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显指相关资料_第1页
LED-显指相关资料_第2页
LED-显指相关资料_第3页
LED-显指相关资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们在做LED灯具时,还有很多指标需要逐步完成,比如寿命,EMC,环保,安全,可靠性还有就是显色 指数,我对这方面只是懂一点点,下面我们共同来讨论显指的作用。 显色指数;个人理解LED的发光就是与太阳光照射下的颜色有些差别,已知LED白光最先发出来是紫色, 用莹光粉后就变成白色或其它颜色,有些色温会做到更低,我们室内照明对这些并不敏感,可是到了路上 就不一样了,显色指数会造成视觉的误差,对正在开车的司机来说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分辫能力会随着显 指的下降会使眼睛感到疲劳。 我们看到这些问题,来寻求怎样的解决方法? 我想用加色补偿,混光的方式行不行呢,还有就是三基色,还是用面罩滤色。请大家共同研究。

2、 目前大部分封装厂都可以做高显指的产品,如果要用到公路上,对显指的要求会相对要高,但最主要的还 是亮度的要求。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可以一方面提高产品显色指数,一方面增加产品的岀光效率,用三基色或者面罩滤光 目前亮度肯定达不到,尤其是在雾雨天,会产生很多问题。 1. 道路上用汞灯、钠灯几十年了,没有反映眼睛疲劳的问题。在制定道路照明标准的年代,还没有意识到 节能、环保的问题,制定的道路照度标准以满足看清道路为准。也没有考虑显色指数问题。对道路照明而 言,显色指数不是大问题。当然,显色指数高,容易分辨物体,可以适当考虑降低亮度,这更符合当今节 能、环保的理念。如果有好的,为什么不用呢? 2. 显色

3、指数不高,并不见得是造成眼睛疲劳的原因,主要原因是亮度。荧光灯的显色指数也不算高,用了 几十年了,好像没有近视眼是荧光灯显色指数不高造成的案例吧。如果有这样的事情,那么就该立法禁止 生产和销售显色指数 75以下的室内光源。 3. 显色指数不高,但是达到 70以上,对日常生活学习影响并不大。除非是设计色彩的场合,如绘画展、 色彩设计等。显色指数不高,看到的颜色与阳光下不同,知道亮度够,不会造成眼睛疲劳。即使是在室外, 一天中,上午、中午、下午,也不是显色完全相同的。同样,能有高显色指数的光源做照明,当然是最好 了。比如,买服装时,要条颜色,在某个灯光下看着好,可到其它灯光或室外看,就发现不对了。

4、这在荧 光灯替代了白炽灯时就实际发生过的事情,人们常会在商场将布匹拿到室外去看颜色。 4. 对于显色指数问题,不要过于夸大。要客观评价。(千万不要带有商业目的来谈) 5. 针对照明用的白光LED提高显色指数的方法问题,楼主提出了几种方法,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1 )对现有的LED产品加色补偿。一种是加不同荧光粉,这封装业已经再做了。就不多说了。还一种是 增加额外颜色的LED。这种方法可以适当改善,但不能很好改善,因为色光LED光谱选择有限。 (2) 三基色LED混白光。这个不用想,显色指数很低。要增加显色指数,同样需要增加其它光谱的 LED 受目前LED光谱的限制,显色指数难过 85。这样的灯

5、成本太高,没有使用意义。 (3) 用面罩滤色。这种方法可以调整到高显色指数,但是光损失非常大。滤色片的价格?所以这是没有意 义的做法。 我认为,显色指数达到 75以上,已基本符合日常需求,不会有伤害。能够达到更高,那是锦上添花。 特殊行业需求则特殊对待。 高显指LED照明方案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使LED作为照明光源成为可能,由于光源在照明灯具中对显色指数CRI有着严 格的要求,而目前白光LED技术在显色性方面的不甚成熟, 使之成为制约LED作为照明光源的主要障碍。 白光为复合光,通过三棱镜就很容易的分解出白光中所包含的各种颜色的光。而LED是一种色谱较为 全面的光源,这种广色域的特点为

6、LED照明产品的高显色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光是一种具有波粒二相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包含了波的特性有包含了粒子的特性,使之具有较强的复 合特点,所以从光的本质上和LED的特性上来讲,使 LED成为高品质照明光源成为可能。 当前白光LED技术,主要采用蓝光芯片覆涂荧光粉的制作工艺,这种技术由日亚公司开发,从一定意 义上沿袭了荧光灯管的发光原理,这种技术由于红光和绿光成分的缺少,使之先天性上就存在着对显色指 数不足的缺陷,目前为弥补这种缺陷,荧光粉技术成为产业内主攻方向。 蓝色芯片涂覆荧光粉制造白光技术,这种技术在原理上是可以产生效果较好的白光,但是在使用过程 中由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造成理论与实

7、际产品的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LED热积 温对荧光粉的影响而产生的。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大功率白光LED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热的产生和热的散失逐步达到平衡状态, 这个平衡状态的温度越高,对于使用同一种类型荧光粉的白光LED影响越大,下图为温度对荧光粉发光性 能的影响; 15000 J4000 (p5j2?rs 13000 12000 I100G 10000 9000 3000 100200250300350 4W 图:460nm激发,发射强度随着测试温度的变化曲线 由上图可以看出,随着 LED温度的不断上升,荧光粉活性将大幅降低 (华氏度/摄氏度转换公式为:摄 氏度=5/9*(

8、华氏度-32),在100华氏度时荧光粉的活性较佳,但是在 250华氏度(即120摄氏度)左右荧光 粉的活性基本丧失已尽。 温度在影响荧光粉的活性的同时,也对荧光粉所激发的光波波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图是温度对荧光 粉的发光波长的影响。 NT:PAGE 由上图可以看出随着 LED温度的上升,荧光粉活性在逐渐失活的同时,荧光粉所发出光的波长也随着 发生偏移,这个偏移是红偏移,即荧光粉发光波长朝着红色波长偏移;这个现象好像说明随着温度的上升, 白色LED的显色性应该好一些,而实际上是降低,貌似是矛盾的问题?这种现象的本质是荧光粉向红色波 长的偏移量,小于荧光粉的失活量,即荧光粉在高温状态下所激发出来的

9、红色光不足以弥补混成所损失的 红光,所以表现为温度的升高 LED的显色指数还是下降的,与白光 LED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色指数下降是 相符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提升荧光粉白光LED的显色指数,首要的手段是降低LED的节温,其次是提 高荧光粉对高温的适应能力。第三即采用色彩补偿技术,采用红光或者琥珀色LED对显色指数进行补偿。 在降低LED节温方面,最有效的手段是设计散热性能较高的LED封装方式,这是我国LED产业近期 内能够在LED知识产权上取得重大进展的方向之一,由于LED是一种低电压的电子产品,在电性安全上 要求较为宽松,所以可以采用的导热基板材料较多,而我们产业目前对此研究较少,造成屡屡

10、触犯国外知 识产权纠纷。 提高荧光粉稳定性,是白光 LED技术的主流,在这个方面我国目前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短期内不能获 得突破进展,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讲寻求这方面的突破是困难的。 色彩补偿技术是一种弥补因色彩缺失造成LED显色指数降低的一种技术手段,这种技术手段从原理上 来讲是可行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混光条件技术手段的严格制约,所以实际应用价值不高。 白光符合依据红绿蓝 3 : 6: 1的混光理论,这种理论是建立在我们看发光物体的基础上的,这种混光 技术可以成功的应用在 LED显示屏白平衡技术上,但是应用在照明方案上这种混光方案就没有多大的借鉴 性,这是由于人眼对可见光具有一种平均的

11、特点和一种习惯的特点,而这两种特点,也是我们在不知不觉 中损伤视力的重要原因。 照明的本质是因为照而明,光照在物体上,物体经过反射进入人眼,这样才形成了照明的过程,由于 物体对各种波长的光吸收是不同,因而纯色红绿蓝三基色 LED通过3 : 6: 1混光技术而出来的白光, 本身 就存在着一定的显色缺陷,照射到物体表面,因为红绿蓝等被物体表面吸收的不同,反射效果不同,而造 成CRI的减低。所以采用三基色混光技术而生产的白光产品,应先在元器件表面或者产品内部采用技术手 段混光,使之发出白光,而不是发出三种不同的光在被照物体表面发生混光,由此引起CRI降低。 红绿蓝三基色LED混色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

12、白色照明技术,这种技术由于不同LED间距离较大而 引起的混光距离较远,在 LED前加混光罩,虽然解决了混光的问题,但是光损又是一个障碍,对于照明灯 具朝轻薄方面发展形成障碍。再之人直接观看照明灯具时不是均匀的白光;这两方面因素直接制约着这种技 术的发展。 对三基色LED混光技术的研究即基于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而展开的。研究发现,随着LED芯片间距 离的减小混光距离成倍的减小,随着三基色表面涂覆散色剂浓度的增加混光效果也是成倍的提升,在研究 的深入的展开,三基色LED芯片间距减少和三色剂浓度的提高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是一种解决三 基色混光的最佳方案,这种方案使三基色白光LED作为照明光源成为

13、可能。 目前我国在LED封装产业虽然是一个大国,但是在创新技术方面远远落后,红绿蓝三基色混光技术, 借用荧光粉涂覆白光 LED技术,完全可以达到完美的白光效果。下图是是红绿蓝三色LED在透过混光层 光损曲线(三散色剂对光的影响曲线)。 可以看岀随着散色剂浓度的提高,光损逐步增加,但是我们在试验研究过程中发现,目前封装技术所 采用的胶体光损量在 5%左右,而在掺杂散色剂的胶体所封装的 LED的光损量在12%左右,但是达到了较 好的混光效果,比原有透明胶体光损量增加7%的光损量,而达到了较为完美的混光效果,从产品的实际 应用价值上来讲,这是值得的。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紧凑型 SMD三合一封装形式,平

14、面无透镜型,这种封装形式要求内部红绿蓝三颗 LED芯片间的距离小于1mm范围内,为小功率芯片。 在大功率方面,荧光粉涂覆技术生产的白光 LED和三色芯片散色剂混光技术生产的LED,对于光的损 失量是大体的相同,而三色芯片散色剂混光技术更为简单而有效,我们应该在这一技术上走的更远。 从LED实用技术上解决LED显色性方面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本文着重研究具有实际意义的CRI, 目前虽然蓝光芯片涂覆技术生产的白光LED占有市场产品主流,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 断进步,随着封装工艺的不断改进,三基色白光LED技术将取得长足的进步,为我国在白光LED产业, 在LED照明领域取得重要的一席

15、之地。 【高工LED专稿】 【文/高工记者 刘海】目前,高光效和高显指 LED产品,已在某些室内照明中 崭露头角,显现岀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室内环境对显色性要求更高。如美国能源部(DOE)对用于室 内LED灯具的显色指数要求达到80以上。在国内照明设计标准中,也有规定办公室和宾馆饭店中的显 色指数应在80以上的要求。 基于上述要求,目前很多LED企业的灯具存在着显指 虚标”的现象。目前很多 LED企业都宣称能 做双高”产品,但实际上很多产品显指参数均未达标。由高工LED开展的中国LED照明CLEAR检测 计划通过抽检球泡灯、灯管、天花灯、筒灯、射灯、面板灯等产品,得出的结果是,3-7W球泡灯

16、平均 显指是76,灯管平均显指是 74,均未能达到显指 80以上的要求。 而抽检的30款LED射灯仅5款显指达标;LED面板灯的显指则更差,1 2款抽检样品的平均值 仅为71.3,均未达到标准。其中最低的一款仅 68.1,远低于DLC的80显指要求和 G20认证等级规范 的75显指要求。在 R9值上,抽检样品则全部小于零。 所谓R9值就是灯具显色指数中对红色的显示情况,数值越大,对红色的还原性就越好。有业内人 士表示,简单地说灯具的R9值越高,在水果、鲜花等场合照射岀来的效果就越好,色彩更加鲜艳,更 能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对此,深圳雷曼光电白光研发工程师王双解释道,参数虚标主要是某些只看眼前利益、不注重品牌 的小企业及小作坊在做。 真正注重品牌,想做大做强的企业,一般不会岀现这种现象,比如做北美市场的企业,产品需要 通过LM-80测试,第三方认证你就不能造假。”王双表示,对于显指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