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练习教师版0001_第1页
《石钟山记》练习教师版0001_第2页
《石钟山记》练习教师版0001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钟山记?练习1. 以下加粗词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微风鼓浪鼓:振动B. 汝识之乎识:通“志,记住C. 或曰此鹳鹤也或:也许D. 下临深潭临:对着C2. 以下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下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DB、D扣而聆之扣:敲,敲打是说也是:这,这个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考察殆与余同殆:大概B.惜其用武而不终也.靡不有初,鲜克有终B.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崆 焉.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杂然相许3 .以下句中加点词与所给例句中加粗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A.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 焉C

2、. 焉用亡郑以陪邻DB4. 以下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为哪一项A. 然是说也,余常疑之BC.有穴窈然A5. 以下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勿以善小而 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B.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余固笑而不信也D.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勃之陋也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B.古之人不余欺也.吾子未之思也B .又有假设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D .石之铿然有声者B .古之人不余欺也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A6. 以下各句加粗的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为哪一项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C.而此

3、独以钟名.,何哉?D夜泊绝壁之下7. C7. 以下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为哪一项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C.时人莫之许也DA8. 与“得双石于潭上句式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C.古之人不余欺也B9. 以下各句中,句式与其它各句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时人莫许之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C10 .以下各句中,与“磔磔云霄间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古之人不余欺也B .又有假设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D.今以钟磬置水中DA.苏轼,北宋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卒谥文忠。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作品集。B. 苏轼是北宋文坛成就

4、最高的文学家,其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幵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在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多方面都有很高造诣。C. 苏轼在散文上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在词坛上与辛弃疾合称“苏辛。D. 苏轼被后人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是主要代表作品。D12 .以下各句按其活用加以分类,全出现名词作状语的一组是:4分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徐而察之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骊山北构而西折天下云集响应大石侧立千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A.B .C .D .阅读唐代李渤?辨石钟山记?,完

5、成文后各题。?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假设洪钟,因受其称。有幽 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 隅,忽遇双石,欹倾斜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 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徐歇。假设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那么安能产兹 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之论,那么濒濒临流水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 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号记。水经注?上面说:“洞庭湖的出口处,有山名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

6、对着深潭,微风煽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声音响亮好似是大钟一般,于是授予它这个称呼。有隐居的人,在湖东钓鱼,沿着水流走到尽头到了这个地方。于 是登岩过岭,穿越石洞,探访它的遗迹。在南隅临时住宿,突然发现两块石头,横斜在水潭边上,影子倒映在水中,向住在水边的人询问原因,才说:“这就是石钟啊,有铜铁一样奇异的声音2 山仍石名4濒流庶峰。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D.而此独以钟名B.问众多水滨的人。D.向住在水滨的人询问原因。啊。敲打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 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响声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如果不是潭水滋润了这座山,这座山又蕴 涵了

7、它的精气。潭水和山峰蕴含的精气联合起来凝结成美好的气质,生发成为至纯至美的灵异之物。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怎么能够产出这种奇异的石头呢?于是知道山依然因袭石头而得名,这是一种陈旧的说法了。依照郦道元的说法,那么濒临水流众多的山峰,都可以用这个名字来称呼它。姑且 修订过去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13. 解释加点的词。1山涵其英3安能产兹.奇石乎1蕴含2因袭3这4众多14. 与“乃知山仍石名中“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A.有仙那么名者C.名微而众寡D15. “询诸水滨的意思是A.问那个住水滨的人。C.在各个水滨处询问。D16. “聊刊前谬,留遗将来的意思是A. 姑且修订过

8、去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B. 姑且刊载过去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后来人。C. 姑且修订过去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后来人。D. 姑且刊载过去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阅读清代俞樾的文章,答复以下问题: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 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 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 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 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那么山下有洞门出焉。 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 最上层那么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 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 名。上钟山亦中空。 此两山皆当以形论, 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 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