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整流电路分析.._第1页
可控硅整流电路分析.._第2页
可控硅整流电路分析.._第3页
可控硅整流电路分析.._第4页
可控硅整流电路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力电子技术教案第2章整流电路主要内容: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及计算,续流二极管的作用及有 关波形分析。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波形分析及计算。三相全控桥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及 计算。整流变压器原、附边绕组电流有效值及容量计算。带平衡电抗器的双反星性大功率 整流电路工作原理及波形分析。变压器漏抗对整流电路的影响。电路中谐波的产生、组成 及抑制方法。整流电路的谐波和功率因数。整流电路的有源逆变工作原理及实施逆变的条 件,逆变颠覆及防止措施。触发脉冲与主回路电压的同步,移相工作原理。重点: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及计算。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波形分 析及计算。三相全控桥的工作原理、

2、波形分析及计算。变压器漏抗对整流电路的影响。电 路中谐波的产生、组成及抑制方法。整流电路的谐波和功率因数。整流电路的有源逆变工 作原理及实施逆变的条件,逆变颠覆及防止措施。触发脉冲与主回路电压的同步,移相工 作原理。难点: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波形分析及计算。三相全控桥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及计 算。整流电路的有源逆变工作原理及实施逆变的条件,逆变颠覆及防止措施。触发脉冲与 主回路电压的同步,移相工作原理。基本要求:掌握单相各、三相半波、三相全控整流电路在不同性质负载下的工作原理 及波形分析,控制角移相范围,电流有效值、平均值的计算,对相位控制触发脉冲的基本 要求。理解以带平衡电抗器的双反星性电路为

3、代表的大功率整流电路工作原理。掌握变压 器漏抗对整流电路的影响。了解电路中谐波的产生、组成及拟制方法。掌握整流电路的谐 波和功率因数。掌握整流电路的有源逆变工作状态及实施逆变的条件,逆变状态时的能量 分析及其物理概念;掌握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对触发脉冲的要求,逆变颠覆及防止措施。掌 握触发脉冲与主回路电压的同步问题,移相工作原理及移相范围,了解集成触发器的工作 原理及应用。整流电路:出现最早的电力电子电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按组成的器件可分为不可控、半控、全控三种;按电路结构可分为桥式电路和零式电路;按交流输入相数分为单相电路和多相电路;按变压器二次侧电流的方向是单向或双向,又分为单拍电路和双拍

4、电路。1单相可控整流电路主要内容: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及计算,续流二极管的作用及有 关波形分析。重点: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及计算。基本要求:掌握单相控整流电路在不同性质负载下的工作原理及波形分析,控制角移 相范围,电流有效值、平均值的计算,对相位控制触发脉冲的基本要求。整流电路:出现最早的电力电子电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1) 单相桥式半波整流电路a、带电阻负载的工作情况Si ngle Phase Half Wave Con trolled Rectifier.变压器T起变换电压和隔离的作用。电阻负载的特点: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两者波形相同结合图2-1进行工作原

5、理及波形分析。几个概念的解释:Ud为脉动直流,波形只在U2正半周内出现,故称 半波”整流。采用了可控器件晶闸管,且交流输入为单相,故该 电路为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Ud波形在一个电源周期中只脉动1次,故该电路 为单脉波整流电路。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触发延迟角:从晶闸管开始承受正向阳极电压起到 施加触发脉冲止的电角度,用a表示,也称触发角或 控制角。导通角:晶闸管在一个电源周期中处于通态的电角度称为,用B表示。基本数量关系。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为:sin dd(ai) = 1(1+ cosa) = 0.45?72 1 +(?)VT的a移相范围为180这种通过控制触发脉冲的相位来控制直流输出电压大小

6、的方式称为相位控制方式,简 称相控方式。直流回路的平均电流为:(2-2)回路中的电流有效值为:Id=U=o.45CORR 2(2-3)43由式2. 2、式2. 3可得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波形系数:I2二s i 2誥亠4樹()(2-4)d2(1 co s)电源供给的有功功率为:其中U为R上的电压有效值:P = l:R = UI(2-5)1U = 2n2 .f 近U 2 sin cot )dcot =U丄 sin 2a +匹V 4兀2n电源侧的输入功率为:S = S2 = U 2I功率因素为:迹=空,U:(2-6)S U2 Y 4兀2H当a =0时cos? =-2 , a越大,COS a越低,a =

7、n。可见,尽管是电阻负载,电源的功 率因素也不为1。这是单相半波电路的缺陷。例2-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由 220V交流电源直接供电。负载要求的 最高平均电压为60V,相应平均电流为20A,试选择晶闸管元件,并计算在最大输出情况 下的功率因数。解:先求出最大输出时的控制角a,根据式(2-1)可得:2Ud2 60cos-仁-1 = 0.212:- =77.80.45U 20.45 X220b带阻感负载的工作情况:阻感负载的特点:电感对电流变化有抗拒作用, 使得流过电感的电流不能发生突变。电力电子电路的一种基本分析方法。通过器件的理想化,将电路简化为分段线性电路,c? _bV-II分段

8、进行分析计算对单相半波电路的分析可基于上述方法进行: 当VT处于断态时,相当于电路在 VT处断开,id=O。 当VT处于通态时,相当于 VT短路。图2-2带阻感负载的单相半波电路及其波形a)b)图2-3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分段线性等效电路a) VT处于关断状态b) VT处于导通状态为避免Ud太小,在整流电路的负载两端并联续流二极管与没有续流二极管时的情况 比较,在U2正半周时两者工作情况一样。当U2过零变负时,VDr导通,Ud为零。此时为负的U2通过VDr向VT施加反压使其 关断,L储存的能量保证了电流id在L-R-VDr回路中流通,此过程通常称为续流。续流期 间Ud为0,Ud中不再出现负的

9、部分。数量关系若近似认为id为一条水平线,恒为Id,则有:( 2-8)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特点简单, 但输出脉动大,变压器二次侧电流中含直流分量, 造成变压器铁芯直流磁化实际上很少应用此种电路。分析该电路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其简单易学的特点,建立起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力电子技术教案b)c)d)e)0Iver!:图2-4单相半波带阻感负载有续流二极管的电路及波形(2)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单相整流电路中应用较多的a带电阻负载的工作情况工作原理及波形分析见图2-5:VT1和VT4组成一对桥臂,在U2正半周承受电压U2,得到触发脉冲即导通,当U2过 零时关断;VT2和VT3组成另一对桥臂,在U2正

10、半周承受电压-U2,得到触发脉冲即导通,当U2 过零时关断。数量关系: 一( 2-9)a角的移相范围为180_0o 1+C0ScfR 2OS _ 23(7; l + cos 亍2(2-10)0 护 S 1+ COScS頁2(2-11)不考虑变压器的损耗时,要求变压器的容量为 S=U2l2 。b带阻感负载的工作情况为便于讨论,假设电路已工作于稳态,id的平均值不变。假设负载电感很大,负载电流id连续且波形近似为一水平线U2过零变负时,由于电感 的作用晶闸管VTi和VT4中仍流过电流id,并不关断。至s t= na时刻,给VT2和VT3加触发脉冲,因VT2和VT3本已承受正电压,故两管 导通。VT

11、2和VT3导通后,U2通过VT2和VT3分别向VTi和VT4施加反压使VTi和VT4关断, 流过VTi和VT4的电流迅速转移到VT2和VT3上,此过程称换相,亦称换流。(2-15)E 二丄广Q sindfd(-cosr=叫 cosa晶闸管移相范围为90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均为,2U 2晶闸管导通角B与a无关,均为180。变压器二次侧电流i2的波形为正负各180的矩形波,其相位由a角决定,有效值b=ldb)图2-6单相全控桥带阻感负载时的电路及波形73C带反电动势负载时的工作情况在|U2|E时,才有晶闸管承受正电压,有导通的可能,导通之后,Ud=u2 ,,直至|U2|=E, id即降至0使

12、得晶闸管关断,此后Ud=E与电阻负载时相比,晶闸管提前了电角度 S停止导 电,S称为停止导电角。R(2-16)a)b)图2-7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接反电动势一电阻负载时的电路及波形在a角相同时,整流输出电压比电阻负载时大。如图2-7b所示id波形在一周期内有部分时 间为0的情况,称为电流断续。与此对应,若 id波形不出现为0的点的情况,称为电流连 续。当触发脉冲到来时,晶闸管承受负电压,不可能导通。为了使晶闸管可靠导通,要求 触发脉冲有足够的宽度,保证当wt=S时刻有晶闸管开始承受正电压时,触发脉冲仍然存在。 这样,相当于触发角被推迟为负载为直流电动机时,如果出现电流断续则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将很

13、软。为了克服此缺点,一般在主电路中直流输出侧串联一个平波电抗器,用来减少电流的脉动和延长晶闸管导通的时间。这时整流电压ud的波形和负载电流id的波形与电感负载电流连续时的波形相同,ud的计算公式亦一样。为保证电流连续所需的电感量L可由下式求出:-迴L存肿生卄,( 2-17)图2-8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反电动势负载串平波电抗器,电流连续的临界情况(3) 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b)a)图2-9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及波形单相全波与单相全控桥从直流输出端或从交流输入端看均是基本一致的。两者的区别:(1) 单相全波中变压器结构较复杂,绕组及铁芯对铜、铁等材料的消耗多;(2) 单相全波只用2个晶闸管,比单

14、相全控桥少2个,相应地,门极驱动电路也少 2个;但是晶闸管承受的最大电压为 ,是单相全控桥的2倍;(3) 单相全波导电回路只含1个晶闸管,比单相桥少1个,因而管压降也少1个 从上述(2)、( 3)考虑,单相全波电路有利于在低输出电压的场合应用。(4)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图2-10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有续流二极管,阻感负载时的电路及波形单相全控桥中,每个导电回路中有 2个晶闸管,为了对每个导电回路进行控制,只需1个晶闸管就可以了,另1个晶闸管可以用二极管代替,从而简化整个电路。如此即成为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先不考虑 VDr)。半控电路与全控电路在电阻负载时的工作情况相同,单相半控桥带阻感

15、负载的情况, 假设负载中电感很大,且电路已工作于稳态。在U2正半周,触发角a处给晶闸管VT1加触发脉冲,U2经VT1和VD4向负载供电U2 过零变负时,因电感作用使电流连续,VT1继续导通。但因a点电位低于b点电位,使得电流从VD4转移至VD2, VD4关断,电流不再流经变压器二次绕组,而是由和VD2续流在U2负半周触发角a时刻触发VT3,VT3导通,则向VT1加反压使之关断,七经VT3和 VD2向负载供电。U2过零变正时,VD4导通,VD2关断。VT3和VD4续流,Ud又为零续流 二极管的作用。若无续流二极管,则当a突然增大至180。或触发脉冲丢失时,会发生一个晶闸管持续 导通而两个二极管轮

16、流导通的情况,这使 Ud成为正弦半波,即半周期Ud为正弦,另外半周 期Ud为零,其平均值保持恒定,称为失控。有续流二极管VDr时,续流过程由VDr完成,晶闸管关断,避免了某一个晶闸管持续 导通从而导致失控的现象。同时,续流期间导电回路中只有一个管压降,有利于降低损耗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的另一种接法相当于把图 2-4a中的VT3和VT4换为二极管VD3和图2-11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的另一接法2三相可控整流电路主要内容: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波形分析及计算。三相全控桥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及计算。重点:三相全控桥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及计算。难点: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波形分析及计算。三相全控桥的工作原理

17、、波形分析及计基本要求:掌握三相半波、三相全控整流电路在不同性质负载下的工作原理及波形分 析,控制角移相范围,电流有效值、平均值的计算,对相位控制触发脉冲的基本要求。理 解以带平衡电抗器的双反星性电路为代表的大功率整流电路工作原理。负载容量较大,或要求直流电压脉动较小、易滤波时基本的是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应用最广。(1)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a电阻负载电路的特点:变压器二次侧接成星形得到 零线,而一次侧接成三角形避免3 次谐波流入电网三个晶闸管分别 接a、b、c三相电源,其阴极连 接在一起共阴极接a =0 寸的工作原理分析假设将电路中的 晶闸管换作二极管,成为三相半 波不

18、可控整流电路。此时,相电 压最大的一个所对应的二极管导 通,并使另两相的二极管承受反 压关断,输出整流电压即为该相 的相电压一周期中,在tlWt2期 间,VD 1 导通,Ud=Ua在 Wt2Wt3 期间,VD2导通,Ud=Ub在Wt3 Wt4期间,VD3导通,Ud=Uc二极 管换相时刻为自然换相点,是各 相晶闸管能触发导通的最早时 刻,将其作为计算各晶闸管触发 角a的起点,即a =0。变压器二次 侧a相绕组和晶闸管VTi的电流b)c)d)e)VTivt3g I 11_0JL IIII图2-12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共阴极接法电阻负载时的电路及a =0。时的波形波形,变压器二次绕组电流有直流分量晶

19、闸管的电压波形,由3段组成:第1段,VTi导通期间,为 一管压降,可近似为UT1=0第2 段,在VTi关断后,VT2导通期 间,UT1=Ua-Ub=Uab,为一段线电 压第3段,在VT3导通期间, UT1 = Ua-Uc= Uac为另一段线电压增 大a值,将脉冲后移,整流电路 的工作情况相应地发生变 化a=30时的波形负载电流处 于连续和断续之间的临界状 态a30的情况。特点:负载电流断续,晶闸 管导通角小于120。电阻负载时 a角的移相范围为150整流电 压平均值的计算OJ1 OJt5rv.O11 1 /St,ihIVT(1) a30时,负载电流断续,晶闸管导通角减小,此时有:3 2二51

20、cosF :)=2 二60.6751 cos( ) (2-19)6Ud/U2随a变化的规律如图2-15 中的曲线1所示。负载电流平均值为:上(2-20)ooOF图 2-14Vat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a =60。时的波形图2-13三相半波可控整(2-18)a =30。时的波形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由图2-13e不难看出为变压器二次线电压峰值,即:UXM三丽X血込二A込詡45(2-21)由于晶闸管阴极与零点间的 电压即为整流输出电压ud, 其最小值为零,而晶闸管阳 极与零点间的最高电压等于 变压器二次相电压的峰值, 因此晶闸管阳极与阴极间的 最大电压等于0.4rs 0.81.171

21、、A306090120150欧)图2-15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Ud/U2与a的关系图2-16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阻感负载时的电路及a =60 时的波形变压器二次相电压的峰值, 即:昇?二(2-22)b阻感负载特点:阻感负载,L 值很大,id波形基本平直:a30 时(如 a=60 时的波形如图2-16所示) U2过零时,VTi不关断, 直到VT2的脉冲到来,才 换流,由VT2导通向负载 供电,同时向VTi施加反 压使其关断 Ud波形中 出现负的部分阻感负载 时的移相范围为90。数量关系:Ud/U2与a成余弦关系, 如图2-15中的曲线2所 示。如果负载中的电感量 不是很大,则当a30。后, U

22、d中负的部分减少,Ud略为增加,Ud/U2与a 的关系将介于曲线1和2 之间。变压器二次电流即晶闸管电流的有效值为一=(2-23)晶闸管的额定电流为(2-24)晶闸管最大正反向电压峰值均为变压器二次线电压峰值IV;( 2-25)图2-16中id波形有一定的脉动,但为简化分析及定量计算,可将id近似为一条水平线三相半波的主要缺点在于其变压器二次电流中含有直流分量,为此其应用较少。(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应用最为广泛,共阴极组 一一阴极连接在一起的3个晶闸管(VTi, VT3, VT5)共阳 极组一一阳极连接在一起的3个晶闸管(VT4, VT6, VT2)编号:1、3、5,4、6、2vt4vt6

23、vt2 d2图2-17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原理图a带电阻负载时的工作情况a =0时的情况假设将电路中的晶闸管换作二极 管进行分析对于共阴极阻的3个 晶闸管,阳极所接交流电压值最 大的一个导通对于共阳极组的 3 个晶闸管,阴极所接交流电压值 最低(或者说负得最多)的导通 任意时刻共阳极组和共阴极组中 各有1个晶闸管处于导通状态 从相电压波形看,共阴极组晶闸管导通时,Ud1为相电压的正包络线,共阳极组导通时,Ud2 为相电压的负包络线,Ud=Ud1 - Ud2是两者的差值,为线电压在正半周的包络线直接从线电压 波形看,Ud为线电压中最大的一个,因此 Ud波形为线电压的包络线。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

24、特点:(1) 2管同时通形成供电回路,其中共阴极组和共阳极组各1,且不能为同1相器件。(2)对触发脉冲的要求:按 VT1 -VT2-VT3-VT4-VT 5-VT6 的顺序,相位依次差 60。共阴极组VTi、VT3、VT5的脉冲依次差120,共阳极组VT4、VT6、VT2也依次差120同一相的上下两个桥臂,即 VTi与VT4, VT3与VT6, VT5与VT2,脉冲相差180表2-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a=0时晶闸管工作情况时段共阴极组中导通的晶闸管共阳极组中导通的晶闸管整流输岀电压UdIIIVT1VT1VT6VT2Ua-Ub=UabUa-Uc=UacIIIIVVT3VT3VT2VT4

25、Ub-Uc=UbcUb-Ua=UbaVVIVT5VT5VT4VT6Uc-Ua=UcaUc-Ub=Ucb(3) Ud一周期脉动6次,每次脉动的波形都一样,故该电路为6脉波整流电路。zL 10QJtMl! : !1r 11 1 1 1 1ab I 1atV-V! V ! V; )( ;/I八丨八I /“ir M1 /x賈y图2-18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a =0。时的波形(4) 需保证同时导通的2个晶闸管均有脉冲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宽脉冲触发另 一种方法是双脉冲触发(常用)。(5) 晶闸管承受的电压波形与三相半波时相同,晶闸管承受最大正、反向电压的关系 也相同a=30时的工作情况从wt1

26、开始把一周期等分为6段,比波形仍由6段线电压构成, 每一段导通晶闸管的编号等仍符合表 2-1的规律区别在于:晶闸管起始导通时刻推迟了 30 组成Ud的每一段线电压因此推迟30。变压器二次侧电流ia波形的特点:在Vti处于通态的 120期间,ia为正,ia波形的形状与同时段的Ud波形相同,在VT4处于通态的120。期间,ia 波形的形状也与同时段的Ud波形相同,但为负值。a=60时工作情况Ud波形中每段线电压 的波形继续后移,Ud平均值继续降低。a=60o时Ud出现为零的点。图2-19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a =30。时的波形小结当a60时,Ud波形每60中有一段为零,Ud波形不能出现负

27、值。带电阻负载时三相桥式全 控整流电路a角的移相范围是120dl儿/VL气11/ZCr/z01 _1/III1v/b1iyu7ff=60臥1O0图2-20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a =60。时的波形.I41* v u V 如.I X/ I I h Ib阻感负载时的工作情况a60。时阻感负载时的工作情况与电阻负载时不同,电阻负载时Ud波形不会出现负的部分,而阻感负载时,由于电感 L的作用,Ud波形会出现负的部分带阻感负载时,三相桥 式全控整流电路的a角移相范围为904析a60时,整流电压平均值为:(2-27)U = -Csin诚= 2.34% l+cos(- + )7T Jy+fl3输出电

28、流平均值为ld=Ud /R当整流变压器为图2-17中所示采用星形接法,带阻感负载时,变压器二次侧电流波形 如图2-23中所示,为正负半周各宽120、前沿相差180的矩形波,其有效值为:等打=0816/,(2-28)a=Kn!:nLF口L厂1L11110;图2-22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a =30。时的波形晶闸管电压、电流等的定量分析与三相半波时一致。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接反电势阻感负载时,在负载电感足够大足以使负载电流连续 的情况下,电路工作情况与电感性负载时相似,电路中各处电压、电流波形均相同,仅在 计算Id时有所不同,接反电势阻感负载时的Id为:(2-29)厂_、r _、Mc 产一H

29、a011% PH加、一*yV- /k、一#Y、丿式中R和E分别为负载中的电阻值和反电动势的值。a = 90 吐杠壯眨叫 一。图2-23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a =90时的波形3变压器漏感对整流电路的影响主要内容:变压器漏抗对整流电路的影响。电路中谐波的产生、组成及抑制方法。整 流电路的谐波和功率因数。重点:变压器漏抗对整流电路的影响。电路中谐波的产生、组成及抑制方法。难点:无。基本要求:掌握变压器漏抗对整流电路的影响。TbVTLRvt3I I | I % I I c I I S I Iw卅旷r厂图2-24考虑变压器漏感时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及波形考虑包括变压器漏感在内的交流侧电感的影

30、响,该漏感可用一个集中的电感Lb表示以三相半波为例,然后将结论推广Vti换相至VT2的过程:因a、b两相均有漏感,故ia、ib均不能突变,于是Vti和Vt2同时导通,相当于将a、b两相短路,在两相组成的回路中产生环流ik。ik=ib是逐渐增大的,而ia=ld-ik是逐渐减小的。当ik增大到等于Id时,ia=O,Vti关断,换流过程结束。换相重叠角 换相过程持续的时间,用电角度 丫表示:换相过程中,整流电压Ud为同时导通的两个晶闸管所对应的两个相电压的平均值:(2-30 )2-31)叫訴+心巴Ft%二沖d a d/ b B d/ 2换相压降一一与不考虑变压器漏感时相比,Ud平均值降低的多少:(2

31、-31)换相重叠角丫的计算:理二他-甘J/2妇二血s 宀2L由上式得:(2-32 )2-31)进而得出:(2-33 )2-31 )人二善。co妝+力(2-34 )2-31)当 wt=a+ 丫时,ik=ld,于是cosa-cos(g + /)=(2-35 )2-31)丫随其它参数变化的规律:(1) Id越大则丫越大;(2) Xb越大丫越大;(3) 当a ” 0.9cosI兀以a =30为例,在阻感负载时,忽略换相过程和电流脉动,且直流电感L为足够大。此时,电流为正负半周各120的方波,如下图所示,其有效值与直流电流的关系为: 电力电子技术教案分别为:电流中仅含6k (k为正整数)次谐波。ct=U

32、di厂O30d = 2IdUd2Ud4A讣忠;M底着和UabJ IbcidO*带阻感负载a =30。时的波形由变压器二次侧电流谐波分析可知,电流基波和各次谐波有效值花25(三-帛8式全控整流电路I 逅II 1I dH 65=血In n二1d,n = 6k _ 1,k =1,2,3,各次谐波有效值与谐波次数成反比,且与基波有效值的比值为谐波次数的倒数。基波因数:位移因数仍为:功率因数为:cosa .955830(I n I兀(3)电容滤波的不可控整流电路交流侧谐波和功率因数分析a单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实用的单相不可控整流电路常采用感容滤波。 电容滤波的单相不可控整流电路交流侧 谐波组成有如下规律

33、:谐波次数为奇次。谐波次数越高,谐波幅值越小。谐波与基波的关系是不固定的。.LC越大,则谐波越小。电容滤波的单相不可控整流电路的功率因数具有如下结论:位移因数接近1,轻载超前,重载滞后。谐波大小受负载和滤波电感的影响。b、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 常用的电容滤波三相不可控整流电路中通常都带有滤波电感。其交流侧谐波组成有如下规律:谐波次数为6k 1次,k =1, 2, 3 谐波次数越高,谐波幅值越小。谐波与基波的关系是不固定的。电路的功率因数有如下结论:位移因数通常是滞后的,但与单相时相比,位移因数更接近1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中主要。a、a =0寸,压和电流的0谐波分随负载加重(wRC的减小),总的

34、功率因数提高;同时,随滤波电感加大,总功 率因数也提高。(4)整流输9对于负载的工作是不利的成分为直流,同时包含各种频率的谐波,这些谐波m-_12 丁m-m脉波整流电路的整流电压和整流电流的谐波分检如图2-26,当a=0时,m脉波整流电路时整流电压和电流中的谐波有如下规律:m脉波整流电压Udo的谐波次数为mk (k=1,2, 3.)次,即m的倍数次;整流电流 的谐波由整流电压的谐波决定,也为 mk次。当m定时,随谐波次数增大,谐波幅值迅速减小,表明最低次( m次)谐波是最 主要的,其它次数的谐波相对较少;当负载中有电感时,负载电流谐波幅值 dn的减小更 为迅速。当m增加时,最低次谐波次数增大,

35、且幅值迅速减小,电压纹波因数迅速下降。b、a不为0。时的情况整流电压谐波的一般表达式十分复杂,下面只说明谐波电压与a角的关系。以n为参变量,n次谐波幅值对a的关系如图2-27所示:7190当a从090变化时,ud的谐波幅值随| a增大而增大,a =90时谐波幅值最大。a从 的谐波幅值随a增大而减小180。之间电路工作于有源逆变工作状态,L0.2 -0.1 -0306090120150 180:/( n=12n=18X,=6图2-27三相全控桥电流连续时,以n为参变量的与:-的关系6大功率可控整流电路(1)带平衡电抗器的双反星形可控整流电路在电解电镀等工业中,常用到低电压大电流(例如几十伏,几千

36、至几万安)可调直流电源。图2-28为带平衡电抗器的双反星形可控整流电路。其变压器二次侧为两组匝数相 同极性相反的绕阻,分别接成两组三相半波电路。变压器二次侧两绕组的极性相反可消除图2-28带平衡电抗器的双反星形可控整流电路图2-29双反星形电路,a=0时两组整流电压、电流波形铁芯的直流磁化,设置电感量为 Lp的平衡电抗器是为保证两组三相半波整流电路能同时 导电。与三相桥式电路相比,在采用相同晶闸管的条件下,双反星形电路的输出电流可大 一倍。平衡电抗器的作用:两个直流电源并联时,只有当电压平均值和瞬时值均相等时,才能使负载均流,双反星形电路中,两组整流电压平均值相等,但瞬时值不等,两个星形的中点

37、n1和n2间的电压等于Udi和Ud2之差。该电压加在Lp上,产生电流 ip,它通过两组星形自成回路,不流到负载中去,称为环流或平衡电流,考虑到ip后,每组三相半波承担的电流分别为。为了使两组电流尽可能平均分配,一般使Lp值足够大,以便限制环流在负载额定电流的1%2%以内。叫妬叫址城叫ubb)八6O360图2-30平衡电抗器作用下输出电压的波形和平衡电抗器上电压的波形%小/XI世双反星形电路中如不接平衡电抗器,即成为六相半波整流电路,只能有一个晶闸管导电,其余五管均阻断,每管最大导通角60,平均电流ld/6。当a =0寸,Ud为1.35U2,比三相半波时的1.17U2略大些。六相半波整流电路因晶

38、闸管导电时间短,变压器利用率 低,极少采用。双反星形电路与六相半波电路的区别就在于有无平衡电抗器,对平衡电抗器作用的理 解是掌握双反星形电路原理的关键。由于平衡电抗器的作用使得两组三相半波整流电路同时导电的,平衡电抗器Lp承担了 n1、n2间的电位差,它补偿了 Ub和ua的电动势差,使得两相的晶闸管能同时导电 将图2-29中Ud1和Ud2的波形用傅氏级数展开,可得当 a =0。时的Ud1、Ud2,即整流电路: II + CDS 3创-CUs;I加 435401+Icos3(r-F)-cos6(ffir-6(P)+ - co拠曲一6(鬥-13510C0!s6cl 丄 3禎创I3540(2-37)

39、(2-38)% n 1 “2= 1 - - cos3i -X 14Ud中的谐波分量比 直流分量要小得多, 且最低次谐波为六 次谐波。需要分析各种控 制角时的输出波形 时,可先求出两组三 相半波电路的Udi和 Ud2波形,然后做出波形(Udl + Ud2 ) / 2。图 2-32 为 a =30 6090 时,双反星形电路的 输出电压波形。双反星形电路的输出 电压波形与三相半波电 路比较,脉动程度减小 了,脉动频率加大一倍, f=300Hz电感负载情况下,a = 90 时,输出电压波形正 负面积相等,Ud=0,移 相范围是90图2-32当a =30 60 90时,双反星形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如果是

40、电阻负载,则 Ud波形不应出现负值,仅 保留波形中正的部分。同 样可以得出,当a =120 时,Ud=0,因而电阻负电力电子技术教案载要求的移相范围为120。整流电压平均值与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相等,为Ud=1.17 U2cos a将双反星形电路与三相桥式电路进行比较可得出以下结论:三相桥为两组三相半波串联,而双反星形为并联,且后者需用平衡电抗器当U2相等时,双反星形的Ud是三相桥的1/2,而Id是三相桥的2倍两种电路中,晶闸管的导通及触发脉冲的分配关系一样,Ud和id的波形形状一样897有源逆变(1) 逆变的概念逆变(invertion)把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整流的逆过程。如电力机车下坡行驶,

41、机车的位能转变为电能,反送到交流电网中去。逆变电路 把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的电路有源逆变电路一一交流侧和电网连结。如直流可逆调速系统、交流绕线转子异步电动 机串级调速以及高压直流输电等。对于可控整流电路,满足一定条件就可工作于有源逆变, 其电路形式未变,只是电路工作条件转变。既工作在整流状态又工作在逆变状态, 称为变 流电路。无源逆变一一变流电路的交流侧不与电网联接,而直接接到负载。a)b)0图2-33直流发电机一电动机之间电能的流转a)两电动势同极性Eg Em b)两电动势同极性Em Eg c)两电动势反极性,形成短路a)b)图2-34单相全波电路的整流和逆变a、直流发电机一电动机系统电能的流

42、转图2-33a M电动,EgEm,电流Id从G流向M , M吸收电功率;图2-33b回馈制动 状态,M作发电运转,此时,EmEg,电流反向,从M流向G,故M输出电功率,G则 吸收电功率,M轴上输入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反送给 G;图2-33C两电动势顺向串联, 向电阻R供电,G和M均输出功率,由于R 一般都很小,实际上形成短路,在工作中 必须严防这类事故发生。b、逆变产生的条件用单相全波电路代替上述发电机,如图 2-34a,M电动运行,全波电路工作在整流状 态,a在0 /2间,Ud为正值,并且Ud Em,才能输出Id,交流电网输出电功率,电动 机则输入电功率。图2-34b表示在回馈制动时,由于晶闸

43、管的单向导电性,Id方向不变, 欲改变电能的输送方向,只能改变 Em极性。为了防止两电动势顺向串联,Ud极性也必须 反过来,即Ud应为负值,且|Em| |Ud I,才能把电能从直流侧送到交流侧,实现逆变。 电能的流向与整流时相反,M输出电功率,电网吸收电功率。Ud可通过改变a来进行调 节,逆变状态时Ud为负值,逆变时a在n /2间。由此而可知产生逆变的条件是:有直流电动势,其极性和晶闸管导通方向一致,其值大于变流器直流侧平均电压;晶闸管的控制角a n/2使Ud为负值。半控桥或有续流二极管的电路,因其整流电压Ud不能出现负值,也不允许直流侧出现负极性的电动势,故不能实现有源逆变。欲实现有源逆变,

44、只能采用全控电路。- *0 二乡J #=车-3=百图2-35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工作于有源逆变状态时的电压(2) 三相桥整流电路的有源逆变工作状态逆变和整流的区别:控制角 a不同0 a n时,电路工作在整流状态 n /2 a n /2时的控制角用B表示,B称为逆变角,而逆变角B和控制角a的计量方向相反,其大小自B=0 的起始点向左方计量。三相桥式电路工作于有源逆变状态时的波形如图2-35所示。有源逆变状态时各电量的计算:Ud= -2.34U2COS a 435U2lcos a (2-39)每个晶闸管导通2n /3故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为(忽略直流电流id的脉动)It =0.577ld (2-40

45、) 从交流电源送到直流侧负载的有功功率为2Pd=Rld+EMld (2-41)逆变工作时,由于Em为负值,故Pd一般为负值,表示功率由直流电源输送到交流电源。 在三相桥式电路中,变压器二次侧线电流的有效值为|2= It=0.816 Id (2-42)(3) 逆变失败与最小逆变角的限制逆变失败(逆变颠覆)是指逆变时,一旦换相失败,外接直流电源就会通过晶闸管电 路短路,或使变流器的输出平均电压和直流电动势变成顺向串联,形成很大短路电流。 a逆变失败的原因触发电路工作不可靠,不能适时、准确地给各晶闸管分配脉冲,如脉冲丢失、脉冲延 时等,致使晶闸管不能正常换相;晶闸管发生故障,该断时不断,或该通时不通;交流电源缺相或突然消失;换相的裕量角不足,引起换相失败。b、换相重叠角的影响当B 丫时,换相结束时,晶闸管能承受反压而关断。如果 仟丫时(从图2-36右下角 的波形中可清楚地看到),该通的晶闸管(VT2)会关断,而应关断的晶闸管(VT1)不能 关断,最终导致逆变失败。C、确定最小逆变角術in的依据 逆变时允许采用的最小逆变角B应等于3nin= S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