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行家长感悟(家长作品)_第1页
雅行家长感悟(家长作品)_第2页
雅行家长感悟(家长作品)_第3页
雅行家长感悟(家长作品)_第4页
雅行家长感悟(家长作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感 悟 雅 行五(3)班 耿贝家长 :王红 我的女儿叫耿贝,是西固一校五年级三班的学生。别看她年纪不大,名气可大着呢!在亲戚朋友圈,大家都称她为“戒烟大队长”;在家里,她是父母的监督员;在学校,她被评为雅行文明之星。 没上学时他可是家里的娇娇女,一切以自己为中心,蛮横无理。孩子正式上学了,在学校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家长,我也积极引导她。我经常听她介绍一些班级、学校的事情,然后帮她做一些分析,提一些建议,帮助孩子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近一年多来,她的进步迅速。这些进步都得益于学校加强了德育方面的教育力度,推行了雅行教育活动,这不仅仅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而且让孩子有了正义感,会对一些不良习

2、惯加以制止。前不久,我们全家给她一个“戒烟大队长”的称号,而且因为她的“干涉”,连一向烟瘾最大的舅舅也不敢轻易吸烟了。有一次,老师布置了“做文明雅行手抄报”的作业,孩子积极性很高,让我们帮她查资料,翻阅各种书籍,把手抄报做得很丰富。最近,她还参加了班级的文明雅行儿童剧表演,我们家长对她大力支持,在家里帮她分析剧情,纠正她的表情,对她的表演大加赞赏。同时通过这一次的演出,孩子对文明雅行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也希望学校以后更多的举办类似的活动,让孩子参与进去,从而增加对文明雅行的感性认识。 作为家长,我深深地认识到:教育孩子,不能光靠学校教育,更多的要靠家长的教育。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确如此

3、,无论是家长有声的语言,还是无形的行为,都是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对象。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长的以身作则尤其重要。平时我带孩子出行,在公共汽车上,孩子看到我给老人和孩子让座,她也会主动为老人和更小的孩子让座。这时,无形的行为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也许孩子有很多方面还做得不是很好,但只要她在向好的方向努力,只要不断的进步,一切都会充满希望。 让雅行成为孩子的行为习惯五(3)班 李榕楠家长:郁彩花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的文明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学校雅行教育文化,作为五千年文化的延续,得到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拥护与支持。 我们全家人都积极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争做雅行的表率,

4、不知不觉中李榕楠发生了很大变化,讲话文明了,处事谦稳了,自控能力强了。经常帮父母干家务,提醒父母注意交通规则,见人主动打招呼,遇见不文明现象及时指出来,俨然一个懂事的小大人。 今年,我的女儿在我们全家殷切期盼的目光中即将步入六年级。如何更好地培养和塑造“德智”全面发展的独生子女似乎成为我们这些家长们更关注的问题。雅行不能够与生俱来,需要从小培养,点滴积累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然而,有些家长认识片面,对培养孩子的雅行习惯不够重视。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小孩子天真无邪,想怎样就怎样,长大了就懂得文明雅行了,这也是误解。一方面,孩子从小不培养好习惯,就必然形成坏习惯,坏习

5、惯形成了,再改就很难。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最初步入校门的低年级孩子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里,孩子在有了一个较为严格的约束环境下,此时,我们家长就要开始尽早入手,重视起来进行引导教育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不要只是依赖于学校的教育,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做孩子良好品性的引导者、示范者,于孩子一起成为雅行教育的实践者、参与者。家长的行为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在对孩子教育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遵守公共秩序、社会规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满足孩子正当的要求,对于不合理的要求绝不姑息,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不断

6、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孩子在成长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以善小而不为做雅行家长五(3)班 田明涛家长:田会军中国历来以“雅”著称于世,“雅”是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微妙变化,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崛起,现代孩子的成长教育正成为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雅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他自己的轨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雅行”教育也是重中之重。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交给学校就行了,家长只负责吃穿住行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之师,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接

7、班人,而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源头。高尔基说:“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会教育子女,就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在“雅行”的教育上家长是孩子心中最早的偶像,子女对自己的父母有着天然的依恋性,父母的言行举止、品行修养、衣着打扮这些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为什么“孔融让梨”、“羊羔跪乳”、“雷锋故事”能代代相传,因为他们的礼让步,感恩、乐于助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尊老爱幼、讲文明、懂礼貌、善待他人、有爱心、心存他人等文明行为,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把这些文明礼仪行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我们中国社个社会主义大家庭才会生活得更美好,社会变得更和谐,到处充满爱。 文明雅行是生活中一点点培养起来的,我对孩

8、子初期的雅行教育是:您好、请、谢谢、再见等,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为孩子做出表率,在公共场所里,我们不大声喧哗、遵守公共秩序、礼让他人、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家里来了客人,我们热情礼待;和邻里间搞好关系,主动和邻居打招呼、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在双方父母面前,我们是尊重、孝敬、定时看望他人、让老人安度一个快乐的晚年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地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因为现实如此冰冷坚硬,人心更要柔软,好比掌心化雪,滴滴晶莹! 文明雅行,家长必备的素质 五(3)班 董慧家长:仁斌斌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9、。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闪耀着文明雅行的光辉。 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雅行。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文明雅行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周恩来一生鞠躬尽瘁,为了

10、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一些人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雅行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现代社会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雅行要求更高,因为文明雅行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大雅之堂”越来越多,谁也不会愿意成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人。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雅行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须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每次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

11、出门都要和父亲、母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雅行已成为他们的习惯。那么作为国人的我们该如何去做,不言而喻,我们家长首先应从自身做起,让文明雅行成为我们家长必备的素质。做孩子最称职的老师。 做 个 雅 行 家 长 五(3)班 王刻锋家长:王彦斌文明雅行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到不少知识,养成良好的文明雅行习惯,真正成为新时代的好儿童,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孩子在校做个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家做个勤俭自强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诚实守信道德规范的好公民。 当然作为家长我也会严格要求自己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管住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