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今茶画欣赏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唐)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南宋摹本;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北宋摹本阎立本,唐代早期画家,擅长画人物肖像和人物故事画。画面有5位人物,中间坐着一位和尚即辨才,对面为萧翼,左下有二人煮茶。画面上,机智而狡猾的萧翼和疑虑为难的辨才和尚,其神态维妙维肖。画面左下有一老仆人蹲在风炉旁,炉上置一锅,锅中水已煮沸,茶末刚刚放入,老仆人手持“茶夹子”欲搅动“茶汤”,另一旁,有一童子弯腰,手持茶托盘,小心翼翼地准备“分茶”。矮几上,放置着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这幅画不仅记载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史实,而且再现了唐代烹茶、饮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过程。该画描绘了唐太宗遣萧翼赚兰亭序
2、的史事。古籍记载: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于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曰同当时名士谢安等41人会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之兰亭,修祓禊之礼(在水边举行的除去所谓不祥的祭祀)。当时王羲之用绢纸、鼠须笔作兰亭序,计28行,324字,世称兰亭帖。王羲之死后,兰亭序由其子孙收藏,后传至其七世孙僧智永,智永圆寂后,又传与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得序后在梁上凿暗槛藏之。唐贞观年间,太宗喜欢书法,酷爱王羲之的字,唯得不到兰亭序而遗憾,后听说辨才和尚藏有兰亭序,便召见辨才,可是辨才却说见过此序,但不知下落,太宗苦思冥想,不知如何才能得到,一天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荐: 监察御史萧翼,此人有才有谋,由他出面定能取回兰亭序,
3、太宗立即召见萧翼,萧翼建议自己装扮成普通人,带上王羲之杂贴几幅,慢慢接近辨才,可望成功。太宗同意后便照此计划行事,骗得辨才好感和信任后,在谈论王羲之书法的过程中,辨才拿出了兰亭序,萧翼故意说此字不一定是真货,辨才不再将兰亭序藏在梁上,随便放在几上,一天趁辨才离家后,萧翼借故到辨才家取得兰亭序,后萧翼以御史身份召见辨才,辨才恍然大悟,知道受骗但已恨晚,萧翼得兰亭序后回到长安,太宗予以重赏。周昉:调琴啜茗图卷(唐)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周昉,又名景玄,字仲朗、京兆,西安人,唐代着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画中描绘五个女性,其中三个系贵族妇女。一女坐在盘石上,正在调琴,左立一侍女,手托
4、木盘,另一女坐在圆凳上,背向外,注视着琴音,作欲饮之态。又一女坐在椅子上,袖手听琴,另一侍女捧茶碗立于右边,画中贵族仕女曲眉丰肌、秾丽多态,反映了唐代尚丰肥的审美观,从画中仕女听琴品茗的姿态也可看出唐代贵族悠闲生活的一个侧面。宫乐图(会茗图)唐 绢本设色纵48.7厘米,横69.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描绘宫廷仕女坐长案娱乐茗饮的盛况。图中12人,或坐或站于条案四周,长案正中置一大茶海,茶海中有一长炳茶勺,一女正操勺,舀茶汤于自己茶碗内,另有正在啜茗品尝者,也有弹琴、吹萧者,神态生动,描绘细腻。烹茶仕女图原画未见,唐代张萱(生卒年未详)绘。着录于北宋宣和画谱卷五。清代陆廷灿续茶经茶之图在“历代图
5、画名目”中亦有记载。宫乐图亦称会茗图,是唐代传世的名作之一。作者未详。绢本,立轴,设色。纵48.7厘米,横69.5厘米。此画描绘了唐代宫廷贵妇们聚会品茗、奏乐的场面。图中12人,或坐或站于长案四周,其中有弹琵琶者,吹觱篥者、吹笙者画面左边另有立者二人,居上者持拍和乐,居下者侍奉茗饮。长案正中置一大茶海,案台上四周以茶海为中心,分别摆放着两只八瓣花形带有座子的果子盘,十八只六瓣花形碟,五只双耳环,四只茶碗。另有两只茶碗正在两仕女的手中,一位平端待饮,一位作一饮而尽状。茶海中有一长柄茶勺,一女正操勺,舀茶汤于自已茶碗内。仕女们有的边啜茗边听乐,有的在轻声交谈,有的摇曳手中的团扇。雍容自如,悠然自得
6、,恬静宜雅的宫廷贵族生活瞬间凝固在画面上。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采录此画,并平述曰“旧题宋人绘,又作元人绘。其实妇女衣服发式,生活用具,一切是中晚唐制度。长案上的金银茶酒具和所坐月牙几子,以至案下伏卧的狷子狗,无例处均属中唐情形,因此本画即或出于宋人摹本,依旧还是唐人旧稿。”该画今已成为考稽中晚唐茶事的珍贵资料,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阎立本:斗茶图(唐) 阎立本,唐代早期画家,擅长画人物肖像和人物故事画。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唐代民间斗茶的情景。画面上有6个平民装束的人物,似三人为一组,各自身旁放着自己带来的茶具、茶炉及茶叶,左边三人中一人正在炉上煎茶,一卷袖人正持盏提壶将茶汤注入盏中,另一人手
7、提茶壶似在夸耀自己茶叶的优异。右边三人中两人正在仔细品饮,一赤脚者腰间带有专门为盛装名茶的小茶盒,并且手持茶罐作研茶状,同时三人似乎都在注意听取对方的介绍,也准备发表斗茶高论。整个画面人物性格、神情刻画逼真,形象生动,再现了唐代某些产区已出现的斗茶情景。丘文播:文会图(五代)绢本设色纵84.9厘米,横49.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丘文播,五代画家,四川广汉人。画面上有树石胜境,环境幽雅,榻上有文玩奇珍。有四学士坐榻上,有谈者、书者、操琴者,恣态各异,神态生动。周围侍者五人,有捧茶碗、酒杯的,捧琴的、抱物的。描绘了当时文人相会,以饮茶、喝酒、拂琴、书画为乐,抒发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悠闲情趣,显现了
8、文人画在表情达意方面的艺术特色。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五代)绘画充分表现了当时贵族们的夜生活重要内容品茶听琴。画中几上茶壶、茶碗和茶点散放宾客面前,主人坐榻上,宾客有坐有站。左边有一妇人弹琴,宾客们一边饮茶一边听曲,从画面上人物神态来看,几乎所有的人都被那美妙的琴声迷住了。 赵佶:文会图(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作者赵佶,宋徽宗皇帝,1101年即位,在朝29年,轻政重文,一生爱茶,嗜茶成癖,常在宫廷以茶宴请群臣、文人,有时兴至还亲自动手烹茗、斗茶取乐。亲自着有茶书大观茶论,致使宋人上下品茶盛行。喜欢收藏历代书画,擅长书法、人物花鸟画。描绘了文人会集的盛大场面。在一个豪华庭院中,设一巨榻,榻上
9、有各种丰盛的菜肴、果品、杯盏等,九文士围坐其旁,神志各异,潇洒自如,或评论,或举杯,或凝坐,侍者们有的端捧杯盘,往来其间,有的在炭火桌边忙于温酒、备茶,其场面气氛之热烈,其人物神态之逼真,不愧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郁郁乎文哉”时代的真实写照。刘松年:撵茶图(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刘松年,宋代宫廷画家。浙江杭州人,擅长人物画。该画为工笔白描,描绘了宋代从磨茶到烹点的具体过程、用具和点茶场面。画中左前方一仆设坐在矮几上,正在转动碾磨磨茶,桌上有筛茶的茶罗、贮茶的茶盒等。另一人伫立桌边,提着汤瓶点茶(泡茶),他左手边是煮水的炉、壶和茶巾,右手边是贮水瓮,桌上是茶筅、茶盏和盏托。一切显得十分安静整洁,
10、专注有序。画面右侧有三人,一僧伏案执笔作书,传说此高僧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书圣”怀素。一人相对而坐,似在观赏,另一人坐其旁,正展卷欣赏。画面充分展示了贵族官宦之家讲究品茶的生动场面,是宋代茶叶品饮的真实写照。刘松年:卢仝烹茶图(南宋)绢本着色 钱选:卢仝烹茶图(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钱选,字舜举,号玉潭,浙江湖州人,宋代画家。好游山玩水、读书弹琴、吟诗作画,曾有诗云:“不管六朝兴废事,一樽且向画图开。”故其传世之作多以隐逸为题材。据传,该画描绘了卢仝得好友朝廷谏议大夫孟荀送来的新茶,并当即烹尝的情景。卢仝是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家境贫穷仍刻苦读书,不愿入仕,以好饮茶誉世。
11、这幅卢仝烹茶图,图中那头顶纱帽,身着长袍,仪表高雅悠闲席地而坐的当是卢仝。观其神态姿势,似在指点侍者如何烹茶,一侍者着红衣,手持纨扇,正蹲在地上给茶炉扇风,另一侍者旁立,其态甚恭,似送新茶来的差役。画面上芭蕉、湖石点缀,环境幽静可人,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张文藻墓壁画:童嬉图(辽) 纵170厘米,横145厘米1993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7号辽墓出土。壁画右有四个人物,四人中间放茶碾一只,船形碾槽中有一锅轴。旁边有一黑皮朱里圆形漆盘,盘内置曲柄锯子、毛刷和绿色茶碾。盘的上方置茶炉,炉上坐一执壶。画中间桌上放些茶碗、贮茶瓶等物,画左侧有四童躲在柜后嬉乐探望。壁画真切地反映了辽代晚
12、期的烹茶用具和方式,细致真实,具有史料价值。妇人饮茶听曲图(辽)河北宣化下八里韩师训墓出土壁画右侧一女人正端杯饮茶,桌上还有几盘茶点,左侧有人弹琴,形像逼真。瀹茶敬茶图(辽) 张世古墓壁画(局部)-瀹茶敬茶图辽作者不详河北宣化下八里张世古墓出土壁画中桌子上放着大碗、茶碗,一人正在将茶汤从壶中注入另一人端着的茶碗中,形象逼真。将进茶图(辽) 张世古墓壁画(局部)-将进茶图辽作者不详河北宣化下八里张世古墓出土壁画中间一女人手捧茶托和茶盏,似准备奉茶至主人。桌上有大碗、茶碗和茶托,桌前炉火正旺正在煮水,有写实感。敬茶图(辽) 张恭诱墓壁画(局部)-敬茶图辽作者不详河北宣化下八里张恭诱墓出土壁画描绘了
13、一女人正端茶盘送茶敬茶,动作轻盈稳重。茶作坊图 辽 下八里村6号墓壁画-茶作坊图辽作者不详1993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6号辽墓出土。壁画*有6人,一人碾茶,一人煮水,一人点茶。形象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煮茶情景。煮汤图(辽) 张恭诱墓壁画(局部)-煮汤图辽作者不详河北宣化下八里张恭诱墓出土壁画中一童正执扇煮水,炉火正红,一男子端茶盘,盘中有茶二盏,桌上还放有茶托、茶盏。点茶图 辽 下八里村1号墓壁画-点茶图辽作者不详河北宣化下八里1号墓出土壁画描绘了两人配合正在注汤点茶的情景。赵孟赵原:陆羽烹茶图(元)纸本设色纵27.0厘米,横78.0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茶道图(元) 作者不详彩绘壁
14、画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沙子山2号墓壁画。画面生动地再现了元代的饮茶习俗饮茶场面。长桌上有内置长匙的大碗、白瓷黑托茶盏、绿釉小罐、双耳瓶。桌前侧跪一女子,左手持棍拨动炭火,右手扶着炭火中的执壶。桌后三人:右侧一女子,手托一茶盏;中间一男子,双手执壶,正向旁侧女子手中盏内注水;左侧女子一手端碗,一手持红色筷子搅拌。梅下横琴图 杜堇 立轴绢本设色 纵207.9厘米 横109.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此图写士人在山坡平台上抚琴赏梅的情景。老梅虬曲如苍龙盘空,红梅绽开,远处云雾中峰岫出没;士人倚坐树干,手抚琴弦,仰视梅花,旁有童子煮茶捧盏伺候。此图表达了文人高雅的情趣。山峦树石的画法接近马夏一派,而笔调较为
15、柔和精巧;人物刻画精细,面部略敷铅粉,衣褶劲利流畅,吸收了北宋李公麟和元代张渥的线描技巧。在南宋院画的基础上,又趋向清新秀逸, 自成一格。文征明:品茶图(明) 纸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画中茅屋正室,内置的矮桌,主客对坐,桌上只有清茶一壶二杯,看来相谈甚欢。侧尾有泥炉砂壶,童子专心候火煮水。根据书题七绝诗,末识:“嘉靖辛卯,山中茶事方盛,陆子傅对访,遂汲泉煮而品之,真一段佳话也。”该画作于嘉靖年年(1531年),屋中品茶叙谈者正是文征明、陆子傅二人。这就如当今拍照留念一样。该画体现了文征明早年山水画细致清丽、文雅隽秀的风格。画前引首处有蔡羽书的“惠山茶会序”,后纸有蔡明、汤珍、王宠各书记游诗。
16、诗画相应,抒性达意。唐寅:事茗图(明) 纸本纵31.1厘米,横105.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唐寅,字伯虎、子畏,号六如居士,江苏吴县人。明代着名画家,诗、书、画俱佳,擅长山水,人物、仕女、花鸟画。此画是山水人物画,描绘了文人学士悠游山水间,夏曰相邀品茶的情景:青山环抱,林木苍翠,溪流潺潺,参天古树下,有茅屋数间。茅屋里一人正聚精会神倚案读书,书案一头摆着茶壶、茶盏诸多茶具,靠墙处书画满架。边舍内一童子正在煽火烹茶,舍外右方,小溪上横卧板桥,一人缓步策杖来访,身后一书童抱琴相随。画卷上人物神态生动,环境优雅,表现了主人客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事茗图画卷后有画家用行书自题五言诗一首。诗曰:“曰长何所事,茗碗自赏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吴趋唐寅”。下有“唐居士”、“吴趋”、“唐伯虎”三印。诗中道出了在长夏之曰,自以饮茶为事,虽有怡情惬意,但也带有点点愁思。是描绘当时文人学士山居闲适生活的真实写照。唐寅少年就有“吴中俊秀”之称,29岁应乡试,中应天府第一名解元,因此,他自称“江南第一”,谁料30岁时,他随同徐径上北京会试,却因徐径行贿主考官程敏政家童,取得考题所引起的科场案而连累入狱,结果被罢黜,发往浙江为吏。唐寅平时才高自负,热衷功名,遭此巨变,伤心潦倒,于是拒绝当官,回到苏州,专心艺术,一度离家外出游览各地名山大川,广交朋友,追求一种“不求仕进”、“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台板型铝框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团队协作效率提升计划表
- 2025年江苏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员工招聘(申论)复习题库及答案
- 中国数字语音记录仪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6年国家电网招聘应届生(计算机类)复习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西省烟草专卖局招聘(申论)复习题及答案
- 中国卧式端吸联轴离心泵浦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油漆色样烘烤箱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轴承双头压入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下半年佛山地税12366热线人员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生产设备台账参考模板范本
- 《王传福传 比亚迪神话》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2023年河南郑州航空港兴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水资源系统工程(研2015)
- GB/T 14647-2008氯丁二烯橡胶CR121、CR122
- GB/T 14336-2008化学纤维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 GB 15745-1995小型民用爆破器材仓库安全标准
- 新世纪福音战士课件
- 11466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1章
- 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测方案
- -路由算法详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