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Q64-2006压缩机安装调试通用规范2006-3-25 发布2006-4-15实施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垫铁斜垫铁A型斜垫铁B型平垫铁C型斜垫铁和平垫铁的规格和尺寸(mm表1斜垫铁平垫铁C型A型B型代号LbC代号LbC最小代号Lb最小最大斜1 A1005034斜1B90503甲19050斜2 A1407048斜2B120704平212070斜3 A18090612斜3B160906甲316090斜4 A220110816斜4B2001108平4200110斜5 A3001501020斜5B28015010平5280150斜6A4002001
2、224斜6B38020012平63802003.122厚度(h)可根据实际需要和材料的材质和规格确定,斜垫铁的斜 度宜为1/101/20。对振动较大或精密设备的垫铁斜度可为1/40。3.1.3采用斜垫铁时,斜垫铁的代号宜与同代号的平垫铁配合使用。3.1.4斜垫铁应成对使用,成对的斜垫铁应采用同一斜皮。3.2当设备的负荷由垫铁组承受时,垫铁组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 要求:3.2.1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3.2.2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应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 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3.2.3相邻两垫铁组间的距离,宜为 500mn1000 mm底架中部(特别是 压缩机下)也
3、应设置垫铁。3.2.4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应各垫一组垫铁。3.3使用斜垫铁或平垫铁调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3.3.1承受负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斜垫铁,且调平后灌浆前用定位 焊焊牢。3.3.2 承受承负荷或有较强连续振动的设备宜使用平垫铁。3.4 每一垫铁组宜减少垫铁的块数,且不宜超过五块,并少用薄垫铁。放置平垫铁时,最厚的放在下面,最薄不小于2mm的放在中间,并应将各垫铁相互用定位焊焊牢,但铸铁垫铁可不焊。3.5 每一垫铁纽成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设备调平后,每纽垫铁均应压紧,并用手锤逐轻击听音检查。对高速运转的设备,用0.05mm塞尺检查垫铁之间及垫铁与底座面之间的间隙时,在垫铁同一断
4、面处以两侧塞入 的长度总和不得超过垫铁长 (宽)度的 l 3。3.6 设备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10mm30mm斜垫铁宜宜露出10mn50mm垫铁最伸入设街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 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4 试运转4.1 压缩机起动前应符合下列要求:4.1.1 全面复查气缸盖、 气缸、机身、十字头、连杆、轴承盖等紧固件, 应已紧同和锁紧。4.1.2 仪表和电气设备应调整正确, 驱动机的转向应与压缩机的转向相 符。4.1.3 润滑剂的规格、 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润滑系统经试 运转应符合要求,供油应正常。进、排气管路应清洁和畅通。 各级安全阀经校验、整定,其动作应灵敏
5、、可靠。 滑道浇油、气缸注油。盘车35数转,应灵活无阻滞现象。 压缩机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将各级吸、排气阀拆下 ( 必要时)4.1.4 进、排水管路应畅通, 冷却水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冷却水系统经 试运转应符合要求。4.1.54.1.64.1.74.1.84.24.2.1启动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其运转应正常。 检查盘车装置,应处于压缩机启动所要求的位置。点动压缩机,应在检查备部位无异常现象后, 再依次运转 5min、4.2.24.2.34.2 .430 min 和 2h 以上,每次启动运转前检查压缩机润滑情况均应正常。4.2.5 运转中油压、油温和各摩擦部位的温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
6、件 的规定。4.2.6 运转中备运动部件应无异常声响,各紧固件应无松动。4.3 压缩机审空气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4.3.1 空气负荷试运转前, 应先装上空气滤清器, 并逐级装上吸、排气阀, 再起动压缩机进行吹手扫;从一级开始,逐级连通吹扫,每级吹扫应不小 于30min,直至排出的空气清洁为止。1.3.2 吹扫后,应拆下各级吸、排气阀清洗洁净,如无损坏,随即装上 复原。4.3.3 升压运转的程序、 压力和运转时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当 无规定时,其排气压力为额定压力的 l/4 时应连续运转 lh ;为额定压力的 1/2时应连续运转2h;为额定压力的3/4时应连续运转2h;在额定压力
7、下 连续运转不应小于3h。升压运转过程中,应在前一级压力下运转无异常现 象后,方可将压力逐渐升高。4.3.4 压缩介质不是空气的压缩机,当采用空气进行负荷试运转时;其 最高排气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4.3.5运转中油压不得小于0.1MPa曲轴箱或机身内润滑油的温度不应 大于70 C4.3.6 各级排水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润滑油的压力、温度和各部位的供油情况。 各级吸、排气的温度和压力。各级进、排水的温度、压力和冷却水的供应情况。 各级吸、排气阀的工作应无异常现象。动运部件应无异常响声。 连接部位应无漏气、无漏油或漏水现象。连接部位应无松动现象。 气量调节装置应灵敏。 主轴承、
8、滑道、填函等主要磨擦部位的温度。4.4 压缩机有空气负荷试运转中,应进行下列各项检查和记录:4.4.14.4.24.4.34.4.44.1.54.4.64.4.74.4.84.4.94.4.10 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温升。4.4.11 自动控制装置应灵敏、可靠。4.5 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后,应清洗油过滤器和更换润滑油。5 调试5.1 调试:改正、去除设备上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有毛病的部分。5.2 调试者必须按附表 1 的步骤进行调试,并将记录返回售后服务部门 存档。6压缩机试车和运转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方法:发现的问题 排气量不足发生的原因解决的方法(1)气阀泄漏(2)填料漏气、管阀件
9、泄漏(3) 第I级气缸余隙容积过大(4) 第I级气缸的设计余隙容 积小于实际结构的最小余隙 容积(8)进压缩机进气压力不够 活塞环泄漏引起排量不足 干燥器再生气未关闭 仪表误差大功率消耗超过设计规定(1) 气阀阻力太大(2) 吸气压力太低(3) 压缩级之间的内泄漏(1) 检查低压级气阀,并采取相应措施:a. 阀座、阀片经过磨损。密封不严而漏气, 使捧气量不足。检查方法为用煤油试滑,措 施是对阀座、阀片进行研磨或更换。b. 吸气阀弹簧弹力不合适,使捧气盟不足。 检查方法是查弹簧弹力,措施是按规定的弹 簧力选弹簧,或更换不合要求的的弹簧。c. 吸、排气阀弹簧折断。安装倾斜、卡住, 造成气阀关闭不严
10、,使排气量不足,检查方 法:仔细检查弹簧,措施是更换折断的弹簧, 认真调整好倾斜、卡住的弹簧。d. 由于气阀积炭过多影响气阀开、关,措 施是用煤油清洗气阀。(2) 检查填料和管阀件的密封情况,检查方 法:管阀件用肥皂水试漏,措施是更换管阀 件。填料用专门的测漏仪检查看泄漏量是否 小于规定数值。造成填料泄漏的原因如下:a.填料密封油供应不足,措施是重新调节 注油器。b .活塞杆磨损、拉伤,措施是对活塞杆 进行修理或更换。c .密封环内圆表而磨损,弹簧力不足, 与活塞杆之间产生了过大间隙造成排气量不 足,内,内,措施是换环及弹簧。检查气缸的死点间隙是否在规定的范围 措施是调整气缸余隙。检查气缸的死
11、点间隙足否在规定的范围 措施是若设计错误,应修改设计来调整余隙。(5) 检查进气压力表,措施是清洗进气过滤器 以增加进气压力,或改变管径及管长度。(6) 检查质量流量计,措施是更换活塞环。(7) 关闭再生气(8) 重新校定(1) 检查气阀弹簧力是否恰当,气阀通道面积 是否足够大,措施是更换气阀弹簧及气阀。(2) 检查管道和冷却器,是否阻力太大,清洗 或改变管道。(3) 检查吸、捧气压力是否正常,各级气体排 出温度是否增高。措施是修理及清洗气阀。3级间压力超过设计正常压力(1) 后一级吸、排气阀不好(2) 第1级吸入压力过高(3) 前一级冷却器能力不足 到后一级间的管路抗阻增 大(5)本级吸、排
12、气阀不好或装 反(1) 检查气阀,用煤油试漏,措施是更换损坏 件。(2) 检查一级压力表,措施是重新调整进气调 压阀。(3) 检查冷却器是否结垢,措施是进行酸洗。(4) 检查管路使之畅通。(5) 检查气阀是否装反,检查方法是用螺丝刀 从缸盖方向向阀片触动,如阀片被压向气缸 体一侧,此阀便是吸气阀。如阀片不动,则 是排气阀,措施是重装。4级间压力低于设计正常压力第1级吸、排气阀不良引起排 气不足及第1级活塞环泄漏过 大(1) 前一级排出后或后一级吸 入前的机外泄漏(2) 吸入管路抗阿阻太大(3) 活塞环泄漏引起排气量不 足(4) 进气过滤器阻塞引起进气 压力下降(1) 检查气阀,用煤油试漏,措施
13、是更换损坏 件,检查活塞环,用塞尺查活塞环径向间隙 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措施是换环。(2) 检查管路,措施是使之畅通,清洗过滤器。(3) 检查活塞环,用塞尺查活塞环径向间隙是 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措施是换环。(4) 清洗过滤网5排气温度超 过设计正常 温度(1) 排气阀检查泄漏(2) 吸入温度超过规定(3) 气缸或冷却器效果不良(1) 检查排气阀,用煤油试漏,措施是更换损 坏件。(2) 检查工艺流程:图示工艺图,移开吸入口 附近的高温机器。(3) 增加冷却器水量,清洗冷却器使之从畅 通。6运动部件发 生异常的声 音(1) 十字头、轴承盖、连杆螺 栓的螺母松动或断裂(2) 连杆大、小头瓦及十字头
14、滑道等处间隙过大各轴瓦与轴承座接触不 良,有问隙曲轴与联轴器配合松动(1) 紧固或更换损坏件(2) 用塞尺检查,并调整间隙,可用刮研大头 瓦背的方法来减少大头瓦与连轩的间隙。 刮研轴瓦瓦背,调整间隙到规定范围内。 停机紧固联轴器与曲轴的连接,更换压缩 机与电机之间的切向键。7气缸内发生异常的声音(1) 气阀有故障(2) 气缸余隙容积太小(3) 润滑油太多或气体含水 太多,产生水击现象(4) 异物掉入气缸内(5) 气缸套松动或断裂(6) 活塞轩螺母或活塞螺母松 动(7) 填料破损(1) 检查排气阀(如弹簧、阀片损坏等),并消除故障。(2) 适当加大余隙容积(如加厚垫片)。(3) 适当减少润滑油量
15、,提高油、水分离效 果,或在气缸下部加排泄阀。(4) 检查(如安装时掉入螺母等)并消除之。(5) 检查并米取相应措施或更换。(6) 紧固之或采取相应的防松措施。(7) 更换填料。8气缸发热a.冷却水太少或冷却水中断a.检查冷却水供应情况如水压太低、阻力太b.气缸润拊油太少或润滑油 中断C.由于赃物进入气缸,使镜 面拉毛大、结垢严重等。b.检查气缸润滑油油压是否正常,油量是否 足够、润滑油的粘度太高。C.检查气缸镜面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9轴承或十字 滑履发热a. 配合间隙过小b. 轴和轴承接触不均匀C.润滑油油压太低或断油d.润滑油太脏a. 调整间隙b. 重新刮研轴瓦C.检查油泵是否正常工作,油
16、路是否畅通、 油质足否正常情况。d.更换润滑油10油泵油压不够或没有压a. 吸油管不严密,管内有空气b. 油泵漏油C.油管堵塞d. 油箱内润滑油太少e. 油过滤器太脏a. 检查吸油管是否有剧烈振动或声响等排出 空气。b. 检查吸管路和油泵外表面是否有油并清 除。C.检查并清除。d. 增加润滑油。e. 清洗油过滤器或更换滤网。11填料漏a. 润滑油供应不足或断油b. 活塞杆磨损、拉伤C.密封兀件内圆表面磨损d. 密封元件的弹簧弹力不足e. 放空管不通f. 填料装配不良a. 充分供应润滑油。b. 修复活塞杆或更换。C.更换已磨损的密封元件d. 更换弹簧。e. 疏通放空管。,f. 重新装配填料。12
17、机体部分发生不常振动a. 各油承及十字头滑道间隙 过大b. 气缸振动引起C.各部件连接不好d. 联轴器的偏差超过允许值e. 轴承磨损严重,间隙过大f. 电机振动弓1起a. 调整各部分间隙b. 消除气缸振动C.检查并调整之d. 检查联轴器的偏羌并调整e. 更换已磨损的轴承f. 消除电机振动13气缸部分发生不正常的振动a. 支撑不好b. 填料和活塞环磨损C.配管振动引起的d. 垫片松e. 气缸内有异物f. 活塞的压紧螺帽松动a. 调整支撑间隙b. 更换填料和活塞环C.消除配管的振动d. 调整垫片e. 检查并消除f. 检查并紧固和止动14管道发生不 正常振动a. 管卡太松或断裂b. 支撑刚性不够C.气流脉动引起共振 d.配管架子振动大a. 紧固或更换之b. 加固支撑C.用预流孔改变其共振面d.加固配管架子附加说明:本标准由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室起草。本标准编制依据:GB502719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JBJ23 1996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编制:刘艳秋校对:刘红审核:马红武批准:王军可附表1调试基本步骤及结论序项目结果合理结果不合理备注l阅读使用说明书及其它技术资料(如随机图样等)2复查水平0.2 /10003四周垫铁的合理性4机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焊工车间考试题及答案
- 国企财务考试题及答案
- 光纤产品考试题及答案
- 古筝乐理考试题及答案
- 公会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安全用绳子
- 钢材销售考试题及答案
- 釜山方言考试题及答案
- 《初中数学几何初步拓展练习》
- 服装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传热学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国家机构有哪些》优秀课件
- 瑞美检验医生工作站操作手册
- 欧美电影文化(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答案
- 双人心肺复苏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大纲
- T-GDPA 3-2021 奥利司他胶囊质量标准
- GB/T 31586.2-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2部分:划格试验和划叉试验
- GB 21258-2007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GA/T 1499-2018卷帘门安全性要求
- 2型糖尿病的综合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