紧张,生活节奏比较快,也有许多其他的休闲方式,如健身房、度假村、滑雪、旅行等,他们对公园依赖性不强。但有部分人离公园比较近,会经常来锻炼一下身体,比如慢跑,因此适于运动、休息是他们对公园的要求,最好还有简单体育器械能活动筋骨。另外,年轻的父母也会在休息日带孩子来公园游玩,因此儿童活动场的附近最好能安排成人休息场地,让孩子能在父母的视线里活动,同时父母们可以坐下来休息下或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 2.4 中老年 这一人群多数已经退休,无工作压力,有足够

7、的空闲时间可以支配。他们活动能力有限,需要在公园这个舒适、安全的户外空间与其他人相遇、交流,他们对公园的依赖性强,许多老年人把公园当作全天候的活动场所,对他们来说,公园已经成为重要的集会和社交场所。 老年人又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自理老年人,他们从事的活动比较多,如跳舞、打拳、舞剑、踢毽子等,公园里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第二类是介助老年人,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更为缓慢的生活方式,从事相对消极的社交活动,如散步、 下棋、打扑克等;第三类是介护老年人,他们的行为消极,如静坐、观赏鸟等。为老年人设计关键在于针对三类不同老年人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私密、安全的活动空间。 3 公园空间设计策略 根据人们的感知,

8、公园空间要素可分为显态要素和隐态要素两种。显态要素包括植物景观、水体、建筑、雕塑与小品、铺装等,隐态要素包括人的空间行为、情感要素、文化内涵等。显态要素为隐态要素服务和设计。 3.1休憩设施 (1)长椅。大众的需求是多样的,因此休憩设施也应多样化。靠背椅舒适,无靠背长椅便于人们自由调整视线和放置食品、饮料。针对人们交谈需求,应尽量利用边缘、转角空间布置园椅,例如采用多折形长椅、凸凹两边型、l型长凳等形式的园椅。椅子的材料可以选择混凝土、金属、瓷砖及石材等材质。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的草坪很受人们欢迎,是大容量的辅助坐憩设施。 (2)桌子:在人们经常聚集处应设置桌子,供人们打牌、下棋、品茶等。可为户

9、外桌子加上遮阳伞,在遮阳的同时增强了空间围合和领域感,能阻挡高空坠物,并给人以重要视觉提示即:这里有活动,欢迎您来坐坐。 3.2 园路铺装 在园路铺装时,首先应满足耐磨、耐压、防滑等基本要求。材料上,青石铺地朴素、淡 雅,木质铺地。铺装色彩和图案可起到空间界定、控制游人行进速度、加强方向感的作用。如纵长条纹暗示空间的延续,使人加速前行;横纹暗示空间转换或结束,使人减速缓行。在拼装图案上精心设计,则可大大增加趣味性。如某儿童公园中的石子画,用各种昆虫、花卉等图案铺装,很有浅浮雕味道,许多人因此大感有趣,在上面兴致勃勃地踩来踩去,指指点点。 3.3 水体 水是生命之源,亲水性是人的天性,表现出对亲水空间的亲近感、占有感、与自然形成“共生共享”的融合感。水一直是公园开放空间永恒的主题和“活跃源”。人们主要通过视、听、触觉等感受水的魅力,尽可能创造可接近的体验是必要的,例如设置环湖步道、亲水平台、戏水池等,并尽量采用木材、石材等生态环保材料。 4 结语 总之,公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