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塔防碰撞方案_第1页
多塔防碰撞方案_第2页
多塔防碰撞方案_第3页
多塔防碰撞方案_第4页
多塔防碰撞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武汉地铁8号线K9地块配套综合楼工程SYT80型塔式起重机防碰撞专项方案编制:_审核:_审批: _中铁四局武汉地铁8号线K9地块配套综合楼项目部2016年4月6日一、 多塔防碰撞专项措施1.1 工程概况:武汉地铁8号线K9地块配套综合楼,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该建筑物地上30层、地下3层,建筑总高度130.3米,其中裙楼五层总高度23.8m,楼层结构均为现浇钢筋砼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 6度,结构安全等级为 二级 。该工程决定主楼安装一台“SYT80”T6013-8型塔式起重机,布置于B轴C轴/3轴5轴之间;裙楼安装一台“STY80”T5017-8型塔式起重机,布置在L轴M轴/6轴7轴之间

2、,有效解决工地施工的垂直运输。(具体定位详附图)1.2 塔吊周边环境介绍:本项目北临徐东大街;东面有汉飞滨江国际(32F);南侧为鹏凌菀居民区(7F)、武昌电信局徐东分局(5F,高20m);西侧为规划道路;结合现场实际,存在临设上空高空坠物、1#与2#塔机防撞、徐东大街与规划道路高空坠物等安全风险。从既保证施工进度,又要保证施工安全的角度,在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塔机作业防碰撞的安全专项措施,确保塔吊作业的安全运行。1.3 编制依据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进行塔机作业,杜绝各种多塔作业时安全事故及隐患的

3、发生,特制定本指导书,1.3.1相关技术文件1.3.1.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166号令);1.3.1.2 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GB5144-2006);1.3.1.3 建筑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33-2001);1.3.1.4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1.3.1.5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1.3.1.6 建筑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1.3.1.7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2.1.8 各塔机使用说明书;1.2.1.9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4、2.2相关部门管理规定1.2.2.1 武汉市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办法;1.2.2.2 武汉市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与监督管理办法(武建2008142号文);1.2.2.3 中铁四局安全管理系统文件。1.2.3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项目塔吊安置情况;1.2.3.1 临边道路情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及塔机周边环境。1.2.3.2 塔机的定位及周边环境见图(图纸见附件)塔机情况表塔机编号楼栋号楼高使用单位安装单位塔机型号生产厂家承台面标高安装臂长初始安装高度最终安装高度安装方向1#主楼30F 130.3中铁四局武汉彤安SYT80三一重工-0.156051.1138.8M(8.1)东西向2#裙楼5F 23.

5、8中铁四局武汉彤安SYT80三一重工-2.955024.443M(8.1)东西向1.3 塔吊技术性能:SYT80 T6013塔式起重机起吊性能: 最大起重量 8 吨, 最大臂长 60米, 独立高度43米, 最大附着高度230m ,本工程附着高度为138m。(主要性能参数见图表)1.4 塔机作业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及对应安全措施 根据现场塔机布置及周围环境,分析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可能导致危险的情形,针对危险情形拟采取主要措施见下表,各塔机分别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序号危险源可导致危险的情形主要安全措施对应塔机交叉作业塔机相互碰撞、相临塔起重臂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相邻塔机高度错开,其

6、中始终保持5米以上高差2、实施升节审批制度;1#与2#、作业过程两塔同时进入交叉区域1、制定塔机避让规则;2、设置塔机幅度标示;3、向作业人员安全交底;4、合理布置材料堆场;、作业过程一塔吊钩未升到安全高度突然失电,风力推动塔机向相邻塔旋转1、配备回转刹车备用电源:限位装置2、备用木楔;、非工作状况塔机吊钩未停置在安全范围1、非工作状况起重臂停置要求为:按塔机顶升方向停置,吊钩锚固。 2、向作业人员安全交底;3、监督检查;2 临时设施上方坠物钢筋车间、木工车间、场区道路等上方高空坠物搭设双层安全防护棚1-2#3防撞在建建筑物1#塔机初始安装高度均超过5层电信局、7层鹏凌宛小区居民楼;2#塔机大

7、臂长50米,距离汉飞滨江国际5米。不存在与建筑物碰撞1-2#4规划道路及徐东大街上方高空坠物正常使用,高空坠物1、塔机回转前,小车幅度必须收回至10米以内,禁止出围墙作业。 2、向作业人员安全交底;3、监督检查;1#、2#突然停电1、配备回转刹车备用电源;2、备用木楔;1.5 塔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5.1安全技术措施1.5.1.1 各相邻塔机高度错开,确保高塔吊钩部位与低塔交叉部位的距离大于5m。1.5.1.2 增设回转刹车备用电源即蓄电池,塔吊在工作状况时对其进行充电。工作中突然停电,吊钩未提升到位时,应使用备用电源进行回转制动。1.5.1.3 每台塔机上预备4块木楔,遇停电情况除利用备用

8、电源回转制动外,还应及时将回转齿圈与回转小齿轮用木楔楔紧,防止风力推动起重臂旋转碰撞临时设施或建筑物。来电时将吊钩收回后应及时将木楔松脱。1.5.1.4 现场临时设施(钢筋加工棚、木工加工棚、场区道路、徐东大街、规划道路人行道等)按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的要求搭设双层防护棚。1.5.1.5 回转交叉区域设置回转警示标识。1.5.1.6设立附着审批领导小组,建立附着升节审批制度:塔机升节附着前,由施工单位填写申请表,送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核定,报附着审批领导小组审批,施工单位方可通知安装单位进行附着升节作业,附着升节表如下。塔机编号初安装高度(米)第一道附着塔高(米)第二道附

9、着塔高(米)第三道附着塔高(米)第四道附着塔高(米)第五道附着塔高(米)总高度(米)143/塔高51.1m3165.453.487.875.8110.298.2132.6117.8138146.1224.4第二次安装高度为43m51.11.5.1.7 非工作状态时对塔吊的停置要求: 非工作状态的塔机,按照塔机顶升方向停置,夜间开启警示灯。1.5.1.8 合理制定各塔机工作时的运转轨迹。各塔机:吊物时,严格遵守:起钩至限位收回小车10米幅度内 变幅落钩程序。且10米幅度处设置警示标识和该幅度报警装置,严禁院墙外吊物。地下室封顶后,2#塔机减臂为30米使用。 1.5.1.9 摘除回转高速档。5.2

10、使用作业几项规定: 1.5.2.1各台塔机严禁在限定的作业区域外作业,特殊情况,必须另行制订安全措施。 1.5.2.2 风力达到6级及以上或回转刹车失灵或起重臂定位较困难时,严禁塔机作业。 1.5.2.3 塔机司机每班作业前,必须检查回转刹车是否可靠、回转限位是否灵敏有效。 1.5.2.4 塔机工作状况下回转前应将吊物分别变幅至标示的范围内,然后方能动作;吊物遵循起钩收小车回转变幅落钩程序。 1.5.2.5 塔机回转时,必须提前减速,接近回转限位前低速运行并主动在回转限位起作用前停止回转,不得将限位开关当作停止开关。 1.5.2.6 非工作状况下,吊钩按指定方向锚固。 1.5.2.7 作业过程

11、中突然停电,若起重吊钩不在安全范围内,应及时利用备用电源回转制动并采取木楔措施,塔机司机和指挥不得离开工作岗位。遇长时间停电,应采用麻绳将起重臂进行临时锚固。 1.5.2.8 塔机进入交叉作业区域应遵守以下规则:低塔让高塔:安装高度相对较低的塔机在回转前应先观察高塔运行情况再进行作业。后塔让先塔:两塔同时在起重臂交叉作业区域内作业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机应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动塔让静塔:在进入两塔起重臂交叉作业区域内作业时,正在运行的塔机应避让处于静止状态的塔机。轻车让重车:两塔同时运行时,起吊重物较少(相对于塔机本身起重特性)的塔机,应主动避让起吊物较重的塔机。客塔让主塔:当塔机进入另一台

12、正在作业的塔机施工区域时,应主动避让该塔。1.5.2.9 严禁塔机院墙外作业。1.6 塔机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1.6.1建设单位履行下列安全职责:依法发包给施工单位的工程,在同一施工现场使用多台塔式起重机作业时,建设单位应当协调组织制定防止塔式起重机相互碰撞的安全措施。安装单位、使用单位拒不整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建设单位接到监理单位报告后,应当责令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立即停工整改。1.6.2监理单位履行下列安全职责:审核建筑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等文件;审核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审

13、核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监督安装单位执行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情况;监督检查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情况;发现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安装单位、使用单位限期整改,对安装单位、使用单位拒不整改的,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1.6.3 施工单位职责 项目经理负责配备相关人员,组织对方案中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督促项目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设备检查整改制度的落实。 项目生产经理对塔机的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协助项目经理落实相关规范、标准和管理制度;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配合项目经理定期组织对塔机进行安全检查,督促对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工作;发生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保

14、护工作。 项目安全员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履行塔机安全作业的管理与监督;宣传贯彻相关政策、规章、制度;对项目塔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塔机作业制度的贯彻与落实进行检查与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复查;定期组织作业人员安全例会。 塔机机长按照防撞措施,组织塔吊指挥和司机进行学习和应急演练;带领作业人员对塔机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对于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作业人员进行交流,问题严重的应及时向项目部反映。 塔机作业人员应熟悉现场作业环境和塔机作业规程,对本方案各项规定清楚,并在工作中认真执行;每班作业前后对塔机进行检查,并定期进行维护;严禁塔机带故障作业、违规作业。 司索指挥作

15、业人员应熟悉现场作业环境和司索工操作规程,指挥时应站在能够照顾到全面工作的地点或吊运时会产生危险的地点(盲区)。每周召开技术安全交底会。1.6.4 安装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职责: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及建筑起重机械性能要求,编制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由本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检查建筑起重机械及现场施工条件;组织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并签字确认;制定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将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安装、拆卸人员名单,安装、拆卸时间等材料报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后,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

16、部门。1.6.5在钢筋运输过程当中应根据钢筋的长短选择相应的运输工具。1.6.6严格执行塔机司机日常检查、项目部每周检查、租赁公司每月检查的检查制度。1.6.7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作业人员的塔机安全碰头会,对塔机作业人员组织一次安全学习,并针对塔机使用中出现过的问题制定纠正措施。1.6.8现场配备每台塔机司机和指挥各2名,设塔机机长1名,负责塔机日常安全管理;塔吊司机和指挥使用对讲机进行联络,并认真落实防碰撞措施。1.6.9设立附着审批领导小组,建立附着升节审批制度:塔机升节附着前,由施工单位填写申请表,送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核定,报附着审批领导小组审批,施工单位方可通知安装单

17、位进行附着升节作业。附着升节领导小组各单位联系人职位电话业主单位李欣组理单位张卫东副组工单位徐杰成装单位童志元成、SYT80型塔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1 编制依据与工程项目概况2.1.1、编制依据2.1.1.1建筑法2.1.1.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1.1.3武汉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2.1.1.4其它法律、法规。2.1.2建筑起重机械概况根据本工程主体工程量和装饰工程量的大小,结合本工程实际拟安装 贰 台 SYT80型塔式起重机, / 台 / 型塔式起重机。 2.2 编制目

18、的 为加强对起重机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特制定本单位起重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3 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工程起重机安装、拆卸、使用过程中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类别包括:7.3.1 安装、拆卸过程发生的安全事故。7.3.2 因检查维修出现问题而造成事故。7.3.3 操作不档;违章违纪蛮干,不良操作习惯;判断操作失误,指挥信号不明确,安全意识差和操作技能低下引发的事故。2.4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设置2.4

19、.1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2.4.1.1指挥机构的设置 项目部成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为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由技术负责人、质安员、施工员等各承包组组长等人员组成。 现场指挥:项目部项目经理 工程应急反应小组:项目部管理人员、各班组长成员、义务消防队成员、通讯负责人。2.4.1.2指挥机构的职责在应急情况下,值班人员组成最初应急组织。值班主管一旦发现或接到紧急情况通知,应马上确定应急级别,报告现场指挥或应急总指挥,调动应急反应小组。在此阶段的指挥和控制通过现场指挥中心来执行,作为应急指挥中心,根据应急总指挥(项目经理)的指示,及时通报公司管理层或指挥

20、联络外界。事故发生初期,先由值班主管担任初期应急岗位指挥,直到应急预案规定的负责人到岗位后再交接岗位,正式启动应急预案。2.4.2项目应急救援小组名单序号姓名职务应急救援职务电话1徐杰项目经理现场应急救援总指挥156071227222余胤隆技术负责人应急救援现场指挥158792913653程晓铭施工工长应急救援营救186279600894边军镇安全员应急救援物资主管150712656825戴国新质量员应急救援保卫通讯主管159027813426郭意材料员应急救援物资供应158071687107葛凌峰医务室应急救援急救营救158070270708暴永跃水电工应急救援营救服/p>

21、9 杨经明应急救援营救服务1562332298310 邹文祥应急救援营救服务1517251288511 罗辉应急救援营救服务1870035944912 张舵应急救援营救服务136973498122.4.3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任务2.4.3.1 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要求做到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降低伤率,减少事故的损失。2.4.3.2 指导群众防护,防止事态发展,组织群众安全撤离现场。2.4.3.3 迅速控制危险源,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测定事故危害区域、危害性

22、质及危害程度。2.4.3.4 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协助公司等上级部门对事故调查。2.4.3.5 做好现场清洁,减少、消除事故灾害。2.5 应急救援报警和联络方式 根据事故规模危害程度紧急情况确定报警方式,包括城市公用特殊通讯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交警122;气象站121。2.6 事故的紧急处置措施2.6.1 一旦事故发生,不论事故现场何种情况,发现事故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大声呼叫),由机械操作人员切断电源,通知周边作业人员全部停止作业,撤离到安全地带。并用手机通知项目应急总指挥和联络员。2.6.2 应急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召集应急机构人员,带齐必要

23、工具,到事故现场集中。2.6.3 应急救援人员集中后,应全面听从应急总指挥的安排,合理分工,一方面排除险情,一方面组织救援人员对伤员实施救护,并根据伤情,实施救治或转送医院。2.6.4 险情排除,人员得到有效救护后,应组织对事故进行调查,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并按事故类别上报上级相关部门。2.7 应急保障条件2.7.1 抢险队伍 项目部由项目管理人员组成应急救援小组,由项目经理任总指挥。6.7.2应急救援装备 项目部应急救援装备包括值班电话、报警电话、灭火器材、消防斧、防毒面具、紧急照明灯具、应急药箱及担架等。2.7.3 应急救援药品 外用药品:通常有双氧水、雷佛奴尔水、红药水、

24、碘酒、消毒棉签、药棉、纱布、胶布、绷带、创可贴、跌打万花油、眼膏、碘胺结晶、烫火膏、清凉油或驱风油、三角巾、急救包等。2.7.4 内服药品:人丹、十滴水、保济丸或藿香正气丸、一般退烧药品等。2.8 应急救援措施2.8.1 工作原则 事故发生后,救援工作应有序进行,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扩大为主;统一领导指挥、人员分工、分级负责、综合协调、快速高效、现场自救与上级或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人员急救步骤:急救是对伤员提供紧急的监护和救治,给伤员最大的生存机会,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个步骤:(1)调查事故现场,调查时要确保对调查人、伤病员或其他人无任何危

25、险,迅速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场所,尤其在工地、工厂大型事故现场,更是如此。(2)初步检查伤病员,判断其神志、气管、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必要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道通畅,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伤口、固定、保存好断离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止痛等措施。(3)呼救,应请人去呼叫救护车,你可继续施救,一直要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此时还应反映伤病员的伤病情和简单的救治过程。(4)如果没有发现危及伤病员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他的损伤、骨折和病变。这样有利于现场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和伤残率。2.8.2 起重机械伤害事故的急救措施 当机械性伤害发生时,应尽快将伤员搬支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1)止血 出血的种类: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对象小喷泉一样喷出,时间捎久,就会有生命危险;静脉出血:血色暗红,出血时慢慢流出,时间久了也有危险;毛细管出血:血色鲜红,出血时血液从整个伤面渗出,常自动凝固。 止血方法 止血方法一般有四种,即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止血纱布或干净毛巾、布料折成比比稍大的垫子盖住伤口,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就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或掌、掌把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脏的一头)用力压向其下面的骨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