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要素禀赋理论_第1页
03要素禀赋理论_第2页
03要素禀赋理论_第3页
03要素禀赋理论_第4页
03要素禀赋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10-171 第三章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本章进入本章进入“现代自由贸易现代自由贸易理论理论”2021-10-172国际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国际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供给方面要素禀赋(新古典理论)技术 要素生产率(古典理论) 规模经济(新贸易理论)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同质产品(古典和新古典)不完全竞争、差异产品(新贸易理论)需求方面消费者偏好(需求相似/相异理论)国际贸易基础图绪1 国际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2021-10-173本章结构本章结构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H-OH-O理论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 要素

2、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充 基本概念及假设贸易基础及模式贸易利得在一国一国内部内部的分配要素积累导致贸易利得在国际间国际间的分配贸易利得经验实证及相应解释2021-10-174v关键性问题:关键性问题:1 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分析与内容2 掌握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与罗伯津斯基定理3 了解里昂惕夫之谜的内容及相关解释2021-10-175经济学“价值论”的回顾要素价值论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价值论供求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古典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资本”要素的引入 222模型 生产可能性边界为凸状曲线 避免了古典贸易理论的不足之

3、处2021-10-176第一节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一、要素禀赋一、要素禀赋又称“相对要素禀赋”,“国家”层面的概念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衡量指标:K/LK/L、w/rw/r国与国之间比较: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2021-10-177图3-1中,EA、EB分别表示A、B两国的要素总量组合AB ,故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则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图 31一国要素禀赋点与原点连线靠近哪轴,就为该轴所代表的要素相对丰富的国家。要素禀赋的实际衡量通常用人均资

4、本存量来估算。2021-10-178表表3-1:部分国家部分国家1990年人均资本存量(年人均资本存量(1985年国际价格计算)年国际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Summers and Heston(1995), Penn World Tables 5.6;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 Yearbook of Labor Statistics, 1994.国家或地区国家或地区 人均资本存量(美元人均资本存量(美元/人)人) 瑞瑞 士士73,459德德 国国50,116加拿大加拿大42,745澳大利亚澳大利亚37,854日日 本本36,480法法 国国

5、35,600美美 国国34,705意大利意大利31,640台湾地区台湾地区25,722英英 国国21,453韩韩 国国17,995墨西哥墨西哥12,9002021-10-179二、要素密集度二、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v“产品”层面的概念v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v相对的概念,与要素投入的绝对量无关v衡量指标:v产品与产品之间比较: 如果kxky,则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XXXLKkYYYLKk 2021-10-1710如果在任何相同的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图 32在生产要素可替代的情况下,比较两个部门的要素密集度,必

6、须在“共同的要素共同的要素价格价格”这一标准下共同进行2021-10-1711三、模型基本假设三、模型基本假设 v 两个国家:A国、B国v 两种产品;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v 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资本Kv 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v 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 国贸理国贸理论模型的论模型的前提条件前提条件2021-10-1712v 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v 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v 规模收益不变;v 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v 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v A国为资本丰富国,B国为劳动丰富国三、模型基本假设三、模型基本假设 两国相两国相

7、对要素禀对要素禀赋不同赋不同2021-10-1713赫克歇尔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1879Eli F. Heckscher,187919521952)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在乌普萨拉(Uppsala University)大学学习历史和经济;毕业后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任教。他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在经济理论上的创新和在经济史研究方面引入新的方法论定量研究方法。1919 年,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集中探讨了各国资源要素禀赋构成与商品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总体均衡分析方法;1924年,间歇性免费商品提出不完全竞争理论,还探讨不由市场决定价格的集体财富问题。经济

8、史方面主要著作:大陆系统:一个经济学的解释、重商主义、古斯塔夫王朝以来的瑞典经济史、 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及其他解释、 经济史研究。2021-10-1714俄林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Ber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出生于瑞典南方的一个小村子克利潘(Klippan);在多个学校获得多个学位: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并在多个学校任教。最著名的工作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现代化处理,并由此获得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24年,国际贸易理论;1933年,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论论;1936年;国际经济的复兴;1941年

9、,资本市场和利率政策2021-10-1715第二节第二节 H-O理论理论一、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一、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生产可能性边界具体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具体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一国的要素禀赋要素禀赋与其与其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当两国当两国生产技术相同生产技术相同的条件下,国家之间的的条件下,国家之间的要素要素禀赋差异禀赋差异,最终会影响到两国的不同商品的生产,最终会影响到两国的不同商品的生产能力,从而能力,从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别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别要素禀赋差异 相对供给差异生产技术条件相同生产可能性边界线要素禀赋点 2021-10-1716结论:资本丰富的国

10、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图 33图 34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反映一国的供给能力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反映一国的供给能力,A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对偏向于X商品,意味着在相同的商品相对价格下,A国在X商品的相对供给能力高于B国。2021-10-1717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v在封闭条件下,一国相对价格由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相切决定的;v如果两国需求条件完全相同(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同),则两国供给方面的差异(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差异)将造成两国相对价格的差异。2021-10-1718pApB,即A国在X商品上具

11、有比较优势,而B国则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即资本丰富国家(A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劳动丰富国家(B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两国需求条件完全相同要素禀赋相对供给差异相对价格差异生产技术条件相同图 352021-10-1719三、三、H-OH-O定理定理v开放后,A国将出口X,进口Y,B国则相反。因此,A国X的相对价格将上升,B国X的相对价格将下降,最终两国价格趋于一致,即两国面对相同的国际均衡价格;v国际均衡价格Pw由A、B两国的相互需求共同决定。(PAPWPB) 2021-10-1720v贸易三角QAOACA 和QBOBCB 图 37贸易平衡条件:OAQA=OBC

12、BOACA=OBQB2021-10-1721vH-O定理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2021-10-1722国际贸易纯理论国际贸易纯理论国际贸易基础国际贸易基础国际贸易模式国际贸易模式国际贸易利得国际贸易利得第三节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2021-10-1723H-O理论:理论:各国的要素禀赋各国的要素禀赋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格局要素价格均等化说:要素价格均等化说: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各国的要素价格各国的要素价格贸易结果:贸易利益在贸

13、易结果: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一国内部分配的问题分配的问题第三节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2021-10-1724v说明了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的分配问题,即国际贸易如何影响贸易国的收入分配格局;v证明了在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以及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国际商品贸易可以替代要素国际流动,拉平各国间的要素价格,“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本节的两个重要意义:2021-10-1725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的语言描述(222):v墨西哥有充足的劳动力,美国有大量的资金;v两国开展贸易后,墨西哥将生产大批劳动密集商品供出口用,这样墨西哥便能发挥其劳动力充足,工资低廉的优势。但这

14、样做的结果会提高墨西哥对劳动力的需求,并使工资有所上升。相反,由于墨西哥要从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商品,其国内的资本密集型商品产量将降低,对资本的需求也会减少。2021-10-1726v结果,对墨西哥而言,开展贸易的结果是工资有所上升,而资本的价格(利率)有所下降;v美国增加出口资本密集商品的产量后,对资本的需求将增加,并会引起美国的利率上升。同时,美国将减少劳动密集商品的生产,其结果是美国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工资也跟着下跌。对美国来说,开展贸易的结果是资本价格(利息)上升,劳动价格(工资)下降;v美、墨两国在资金和劳动价格方面的差异有所缩小,甚至趋于“均等”状态。2021-10-1727一、商品价

15、格和要素价格一、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v国际贸易的结果:商品相对价格变化要素名义价格变化要素实际价格变化国际贸易的结果:国际贸易的结果:一国出口商品名义价格上升,进口商品名义价格下降。2021-10-1728前例:开放后,A国出口X,进口YX的相对价格上升资本和劳动从Y向X部门流动X部门是资本密型的,需要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Y部门是劳动密型的,释放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资本需求大于供给资本价格上涨劳动供给大于需求劳动价格下跌两部门资本-劳动比都下降vX相对价格上升会导致它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资本)名义价格上升,另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名义价格下降;从而两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下降。2021-10-17

16、29要素名义价格的变化要素名义价格的变化要素实际价格的变化要素实际价格的变化v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在均衡时,生产要素在所有部门的名义报酬应当是相同的。 在均衡状态下,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 : w=PxMPLX=PYMPLY (3.3) r=PxMPKX=PYMPKY (3.4) 由(3.3)和(3.4)两式,可以得到:)6 . 3(,)5 . 3(,KYyKXxLYyLXxMPPrMPPrMPPwMPPw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两部门的边际产出就等于要素的实际价格。2021-10-1730v根据前面分析可知,当X的相对价格上升时,X、Y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均下降;v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

17、资本-劳动比例下降时,由于资本相对于劳动的投入减少,所以资本的边际产出上升,相反,劳动的边际产出下降;v由(3.5)、(3.6)两式,则r/Px , r/Py均上升,而,w/Px、w/Py均下降,即X相对价格上升后,资本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上升,劳动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2021-10-1731v斯托珀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结论(一):结论(一):2021-10-1732结论(二):结论(二):vS-S定理的

18、引申定理的引申: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这一结果的重要含义是国际贸易虽然改善了一国的福利水平,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2021-10-1733二、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二、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v随着贸易的开展,两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会不断缩小,并最终达到均等;v在这个过程中两国丰富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稀缺要素的价格则不断下降,于是两国要素价格朝着差异缩小的目标变化,趋向于一个共同的水平;v随着商品价格的统一,两国要素价格水平也将达到均等。v各国要素价格均等化时的状态是如何的呢?2021-10-1734引入两个数学工具:v 单位价

19、值等产量曲线(unit-value isoquant)v PxX0=PyY0=1 (3.7)X(X0=1/PX)Y(Y0=1/PY)LK0生产技术条件决定了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的形状,商品价格决定了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的具体位置。2021-10-1735引入两个数学工具:v 单位等成本直线(unit isocost)v 1=wL+rK (3.8)LK0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生产成本等于其收益(利润为零),并且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安排生产,则厂商单位等成本直线必与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相切。1/r1/w2021-10-1736v自由贸易的结果:自由贸易的结果:两国商品价格相同另外,两国技术水平也相

20、同 两国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完全相同单位成本线也完全相同要素价格也相同各国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状态图2021-10-1737v需要强调的是: 1.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现实中,由于运输成本和一些贸易壁垒的存在,各国的商品价格难以达到一致,因此,国际间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现实中一般难以实现。 2.要素价格均等还要求生产技术条件必须完全一样,这也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 2021-10-1738国际经济热点问题:国际经济热点问题:国际铁矿石定价v当前铁矿石定价机制当前铁矿石定价机制:长协机制长协机制采取长期贸易合同的形式,由供需双方通过谈判签订一个在一个区间(一般为一年)内被共同认可

21、的价格。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始于1981年。 现货定价现货定价其价格随市场变化而波动 季度定价季度定价将长协机制定价时间周期从一个财政年度缩短为一个季度 2021-10-1739当前国际铁矿石市场结构:当前国际铁矿石市场结构:v卖方卖方“两国三家两国三家”: 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公司与力拓公司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 v买方买方“四大阵营四大阵营”:以新日铁为代表的日本五大钢铁巨头组成的日本阵营以宝钢代表中国大陆16家大钢厂组成的中国阵营以浦项制铁为代表的韩国阵营德国钢厂蒂森克虏伯为代表的欧洲阵营 2021-10-1740当前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形势当前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形势v近年中国国内对铁矿石的需求日益增

22、加刺激了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打破了卖家和买家原来形成的供需平衡,对原有的谈判价格机制造成严重的冲击。v原来的长协价游戏规则是,国际铁矿石几个大的买家和卖家采取一对一关起门来谈判。谁先达成协议其价格会为各方所接受。在铁矿石卖方市场形势下,长协机制近来正在受到动摇。三大矿业巨头希望在在更为短期的价格基础上达成了铁矿石价格协议。 v当前国际市场上铁矿石的定价过程操纵在卖方之下,与欧佩克利用组织形式对国际市场油价施加影响力不同,由于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这三家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对于铁矿石供应的垄断程度更高。2021-10-1741近年来铁矿石长协矿谈判回顾近年来铁矿石长协矿谈判回顾 财年财年率先达成

23、方率先达成方涨幅(涨幅(%)2000SNIM-法国钢厂5.422001淡水河谷-里瓦4.312002淡水河谷-蒂森克虏伯-2.402003淡水河谷-安塞乐8.902004淡水河谷-安塞乐18.622005淡水河谷-新日铁71.502006淡水河谷-蒂森克虏伯19.002007淡水河谷-宝钢9.502008淡水河谷-新日铁65.00力拓-宝钢粉矿79.88块矿96.502009力拓-新日铁粉矿-32.94块矿-44.462021-10-1742 中国日照钢铁采购违约案例中国日照钢铁采购违约案例v2007年7月,日照钢铁与澳大利亚吉布森钢铁签署了一份为期15年的铁矿石长期合约。根据约定,日照钢铁每

24、年将进口240万吨铁矿石,协议价格约每吨100美元。v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铁矿石价格长期合约远高于现货价格的影响。日照钢铁像国内其他钢企一样单方面终止了长协合同,转而从现货市场进行采购。v吉布森钢铁以涉嫌合同违约为由,向澳大利亚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近日,澳方仲裁机构裁定日照钢铁败诉,日照钢铁不但须支付其1.14亿美元的损害赔偿,还将承担仲裁结果公布之日起6%的利息和仲裁费用。v对此仲裁结果,日照钢铁方面表示不认可,以“金融危机为不可抗力”和“矿石质量不合格”作为辩护理由。2021-10-1743相关问题:相关问题:v当前国际铁矿石价格属于“自由市场价格”,还是“封闭市场价格”?v铁矿石

25、长协价与现货价相比,有哪些优缺点?v日照钢铁表示不认可仲裁结果,并将提起诉讼。你认为,日照公司有可能挽回败局吗? v中国企业如何扭转在国际铁矿石定价中的被动局面?2021-10-1744第四节第四节 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v传统H-O理论的缺陷:表现为静态分析,忽略了技术进步、政策因素对于静态要素的影响;v例如,引进外资政策可以改善资本要素;合理的教育制度可以改善劳动者素质当已有的要素通过技术进步和政府政策得到改善和调整之后,一国可以重新选择它的贸易模式;需要一个“动态”模型来反映:要素禀赋的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021-10-1745“动态”模型的描述:一定的经济政策要素禀赋

26、的变化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变化贸易条件的变化比较优势的变化贸易利益国际间的分配一国贸易模式的变化技术不变技术不变短期长期2021-10-1746一、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1、算术等式证明算术等式证明:假设某一生产要素总量增加,比如资本供给增加了K;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要素相对价格仍会保持不变,两部门的要素使用比例也保持不变;X部门来吸收新增的资本(K),Y部门缩小生产规模释放出一定的劳动(LY)和资本(KY)来搭配。yxyxxLLKKKLKkxx/yyyyyLLKKLKkyy/(3.9)(3.10)2021-10-1747罗伯津斯基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

27、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假设条件千万要记住当上述两式都满足时,所有的要素都得到了充分利用,结果X部门的生产扩大,而Y部门的生产下降。2021-10-17482 2、几何图示法证明:、几何图示法证明: 图中资本增加后要素禀赋点由E变为E,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X、Y两个部门的要素使用比例仍保持原来水平不变。由图可知,X部门产出增加了,而Y部门的产出则减少了。 图 392021-10-1749二、要素积累与贸易条件1 1

28、、罗伯津斯基定理的应、罗伯津斯基定理的应用用:判别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的偏向性图中,通过Q与Q两生产均衡点的直线R称为罗伯津斯基线;对应于任一相同的商品相对价格,如果资本增加后,都表现为X的产出增加、Y的产出减少,则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相对偏向X轴。2021-10-1750需求条件不变的情况v在任一相同的商品相对价格下,资本增加后,随着X供给的增加,X产品的相对价格会下降;v同理,劳动增加后,随着Y供给的增加,Y产品的相对价格会下降。2021-10-17512、要素禀赋的变化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小国情形:小国情形:贸易条件不变小国在国际市场上对价格的影响是极其微弱的,可看成是价格接受者,国际价格不会

29、因其经济增长而有所变动;因此,对小国来说,要素禀赋变化之后,其贸易条件可视为不变。2021-10-1752大国情形:v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出口部门X(偏向出口的增长,export-biased growth)如果对方国家一切保持不变,随着X商品供给的增加,在国际市场上X商品相对价格要下降,则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相应地,对方国家贸易条件则改善。v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Y(偏向进口的增长,import-biased growth)如果对方国家一切保持不变,随着Y商品供给的增加,在国际市场上Y商品相对价格要下降,则该国贸易条件改善,而对方国家贸易条件则恶化2021-10-175

30、3偏向出口的增长的福利效果:偏向出口的增长的福利效果: v经济增长意味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福利的改善;纯粹的增长利益:不考虑贸易条件效果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一国福利的改善v经济增长又可能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对本国福利产生不利影响;贸易条件恶化: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的利益2021-10-1754XOYQQ* *QCC* *C图311如图:从C到C,纯粹的增长利益(U1-U2);从C到C*,贸易条件恶化,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利益,以“转移支付”(U2-U3)的形式为他国所享有。 U1U2U32021-10-1755 悲惨增长悲惨增长”(immiserising growth)转移至他国的利益部分

31、超出了增长利益,总的福利效果为负。 QCQ* *C* *XOY图3-122021-10-1756v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v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v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长国对进口的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v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悲惨增长的前提条件:悲惨增长的前提条件:2021-10-1757思考题: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越来越恶化了?v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主要为农产品;v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农产品的主要出口方;v在发展初期,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急需大量设备等资本品,故进口的边际倾向较高;v而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

32、的价格弹性是非常低的。2021-10-1758如果时间足够长的话,要素积累或经济增长可能会改变一国的比较优势型态;即以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现在由于经济增长可能变为比较优势;反之,以前处于比较劣势的物品,现在也可能变为具有比较优势如:美国图3-13OXYQCQ*C*三、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三、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2021-10-1759引言:引言:v经济学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对现实的解释力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规范分析逻辑实证经验实证要素禀赋理论以其严密的逻辑、精巧的模型,从1933年到1953年时间里,被公认为经济学中的一颗“明珠”。但是,无论理论在逻辑上如何完美,也要接受现实的检验。自20世纪5

33、0年代起,学术界对这一理论的检验工作不断出现,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的检验,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具代表性。2021-10-1760第五节第五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v瓦西里瓦西里里昂惕夫(里昂惕夫(WLiontiefWLiontief)简介:简介:v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祖籍俄国,祖辈为农民,在前苏联受过高等教育。1931年加入美国国籍,长期任美国哈佛大学行政管理学院教授。他因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法,获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v1987年,里昂惕夫曾随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来华访问。他很欣赏中国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回国后发表了社会主义在中国行得通的评论文章,

34、高度地评价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这篇评论轰动了西方世界,对西方国家了解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2021-10-1761一、里昂惕夫之谜一、里昂惕夫之谜v里昂惕夫为了验证赫俄理论的正确性,于50年代初收集了1947年美国200种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产品的资料,编制了美国的投入产出表。v表3-2 美国国内生产1百万美元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所需的资本与劳动(1947年)出口商品进口商品出口品/进口替代品资本(1947年价格)2,550,7803,091,339劳动(年劳动人数)182170资本劳动比例(美元/人)14,01518,1840.771资料来源:W. Leontief(1954):“Domestic

35、Production and Foreign Trade: The American Capital Position Reexamined”, Economia Lnternaionale.2021-10-1762v由上表可见,出口品部门中的人均资本量少于进口替代品部门,只有进口替代品部门的77.1(1401518184)。这意味着,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v这一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这是里昂惕夫所始料不及的。理论界称其为里昂惕夫反论,或称里昂惕夫之谜。v里昂惕夫1956年对1951年美国外贸的验证:谜仍然存在出口商品进口商品出口品/进口替代品资本(美元)2

36、,256,8002,303,400劳动(年劳动人数)174168资本劳动比例(美元/人) 12,970 13,7110.9462021-10-1763其他人对美国的外贸结构的验证其他人对美国的外贸结构的验证出口商品进口商品出口品/进口替代品资本(美元)1,876,0002,132,000劳动(年劳动人数)131119资本劳动比例(美元/人)14,32117,9160.799鲍德温对1962年美国外贸的验证:谜也存在出口商品进口商品出口品/进口替代品资本(美元)2,621,2002,589,700劳动(年劳动人数)1,122.51,240.2资本劳动比例(美元/人)2,3352,0881.118

37、惠特尼对1899年美国外贸的验证:谜不存在2021-10-1764v里昂惕夫的解释:有效劳动(effective labor)v由于美国的企业管理和行业组织远比其他国家优越,而且工人所受的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较好,就使得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工人;v由于劳动素质各国不同,在同样的资本配合下,若以他国作为衡量标准,则美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是现存劳动量的3倍;v从有效劳动数量看,美国应为(有效)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而资本在美国则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 二、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劳动力不同质论劳动力不同质论2021-10-17652 2、人力资本论、人力资本论 v一般

38、劳动可区分为非熟练劳动(unskilled labor)和熟练劳动(skilled labor)两类;v熟练劳动是指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这种技能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等手段积累起来;由于这种后天的努力类似于物质资本的投资行为,所以我们称后一类劳动为人力资本;v经济学家凯恩(PBKenen)更进一步地直接把熟练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资本并同有形资本相加,作为资本和劳动力比例(资本密集度)中的分子。按这种方法处理,里昂惕夫之谜便消失了;v凯恩后来发现,美国的出口以物质资本加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 2021-10-1766v自然资源与资本在生产中往往是互补的,一些自然资

39、源密集型的产品(如能源),往往也是资本密集型的;v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美国的某些自然资源是相对稀缺的,如石油。这样,美国的大宗进口商品很多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初级产品占6070), 而不是资本。v比如,加拿大50年代向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自然资源),从美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加拿大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关。v里昂惕夫也认为,如果验证中去掉资源密集型产品,美国的外贸结构也就不会存在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状况了。3 3、自然资源论、自然资源论2021-10-17674 4、要素密集、要素密集逆逆转论转论(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v要素密度逆转要

40、素密度逆转:在某些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的,Y是劳动密集型的,但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变成劳动密集型,Y变为资本密集型。比如农产品,在广大发展中国家里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则应该被看作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因为美国农业生产中,花费在农业机械、农药、化肥、良种及社会化服务上的投资相当大,而花费的人力并不多。从这一论点出发,我们就不应把美国农产品的出口简单地说成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2021-10-1768v如图:在w1的要素相对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的,Y是劳动密集型的;但在另外w2 的要素相对价格下,X变成劳动密集型,Y变为资本密集型。 v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v里昂惕夫是根据美国

41、的技术条件来测算进口商品在他国生产时的要素密度,即假定他国与美国的技术条件相同;v但在要素密度逆转存在的情况下,这可能会造成误会。图3-14kxkykykx1 12 2LOK2021-10-17695 5、需求逆转论、需求逆转论(demand reversal)v需求逆转需求逆转:当某一国对于某一商品享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因其国民在消费上又特别地偏好该商品时,将会使得原来依据H-O定理所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v该理论认为,一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决定着一国的生产和出口产品结构,但需求偏好状况可能会抵消这一趋势。如果一国的丰裕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吸引着国内的需求极大地向这类产品上倾斜,就会使这类原本数量很丰富的产品显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