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课件:第5单元 第1板块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课件:第5单元 第1板块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课件:第5单元 第1板块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课件:第5单元 第1板块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课件:第5单元 第1板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板块赏析示例课时训练一123基 础 梳 理能 力 提 升语 言 运 用基 础 梳 理 答案:yn/ynsh/yl/lo/kju/ju/ush/sh/shu 答案:棘/剌/喇 殆/怠/骀 嬴/赢/瀛 芥/介/疥 答案:(1)交互、相继。(2)因为。(3)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4)满足。(5)确定,断定。(6)灭亡。(7)两次。(8)如果。 4. 文学常识填空。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_,唐宋八大家之一。六国论和过秦论的“论”都属一种_文体。六国论的中心句是“_”。两个分论点是:一_;二_。作者从六国破灭而总结出的历史教训是:_。 答案:老泉议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

2、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 名句名篇默写。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_。奉之弥繁,_。 (3)以地事秦,_,_,火不灭。 (4)以赂秦之地,_,以事秦之心,_,并力西向,_。 (5)苟以天下之大,_,是又在六国下矣。 答案:(1)弊在赂秦(2)暴秦之欲无厌侵之愈急 (3)犹抱薪救火薪不尽 (4)封天下之谋臣 礼天下之奇才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能 力 提 升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

3、: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解析:A项“取道”;C项“道义”;D项“天道,自然的规律”;E项“说”

4、;F项“疏通”;B项与例句均当“途径”讲。 答案:B 7. 试分析第2自然段从哪四个方面论证了“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 (1)_ (2)_ (3)_ (4)_ 答案:(1)将秦国得到的诸侯贿赂的土地与征战得到的土地数量进行比较,说明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 (2)概述三国的祖先得来土地的艰难和子孙拱手让人土地的轻易,说明三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 (3)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的角度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的道理。 (4)引用古人的话说明“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道理,论证了“弊在赂秦”的道理。 8. 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和_。 答案:引证法对比论证法 解析:“咎

5、”意为“责怪”;“摈”意为“排斥”“抵御”;“罪秦”意为“怪罪秦国”;“视”意为“比较,比照”。 答案:C 解析:“咎”意为“责怪”;“摈”意为“排斥”“抵御”;“罪秦”意为“怪罪秦国”;“视”意为“比较,比照”。 答案:C 解析:连词,却,但,表转折。B项动词,做/动词,成了,作为;C项连词,来/介词,因为;D项助词,的/代词,它。 答案:A 11.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苏辙认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B. 李桢认为六国在“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等方面与秦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C. 苏辙

6、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D. 李桢认为六国灭亡是由于未占据有利地势,又未得天助,否则,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也可以像秦国一样一统天下。 解析:条件应为: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答案:A 1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 译文:_ _ (2)彼秦者将何为哉? 译文:_ _ 答案:(1)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齐、楚、燕、赵四国在自己境内休养生息。 (2)那秦国将有什么作为呢? 译文: 六国论(节选) 苏辙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

7、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侯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这样,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

8、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用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吞并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六国论(节选) 李桢 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不能一味责怪秦国。在那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

9、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任意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语 言 运 用 13. 2013山东高考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_。 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学生乙: _。 答案:示例一: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 示例二: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 14.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雾霾形成原因。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了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环保专家表示,如果在冬季遇到长时间雾霾过程,通常在北方地区是因为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区连续三天的空气污染物积累就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在南方地区,如果生产和交通排放量大,也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 答:_ _ _ 答案:冷空气较弱;水汽条件较好;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较多。 15. “和谐社会”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社会理想,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就表达了这一理想;现在,它也成了当今我国社会的主流声音之一。当你带着善意面对你周围的人、事、物时,你会感觉到“和谐”就在我们的身边。阅读下面一幅漫画,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