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1黄黄 疸疸 孔庆辉孔庆辉 威海市中医院肝胆病科威海市中医院肝胆病科医学2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 1.1.了解了解黄疸的证候特征、源流及研究进黄疸的证候特征、源流及研究进 展。展。 2.2.熟悉熟悉黄疸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黄疸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断及治疗原则。3.3.掌握掌握黄疸的临床证候特征,各个证型黄疸的临床证候特征,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的辨证论治。医学31.1.何谓黄疸,应如何分类?何谓黄疸,应如何分类?2.2.简述黄疸源流简述黄疸源流? ?2.2.试述黄疸的征候特征。试述黄疸的征候特征。3.3.黄疸的病因病机是什么?黄疸的病因病机是什么?4.4.黄疸的诊
2、断要点是什么?与萎黄、黄胖如何鉴别?黄疸的诊断要点是什么?与萎黄、黄胖如何鉴别?5.5.阳黄、急黄、阴黄、虚黄的辨证要点是什么?如阳黄、急黄、阴黄、虚黄的辨证要点是什么?如何治疗?何治疗?6.6.如何判断黄疸病的预后转归?黄疸病的善后调摄如何判断黄疸病的预后转归?黄疸病的善后调摄宜注意哪些?宜注意哪些? 黄疸提纲黄疸提纲医学41 1、 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其证候特征,其中尤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其证候特征,其中尤以以 白睛发黄白睛发黄最为突出。最为突出。2 2、 发黄的程度、明亮度、病程,可反映邪正之发黄的程度、明亮度、病程,可反映邪正之 盛衰。盛衰。3 3、 特征特征(1 1)阳黄阳黄:黄色鲜明如
3、橘,伴发热、口渴、苔黄:黄色鲜明如橘,伴发热、口渴、苔黄腻。腻。(2 2)阴黄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伴神疲、畏寒、苔:黄色晦暗如烟熏,伴神疲、畏寒、苔白腻白腻(3 3)急黄急黄:黄疸急重,其色如金,伴高热烦渴,:黄疸急重,其色如金,伴高热烦渴,神昏谵语,衄血尿血发斑。神昏谵语,衄血尿血发斑。定义定义-症状特点症状特点医学5目黄目黄医学6一、内经首先提出了一、内经首先提出了黄疸病名黄疸病名并阐述并阐述其临床特征病因病机。其临床特征病因病机。素问素问. .平人气象论: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溺黄赤,安卧者,黄疸;者,黄疸;目黄者,目黄者,曰曰黄疸。黄疸。” ” 灵枢灵枢论疾诊尺:论疾诊尺:“身痛
4、色微黄,齿身痛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垢黄,爪甲上黄,黄疸黄疸也。也。”第一部分:概述第一部分:概述源流源流医学7二、二、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对黄疸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对黄疸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大法作了详细的论述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大法作了详细的论述 伤寒论伤寒论 将黄疸的病因归结为将黄疸的病因归结为湿热、寒湿、瘀血、火邪四个方面,尤湿热、寒湿、瘀血、火邪四个方面,尤其强调湿热与寒湿的重要性;其强调湿热与寒湿的重要性;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 强调强调“黄家所得,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从湿得之”的病因学,提出了的病因学,提出了“但利其但利其小便小便”、 “ “当以汗解之当以汗解之”、“当下当下之之”、“于寒湿中求之于
5、寒湿中求之”等治疗原则。等治疗原则。第一部分:概述第一部分:概述源流源流医学8三、三、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 在黄疸阴阳属性的分类上,首先引入在黄疸阴阳属性的分类上,首先引入“阴黄阴黄”这一概念,并创立了这一概念,并创立了“急黄急黄”四、四、丹溪心法丹溪心法 强调黄疸都是湿热为患,不必分五种强调黄疸都是湿热为患,不必分五种第一部分:概述第一部分:概述源流源流医学9五、景岳全书创立了五、景岳全书创立了“胆黄胆黄”之说之说 景岳全书景岳全书杂证谟杂证谟黄疸说黄疸说“盖胆伤则胆气败,而盖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胆液泄,故为此证。”六、瘟疫论及沈氏尊生书提出六、瘟疫论及沈氏尊生书提出“瘟黄瘟黄
6、”的概念的概念 沈氏尊生书沈氏尊生书黄疸篇中说黄疸篇中说“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为瘟黄,杀人最急。发黄者,俗称为瘟黄,杀人最急。” 第一部分:概述第一部分:概述源流源流医学10第一部分:概述第一部分:概述西医学范围西医学范围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医学11第一部分:概述第一部分:概述西医学范围西医学范围医学12第二部分:病因病机第二部分:病因病机病因病机病因病机1.1.时邪疫毒,熏蒸肝胆时邪疫毒,熏蒸肝胆医学13第二部分:病因病机第二部分:病因病机病因病机病因病机2.2.酒食伤脾,化生湿热酒食伤脾,化生湿热嗜食寒凉,苦寒之药,损
7、伤脾阳嗜食寒凉,苦寒之药,损伤脾阳脾阳素虚湿从寒化,胆汁脾阳素虚湿从寒化,胆汁浸渍于肌肤浸渍于肌肤医学14第二部分:病因病机第二部分:病因病机病因病机病因病机3.3.积聚内阻,胆汁失泄积聚内阻,胆汁失泄积聚日久不消积聚日久不消 瘀血砂石阻滞瘀血砂石阻滞胆汁失于常道外溢胆汁失于常道外溢 黄疸黄疸医学15第二部分:病因病机第二部分:病因病机病因病机病因病机4.4.化源不足,血不荣色化源不足,血不荣色素体脾胃虚弱素体脾胃虚弱 气血亏损气血亏损 肝失所养肝失所养疏泄失职疏泄失职 胆汁外溢胆汁外溢 黄疸黄疸肾精不充肾精不充 医学16病机小结病机小结:1.1.主要病邪主要病邪:湿邪:湿邪2.2.基本病机基
8、本病机: 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 化源不足,血败不华。化源不足,血败不华。3.3.发黄的病理关键发黄的病理关键:湿蒸热郁。:湿蒸热郁。4.4.病变的脏腑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肝胆和脾胃。:主要在肝胆和脾胃。5.5.黄疸的病理演变与黄疸的病理演变与脾胃阳气盛衰脾胃阳气盛衰有关。有关。第二部分:病因病机第二部分:病因病机医学17病机小结:病机小结:病机的演变病机的演变: 疫毒之邪疫毒之邪 急黄急黄 湿从热化湿从热化 阳黄阳黄 湿从寒化湿从寒化 阴黄阴黄 血败不华血败不华 虚黄虚黄第二部分:病因病机第二部分:病因病机医学18第三部分:诊断第三部分:诊断黄疸诊断依据黄疸诊断依据1 1黄疸
9、的黄疸的三大主症三大主症(目黄、尿黄、身(目黄、尿黄、身黄)黄), ,尤其是尤其是关键体征关键体征()。)。2 2病史:肝炎接触史、有害药物接触史、病史:肝炎接触史、有害药物接触史、酗酒史、家族史。酗酒史、家族史。3 3理化检查:肝功、血常规、溶血实验、理化检查:肝功、血常规、溶血实验、b b超、超、ctct、mri mri 等生化影像学检查。等生化影像学检查。 医学194、黄疸黄疸实质实质 其实质是血清其实质是血清胆红素胆红素升高聚积于巩升高聚积于巩膜、粘膜、体液和皮肤,达到一定程度膜、粘膜、体液和皮肤,达到一定程度即出现即出现黄疸黄疸。 ( (正常值正常值5.15.1至至17.117.1m
10、olmol/l)/l)黄疸诊断依据黄疸诊断依据第三部分:诊断第三部分:诊断医学205 5、诊断、诊断黄疸黄疸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要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要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要排除要排除假性黄疸假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并不增加)(血清胆红素并不增加) a a . .球结膜下脂肪沉着球结膜下脂肪沉着 b . b .大量进食含大量进食含- -胡萝卜素较多的食物胡萝卜素较多的食物 c . c .使用新生霉素,产生一种无害色素使用新生霉素,产生一种无害色素隐性黄疸隐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在(血清总胆红素在 17.134.2 17.134.2 molmol/l)/l)黄疸诊断依据黄疸诊断依据医学21西医学黄疸分类西医学黄疸
11、分类第四部分:黄疸西医回顾第四部分:黄疸西医回顾按黄疸发生的机理按黄疸发生的机理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根据黄疸发生的部位根据黄疸发生的部位肝前性黄疸肝前性黄疸肝性黄疸肝性黄疸肝后性黄疸肝后性黄疸医学22黄疸诊断思路黄疸诊断思路第四部分:黄疸西医回顾第四部分:黄疸西医回顾黄疸病因待查黄疸病因待查病史及体检病史及体检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黄疸未结合胆红素为主黄疸溶血性黄疸实验溶血性黄疸实验gilbertgilbert综合征综合征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结合胆红素为主黄疸结合胆红素为主黄疸医学23第四部分:黄
12、疸西医回顾第四部分:黄疸西医回顾黄疸诊断思路黄疸诊断思路 结合胆红素为主黄疸结合胆红素为主黄疸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胆管扩张胆管扩张无胆管扩张无胆管扩张ercp肝穿治疗实验非梗阻性非梗阻性胆汁淤积胆汁淤积慢性特发慢性特发性黄疸性黄疸急、慢性急、慢性肝炎肝炎查明病因查明病因病因不明病因不明炎症炎症结石结石肿瘤肿瘤ercp及其他检查医学24第三部分:鉴别诊断第三部分:鉴别诊断黄疸鉴别诊断黄疸鉴别诊断 鉴别点 黄疸 萎黄相同点均有肌肤发黄的临床表现,均有气血不足的相似病机不同点病机重在湿邪阻滞或血败不荣病机在血虚不荣临床表现关键在目睛发黄肌肤萎黄不华且目睛小便不黄。 黄疸与萎黄黄疸与萎黄 医学25第三部
13、分:鉴别诊断第三部分:鉴别诊断黄疸鉴别诊断黄疸鉴别诊断鉴别点 黄疸 黄胖相同点均有肌肤发黄的临床表现,均有气血耗伤的相似病机不同点病机重在湿邪阻滞或血败不荣气血耗伤源于肠中钩虫匿伏 蚕食气血 ,血虚不华临床表现关键在目睛发黄面部肿胀色黄 ,肌肤色黄带白,但目睛不黄 黄疸与黄胖黄疸与黄胖 医学26辨黄疸种类辨黄疸种类阳黄:阳黄:湿热所致,其黄色鲜明如橘,伴有发热、小便湿热所致,其黄色鲜明如橘,伴有发热、小便 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阴黄:阴黄:由脾胃虚寒、寒湿内阻,或肝郁血瘀所致,其由脾胃虚寒、寒湿内阻,或肝郁血瘀所致,其 黄色晦暗,伴有脘
14、腹痞满、畏寒神疲、气短乏黄色晦暗,伴有脘腹痞满、畏寒神疲、气短乏 力,舌淡白,苔白腻,脉濡缓。力,舌淡白,苔白腻,脉濡缓。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辨证要点黄疸辨证要点医学27辨黄疸种类辨黄疸种类急黄:急黄:由疫毒引发,热毒炽盛,内陷营血所由疫毒引发,热毒炽盛,内陷营血所 致,其起病急,黄色如金,伴有神昏谵致,其起病急,黄色如金,伴有神昏谵 语、壮热烦渴,舌质红绛,脉弦细数或语、壮热烦渴,舌质红绛,脉弦细数或 洪大洪大虚黄:虚黄:由血败不能华色所致,其目黄身黄而色由血败不能华色所致,其目黄身黄而色 淡,伴有心悸气短乏力,头晕目眩,舌淡,伴有心悸气短乏力,头晕目眩,舌 质淡,脉细弱
15、。质淡,脉细弱。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辨证要点黄疸辨证要点医学28辨湿热孰轻孰重(阳黄)辨湿热孰轻孰重(阳黄)热重于湿:热重于湿: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 大便燥结,苔黄腻,脉弦数;大便燥结,苔黄腻,脉弦数;湿重于热:湿重于热:身目俱黄,色泽不如热甚者鲜明,身目俱黄,色泽不如热甚者鲜明, 头身困重,胸满脘痞,舌苔白腻微头身困重,胸满脘痞,舌苔白腻微 黄,脉弦滑。黄,脉弦滑。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辨证要点黄疸辨证要点医学29辨寒湿与瘀血(阴黄)辨寒湿与瘀血(阴黄)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寒湿内阻:黄色晦暗不泽,或如寒湿内阻:黄色
16、晦暗不泽,或如 烟熏,神疲畏寒,舌苔白腻,脉烟熏,神疲畏寒,舌苔白腻,脉 濡缓;濡缓;瘀血阻滞:瘀血阻滞:黄色晦暗,面色黎黑,舌质紫黄色晦暗,面色黎黑,舌质紫 暗,多见瘀斑,或见胁下积块,暗,多见瘀斑,或见胁下积块, 脉弦涩。脉弦涩。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辨证要点黄疸辨证要点医学30治疗原则治疗原则祛邪扶正祛邪扶正治疗大法治疗大法祛湿利小便祛湿利小便 阳黄阳黄 清热利湿清热利湿急黄急黄 清热解毒凉血清热解毒凉血 (攻下、开窍)(攻下、开窍)虚黄虚黄 健脾生血柔肝健脾生血柔肝阴黄阴黄 寒湿寒湿 温化寒湿温化寒湿 瘀血瘀血 化瘀退黄化瘀退黄 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
17、疸治疗原则黄疸治疗原则医学311 1热重于湿热重于湿辨证依据辨证依据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兼症:发热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兼症:发热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心中懊恼,胁痛,口干而苦,恶心结,心中懊恼,胁痛,口干而苦,恶心欲呕。欲呕。舌象:舌质红,苔黄腻。舌象:舌质红,苔黄腻。脉象:脉弦数。脉象:脉弦数。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阳黄阳黄医学32治法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泻下:清热利湿,佐以泻下主方主方:茵陈蒿汤:茵陈蒿汤 茵陈:最善清利湿热,为退黄之要药;茵陈:最善清利湿热,为退黄之要药; 栀子:清泄三焦湿热;茵栀合用,可使
18、栀子:清泄三焦湿热;茵栀合用,可使 湿热从小便而去;湿热从小便而去; 大黄:泄热逐瘀,荡涤胃肠瘀热,与茵大黄:泄热逐瘀,荡涤胃肠瘀热,与茵 陈相配,可使瘀热从大便而解。陈相配,可使瘀热从大便而解。 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阳黄阳黄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医学33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加强退黄,可加虎杖、田基黄;加强退黄,可加虎杖、田基黄;加强利湿,可加茯苓、猪苓、车前草;加强利湿,可加茯苓、猪苓、车前草;加强清热解毒,可加白花蛇舌草、垂盆草、板蓝根;加强清热解毒,可加白花蛇舌草、垂盆草、板蓝根;胁痛较甚,加柴胡、川楝子、郁金以疏肝利胆,行胁痛较甚,加柴胡、川楝子、郁金以疏肝利胆,行
19、气止痛;气止痛;砂石阻滞者,加郁金、金钱草、鸡内金、海金砂化砂石阻滞者,加郁金、金钱草、鸡内金、海金砂化滞消石;滞消石;蛔虫阻滞胆道,可选用乌梅丸加茵陈、栀子。蛔虫阻滞胆道,可选用乌梅丸加茵陈、栀子。 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阳黄阳黄医学34临证体会临证体会 辨热与湿的偏重,关键在辨舌苔的黄腻与辨热与湿的偏重,关键在辨舌苔的黄腻与白腻,口干思热饮还是思冷饮,大便干结与稀白腻,口干思热饮还是思冷饮,大便干结与稀溏,脉数与否。本型治疗的重点在于清热利湿溏,脉数与否。本型治疗的重点在于清热利湿通腑,如果出现高热要加强清热解,防止向急通腑,如果出现高热要加强清
20、热解,防止向急黄转变。黄转变。 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阳黄阳黄医学352 2、湿重于热、湿重于热 辨证依据:辨证依据:主症:身目俱黄,然不及热重于湿者鲜明。主症:身目俱黄,然不及热重于湿者鲜明。兼症: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脘腹痞兼症: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脘腹痞 闷,食欲减退,呕恶,便溏,小便不利。闷,食欲减退,呕恶,便溏,小便不利。舌象:舌质红,苔厚腻微黄。舌象:舌质红,苔厚腻微黄。 脉象:脉弦滑。脉象:脉弦滑。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阳黄阳黄医学36医学37治法治法:利湿化浊,佐以清热利湿化浊
21、,佐以清热方药方药:茵陈五苓散(或甘露消毒丹):茵陈五苓散(或甘露消毒丹) 茵陈:利湿清热除黄;茵陈:利湿清热除黄; 白术:健脾燥湿;白术:健脾燥湿; 二苓、泽泻:淡渗利湿;二苓、泽泻:淡渗利湿; 桂枝:通阳化气利小便。桂枝:通阳化气利小便。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阳黄阳黄医学38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丹湿热经纬湿热经纬 甘露消毒蔻藿香,甘露消毒蔻藿香, 茵陈滑石木通菖,茵陈滑石木通菖, 芩翘贝母射干薄,芩翘贝母射干薄, 湿热流连正治方。湿热流连正治方。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阳黄阳黄医学39方药:甘露消毒丹方药:
22、甘露消毒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滑石:清利湿热;滑石:清利湿热; 茵陈:清热利湿而退黄;茵陈:清热利湿而退黄; 黄芩:清热解毒燥湿;黄芩:清热解毒燥湿; 藿香、石菖蒲、豆蔻、薄荷:芳香化浊,藿香、石菖蒲、豆蔻、薄荷:芳香化浊, 醒气悦脾;醒气悦脾; 射干、知母:利咽,降肺气;射干、知母:利咽,降肺气; 木通、连翘:利湿清热。木通、连翘:利湿清热。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阳黄阳黄医学40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头身困重,表湿明显头身困重,表湿明显藿香、菖蒲以解表化湿藿香、菖蒲以解表化湿脘腹痞闷脘腹痞闷白蔻仁、木香、砂仁以芳香化浊,醒白蔻仁、木香、
23、砂仁以芳香化浊,醒 脾开胃;脾开胃;呕恶便溏呕恶便溏陈皮、黄连、竹茹;陈皮、黄连、竹茹;湿浊偏重,便溏尿少湿浊偏重,便溏尿少厚朴、苍术、车前草厚朴、苍术、车前草 以化湿利尿以化湿利尿纳呆食少纳呆食少麦芽、鸡内金。麦芽、鸡内金。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阳黄阳黄医学41临证体会临证体会 本型的用药重在化湿,调畅气机不可过本型的用药重在化湿,调畅气机不可过于寒凉,以免损伤脾阳。要注意防止向阴于寒凉,以免损伤脾阳。要注意防止向阴黄的转化。黄的转化。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阳黄阳黄医学42辨证依据辨证依据主症:发病急骤,
24、黄疸迅速加深,色黄如金。主症: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色黄如金。 兼症:高热烦渴,腹满而痛,吐血、衄血、便兼症:高热烦渴,腹满而痛,吐血、衄血、便 血,或肌肤出现瘀斑,手足抽搐,神昏血,或肌肤出现瘀斑,手足抽搐,神昏 谵语。谵语。舌象: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舌象: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象:脉弦数或弦细数。脉象:脉弦数或弦细数。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急黄急黄医学43 医学44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方药:犀角散加生地、丹皮、玄参;方药:犀角散加生地、丹皮、玄参; 犀角(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犀角(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 茵陈:
25、清热利湿退黄;茵陈:清热利湿退黄; 黄连、栀子、升麻:助犀角清热解毒黄连、栀子、升麻:助犀角清热解毒 凉营。凉营。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急黄急黄医学45临床应用临床应用身昏谵语,手足抽搐身昏谵语,手足抽搐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凉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凉 血开窍;血开窍;吐血、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吐血、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地榆炭、柏叶地榆炭、柏叶 炭、白茅根、紫草凉血止血;炭、白茅根、紫草凉血止血;大便不通,腹满而痛大便不通,腹满而痛大黄、枳实、槟榔通腑大黄、枳实、槟榔通腑 行气导滞;行气导滞;小便不利或出现腹水小便不利或出现腹水车前子、茯苓、泽泻利车前子、茯
26、苓、泽泻利 水消肿水消肿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急黄急黄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医学46临证体会:临证体会:本型重在清热解毒,加强中药保留灌肠,防本型重在清热解毒,加强中药保留灌肠,防止闭窍昏迷。辨证使用瘟病三宝。加强使用中止闭窍昏迷。辨证使用瘟病三宝。加强使用中药的静脉制剂(清开灵、茵栀黄),注意中西药的静脉制剂(清开灵、茵栀黄),注意中西医结合。医结合。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急黄急黄医学471 1、寒湿阻遏、寒湿阻遏 辨证依据:辨证依据:主症:身目发黄而晦暗主症:身目发黄而晦暗兼症:脘闷腹胀,食欲减退,神疲体乏,兼症:脘闷腹胀,
27、食欲减退,神疲体乏, 畏寒肢冷,大便溏薄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舌象:舌体胖大,苔白腻舌象:舌体胖大,苔白腻脉象:脉濡缓脉象:脉濡缓 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阴黄阴黄医学48 医学49治法:温化寒湿,健脾退黄治法:温化寒湿,健脾退黄方药:茵陈术附汤方药:茵陈术附汤 茵陈:除湿利胆退黄;茵陈:除湿利胆退黄; 附子、干姜:温中散寒;附子、干姜:温中散寒; 白术、甘草:健脾和胃。白术、甘草:健脾和胃。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阴黄阴黄医学50临床应用:临床应用:脾虚较甚脾虚较甚黄芪、山药、薏苡仁、茯苓。黄芪、山药、薏苡仁、茯
28、苓。湿邪较重湿邪较重猪苓、泽泻、茯苓等淡渗利小便。猪苓、泽泻、茯苓等淡渗利小便。兼有胁痛兼有胁痛郁金、川楝子、玄胡以疏肝理气。郁金、川楝子、玄胡以疏肝理气。 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阴黄阴黄医学51临证体会:临证体会:本型治疗重在温化健脾。在温中健脾同时,本型治疗重在温化健脾。在温中健脾同时,利湿退黄,慎用寒凉药物。利湿退黄,慎用寒凉药物。 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阴黄阴黄医学522 2、血瘀肝郁血瘀肝郁辨证依据:辨证依据:主症:身目发黄而晦暗主症:身目发黄而晦暗, ,面色黎黑。面色黎黑。兼症:胁下或有症块,或
29、疼痛如刺。兼症:胁下或有症块,或疼痛如刺。 或隐痛不休,皮肤可见蛛丝纹缕,或或隐痛不休,皮肤可见蛛丝纹缕,或 见手掌赤痕。见手掌赤痕。舌象: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或白或少。舌象: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或白或少。脉象:脉弦涩或细涩。脉象:脉弦涩或细涩。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阴黄阴黄医学53治法: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治法: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方药:鳖甲煎丸方药:鳖甲煎丸 鳖甲:滋阴软坚,柔肝润络;鳖甲:滋阴软坚,柔肝润络; 桃仁、丹皮、紫葳、芍药、桂枝、鼠妇、庶虫、桃仁、丹皮、紫葳、芍药、桂枝、鼠妇、庶虫、蜣螂:活血祛瘀,通络软坚;蜣螂:活血祛瘀,通络软坚; 葶
30、苈、石苇、瞿麦:通利水道;葶苈、石苇、瞿麦:通利水道; 柴胡、黄芩、半夏、厚朴、乌扇:疏肝解郁;柴胡、黄芩、半夏、厚朴、乌扇:疏肝解郁; 大黄、赤硝:通导积滞;大黄、赤硝:通导积滞; 人参、阿胶:补气血之虚;人参、阿胶:补气血之虚; 灶中灰:去灶中灰:去癥癥瘕坚积;瘕坚积; 清酒:引行药势。清酒:引行药势。 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阴黄阴黄医学54临床应用:临床应用:热象明显热象明显减桂枝、干姜,加白花蛇舌草、蚤休;减桂枝、干姜,加白花蛇舌草、蚤休;湿浊不著湿浊不著去石苇、瞿麦、葶苈子去石苇、瞿麦、葶苈子, ,加川楝子;加川楝子;寒象明显寒象明显可去乌
31、扇、紫葳,加附子、干姜;可去乌扇、紫葳,加附子、干姜;脾气虚弱脾气虚弱加黄芪、茯苓、白术以健脾益气;加黄芪、茯苓、白术以健脾益气;肝血不足肝血不足加当归、何首乌、枸杞子以养血柔肝;加当归、何首乌、枸杞子以养血柔肝;兼见衄血兼见衄血去蛰虫、蜣螂,加茜草、三七去瘀止血。去蛰虫、蜣螂,加茜草、三七去瘀止血。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阴黄阴黄医学55临证体会:临证体会:本型的治疗,关键在于活血化瘀,有出血倾本型的治疗,关键在于活血化瘀,有出血倾向者,运用破血去瘀要注意出凝血时间,如向者,运用破血去瘀要注意出凝血时间,如有出凝血时间延长者,要慎用。有出凝血时间延长
32、者,要慎用。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阴黄阴黄医学56辨证依据:辨证依据:主症:面目肌肤发黄,黄色较淡。主症:面目肌肤发黄,黄色较淡。兼症: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脘腹不舒,纳兼症: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脘腹不舒,纳 呆便溏,或见胁肋疼痛。腹中结块。呆便溏,或见胁肋疼痛。腹中结块。 或夜间小便如浓茶。或夜间小便如浓茶。舌象:舌体胖大,苔白腻。舌象:舌体胖大,苔白腻。脉象:脉濡细。脉象:脉濡细。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虚黄虚黄医学57治法:补气养血,健脾柔肝治法:补气养血,健脾柔肝方药:小建中汤方药:小建中汤 桂枝、生姜
33、、大枣:辛甘化阳,健脾;桂枝、生姜、大枣:辛甘化阳,健脾; 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白芍、甘草:酸甘化阴; 饴糖:缓中健脾。饴糖:缓中健脾。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虚黄虚黄医学58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气虚明显气虚明显黄芪、党参以益气。黄芪、党参以益气。血虚较甚血虚较甚当归、地黄以养血;或选用归脾汤当归、地黄以养血;或选用归脾汤 以益气养血。以益气养血。血败源于精不化血血败源于精不化血淫羊藿、巴戟天等温补命门。淫羊藿、巴戟天等温补命门。 纳呆、腹胀便溏纳呆、腹胀便溏去饴糖,加山药、陈皮、木香健去饴糖,加山药、陈皮、木香健 脾化湿行气;脾化湿行气;胁痛者胁痛
34、者郁金、川楝子理气疏肝;郁金、川楝子理气疏肝;胁肋有结块胁肋有结块加鳖甲、穿山甲软坚散结。加鳖甲、穿山甲软坚散结。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虚黄虚黄医学59临证体会:临证体会:脾虚黄疸,大多见于各型黄疸的后期,标脾虚黄疸,大多见于各型黄疸的后期,标志着整体功能的衰退。治疗重在扶正,兼去志着整体功能的衰退。治疗重在扶正,兼去余邪。防止向鼓胀、昏迷、呕血等变证发展。余邪。防止向鼓胀、昏迷、呕血等变证发展。第五部分:辨证论治第五部分:辨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黄疸分证论治- -虚黄虚黄医学601.1.对顽固性黄疸的治疗对顽固性黄疸的治疗关于顽固性黄疸的治疗北京关幼波
35、教授提出三个关于顽固性黄疸的治疗北京关幼波教授提出三个要点要点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治黄要治痰,痰化黄易散。治黄要治痰,痰化黄易散。第六部分:经验第六部分:经验黄疸治疗经验黄疸治疗经验医学61所以所以对对顽固性黄疸,顽固性黄疸,无论阴黄还是阳黄,无论阴黄还是阳黄,都应加强都应加强活血化瘀,推崇赤芍、丹皮。活血化瘀,推崇赤芍、丹皮。对对顽固性黄疸,顽固性黄疸,属阳黄热重以及急黄应加属阳黄热重以及急黄应加强清热解毒。推崇水牛角、大青叶、青黛以强清热解毒。推崇水牛角、大青叶、青黛以及牛黄、熊胆。及牛黄、熊胆。对对顽固性黄疸,顽
36、固性黄疸,属阳黄湿重以及阴黄应加属阳黄湿重以及阴黄应加强化痰。推崇川贝、海浮石、白矾。强化痰。推崇川贝、海浮石、白矾。第六部分:经验第六部分:经验黄疸治疗经验黄疸治疗经验医学622.2.对急黄的治疗对急黄的治疗应遵循四条原则应遵循四条原则抓三早(早发现、早去诱因、早治疗)抓三早(早发现、早去诱因、早治疗)重三防(防出血、防高热、防神昏)重三防(防出血、防高热、防神昏)促三利(利胆、利尿、利便)促三利(利胆、利尿、利便)用三法用三法( (清热解毒、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营凉血 、通腑涤毒、通腑涤毒) )第六部分:经验第六部分:经验黄疸治疗经验黄疸治疗经验医学63第七部分:进展第七部分:进展黄疸研究
37、进展黄疸研究进展1.1.茵陈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茵陈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利胆作用利胆作用可松驰胆道扩约肌、加速胆可松驰胆道扩约肌、加速胆汁排泄。汁排泄。保肝作用保肝作用保护肝细胞膜、防止肝细胞保护肝细胞膜、防止肝细胞坏死坏死, , 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改善肝脏微循环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作用医学64黄疸研究进展黄疸研究进展第七部分:进展第七部分:进展抗肿瘤作用抗肿瘤作用直接
38、阻碍肿瘤细胞的增殖直接阻碍肿瘤细胞的增殖心血管系统作用心血管系统作用降压作用、扩血管、降压作用、扩血管、 降血脂、抗凝血等作用而用于冠心病降血脂、抗凝血等作用而用于冠心病解热镇痛消炎作用解热镇痛消炎作用医学652.2.对急黄病机的认识对急黄病机的认识王守云等认为,黄疸的病机关键在于湿和瘀,王守云等认为,黄疸的病机关键在于湿和瘀,急黄尤以血瘀证为主;急黄尤以血瘀证为主;郁冠亚认为郁冠亚认为, ,该病之湿乃病理基础;瘀乃其病该病之湿乃病理基础;瘀乃其病理产物;黄乃其病理表现;而湿、瘀又为黄疸理产物;黄乃其病理表现;而湿、瘀又为黄疸的病理症结所在,除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病理症结所在,除湿不利小便
39、,非其治也;活血是散瘀的必然手段。活血是散瘀的必然手段。第七部分:进展第七部分:进展黄疸研究进展黄疸研究进展医学66第七部分:进展第七部分:进展黄疸研究进展黄疸研究进展胡金满指出,急黄多为湿热瘀毒,侵犯脾胃,蕴结胡金满指出,急黄多为湿热瘀毒,侵犯脾胃,蕴结肝胆,或因热毒炽盛,弥漫三焦,损伤肝胆,胆汁肝胆,或因热毒炽盛,弥漫三焦,损伤肝胆,胆汁排泄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致身目发黄,故宜清热排泄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致身目发黄,故宜清热解毒,行气化湿,化瘀退黄。解毒,行气化湿,化瘀退黄。贺江平等人更认为,急黄具有病程长、血瘀重、里贺江平等人更认为,急黄具有病程长、血瘀重、里热盛三大特征,故瘀热胶结系本
40、病主要病因病机,热盛三大特征,故瘀热胶结系本病主要病因病机,当以凉血活血为基本治法。当以凉血活血为基本治法。医学67第七部分:进展第七部分:进展黄疸研究进展黄疸研究进展3.3.急黄的治疗进展急黄的治疗进展治疗方法已突破传统的清热解毒、利湿退治疗方法已突破传统的清热解毒、利湿退黄,许多学者提出并验证了凉血解毒、化瘀黄,许多学者提出并验证了凉血解毒、化瘀退黄的方法退黄的方法, ,此外扶正退黄法、健脾祛湿法、此外扶正退黄法、健脾祛湿法、行气破血法、化瘀排毒法、温化水湿法、宣行气破血法、化瘀排毒法、温化水湿法、宣畅三焦法等畅三焦法等, ,都取得一定的疗效。都取得一定的疗效。医学68第七部分:进展第七部
41、分:进展黄疸研究进展黄疸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采用疏肝活血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采用疏肝活血 方法配合护肝西药方法配合护肝西药活血化瘀方法结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活血化瘀方法结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 护肝西药护肝西药医学69第八部分:病例分析第八部分:病例分析分析以下病例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析以下病例并回答下列问题:1.1.病例的诊断(诊断依据)及证型;病例的诊断(诊断依据)及证型;2.2.分析其病理机制;分析其病理机制;3.3.确定病例的治疗原则和方药;确定病例的治疗原则和方药;4.4.写出处方名称及药物组成。写出处方名称及药物组成。病例讨论病例讨论医学70樊某,男,樊某,男,3131岁。因身目发
42、黄岁。因身目发黄1212天就诊,患者天就诊,患者1 1月前外出月前外出打工,因气候炎热,又常淋雨,加之饮食不慎,半月前自觉打工,因气候炎热,又常淋雨,加之饮食不慎,半月前自觉体倦乏力,后逐渐出现不思饮食,厌油,恶寒发热,并出现体倦乏力,后逐渐出现不思饮食,厌油,恶寒发热,并出现双目白睛发黄,小便短少且黄赤如浓茶,经口服中、西药治双目白睛发黄,小便短少且黄赤如浓茶,经口服中、西药治疗未效(诊断及药物不详),近日病情加重,特来诊治。现疗未效(诊断及药物不详),近日病情加重,特来诊治。现发热口渴,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心中烦躁,胸闷欲吐,大发热口渴,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心中烦躁,胸闷欲吐,大便秘结,小
43、便短少黄赤。便秘结,小便短少黄赤。检查:语声洪亮,神志清楚,对答流利。双目白睛及皮检查:语声洪亮,神志清楚,对答流利。双目白睛及皮肤黄如橘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肤黄如橘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病例病例1 1第八部分:病例分析第八部分:病例分析医学71 吴某,男,吴某,男,2323岁,岁,19991999年年8 8月初诊月初诊 患者素有乙肝大三阳病史患者素有乙肝大三阳病史5 5年。最近年。最近1 1周自周自觉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厌食油腻,头重身困,觉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厌食油腻,头重身困,胸脘痞闷,时有发热,小便色黄,大便溏稀,胸脘痞闷,时有发热,小便色黄,大便溏稀,皮肤瘙痒发黄。于
44、皮肤瘙痒发黄。于19991999年年8 8月月1212日来我院门诊就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查:皮肤巩膜黄染,色鲜明,浅表淋巴结诊。查:皮肤巩膜黄染,色鲜明,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正常。腹平软,肝于右肋缘未扪及肿大。心肺正常。腹平软,肝于右肋缘下锁骨中线下锁骨中线3 3cmcm处能及,质软轻触痛,莫非氏征处能及,质软轻触痛,莫非氏征(一),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一),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肝功能:常。肝功能:tbili160umol/ltbili160umol/l,dbili56umol/ldbili56umol/l,alt700u/lalt700u/l,ast215u
45、/last215u/l,a/g1.4a/g1.4。尿分析:尿分析:ubg60umol/lubg60umol/l,bil76umol/lbil76umol/l;腹腹b b超示:肝肿大,超示:肝肿大,脾不大,胆囊正常。舌淡红,苔腻微黄,脉濡脾不大,胆囊正常。舌淡红,苔腻微黄,脉濡细数。细数。第八部分:病例分析第八部分:病例分析病例病例2 2医学72第九部分:预后调摄第九部分:预后调摄黄疸转归预后黄疸转归预后阳黄阳黄治疗得当治疗得当疾病痊愈疾病痊愈失治误治失治误治 阴黄阴黄急黄急黄内陷心营内陷心营年老体弱年老体弱治疗及时治疗及时转危为安转危为安正气虚弱正气虚弱 阴黄阴黄 阴黄阴黄迁延日久迁延日久积聚、鼓胀积聚、鼓胀 虚黄虚黄病情缠绵病情缠绵医学731.1.有传染的黄疸及时隔离,以免传染他人;有传染的黄疸及时隔离,以免传染他人;2.2.应注射甲肝或乙肝疫苗,以预防甲肝或乙肝;应注射甲肝或乙肝疫苗,以预防甲肝或乙肝;3.3.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4.4.要注意询问病史,了解有关疾病,避免相关药物的使要注意询问病史,了解有关疾病,避免相关药物的使用;用;5.5.急黄病人必须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协议书的片段
- 夫妻婚后协议书出轨
- 矿山合作开采协议书范本
- 房屋指标买卖协议书
- 二手车交易协议书
- 高压电缆技术协议书
- 车祸死亡协议书
- 车库买卖定金协议书
- 车辆指标转让协议书
- 2025年电商代运营分成协议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六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基于智能手机的汽车信息娱乐系统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法院网络安全责任制
- 九九重阳+爱老敬老+课件-2025-2026学年上学期主题班会
- 酒店房间装修成本概算和评估表格
-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 信访干部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医院消防改造项目施工组织方案
- 2025年广东省社区《网格员》真题汇编及答案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学堂在线 大数据机器学习 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