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论文_第1页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论文_第2页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论文_第3页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论文_第4页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系别及专业: 机电系 数控技术 姓 名: 刘丽 完成日期: 2011年3月 30日 摘要 数控技术是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技术的简称。它采用数字化信号对被控制设备进行控制,使其产生各种规定的运动和动作。利用数控技术可以把生产过程用某中语言编写的程序来描述,将程序以数字形式送入计算机或专用的数字计算装置进行处理输出,并控制生产过程中相应的执行程序,从而使生产过程能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采用数控技术的控制系统称为数控系统(numerical control system)。根据被控对象的不同,存在

2、多种数控系统,其中产生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是机械加工行业中的各种机床数控系统。 安装有数控系统的机床称为数控机床。它是数控系统与机床本体的结合体。数控车床是数控系统与车床本体的结合体;数控铣床是数控系统与铣床本体的结合体。除此之外还有数控线切割机床和数控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是集机械、计算机、微电子、现代控制及精密测量等多种现代技术为一体的高度机电一体化设备。数控机床的产生使传统的机械加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复杂工件的制造成为可能,更表现在采用了数控技术后使生产加工过程真正实现了自动化。 关键词:数控技术 轴类零件 加工 运动 目 录第一章 概述11.1数控

3、机床生产与发展11.2数控机床的分类4第二章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52.1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72.2零件图纸的工艺分析72.3确定装夹方案92.4确定加工路线与进给路线92.5刀具的选择102.6选择切削用量122.7典型轴套类零件实体分析132.8数控加工程序14致 谢20参考文献21第一章 概述1.1 数控机床的生产与发展 1数控机床的产生社会需求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有力的因素。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于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飞行器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零件大多形状非常复杂,材料多为难加工的合金。用传统的机床和工艺方法进行加工,不能保证精度,也很难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解决零件复杂形状

4、表面的加工问题,1952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半个世纪以来,数控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数控机床的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个时代: (1)数控(nc)阶段(1952年1970年) 早期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低,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人们只好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一台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这就是硬件连接数控,简称数控(nc)。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经历了三代,即1952年的第一代电子管数控机床,1959年的第二代晶体管数控机床,1965年的第三代集成电路数控机床。 (2)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0年现在

5、) 1970年,通用小型计算机已出现并投入成批生产,人们将它移植过来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从此进入计算机数控阶段。这个阶段也经历了三代,即1970年的第四代小型计算机数控机床,1974年的第五代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1990年的第六代基于pc的数控机床。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也随之不断更新,发展非常迅速,几乎每5年更新换代一次,其在制造领域的加工优势逐渐体现出来。2、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数控机床的出现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

6、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当前世界上数控机床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1)高速度、高精度化速度和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对于数控机床,高速度化首先是要求计算机数控系统在读入加工指令数据后,能高速度处理并计算出伺服电机的位移量,并要求伺服电机高速度地做出反应。此外,要实现生产系统的高速度化,还必须谋求主轴转速、进给率、刀具交换、托盘交换等各种关键部件也要实现高速度化。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一般是通过减少数控系统的误差和采用补偿技术来达到。在减少数控系统误差方面,一般采取三种方法:提高数控系统的分辨率、以微小程序段实现

7、连续进给;提高位置检测精度;位置伺服系统采用前馈控制与非线性控制。在采用补偿技术方面,除采用间隙补偿、丝杠螺距补偿和刀具补偿等技术外,还采用了热变形补偿技术。 (2)多功能化 一机多能的数控机床,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为了提高效率,新型数控机床在控制系统和机床结构上也有所改革。例如,采取多系统混合控制方式,用不同的切削方式(车、钻、铣、攻螺纹等)同时加工零件的不同部位等。目前,国产数控系统控制轴数多达16轴,同时联动的轴数已达到9轴。 (3)智能化 数控机床应用高技术的重要目标是智能化。智能化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引进自适应控制技术 自适应控制技术是要求在随机的加工过程中,通

8、过自动调节加工过程中所测得的工作状态、特性,按照给定的评价指标自动校正自身的工作参数,以达到或接近最佳工作状态。 附加人机会话自动编程功能 建立切削用量专家系统和示教系统,从而达到提高编程效率和降低对编程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 具有设备故障自诊断功能 数控系统出了故障,控制系统能够进行自诊断,并自动采取排除故障的措施,以适应长时间无人操作环境的要求。 (4)小型化 蓬勃发展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对数控系统提出了小型化的要求,体积小型化便于将机、电装置揉合为一体。日本新开发的fs16和fs18都采用了三维安装方法,使电子元器件得以高密度地安装,大大地缩小了系统的占有空间。 (5)高可靠性 数控系统比较

9、贵重,用户期望发挥投资效益,因此要求设备具有高可靠性。特别是对在长时间无人操作环境下运行的数控系统,可靠性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采取了各种有效的可靠性措施,现代数控机床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可达到1000036000h。数控机床加工的特点及应用3、 数控机床加工的特点 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可以加工具有复杂型面的工件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零件的形状主要取决于加工程序。因此只要能编写出程序,无论工件多么复杂都能加工。例如,采用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就能加工螺旋桨的复杂空间曲面。 (2)加工精度高,质量稳定 数控机床本身的精度比普通机床高,一般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

10、为0.01,重复定位精度为0.005,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参与操作,因此工件的加工精度全部由数控机床保证,消除了操作者的人为误差;又因为数控加工采用工序集中,减少了工件多次装夹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所以工件的精度高,尺寸一致性好,质量稳定。 (3)生产率高 数控机床可有效地减少零件的加工时间和辅助时间。数控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的调节范围大,允许机床进行大切削量的强力切削,从而有效地节省了加工时间。数控机床移动部件在定位中均采用了加速和减速措施,并可选用很高的空行程运动速度,缩短了定位和非切削时间。对于复杂的零件可以采用计算机自动编程,而零件又往往安装在简单的定位夹紧装置中,从而加速了生产准备过程

11、。尤其在使用加工中心时,工件只需一次装夹就能完成多道工序的连续加工,减少了半成品的周转时间,生产率的提高更为明显。此外,数控机床能进行重复性操作,尺寸一致性好,减少了次品率和检验时间。 (4)改善劳动条件 使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操作者的主要任务是程序编辑、程序输入、装卸零件、刀具准备、加工状态的观测、零件的检验等,劳动强度极大降低,机床操作者的劳动趋于智力型工作。另外,机床一般是封闭式加工,既清洁,又安全。 (5)有利于生产管理现代化 使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可预先精确估算出零件的加工时间,所使用的刀具、夹具可进行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数控机床使用数字信号与标准代码为控制信息,易于实现加工信息的

12、标准化,目前已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现代集成制造技术的基础。4、 数控机床的适用范围 从数控机床加工的特点可以看出,数控机床加工的主要对象有: (1)多品种、单件小批量生产的零件或新产品试制中的零件; (2)几何形状复杂的零件; (3)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零件; (4)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工序加工的零件; (5)用普通机床加工时,需要昂贵工装设备(工具、夹具和模具)的零件。1.2数控机床的分类 1) 按控制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轨迹分类 点位控制(point to point control ) 或位置控制(positioning)数控机床 轮廓控制cont

13、ouring control数控机床 2) 按加工方式分类 a.金属切削类:如数控车、钻、镗、铣、磨、加工中心等。 b.金属成型类:如数控折弯机、弯管机、四转头压力机等。 c. 特殊加工类: 如数控线切割、电火花、激光切割机等。 d. 其他类:如数控火焰切割机、三坐标测量机等。 3) 按控制坐标轴数分类 a. 两坐标数控机床:两轴联动,用于加工 各种曲线轮廓的回转体,如数控车床。 b. 三坐标数控机床:三轴联动,多用于加工曲面零件,如数控铣床、数控磨床。 c. 多坐标数控机床:四轴或五轴联动,多用于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 4). 按驱动系统的控制方式分类 a. 开环控制数控机床 b. 闭环控制(

14、closed loop control)数控机床 c. 半闭环控制(semi-closed loop control)数控机床 第二章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2.1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

15、较高,其技术要求一般根据轴的主要功用和工作条件制定。 主要要求如下: a. 尺寸精度比一般的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高。轴类零件中支承轴颈的精度要求最高,为it5it7;配合轴颈的尺寸精度要求可以低一些,为it6it9。 b. 形状精度高。 c. 位置精度高,其一般轴的径向跳动为0.010.03,高精度的轴为0.0010.005。 d. 表面粗糙度比一般的零件高,支承轴颈和重要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常为0.10.8um,配合轴颈和次要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83.2um。 轴类零件一般常用的材料有45钢、40cr合金钢、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还有20crmoti、20mn2b、20cr等

16、。轴类零件最常用的毛坯是棒料和锻件,只有一些大型或结构复杂的轴,在质量允许时才采用铸件。由于毛坯经过锻造后,能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均匀分布,可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所以除了光轴、直径相差不大的阶梯轴可使用热轧料棒料或冷拉棒料外,一般比较重要的轴大都采用锻件。另外轴类零件的毛坯还需要经过热处理。轴的结构设计原则:a. 节约材料,减轻重量尽量采用等强度的外形尺寸,或大的截面系数的截面形状。b. 易于轴上零件的精确定位,稳固装配拆卸和调整。c. 采用各种减少应力应用和提高强度的结构措施。d. 便于加工制造和保证精度。轴类零件中工艺规程的制订,直接关系到工件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一

17、零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加工方法,但只有某一种较合理,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a. 零件图工艺分析中,需理解零件结构特点、精度、材质、热处理等技术要求,且要研究产品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及验收标准。b. 渗碳件加工工艺路线一般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去碳加工淬火车螺纹、钻孔或铣槽粗磨低温时效半精磨低温时效精磨。c. 粗基准选择:有非加工表面,应选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对所有表面都需加工的铸件轴,根据加工余量最小表面找正。且选择平整光滑表面,让开浇口处。选牢固可靠表面为粗基准,同时,粗基准不可重复使用。d. 精基准选择:要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设计基准或装配基准作为定位基

18、准。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用同一个定位基准。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测量基准重合。选择精度高、安装稳定可靠表面为精基准。 2.2 零件图纸的工艺分析如图3.2.1-1该轴类零件由圆柱、圆锥、圆弧、螺纹和槽等表面组成。零件材料为45号钢,无热处理要求,该零件进行精加工,图3.2.1-1中70不加工。通过上述分析,可以采用下面的工艺措施: 选用具有直线、圆弧插补功能的数控车床加工,机床名称:cjk6032a数控机床,如下图:3.2.1-2所示。如图:3.2.1-2相关参数如下:a. 零件螺纹外径、圆锥、侧角、外圆和台阶可一次加工,圆弧已大于90,加工是要注意保证加工不干涉。b. 为便于装夹

19、,坯件左端预车出加持部分,右端也应先车出并钻好中心孔,毛坯用料为直径70mm棒料。c. 该零件在加工中只需要一次装夹加工,从图纸上进行尺寸标注分析:工件坐标系的工件原点应选择定在零件装夹后的右端面圆心处o(0,0)点,如图3.2.1-1所示。2.3 确定装夹方案由于夹具确定了零件在数控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因而根据要求夹具能保证零件在机床的正确坐标方向,同时协调零件与机床坐标系的尺寸。因此数控机床的夹具应定位可靠、稳定,一般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单动卡盘或弹簧夹头。分析本工件为外轮廓加工,外表面可以依次加工,无内孔,可采用一次装夹完成粗、精加工。为了保证在加工螺纹时确保工件不来回晃动,减少误差

20、,一般以轴线和左端面为定位基准,左端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定心夹紧,右端采用活动顶尖支撑装夹方案。2.4 确定加工路线及进给路线加工顺序的确定按由内到外、由粗到精、由近到远的原则确定,在一次装夹中尽可能加工出较多的工件表面。因此在本设计中加工路线是按先粗车(给精车留余量1mm),然后再精车,按先主后次的加工原则尽量使“刀具集中”,即用一把刀加工完相应的部位,在换另一把刀加工其他部位。以减少空行程和换刀时间,因此:a. 车外圆:自右向左加工,起加工路线为:先倒角切削螺纹的实际外圆28侧角切削锥度部分撤消圆弧部分车削66。b. 切槽:考虑到槽不太宽,可采用一把刀一刀完成,选择刀具宽度与槽宽相等,分多刀

21、步进切削。步进深度为1mm。c. 车螺纹:分析螺纹深度不深,采用两刀完成螺纹加工。d. 切断:零件加工结束后,选择切断刀将工件从棒料上分离出来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加工路线如下图3.2.3所示(数控自动加工工序卡):如图3.2.3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数控自动加工工序卡型别车削零件图号零件名称轴类零件31设备名称车床设备型号cjk6032a程序号%0001基本材料45钢硬度hrc26-28工序名称区域车削工序号nc01工步号工步内容夹刀具量具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粗车外圆01外圆车刀01游标卡尺2 精车槽02切槽刀02千分尺3精车螺纹03螺纹刀01游标卡尺4精车外圆03螺纹刀02千分尺2.5 刀具的选择与

22、普通机床相比,数控加工时对刀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刚性好、精度高,而且要求尺寸稳定、耐用度高、断屑和排屑性能好,同时要求安装调整方便,满足数控机床的高效率。因此,刀具的选择是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影响机床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在编程时选择刀具通常要考虑机床的加工能力、工序内容、被加工零件材料等因素。数控加工刀具材料要求采用新型优质材料,一般原则是尽可能选择硬质合金精密加工时还可选择性能更好、更耐磨的陶瓷立方氮化硼和金刚石刀具并优选刀具参数。一般来说需将所选定的刀具参数填入表轴承套数控加工刀具卡片中,以便于编程和操作管理。常见的轴套类数控加工刀具如下。 轴承

23、套数控加工刀具卡片产品名称或代号数控车工艺分析实例零件名称轴承套零件图号lathe-01序号刀具号刀具规格名称数量加工表面刀尖半径mm备注1t0145硬质合金端面车刀1车端面2t02中心钻1钻中心孔3t03割槽刀1割槽4t04镗刀1镗内孔各表面5t0590外圆车刀1车外圆表面6t06大钻头1钻底孔7t0760外螺纹车刀1车m45螺纹编制张忠祥审核批准年 月 日共1页第1页根据加工要求,选用三把刀具,号刀车外圆,号刀切槽,号刀车螺纹及进行精加工。刀具应正确的选择换刀点,以便在换刀过程中,刀具与工作机床和夹具不会碰撞。此设计中,换刀点为p(100,100)见图2.2.1-1。a. 粗车外轮廓选择硬

24、质合金90度外圆刀,其副偏角应取大一些为防止干涉,现取副偏角为35度;b. 切槽选择硬质合金切槽刀,刀尖宽度为5mm;c. 精车倒角、外圆、圆锥、圆弧。车m281.5螺纹,应选用硬质合金60外螺纹刀,取刀尖半径为0.150.2mm。刀具选择完毕、工件装夹方式确定后,即可通过确定工件原点来确定工件坐标系。如果要运行这一程序来加工工件,必须确定刀具在工件坐标系开始运动的起点。程序起始点或起刀点一般通过对刀来确定,所以,该点又称为对刀点。在编制程序时,要正确选择对刀点的位置。对刀点设置原则是:a. 便于数值处理和简化程序编制;b. 易于找正并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查找;c. 引起的加工误差小。对刀点可以设

25、置在加工零件上,也可以设置在夹具或机床上。2.6 选择切削用量数控编程时,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并以指令的形式写入程序中。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背吃刀量及进给速度等。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用不同的切削用量。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并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1、 主轴转速的确定主轴转速应根据允许的切削速度和工件(或刀具)直径来选择。根据本次加工的实际情况选择主轴转速为:车直线、圆弧和切槽时其粗车主轴转速为400r/min,精车时,主轴转速900r/min,车螺纹时的主轴转速为400

26、r/min。2、 进给速度的确定进给速度是数控机床切削用量中的重要参数,主要根据零件的加工进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工件的材料性质选取。最大进给速度受机床刚度和进给系统的性能限制。一般粗车选用较高的进给速度,以便较快去除毛坯余量,精车以考虑表面粗糙和零件精度为原则,应选择较低的进给速度,得出下表粗精外圆0.15min/r0.08min/r内孔0.05min/r0.04min/r槽0.04 min/r在本例中选择进给速度为:粗车时,选取进给量为0.14mm/r,精车时,选取进给量为0.08mm/r,车螺纹时,进给量等于螺纹导程,选为1.5mm/r。3、 背吃刀量确定背吃刀量根据机床、工件和刀

27、具的刚度来决定,在刚度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背吃刀量等于工件的加工余量(除去精车量),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生产效率。为了保证加工表面质量,可留少量精加工余量,一般0.2-0.4mm。本例中,背吃刀量的选择大致为如下表3.3.3:粗精外圆1.5-2(mm)0.2-0.4(mm)内孔1-1.5(mm)0.1-0.3(mm)螺纹随进刀次数依次减少槽根据刀宽,分两次进行注意:背吃刀量的选择因粗、精加工而有所不同。粗加工时,在工艺系统刚性和机床功率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取较大的背吃刀量,以减少进给次数;精加工时,为保证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背吃刀量一般取0.l0.4 mm较为合适。故在本例中粗加工时

28、:切削深度为4mm,精车时切削深度为0.4mm。2.7 典型轴套类零件实体分析数控车床主要是加工回转体零件,典型的加工表面不外乎外圆柱、外圆锥、螺纹、圆弧 面、 切槽等。由于该零件的加工路线、切削用量 、刀具选择在上文已分析完毕,在此不在做重复分析。 走刀路线图:编写程序单,确定o为工件坐标系的原点(见图 4.2.1-1 )并将a点作为换刀点,即程序的起点。该零件加工程序见附录a:加工程序2.8 数控加工程序%01234n10 g50 s0n12 g00 g97 s1000 t0100n14 m03n16 m08n18 g00 x95.749 z12.970 n20 g00 x95.749 z

29、1.007 n22 g00 x78.014 z1.007 n24 g00 x68.014 z1.007 n26 g00 x66.600 z0.300 n28 g01 x66.600 z-177.300 f200.000 n30 g00 x68.014 z-176.593 n32 g00 x78.014 z-176.593 n34 g00 x78.014 z1.007 n36 g00 x64.014 z1.007 n38 g00 x62.600 z0.300 n40 g01 x62.600 z-122.255 f200.000 n42 g03 x66.600 z-128.978 i-10.300

30、 k-6.723 n44 g01 x66.600 z-146.000 n46 g01 x66.600 z-176.000 n48 g00 x68.600 z-176.000 n50 g00 x78.600 z-176.000 n52 g00 x78.600 z1.007 n54 g00 x60.014 z1.007 n56 g00 x58.600 z0.300 n58 g01 x58.600 z-119.901 f200.000 n60 g03 x62.600 z-122.255 i-8.300 k-9.077 n62 g00 x64.275 z-121.709 n64 g00 x74.275

31、 z-121.709 n66 g00 x74.275 z1.007 n68 g00 x56.014 z1.007 n70 g00 x54.600 z0.300 n72 g01 x54.600 z-118.414 f200.000 n74 g03 x58.600 z-119.901 i-6.300 k-10.564 n76 g00 x59.950 z-119.163 n78 g00 x69.950 z-119.163 n80 g00 x69.950 z1.007 n82 g00 x52.014 z1.007 n84 g00 x50.600 z0.300 n86 g01 x50.600 z-117

32、.454 f200.000 n88 g03 x54.600 z-118.414 i-4.300 k-11.524 n90 g00 x55.624 z-117.555 n92 g00 x65.624 z-117.555 n94 g00 x65.624 z1.007 n96 g00 x48.014 z1.007 n98 g00 x46.600 z0.300 n100 g01 x46.600 z-116.895 f200.000 n102 g03 x50.600 z-117.454 i-2.300 k-12.083 n104 g00 x51.299 z-116.517 n106 g00 x61.29

33、9 z-116.517 n108 g00 x61.299 z1.007 n110 g00 x44.014 z1.007 n112 g00 x42.600 z0.300 n114 g01 x42.600 z-116.677 f200.000 n116 g02 x43.070 z-116.690 i0.700 k10.677 n118 g03 x46.600 z-116.895 i-0.535 k-12.288 n120 g00 x46.974 z-115.913 n122 g00 x56.974 z-115.913 n124 g00 x56.974 z1.007 n126 g00 x40.014

34、 z1.007 n128 g00 x38.600 z0.300 n130 g01 x38.600 z-43.973 f200.000 n132 g01 x40.229 z-45.331 n134 g03 x40.571 z-46.193 i-1.115 k-0.669 n136 g01 x38.600 z-52.764 n138 g01 x38.600 z-116.354 n140 g02 x42.600 z-116.677 i2.700 k10.354 n142 g00 x42.352 z-115.685 n144 g00 x52.352 z-115.685 n146 g00 x52.352

35、 z1.007 n148 g00 x40.014 z1.007 n150 g00 x38.600 z0.300 n152 g01 x38.600 z-43.973 f200.000 n154 g00 x40.600 z-43.973 n156 g00 x50.600 z-43.973 n158 g00 x50.600 z1.007 n160 g00 x36.014 z1.007 n162 g00 x34.600 z0.300 n164 g01 x34.600 z-40.640 f200.000 n166 g01 x38.600 z-43.973 n168 g00 x40.315 z-43.45

36、9 n170 g00 x50.315 z-43.459 n172 g00 x50.315 z1.007 n174 g00 x32.014 z1.007 n176 g00 x30.600 z0.300 n178 g01 x30.600 z-37.307 f200.000 n180 g01 x34.600 z-40.640 n182 g00 x36.315 z-40.125 n184 g00 x46.315 z-40.125 n186 g00 x46.315 z1.007 n188 g00 x28.014 z1.007 n190 g00 x26.600 z0.300 n192 g01 x26.60

37、0 z-0.876 f200.000 n194 g01 x27.838 z-1.495 n196 g03 x28.600 z-2.414 i-0.919 k-0.919 n198 g01 x28.600 z-31.000 n200 g01 x28.600 z-35.640 n202 g01 x30.600 z-37.307 n204 g00 x32.315 z-36.792 n206 g00 x42.315 z-36.792 n208 g00 x42.315 z0.919 n210 g00 x25.010 z0.919 n212 g00 x25.010 z-0.081 n214 g01 x26

38、.600 z-0.876 f200.000 n216 g00 x28.014 z-0.169 n218 g00 x49.085 z-0.169 n220 g00 x49.085 z-43.003 n222 g00 x39.085 z-43.003 n224 g00 x38.600 z-43.973 n226 g01 x40.229 z-45.331 f200.000 n228 g03 x40.571 z-46.193 i-1.115 k-0.669 n230 g01 x38.600 z-52.764 n232 g01 x38.600 z-116.354 n234 g02 x43.070 z-1

39、16.690 i2.700 k10.354 n236 g00 x42.735 z-115.704 n238 g00 x52.735 z-115.704 n240 g00 x52.735 z-52.169 n242 g00 x40.208 z-52.169 n244 g00 x38.600 z-52.764 n246 g01 x34.600 z-66.097 f200.000 n248 g01 x34.600 z-115.612 n250 g02 x38.600 z-116.354 i4.700 k9.612 n252 g00 x38.711 z-115.355 n254 g00 x48.711

40、 z-115.355 n256 g00 x48.711 z-65.503 n258 g00 x36.208 z-65.503 n260 g00 x34.600 z-66.097 n262 g01 x30.600 z-79.430 f200.000 n264 g01 x30.600 z-114.343 n266 g02 x34.600 z-115.612 i6.700 k8.343 n268 g00 x35.062 z-114.639 n270 g00 x45.062 z-114.639 n272 g00 x45.062 z-78.836 n274 g00 x32.208 z-78.836 n2

41、76 g00 x30.600 z-79.430 n278 g01 x26.600 z-92.764 f200.000 n280 g01 x26.600 z-112.229 n282 g02 x30.600 z-114.343 i8.700 k6.229 n284 g00 x31.386 z-113.423 n286 g00 x41.386 z-113.423 n288 g00 x41.386 z-92.169 n290 g00 x28.208 z-92.169 n292 g00 x26.600 z-92.764 n294 g01 x23.627 z-102.672 f200.000 n296

42、g03 x23.617 z-102.705 i-1.286 k0.193 n298 g01 x22.621 z-105.529 n300 g02 x26.600 z-112.229 i10.690 k-0.471 n302 g00 x27.161 z-111.269 n304 g00 x78.014 z-111.269 n306 g00 x95.749 z-111.269 n308 g00 x95.749 z12.970 n310 m09n312 m30%校验:零件加工完成后,需要利用测量工具测量其尺寸,用以保证零件尺寸在图纸要求的公差范围内。如果尺寸不合格,在零件尺寸于图纸要求相差不大的情况

43、下,合理修正。最后应进行淬火处理,以达到零件图纸的热处理要求。致 谢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本次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隋汉辉、刘承信老师。在本次的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二位老师给我了很大的帮助。隋汉辉、刘承信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教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们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使我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更多了一份自信。在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再次向各位老师表示深深地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次设计于2011年3月1日开始,经过30来天的努力,于2011年3月30日完成

44、。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设计中,这样既温故了我们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又培养了我们一种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今后的工作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此次设计,我初步具有了分析和设计零件轮廓的能力,为以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技术改造工作建立基础。但同时通过对比也发现了自己的缺陷,深刻的认识到知识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专业知识方面学习不够牢固,实践经验少,在技术设计方面考虑不够周全。所以,在制造业这门科学中,光凭基本概念与理论根本无法全面理解掌握这门科学,还需要靠大量的实践经验。因此,我体会最深的就是:百看不如一练,全面学好这门科

45、学,必须在不断的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中善于总结,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成绩。最后,再次对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感谢 2011年3月30日参考文献1. 余英良.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刘雄伟等.数控加工理论与编程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3. 孙竹.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4. 于华.数控机床的编程及实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5. 楼建勇.数控机床与编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6. 周虹.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 刘雄伟.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培训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 杨仲

46、冈.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9. 顾京.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0. 李佳.数控机床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1. 陈洪涛.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吴祖育,秦鹏飞.数控机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 徐宏海,谢富春.数控铣床.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4. 张超英.数控车床.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5. 丁一.机械认识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6. 李华.机械制造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7. 郑修本.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8. 于华.数控机床的编程及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19

47、9619. 华茂发.数控加工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0.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欢迎下载资料,下面是附带送个人简历资料用不了的话可以自己编辑删除,谢谢!下面黄颜色背景资料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x x x 个 人 简 历个人资料姓 名:xxxx婚姻状况:未婚照片出 生:1987-06-24政治面貌:团员性 别:男民 族:汉学 位:本科移动电话:专 业:英语电子邮件:地 址: 教育背景2006.9-2010.6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主修课程本科阶段主修大学英语精读,大学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口译,翻译学,词汇学,语法学,英美概

48、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日语,中外名胜。特长及兴趣爱好除了有专业的英语方面知识外,我在校生活部工作一年, 在系宣传部和秘书处各工作一年。为全面发展,大三上学期,我加入系文学社,参于了我系心韵杂志的创刊和编辑工作。在这些活动中锻炼了我的领导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了更好的与人相处,这些在我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计算机能力能熟悉使用office工具以及photoshop、flash等软件。获国家计算机二级等级资格证书。外语水平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能熟练进行听说读写译。奖励情况:2007-2008 优秀学生会干部 200807 师生合唱比赛一等奖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英语专业四级证书自我评价x x x 个 人 简 历个人资料姓 名: 婚姻状况:未婚出 生: 政治面貌:团员性 别: 民 族:汉学 位: 移动电话:专 业: 电子邮件:地 址:教育背景2006.9-2010.6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主修课程大学英语精读,大学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口译,翻译学,词汇学,语法学,英美概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日语,中外名胜。能力及特长这要写你明你有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