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松毛虫防治措施几点探究_第1页
对松毛虫防治措施几点探究_第2页
对松毛虫防治措施几点探究_第3页
对松毛虫防治措施几点探究_第4页
对松毛虫防治措施几点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松毛虫防治措施几点探究摘要:松毛虫是发生面积最大的常发性食叶害虫,具有分 布范围广、危害损失重、社会影响大、周期性暴发等特点。该虫暴发成灾后不仅能把松树针叶啃食殆尽,还往往爬到林 区附近的庄稼地、农户家里,干扰林区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甚至引发松毛虫病、危及人、畜生命健康等公共安全事件。据此,本文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对松毛虫的一些防治技术措 施进行了探讨研究。关键字:松毛虫防治措施 松毛虫专吃松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整棵树树叶吃光,从而使松树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造成树木枯死。松毛虫一 年中能生四代,危害松树的主要是幼虫,一年中数九月份危 害最大。我国经过数十年对松毛虫生物特性、生态习性、发 生和

2、成灾规律、监测及防治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已 经拥有成熟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技术,具备对松毛虫灾害 实行可持续控制和达到有虫不成灾的条件和能力,松毛虫灾 害是可防可控的。一、划类分区,分类施策 1、划分发生类型 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林分状况、林内植物多样性和个体数量、天敌及其控制害虫能力以及人为破坏轻重、松 毛虫发生特点诸因素,按相对集中的原则,将松毛虫发生区 划分为常发区、偶发区和安全区三种不同类型区。各类型区 划分依据如表1所示。2、分类施策不同的发生类型区因其松林状况、地理气候环境、人为 活动以及监测防治技术水平等因素有较大差异,制定防治措 施要区别对待。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

3、理”的方针,坚 持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虫情监测为依据,以营林措施为基 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导,集成、组装、配套使用先进科研成 果和成功经验,在有效控制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同时,保护和 利用害虫天敌资源,提高林分质量,改善生态条件,逐步实 现可持续控制。二、选择可行的防治方式1、航空防治和地面防治的选定:发生面积较大,防治 作业区山高林密,地面人工防治难度大,有简易机场设备等 条件的,可考虑航空防治。发生面积小,呈零星分布,便于 人工防治作业的可选用地面防治。2、施药方式选择:喷雾:多采高浓度、低喷量、细雾 粒超低量或低量喷雾。地面防治喷雾应选择水源方便的地 方。超低量喷雾要求气温3(tc以下、相对湿

4、度50%以上、风 速每秒小于3米。喷粉:水源缺乏的地方可考虑使用,喷粉 作业一般在早晚有露水时或小雨后效果较好。喷(放)烟: 在人畜活动少的偏远山区,林分郁闭度大,虫龄小而虫口密 度大时可考虑,应在傍晚气流稳定或气温逆增情况下作业。 毒绳(毒笔):适用于北方地区,根据松毛虫下树越冬或冬 后上树活动的特性使用。三、具体的防治技术措施1、营林技术措施(1) 、营造混交林在常灾区的宜林荒山,遵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混交 林;对常灾区的疏残林,保护利用原有地被物,补植阔叶树 种。在南方可选用栋类、栗采等壳斗科和豆科植物,以及木 荷、木莲、木楠、樟、扌安、擦、枫香、紫穗槐、杨梅、相思 树等。混交方式,采用

5、株间、带状、块状均可。在北方可选 用刺槐、沙棘、山杏、大枣等。林间要合理密植,以形成适 宜的林分郁闭度,创造不利于松毛虫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 建立自控能力强的森林生态系统。(2) 、封山育林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应进行封山育林, 禁止采伐放牧,并培育阔叶树种,逐步改变林分结构,保护 冠下植被,丰富森林生物群落,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环境。(3) 、抚育、补植、改造对郁闭度较大的松林,加强松林抚育管理,适时抚育间 伐,保护阔叶树及其他植被,增植蜜源植物如山矶花、白栋 花。对现有纯林、残林和疏林应保护林下阔叶树或适时补植 速生阔叶树种,逐步诱导、改造为混交林。2、生物防治措施(1) 、白僵

6、菌防治在各类型区中,均可使用白僵菌。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 马尾松毛虫可在越冬代的11月中、下旬或次年2-4月份放 菌,其他世代(或时间)一般不适宜使用白僵菌防治。施菌 量每亩1. 5-5. 0万亿砲子。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油松毛虫或 赤松毛虫,需温度24˚c以上的连雨天或露水较大的条 件,施菌量应适当增加34倍。施用方法:采用飞机或地面喷粉、低量喷雾、超低量喷 雾;地面人工放粉炮。预防性措施亦可采用人工敲粉袋、放 带菌活虫等方法。(2) 、苏云金杆菌(bt)防治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一般防治3-4龄幼虫。 施药林分适宜温度为20-32˚co施菌量每亩4080

7、万 国际单位(iu)。多雨季节慎用。施用方法:喷粉、地面常规或低量喷雾、飞机低量喷雾。 喷雾可同时加入一定剂量的洗衣粉或其它增效剂。(3) 、质型多角体病毒(cpv)防治用围栏或套笼集虫、集卵增殖病毒、人工饲养增殖病毒、 离体细胞增殖病毒或林间高虫口区接毒增殖等方法,收集病 死虫,提取多角体病毒,制成油乳剂、病毒液或粉剂。使用 时可在病毒液中加入0.06%的硫酸铜或0. 1亿胞子/ml的白 僵菌作为诱发剂,提高杀虫率。每亩用药量50-200亿病毒 晶体。施用方法:采用飞机或地面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或喷 粉作业。(4)、招引益鸟在虫口密度较低林龄较大的林分,可设置人工巢箱招引 益鸟。布巢时间、数

8、量、巢箱类型根据招引的鸟类而定。(5)、释放赤眼蜂繁育优良蜂种,在松毛虫产卵始盛期,选择晴天无风的 天气分阶段林间施放,每亩3-10万头。亦可使赤眼蜂同时 携带病毒,提高防治效果。3、人工(物理)防治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或使用黑光灯诱集成虫的方法降 低下一代松毛虫虫口密度。4、植物杀虫剂防治采用1.2%烟参碱喷烟防治幼虫,烟参碱与柴油的比例 为1: 20,每亩使用的药量为0. 4升。5、仿生药剂防治在必要情况下,采用灭幼腺(每亩300、杀蛉淼(每亩 5g)等进行飞机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地面背负机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重点防治小龄幼虫。地面用药量要比飞机喷 洒增加50% 100%的药量。在松树被害严重、生长势弱的 林地,可一并喷施灭幼腺和少量尿素(约每亩50克)6、化学药剂防治松毛虫防治原则上不使用化学农药喷雾、喷粉、喷烟。若必需采用,则应选择药剂,在大发生初期防治小面积虫源 地,迅速压低虫口。在北方对下树越冬的松毛虫,在春季上 树和秋季下树前,可采取在树干上涂、缚拟除虫菊酯类药剂 制成的毒笔、毒纸、毒绳等毒杀下树越冬和上树的幼虫。7、自然防治法虫口密度虽然大,松叶被害率达70%以上,但松毛虫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