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学设计_第1页
孔子教学设计_第2页
孔子教学设计_第3页
孔子教学设计_第4页
孔子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孔子教学设计扁担沟中心学校马秀琴【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是根据论语等相关资料简要地对孔子作了一 些介绍。文章按照“总起一一分述”的思路行文,先介绍了孔子的生平概况, 再具体地讲了孔子生平中有代表性的几件事情。通 过对孔子语言行为、神态 心理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孔子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读书等方面的品德。 突出了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设计理念】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拓展 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熏 陶,在读中积累语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2、和他的一些思想 主张。2 .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3 .认识“仲、儒、祭、祀”;会写“仲、育、儒、核、厉、粮、祭、祀、 覆”;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 人”等词语。【重点难点】通过学习孔子的几个小故事,感悟孔子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读书等方面的品德。【教学准备】课件:孔子的画像、生平简介等。【课时安排】2课时【设计流程】第一课时一、畅所欲言,引入揭题。同学们,对于老师,大家都非常熟悉,能说说你对老师的认识吗?(学生 可就自己认识的教师畅所欲言)在中国古代,有一位最有名的老师,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八”,真 可谓“桃李满天下”。

3、他被中国人尊为“万世师表”,他是谁呢?(板书课题: 孔子,读题。)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孔子的一些什么呢?请说一说。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注意本课的生字新词,可借助文 中拼音多读几次。2.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互当小老师纠正不正确的读音。然后再请几位 学生读课文。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孔子生平的哪些情况?讲述了他的哪几个故 事?用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的意思。故事1 :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事2 :不喝“盗泉”水故事3 :谈“识人不易”故事4 :晚年读周易四、作业布置。1 .朗读课文。2 .抄写课文的新字生词。第二课时3 前交流:

4、同学们,你们都喜欢那些名星?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孔子)二、复习巩固字词。韦编三绝推己及人为人处事祭祀怨课文中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生汇报,出示课件:故事1 :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事2 :不喝“盗泉”水故事3 :谈“识人不易”故事4 :晚年读周易二、精读课文,感悟品味。(一)精读第二段,了解孔子的几个小故事。l “韦编三绝”在课文哪个自然段。大家画出来,读一读。自由读第8自 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大家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这个故 事?2 .“推己及人”在课文哪个自然段。请大家自由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用孔子的话怎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

5、怎样理解?(要设 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做事要将心比心,自己所不愿的也不要强加于人。) 想想:联系实际说一说我们应怎样为人处世?3 .学习47自然段。自由读4-7自然段,画出描写孔子语言的句子,再读一读。思考:孔 子为什么这么说?你对孔子有什么看法?出示句子一: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1 )孔子是正人君子,他在穷困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 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 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2、)“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 “君子” “小人”分别

6、指什么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 话?(“君 子”指那些德行端正、品质高尚的人。“小人”指那些道德败坏、品质 恶劣的人。)(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君子在 的时候能,小人 就会 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 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有乐观 的生活态度。出示句子二:刚刚梦见了我的父亲,我想用干净的米饭来祭祀他。体会孔子此 时是怎么想的?读出试探的语气。孔子知道误会颜回后,感慨万分说:出示句子三:“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 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

7、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 正确,但内心不 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 不容易啊! ”联系上下 文说说自己的理解。(1)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啊?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 地去了解一个人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 的圣人?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智慧引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习乎?想像着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弟子们说的话,再指名读,带着理 解。(可启发学生体会如下两点:.孔子知错即改,有自我反省的勇气。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 “见其过而内自讼。”每个人都 不

8、可能完美无缺, 只有不断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品质,逐渐走向完 美。.认识、了解一个人,如果仅从表面看到的现象和一时产生的感觉,去作 出判断,常常会出现失误。只 有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得出的判断才可靠、 结论才正确。推而广之,认识和了解一件事、一种物,也是这样的。)在理解、品味的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朗读有关语句,以加深对内容的理 解和感悟。如读第一自然段对孔子的生平简介和第八自然段孔子怎样读周易的 语句都可以带着称赞、敬佩的语气读;对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至第七自然段,可 以安排分角色朗读,弟子的疑问语气及孔子对弟子的循循善诱,都可在朗读 中充分体现,指导学生要读得恰如其分,

9、读出其中所蕴含的感情。5.选择自己的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在小组内说说,再推选出最优秀的同学 在全班说。三、总结拓展。说说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的收获。四、作业布置作业:找找有关孔子的书来读一读。如:孔子的故事、孔 子拜师等。4.抓住文中描写孔子的言语行为、神态心理的语句,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 主张并认识孔子的形象风貌:扩展资料孔子的故事孔子三岁时死了父亲,母亲就带着他搬到了曲阜去住,靠着自己的一双手来抚养孔子。孔子十七岁那一年,鲁国的大夫请客招待读书人,孔子想趁机会露露面, 也去了,却被赶了出来:“我们请的都是知名人士,你来干什么? ”受了这番 刺激,他格外刻苦用功,要做个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快

10、到三十岁的时候,名声大起来了。有些人愿意拜他为老师。他就 办了一个书房,招收学生。贵族学生、平民学生他都收。过去只有给贵族念书 的“官学”,孔子办了 “私学”,以后贵族独占的文化教育也可以传给一般的 人了。三十岁时,他有机会去洛阳,就特地送了一只大雁给老子作为见面礼,向 他请教礼乐。老子姓李,名聃,年纪比孔子大得多,在洛阳当周朝守藏室的大 官(相当于现代国家图书馆馆长)。他见孔子来向他虚心求教,很喜欢,还 真拿出老前辈的热心来,很认真地教导孔子。末了还给孔子送行。他说:“我 听说有钱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送钱;有德行的人赠几句话。我没有钱,就 冒充一下有德行的人送你几句话吧:第一,你说的那些古人

11、早已死了,骨头也 都烂了,只有他们的话还留着;第二,君子遇着好时机,就驾着车去,时机不 好就走吧;第三,我听说会做买卖的人把货物藏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似的,道德 很高的人看上去好像挺笨似的;第四,你应该去掉骄傲,去掉欲念,因为 这 些对你都没有好处。我要告诉你的话就这几句。”孔子一一领受了。他回到 鲁国对他的门生说:“鸟,我知道它会飞;鱼,我知道它会游;走兽,我知 道它会跑。可是,会跑的可以用网去捉;会游的可以用钩子去钓;会飞的可以 用箭去射。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怎么风里来、云里去,怎么样上天。我见了 老子,没法捉摸他,他大概像一条龙吧。”就在孔子会见老子那一年年底,郑 国的子产死了。郑国人都流泪

12、,也有哭得好像死了亲人似的。孔子一听到子 产死了,也哭起来。他说:“他真是我所想念的古代爱人的人!”孔子很钦佩子产,也跟他见过 面,像尊敬老大哥那样尊敬子产。在想法上也多少受了他的影响。比如说,郑国遭到了火灾,别人请子产去 求神,还说:“要不然,接着还要发生火灾。”可子产不答应。他说:“天道 远,人道近;我们要讲贴近老百姓利益的人道,不讲渺渺茫茫的天道。”郑国 有水灾,别人又请他去祭祀龙王爷。子产 又不答应。他说:“我们求不着龙, 龙也求不着我们。谁跟谁也不相 干。”这些思想在当时可以算是很了不起的。 孔子在讲天道、人道方面是跟子产很相像的。孔子总想寻找机会,实现他的理想,到处奔波,后来还曾周游列国,可一 直没能如愿,还差点被人打死,也几乎饿死,他说自己活像一只无家可归的野 狗。曾经有人向他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 路不肯回答。孔子知道后 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对他这样说:孔 子这个人呀,追求真理不知疲倦, 教导别人不知厌烦,发愤学习时忘记了吃饭,快乐时忘记了忧愁,连人变得老 了都不知道。六十三岁上,孔子回到鲁国,一心一意把精力搁在编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