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倍氯米松的药理学基础PPT课件_第1页
丙酸倍氯米松的药理学基础PPT课件_第2页
丙酸倍氯米松的药理学基础PPT课件_第3页
丙酸倍氯米松的药理学基础PPT课件_第4页
丙酸倍氯米松的药理学基础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吸入激素吸入激素(ICS)(ICS)治疗的基本原理治疗的基本原理系统给药系统给药血液高剂量高剂量排泄靶器官靶器官副作用副作用局部给药局部给药低剂量副作用副作用靶器官靶器官血液排泄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第1页/共23页理想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理想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ICS)应具备的药理学特性应具备的药理学特性高受体高受体亲和力亲和力高肺部高肺部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低口服生物低口服生物利用度利用度高蛋白高蛋白结合率结合率肺部滞留肺部滞留时间长时间长高系统高系统清除率清除率理想理想ICSICSTamm M, et al. Respir

2、 Med 2012; 106(S1):S9-S19.第2页/共23页糖皮质激素的循环途径糖皮质激素的循环途径Derendorf H, et al. Eur Respir J 2006; 28:1042-50.肺部沉积(10-50%)肺自肺完全吸收系统循环系统副作用首过失活肝自胃肠道吸收胃肠道吞咽(50-90%)口咽部沉积口服可生物利用部分第3页/共23页吸入肺内部分吸入肺内部分丙酸倍氯米松代谢过程丙酸倍氯米松代谢过程第4页/共23页丙酸倍氯米松经肺吸入后的水解过程丙酸倍氯米松经肺吸入后的水解过程 BDP是受体亲和力低的前体药物,95%的BDP吸入后在肺内迅速被酯酶水解为活性代谢物17-BMP,

3、最终水解为无活性的倍氯米松排出体外。 17-BMP在肺内的稳定性较高,2h内仅有10%水解为BOH,保证长效抗炎。Wurthwein G, er al. Biopharm Drug Dispos 1990; 11(5):381-94.Daley-Yates PT, et al. Br J Clin Pharmacol 2001; 51:400-9.17,21-丙酸倍氯米松(BDP)17-单丙酸倍氯米松单丙酸倍氯米松(17-BMP)21-单丙酸倍氯米松(21-BMP)倍氯米松(BOH)95%?第5页/共23页17-17-单丙酸倍氯米松肺部单丙酸倍氯米松肺部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Tamm M, et

4、 al. Respir Med 2012; 106(S1):S9-S19.肺部生物利用度(%)丙酸倍氯米松/17-单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环索奈德/去甲基丙酰-环索奈德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第6页/共23页17-17-单丙酸倍氯米松单丙酸倍氯米松受体亲和力受体亲和力Bodor N, Buchwald P. Curr Pharm Des. 2006;12(25):3241-60.第7页/共23页17-17-单丙酸倍氯米松单丙酸倍氯米松亲水性亲水性1 1和亲脂性和亲脂性2 21.Pedersen S, OByrne P. Allergy 1997; 52(suppl 39):1-34.2.Kelly H

5、W.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8; 102:S36-S51.亲水性(亲水性(g/mlg/ml)17-单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氟尼缩松曲安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相对亲脂性相对亲脂性丙酸倍氯米松17-单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尼缩松氟替卡松曲安奈德地塞米松ICS亲脂性的最佳范围为3.5-4.5超过这个范围会导致受体亲和力增加,而药物活性降低亲水性亲水性亲脂性亲脂性第8页/共23页17-17-单丙酸倍氯米松单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半衰期吸入半衰期半衰期(h)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17-单丙酸倍氯米松Bodor N, Buchwald P. Curr Pharm Des.

6、 2006;12(25):3241-60.第9页/共23页小小结结 丙酸倍氯米松的有效成分是丙酸倍氯米松的有效成分是17-17-单丙酸倍氯米松单丙酸倍氯米松17-17-单丙酸倍氯米松在肺内作用的特点:单丙酸倍氯米松在肺内作用的特点: 较高的肺部生物利用度 较高的受体亲和力 适中的亲水性与亲脂性 较长的吸入半衰期第10页/共23页吞咽部分吞咽部分丙酸倍氯米松代谢过程丙酸倍氯米松代谢过程第11页/共23页17-BMP水解速度远比21-BMP快,因此36-48h后,血中只能见到21-BMP和B,BDP和17-BMP无法检测出丙酸倍氯米松经吞咽入血后的水解过程丙酸倍氯米松经吞咽入血后的水解过程吞咽入血

7、后,丙酸倍氯米松水解速度较慢(半衰期)BDPBDP17-BMP17-BMP21-BMP酯交换作用(第1小时内约10%)BOHBOHWurthwein G, er al. Biopharm Drug Dispos 1990; 11(5):381-94.BDP(BDP(吞咽部分吞咽部分) )第12页/共23页丙酸倍氯米松和丙酸倍氯米松和17-17-单丙酸倍氯米松血浆蛋白结合率单丙酸倍氯米松血浆蛋白结合率Derendorf H, et al. Eur Respir J 2006; 28:1042-50.Tamm M, et al. Respir Med 2012; 106(S1):S9-S19.血浆

8、蛋白结合率(%)丙酸倍氯米松/17-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环索奈德去甲基丙酰-环索奈德氟尼缩松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曲安奈德第13页/共23页丙酸倍氯米松和丙酸倍氯米松和17-17-单丙酸倍氯米松系统消除半衰期单丙酸倍氯米松系统消除半衰期半衰期(h)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17-单丙酸倍氯米松Bodor N, Buchwald P. Curr Pharm Des. 2006;12(25):3241-60. 第14页/共23页丙酸倍氯米松系统清除率丙酸倍氯米松系统清除率Derendorf H, et al. Eur Respir J 2006; 28:1042-50.系统清除率(L/h)17-单丙

9、酸倍氯米松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环索奈德去甲基丙酰-环索奈德氟尼缩松 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曲安奈德第15页/共23页丙酸倍氯米松对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显著低于氟替卡丙酸倍氯米松对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显著低于氟替卡松,与布地奈德类似松,与布地奈德类似Lipworth BJ, et al. Arch Intern Med 1999; 159:941-55.激素剂量(mg/d)020406080100尿皮质醇抑制率(%)氟替卡松丙酸倍氯米松曲安奈德布地奈德P0.05 氟替卡松 vs. 丙酸倍氯米松丙酸倍氯米松、曲安奈德、布地奈德之间无显著差异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一项荟萃分析,纳入2727项研究,评估吸入性

10、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全身不良反应。项研究,评估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全身不良反应。第16页/共23页丙酸倍氯米松对肾上腺皮质无明显抑制丙酸倍氯米松对肾上腺皮质无明显抑制一项研究纳入了一项研究纳入了60 60 例健康男性志愿者,每日两次吸入固定剂量的例健康男性志愿者,每日两次吸入固定剂量的5 5 类糖皮质激素或安类糖皮质激素或安慰剂,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对皮质醇的抑制作用。慰剂,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对皮质醇的抑制作用。第17页/共23页小小结结 丙酸倍氯米松的有效成分是丙酸倍氯米松的有效成分是17-17-单丙酸倍氯米松单丙酸倍氯米松17-17-单丙酸倍氯米松安全性的特点:单丙酸倍氯米松安全性的特点: 较

11、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较快的系统清除半衰期 较快的系统清除率第18页/共23页丙酸倍氯米松丙酸倍氯米松/17-BMP布地奈德布地奈德氟替卡松氟替卡松糖皮质激素受体亲和力1140入半衰期10.1/42.713静脉半衰期(h)10.3/1.23.310亲水性(g/mL)20.1/10140.04亲脂性(g/mL)34.9/4.33.64.5肺部滞留时间3长长长 血浆蛋白结合率(%)4878890 系统清除率(L/h)4230/1208469 肾上腺皮质抑制5低低高 影响患者身高否6否7否81. Bodor N, Buchwald P. Curr Pharm Des. 200

12、6;12(25):3241-60. 2. Pedersen S, et al. Allergy. 1997:52:1-34. 3. Kelly HW.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8;102(4 Pt 2):S36-51. 4. Derendorf H, et al. EurRespir J.2006;28(5):1042-50. 5. Lipworth BJ. Arch Intern Med. 1999;159(9):941-55. 6. Allen DB,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4;93(6):967-76. 7. Chapman KR. Clin Ther. 2003;25 Suppl C:C2-C14. 8. Muley P, et al. Curr Drug Saf. 2013;8(3):186-94常用常用ICSICS临床药理特性总结临床药理特性总结第19页/共23页 丙酸倍氯米松的高活性代谢产物是丙酸倍氯米松的高活性代谢产物是17-17-单丙酸倍氯米松单丙酸倍氯米松 17-17-单丙酸倍氯米松具有良好的药理学特性单丙酸倍氯米松具有良好的药理学特性 17-17-单丙酸倍氯米松具有良好的系统安全性单丙酸倍氯米松具有良好的系统安全性 雾化丙酸倍氯米松是儿童雾化吸入治疗的新选择雾化丙酸倍氯米松是儿童雾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