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州市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20171101297_第1页
浙江省嵊州市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20171101297_第2页
浙江省嵊州市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20171101297_第3页
浙江省嵊州市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20171101297_第4页
浙江省嵊州市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2017110129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省嵊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祝你成功!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语文世界风光无限。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ch( )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 )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了解到他xin( )为人知的贡献,j( )躬尽瘁的精神。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动画片三个和尚让一场大火使三个和尚认

2、识到自身的错误,他们齐心协力,共同救火,只见小和尚忙得 (1) ,瘦和尚累得 (2) ,胖和尚喘得 (3) 。a直不起腰 b接不上气 c收不住脚3下面文学常识选项搭配错误的一项( )(2分)a卖油翁欧阳修北宋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现代c最后一课都德法国 d孙权劝学司马迁北宋4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自然美景总会令人心荡神驰。“深林人不知, (1) ”是宁静淡泊的心境;“草树知春不久归, (2) ”是争芳斗艳的春意;“ (3) ,寒光照铁衣”是冷峻艰辛的战场。 思乡怀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谁家玉笛暗飞声, (4) ”是李白听笛声荡漾起的满腹乡思;“愿驰千里足, (5) ”是代父从军的木兰对家

3、园生活的眷念;“ (6) ,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岑参走马相逢而牵动的故园乡思情。5下列加点的“以”与“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公亦以此自矜 b徐以杓酌油沥之c自以为大有所益 d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6. 名著题。(3分)文段一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 文段二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 文段三“为什么不去卖了它们,

4、再买上一辆车呢?”想到这,他几乎要跳起来了。(1)文段中的“他”是 (填人物名)。(1 分)(2)阅读三段文字,联系整部作品,选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 )。(2分)a“他的希望更大了”说的是“他”想凭借自己的力气拉车挣更多的钱,好回老家买地造房子,过上安稳的日子。b“他”的车没了,是因为他为了挣钱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最后劳累到生病了,为了看病,“他”只得把车卖了。c“它们”指的是骆驼,“他”从军营地逃走的时候带走了三匹骆驼,后来把它们牵到城里卖了钱,买了第二辆车。d“他”从农村来北京,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变成潦倒、麻木、自私、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7综合性学习。(3分)“一把黄土

5、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可以说,只要是炎黄子孙,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七年级(1)班开展“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古代文人墨客面对黄河都有万丈豪情,留下了许多描写黄河的古诗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1分) (2)假如你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经理,想做一则突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母亲河的广告,你该怎样拟写这条广告词?(2分)二、现代文阅读(17分)(一) (7分)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

6、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

7、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8选文第 两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分) 9.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不超过8个字)(3分) (1) (2) (3) 10.“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句话表明了闻一

8、多先生 的精神。(填一成语)(1分)11“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句话的具体含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2分) (二)父亲的自行车 (10分) 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

9、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昧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像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怎么不回

10、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馨;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

11、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12.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

12、”写了哪四个场景?根据提示简要概括。(4分) (1)平日里: (2)节日里: (3)生病时: (4)上学时: 13赏析第自然段划线句子。(2分) 14第段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5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2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夏昼偶作【唐】柳宗元(4分)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注】南州:指永州。溽(r)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隐几:凭倚着几案。北牖(yu):北窗。日午:中午。茶臼(ji):指捣茶用的石臼。16.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深的一个字是 ;以有声衬无声的一个字是

13、。(2分)17.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分)(二)孙权劝学(8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8解释加点的词(4分)见往事耳( ) 即更刮目相待( )但当涉猎( ) 肃遂拜蒙母( )19翻译下列句子。(2分)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0比较我们学过的卖油翁与本文的吕蒙,谈谈你从这两个人物

14、身上所受到的启示。(2分) (三)三上(8分)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 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注释 :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从其父归宋,宋景枯中以枢密副使任西京留守。西洛:西京洛阳。僚属:官府的佐助官。当时,欧阳修,谢绛等都是钱惟演的僚属。经史:经书和史书。 小说:杂记类书籍。小辞:指短小的诗词。谢希深:即谢绛,欧阳

15、修的朋友。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属思:构思。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钱思公虽生长富贵( )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 ) 言平生惟好读书( ) 讽诵之声琅然( ) 22翻译下面句子。(2分)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23作者介绍了钱惟演,宋绶两人的读书故事,又补充了自己“三上”的写作经历,目的是告诉我们 的道理。(2分) 四、写作(40分)24 回首岁月,品味生活,童年的快乐多了一份色彩,妈妈的唠叨多了一份温馨,老师的批评多了一份关爱这一切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请以“ 伴我行”为题,写篇文章。要求:用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章内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七年级语文(答题卷)(全卷满分100分)书写要规范、清楚,卷面要保持整洁。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1(4分) 2(3分) (1) (2) (3) 3(2分)( )4(6分) (1) (2) (3) (4) (5) (6) 5(2分)( ) 6(3分) 7.(3分)(1) (2) 二、现代文阅读(17分)(一) (7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