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宄【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泌 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泌尿系病患者行 前瞻性的术前螺旋ct检查,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三维成 像及ct仿真内窥镜,并与相应ivu图像和膀胱纤维内窥镜 进行比较。结果mpr、3d和ctve重建图像能更好的从多方 位显示病变形态,及病变与周围组织之间平面和空间关系, 无盲区。结论mpr、3d和ctve图像可为ct轴位图像及纤维 内窥镜等补充重要信息,为泌尿系病变的术前诊断、定位及 治疗方法和手术径路提供了客观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泌尿系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图像处

2、理abstractobjective tofindoutthevalueofmultiost-processingtech econstruction (mpr) tualendoscopy(ctve ogicdiseases. meth prand3dimagingandchfromlvuandf iberenthurologicdiseases-slicespiralctandp nique:multiplanarr ,3dimagingandctvir )indiagnosisofurol ods theimagesfromm tvewerecomparedwi t doscopein3

3、4caseswi ,respectively. resuits therewasadvantageinshowingthefigureoflesionsbymultipleorientationandindicatingtheplaneandspacerelationshipsbetweenlesionsandperipheralt issueswithoutblindarea.conclusions astheeomplementofaxial-positionimageandfiberendoscope,theapp1i cat i onofmprand3dimagingandctveha

4、simportantclinicalvaluetoprovideobjectivereferencetodiagnoseanddeterminethelesionlocationandtreatmentandoperationapproachbeforeoperationinurologic diseases【 keywordsurologicdiseases tomography x-raycomputed mulitiplannarreconstruetion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中的多平面重建、ct仿真内窥 境(ctvirtua lendoscopy,ctve)及三维ct成像对于泌尿系

5、病变,尤其是对变异及后尿道断裂,能立体的多平面的观察 病变的三维空间关系。作者自2002年3月至n年3月对34 例泌尿系病变患者的mpr、3d和ctve成像进行回顾性分析, 评价mpr、3d和ctve成像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价值。1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34例中男25例,女9例;年龄1878岁,平均岁。其 中正常1例,肾脏、输尿管变异3例,泌尿系结石12例,前 列腺及膀胱病变15例,后尿道狭窄2例、断裂1例。34例 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证实25例,临床证实9例。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 gelighspeedqxl iplus,gelighspeedu ltra多排螺旋ct扫描机,同机工作站分别为。(1)

6、泌尿系平 扫:患者仰卧,采用层厚及间隔为,120kv, 12 0ma,螺距: 1, /r,床速/r,扫描范围根据病变范围而定。(2)增强扫描: 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总量5 0100ml,经肘静脉用 高压注射器以/s的流率注射,注药后30s、6 080s分别 行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3)尿路造影:肾功能正常的延迟 时间以1530min为宜,肾功能较差者视动脉期、实质期的 肾功能而定,最长迗6h;膀胱造影时,用空气做对比剂,使膀 胱充盈。增强扫描、尿路造影扫描采用层厚,120kv, 200ma 左右,螺距:1或:1,/r,床速/r或/r,以层间距重建, 传至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三维成像和

7、仿真内窥镜成像 显示病变的立体影像与周围组织解剖关系。2 结果本组34例病例中,正常1例,mpr和3d成像均能完整清楚的显示肾盂、肾盏,两输尿管和膀胱图像,明显优于ivu像。输尿管结石12例,平扫显示输尿管腔内高密度影,mpr图像上结石呈梭形或类圆形与输尿管走行方向一致,上 方肾盂、输尿管明显扩张,定位准确率迗100% (图1);而 kub和i vu对输尿管结石时有漏诊现象。见表1。肾、输尿 管畸形3例、后尿道狭窄2例和断裂1例,3d技术能从多方 位生动的显示其三维形态、畸形狭窄程度和空间位置关系; 膀胱癌11例,前列腺增生4例,其中1例合并前列腺癌, ctve技术均可见凸入膀胱腔内的菜花样结

8、节影,其中4例还 可观察到膀胱内壁纵横交错的膀胱小梁影,小梁之间为较多 深浅不一的小房或憩室,而常规膀胱镜有盲区。见表2。表 1 kub、ivu和mpr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情况比较表2仿 真膀胱镜与传统膀胱镜肿瘤的诊断情况比较3讨论高质量的mpr、3d及ctve成像都依赖于薄层快速的容积 扫描,原始图像的重建间隔以层厚的一半为佳;这样可明显 的提高z轴方向的空间分辨率,消除容积效应和阶梯状的伪 影。mpr常规摄取冠、矢状位及适当的斜位图像,在取mpr 像时移位应循序渐进,方位的变化要恰到好处,否则可能 会遗漏病变,本组mpr成像效果与优于ivu与mru的报道结 果相仿1 。mpr、3d及ctve

9、成像均是在薄层小间隔重建 像的基础上生成,层厚越薄,重建间隔越小,原始信息量越大,图像效果越好。ve成像通常分为导入法和排泄法,本组15例膀胱造影均采用导入法,导入法2, 3需预先留置12号foley's 导尿管,排净膀胱内尿液,扫描前将30 0500ml空气注入 膀胱,以患者不能耐受为限,夹住导尿管,即可扫描;扫描 范围包括整个膀胱及部分后尿道。此方法方便简单能使膀胱 很好的充盈,内壁黏膜舒展,图像质量高。ct扫描前均未拔 出导尿管,因拔出导尿管气体会随之而出,影响膀胱的充盈, 但该法不利于尿道内口的观察。后尿道成像一般视患者的情 况而定,能够排尿的患者一般于注药后2530min,并

10、嘱咐 患者边排尿、边扫描;后尿道梗阻或断裂的患者先于膀胱造 瘘口注入°/。左右的泛影葡胺,然后嘱患者做排尿动作的同时 于尿道外口注入左右的泛影葡胺并扫描4。三维ssd重建图像是将被扫物体表面像素的数字模拟成 像,在重建图像中阈值范围内的像素做等密度大的处理并成 像;阈值范围的划定很重要,小于和大于阈值的像素则不能 显示;位于物体外的阈值范围内的像素会遮挡物体内部的像 素,通过恰当的剪切能将其消除。而要获得泌尿系高质量的 三维图像,扫描延迟时间的选择至关重要,其延迟时间的选 择视动脉期、实质期肾功能而定,3d图像不宜测量长度但可 以加上mpr图像两者互补。mpr和3d成像能从任意方位观

11、察病变,消除了腹腔脏器 和肌肉骨骼的影响,提供了泌尿系连续完整的影像5,有利于显示输尿管在腹腔内的走行及输尿管结石的定位,并 能为ctve成像提供定位帮助。本组病例所采用的mpr、3d 成像均能准确地发现病变,明确其大小、形态、位置和肾盂、 输尿管积水扩张的程度,尤其本组后尿道断裂患者的3d成 像,清晰地显示了其断裂的三维形态和空间位置关系,为后 尿道再造术提供了明确的手术方法和路径。ctve成像为非创性技术,目前使用的有表面再现和容积 再现两种三维再现方法。ctve能较好的显示腔内正常解剖结 构,多方位观察病变的全貌,操作简单,不受尿道狭窄和前 列腺增生的影响,可观察纤维内镜不能到迗或观察不

12、清的部 位,结合mpr和轴位能同时观察腔内外的情况,定位准确, 能显示病变的腔内立体形态、数目及特征,弥补了常规成像 和纤维内窥境的不足,而常规膀胱镜有盲区,受尿道及前列 腺病变的限制,检查过程患者较痛苦,并可能损伤尿道,对 病变的大小形态只能目测估计,定位亦有很多主观性。作者 认为表面再现法的成像效果不及容积再现法,主要问题是表 面再现法有部分容积效应,会影响三维图像的显示效果6 。总之,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 中能够立体的多平面的观察病变的三维空间关系,是临床理 想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但以上成像技术不足之处是无法活 检及完成治疗性操作,不能显示组织表面颜色的异常改变, 对于腔内非隆起的肿块及较小的病灶无法显示或区分,有可能漏诊6,7 。【参考文献】irothpearla.mrurography :techniqueandapplication. radiology, 1995; 194 : 125130.2songjh, francisir, plattjf, ettumordetectionat virtual, 2001, 218: 9 5.3viningdj , zagoriarj,liuk,etcystoscopy: aninnovationi nbladder, 1996,166:409.4何亚奇,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