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鼠前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小鼠前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摘要】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及本课题组实验研究,对小鼠前脂 肪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进行了总结。同时,市于前脂肪细胞的分化 与肥胖病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故前脂肪细胞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研 究意义。【关键词】前脂肪细胞;原代培养;鉴定doi :10. 3969/j. issn. 1006-1959. 2010. 09. 124 文章编 号:1006-1959(2010)-09-2409-02脂肪组织在体内有在胞浆内积聚脂滴的成熟脂肪细胞和虽未在 胞浆内积聚脂滴但有这种潜能的前脂肪细胞。成熟的脂肪细胞呈圆形, 前脂肪细胞呈梭形,成熟的脂肪细胞失去
2、分裂及增殖的能力,而前脂 肪细胞则有分裂和增殖的能力。由于前脂肪细胞是一类具有增殖和向 脂肪细胞分化能力的特异化了的前体细胞,与肥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 系,笔者参照多本参考书及有关文献报道,在科研中对前脂肪细胞的 培养及鉴定方法进行了验证和比较,结合本课题组反复的实践对其进 行了总结,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由于小鼠的取材比较方便,而且关于小鼠前脂肪细胞的培养研究 得比较多,故本课题组所采用的前脂肪细胞均取自小鼠。1. 材料与方法o11实验材料:实验选用体重为18-22g的4周龄昆明种雄性小鼠。 市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在实验前适应性驯养1周, 动物房温度和湿度分别维持在20
3、76;c和70%左右。实验药品主耍有f12 培养基、胰酶(trypsin) 小牛血清、二甲基亚飒(dms0)、曝i坐蓝(mtt)、 油红0等。实验主要使用仪器设备包括二氧化碳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倒置相差显微镜等。12实验方法:1. 2.1小鼠前脂肪细胞的取材及原代培养:小鼠前脂肪细胞的培 养方法,参照杨建梅等所发表文献1-3及体外培养的原理与 技术4、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等书所载方法进行培养。1. 2.1. 1断脊髓处死雄性小鼠,在培养室无菌条件下解剖小鼠,剪 取小鼠附睾附近的脂肪组织,放入培养皿中的d-hanks液中,反复洗 涤z后,用剪刀充分剪碎,将组织移入离心管。1.
4、2. 1. 2用吸管加入适量0. 25%胰酶在37°c条件下消化(消化吋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离心后,收集沉底的细胞,在离心管内加入适 量含20%小牛血清的f12培养液,用吸管混匀后吸取细胞及培养液经 筛网过滤入另一离心管,上清及漂浮的脂肪组织弃去不用。1. 2. 1. 3再次离心后,弃上清,沉积的细胞用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接种至培养板或培养瓶屮,并根据实验需要高调整细胞的密度。在倒 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小圆形,置37°c,体积分数5%c02培养 箱内培养。1. 2. 1. 424h后,用pbs轻轻洗去培养板或培养瓶内未粘附的物质, 并更换培养液,如要维持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则
5、用含高血清(20%小牛血 清)的f12培养液,如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则可更换 为含低血清(10%小牛血清)或无血清的f12培养液,以后每2-3天换一 次培养液。1. 2. 2小鼠前脂肪细胞的鉴定方法:1. 2. 2. 1细胞形态学观察:在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胞浆内出现 脂肪颗粒的程度和快慢并照相。也可进行油红0染色并照相。1. 2. 2. 2mtt比色法及生长曲线的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是观察细胞 生长基本规律的重要方法。现在,大多数实验室利用培养板采用mtt 比色法测0d值來进行生长曲线的绘制6。1. 2. 2. 3油红0染色提取法测定细胞内脂肪含量的动态变化:根 据ramirez
6、等7方法动态测定,以0d值表示,画出吋间-od值 曲线。1. 2. 2. 4酶组织化学提取法测定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标志物 -甘油磷酸脱氢酶(gpdh)含量的动态变化:gpdh是前脂肪细胞分化中 晚期的标志,根据stuart等8的方法进行测定,以0d值表示, 画出吋间-0d值曲线。1. 3统计方法:实验数据均以均数土标准差 (x±s)表示,采用spss12.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2. 实验结果与分析o2. 1原代培养小鼠前脂肪细胞的增殖过程:2. 1. 1小鼠前脂肪细胞的形态学观察:接种消化分离的细胞12小 吋基本可以贴壁,贴壁后初为小圆
7、形,核/浆比例较大(见图1)。培养 过程中始终应用含高血清(20%小牛血清)f12培养液。2天即可观察到 细胞渐成梭形,在3天左右此梭形细胞开始增殖,4-10天加速,聚集性 生长成放射状(见图2),细胞融合后生长减慢。增殖过程屮的前脂肪 细胞使用油红0完全不能着色。2周左右吋部分细胞内出现少量脂滴, 而这种自然成脂分化的细胞所山比例较少。图1小鼠原代前脂肪细胞图2小鼠原代前脂肪细胞接种12h (未染色,x400)接种4d (未染色,x 200)02. 12小鼠前脂肪细胞的&长曲线,(见图3):图3小鼠前脂肪细胞在含高血清f12培养液中的半长曲线由(图3可知),小鼠前脂肪细胞在3天开始增
8、殖,4-10天加速,笫 11天左右进入增殖平台期。从生长崩线可知,小鼠前脂肪细胞的倍增 时间为60h左右。2. 2原代培养小鼠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2. 2. 1小鼠前脂肪细胞的形态学观察:接种消化分离的细胞12小 时基本可以贴壁,细胞贴壁后初为小圆形,核/浆比例较大。接种24小 吋后换用含低血清(10%小牛血清)f12培养液。2天即可观察到细胞渐 成梭形,并且细胞体积增大。4天左右细胞胞浆内可观察到反光脂肪 颗粒,大小不等且多散在(见图4) o随分化进展,积聚有脂肪颗粒的细 胞增多。到1周或2周时,细胞由梭形逐渐变成椭圆形或圆形,分化成 多脂滴或单脂滴的脂肪细胞(见图5), 12-14天小脂
9、肪滴融合成大脂 肪滴并将细胞核推向细胞一侧(见图6)o胞浆中反光小滴聚积成葡萄 串状,经油红0染色细胞内脂质特异性着红色,未分化细胞和细胞内 非脂质聚积部分不能着色,提示为细胞内有富含脂肪的液滴,证实为 脂肪细胞(见图7)。图4小鼠原代前脂肪细胞图5小鼠原代前脂肪细胞 接种4d (未染色,x200)接种8d (未染色,x 200)0图6小鼠原代前脂肪细胞图7小鼠原代前脂肪细胞 接种14d (未染色,x400)接种8d (油红0染色,x 400)02. 2. 2小鼠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脂肪含量的动态变化 (见图8):图8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脂肪含量的变化由(图8可知),小鼠前脂肪细胞内的脂
10、肪含量于培养8d后迅速增 加,16d左右到达高峰。2. 2. 3小鼠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分化标志酶-甘油磷酸 脱氢酶(gpdii)含量的动态变化(见图9):图9细胞分化过程中甘油磷酸脱氢酶(gpdh)含量的动态变化 由(图9可知),廿油磷酸脱氢酶在4天左右开始上升并迅速增加,10天左右到达高峰并维持在较高水平。3. 讨论3. 1前脂肪细胞的来源。通过搜集文献资料发现,前脂肪细胞通 常取自大鼠、小鼠和人,并且已建立了來源于鼠的前脂肪细胞的细胞 株如3t3l1、3t3-f442a、obl7系列等10。由于 前脂肪细胞一般在7代以内细胞增殖迅速,分化率高,再往后则增殖 和分化率开始降低。所以前
11、脂肪细胞的培养最好采取原代培养,尤其 是用于筛选药物时效果更好,影响因素也比较少。由于小鼠的取材比 较方便、价格适中,而且关于小鼠前脂肪细胞的培养研究得比较多, 故本课题组所采用的前脂肪细胞均取口小鼠。取材以雄性小鼠附睾处 脂肪组织为佳,因为此处的脂肪组织不会与其它组织粘连。3. 2前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关于小鼠前脂肪细胞的 取材及原代培养的方法,虽然在很多文献及参考书中都有记载,但通 过木课题组无数次的摸索终于确立了比较稳定的培养方法。通过消化 法获取细胞后接种在培养瓶或培养板中,放入置37°c,体积分数 5%c02培养箱内培养。24h后,用pbs轻轻洗去培养板或培养瓶 内未粘附的
12、物质,并更换培养液。通过多次摸索发现,如细胞持续应用 含高血清的培养液,细胞增殖迅速,但分化会受到抑制,不利于对细胞 的分化进行研究。所以,如要维持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则用含高血清(20% 小牛血清)的f12培养液,如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则 可更换为含低血清(10%小牛血清)或无血清的f12培养液。3. 3前脂肪细胞的鉴定。由于原代培养的细胞成分比较复杂,所 以在正式实验前必须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以使实验的结果真实 可信。由于前脂肪细胞存在增殖和分化两个不同的过程,所以为了对 前脂肪细胞进行鉴定,也要分为两个过程进行指标检测。3. 3. 1原代培养小鼠前脂肪细胞的增殖过程:在增殖过
13、程中,所用 培养液为含20%小牛血清的f12培养液。在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细胞,细胞的形状由小圆形渐成梭形, 细胞数量增殖明显,聚集性纶长成放射状。胞浆内基木无脂肪颗粒, 直至2周左右时部分细胞内出现少量脂滴。从形态可知,该细胞来源 于脂肪组织,细胞呈梭形,胞浆内无或有很少脂滴。细胞生长曲线是观察细胞生长基本规律的重要方法。所以,在增 殖过程中要绘制小鼠前脂肪细胞的生长曲线。冃前大多数实验室采用 的方法是利用培养板采用mtt比色法來进行生长曲线绘制。mtt比色jiff法的检测原理为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的mtt还 原为难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物甲(fonnazan)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
14、细 胞无此功能。二甲基亚砚(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用酶联免疫检 测仪在490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在一 定细胞数范围内,mtt结晶物形成的量与细胞数成正比。通过生长曲 线的绘制,观察到小鼠前脂肪细胞在3天开始增殖,4-10天加速,第11 左右进入增殖平台期。从牛长曲线可知,小鼠前脂肪细胞的倍增时间 为60h左右。说明该细胞增殖迅速,并且与來自同一个体的成纤维细 胞在倍增时间上接近。3. 3. 2原代培养小鼠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在分化过程中,在细 胞接种24h后,换用含10%小牛血清的f12培养液。0在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细胞,细胞形状由小圆形变为梭形再变 为椭
15、圆形或圆形,在胞浆内也逐渐出现反光颗粒,并且颗粒逐渐变为 反光小滴。由于经油红0染色细胞内的脂质可特异性着红色,反光小 滴在油红0染色后呈红色,提示为细胞内有富含脂肪的液滴,证实为 脂肪细胞。由于该细胞的胞浆逐渐出现脂肪颗粒及脂滴,说明其具有 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潜能。油红0是种特异的可以和细胞内廿油三酯 结合的红色染料,与未分化细胞和细胞外脂质不结合。有文献报道其 准确性和敏感性与测定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标志酶gpdii相似。 因此我们用油红0染色提取法这一简便、快速的方法对体外培养的前 脂肪细胞进行鉴定,同时作为对体外培养的前脂肪细胞分化程度的间 接定量分析的指标。结果表明,小鼠前脂肪细胞在
16、培养2天后开始有 脂肪的积聚,4天后积聚量明显增多,于培养8d后迅速增加,16d左右 到达高峰,与形态学上的培养4天后细胞内出现脂肪颗粒相吻合。众所周知,廿油磷酸脱氢酶(gpdii)是廿油三酯合成所必需的限速 酶,其最终促使前脂肪细胞发乞细胞形态的改变,胞浆充满脂滴,变成 脂肪细胞。甘油磷酸脱氢酶(gpdh)是前脂肪细胞分化中晚期的标志 11。gpdh含量的测定有2种方法:第1种方法,参考hauner 方法12,细胞培养到一定吋间,用pbs (ph7. 4)冲 洗,25mniol/ltris-hcl缓冲液(ph75)含edtalmmol/l收集细胞,超声 波细胞粉碎仪40w、10s粉碎细胞,标
17、本-70°c保存。gpdii测定采用速 率法测定nadii消耗速率,使用生化分析仪,反应溶液包括100mmol/l 三乙醇胺-hc1 缓冲液(ph7. 5),2. 5mmol/ledta, 0. lmmol/l 毓基乙 醇,0. 4minol/lnadh, 4mmol/l磷酸二拜丙酮。gpdh测定结果以每克蛋 白质的iu表示(iu/g) o蛋白质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方法;第2种方法, 本课题也采用这种方法,即酶组织化学提取法,根据stuart等的方法 进行测定,画出时间-0d值曲线。结果表明,甘油磷酸脱氢酶在4天左 右开始上升并迅速增加,10天左右到达高峰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 发现,
18、廿油磷酸脱氢酶的迅速增加先于脂肪含量的迅速增加,说明酶 的出现在前,脂肪的出现在后。本课题目研究中釆用了酶消化法获得了成分均,增殖和分化均 旺盛的梭形细胞,经以上4种鉴定方法,证明是具有典型特征的前脂 肪细胞,符合文献中提出的3个标准13,即:來自脂肪组织, 形态为梭形,胞浆内无或很少有脂肪颗粒。增殖迅速,与来自同个 体的成纤维细胞在倍增时间上接近。在形成单层汇合后能变为脂肪 细胞,包括脂肪细胞特异性酶的出现和胞浆内出现脂肪颗粒,并且胰 岛素是这个过程屮的主要促进因素。这4种鉴定方法的选择,均源于 前脂肪细胞所具有的生物学特性,如廿油磷酸脱氢酶(gpdii)在前脂肪 细胞分化的中晩期出现,是分
19、化的标志酶之一;通过形态学方法观察 到脂滴的出现,相应地细胞内脂肪含量也会增加。参考文献1杨建梅,高妍,李长红,等游离脂肪酸、胰岛素对脂肪前体细 胞分化的影响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 30(3) : 276-27&王竹晨,刘建中,李燕,等.人前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中山医 科大学学报,2001, 22(6) : 443-446.3罗盛康,席菁乐成人前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第一军医大学 学报,2005, 25(3) : 270-273.4薛庆善体外培养的原理与技术.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1:456-460.5鄂征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北京:中国协 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
20、95:166-177.6司徒镇强,吴军正细胞培养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4:250-252.7 ramirez-zacarias j l, castro-munoz1edo f, kuri-har-cuch w. quantitalion of adipose conversion and triglycerides by staining intracytoplasmic lipids with oil redj. histochemistry, 1992, 97(6):493.8 stuart j, simpson js. dehydrogenase enzyme cytochemistry of unfixed leucocytes. j clin path, 1970, 23:517-521.9 guo xr, gong hx, gao yq, et al. a mutation in signal peptide of rat resistin gene inhibits differentiation of 3t3-l1 preadipocytes j. acta pharmac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 2024新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Unit 8单词词性转换过关单(含答案)
- 就业指导与实训
- 良性甲状腺肿康复训练计划
- 2026年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齐齐哈尔理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成都文理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国企中层竞聘面试题库和答案
- 医疗风险防范知识培训课件
- 《Unit 3 Visit to the farm》(教学设计)-科普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宝钢作业长安全培训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家庭暴力保证书模板
- 岗位技能比武汇报
- 蜡染研学课程讲解
- 防秋乏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
- 双翼之下的三重人生陶渊明诗歌中的鸟意象解读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