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及学校体育关系探究摘要:采用文献综述法和调查访问法,对德国中小学体育 和高校体育开展状况及其与大众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关系做 了介绍和研究,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德国中小学的课外体 育锻炼主要通过学校与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合作和中小学生 参加体育俱乐部来实现,大学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则全部 由俱乐部性质的“髙校体育”和大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来 完成,俱乐部体制是德国学校体育活动,尤其是课外体育锻 炼蓬勃开展的基础和保证关键词:德国;体育俱乐部;学校体育;高校体育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 (2008)01-0088-06abstract:the pre
2、sent article introduced anddiscus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hool sports and university sports in germany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ports club system and school and university sports by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erview survey. the analyses of examples showed that the sports activities after scho
3、ol implemented mainly thoug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sport clubs and by joining the club of the students.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activities in the universities implemented completely though university sports club" and sports clubs. the sports club system is the essential
4、element to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ctivities after school in germany.key words: germany; sports club; school sports; university sportsx1德国学校体育简介德国的学校体育(schulsport)是指中小学体育,由于 德国的普通高校中体育不是必修课,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和体 育锻炼通过类似俱乐部形式的“高校体育”(hochschulsport)来实现,因此本章介绍的主要是德国中 小学的学校体育,而高校体育将在后续的章节中专门讨论。1.1德国学校体育发
5、展阶段根据乌珀塔尔大学balz教授在其体育教育学一书 中的叙述,德国的学校体育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1. 1. 1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学校体操(187广1918)早在1811年“德国体操之父”杨氏(弗雷德里希路 德维希杨,17781852)已通过建立公开的体操锻炼场所 提供了新的身体锻炼系统,19世纪中期体操课开始进入学 校,在德意志帝国时期,学校体操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健康的、 适合战斗的、驯服的臣民。1. 1.2魏玛共和国时期的身体锻炼(19181933)一战之后学校教育的发展深受国家民族主义和社会、教 育改革的影响,以奥地利体育教育家高尔霍费尔 (18851941)为代表提出了 “自然体操”来适
6、应儿童在运 动方面的需要。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学校体育是自然体操和传 统体操的混合,健身操、舞蹈、体操和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并 存,体现出其多样性和矛盾性。1. 1. 3纳粹统治下的身体训练(19331945)纳粹统治时期学校体育变成了政治需要的身体训练,从 1937年开始每天5个小时的身体训练成为了学校中最主要的 课程,不再有体操课,取而代之的是搏击、越野行军、射击 和野营等军事训练。1.1.4分裂时期的身体教育(19451970)战后东、西德都恢复了学校体育,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 "身体教育"o西德的"身体教育” (leibeserziehung) 建立在“学校整体教育
7、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基础上,而 东德的"身体教育"(k/rpererziehung)在学校里被作为 提高运动成绩和培养社会主义人格的手段,在这两种“身体 教育”中几乎找不出共性。1. 1.5当今世界的学校体育(1970"今)从70年代开始由于举办奥运会和休闲体育发展的影响, 德国的学校体育呈现出以下特点:学校体育开始向校外发 展;一些新的项目如排球、乒乓球、赛艇等进入课堂,而传 统的体操也向器械体操和竞技体操转变;开始通过动机和能 力培养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德国统一后注重运动行为能力 的培养成为共识。1. 2德国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德国的各联邦州有较大的自主权,在学
8、校体育方面国家 只颁发指导性的文件,具体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都由州政 府自己确定,因此讲体育教育目标也只能以某一个联邦州为 例。balz教授根据北威州(nordrhein-westfallen)的教学 计划和教育方针,认为学校体育是围绕培养运动行为能力来 展开,从教育学的观点上学校体育应包括六个方面的目标, 如图1所示1.3德国学校体育的特点在曲宗湖、杨文轩主编的域外学校体育传真一书中, 对德国学校体育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这里结合书中的内 容,并根据笔者在德国了解的情况,对德国学校体育的几个 特点做简单的说明。1.3. 1各联邦州自主性强2德国是联邦制的国家,各联邦州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在 教
9、育方面,教育事业受国家的监督,但在学校体育课程的目 标、内容以及与俱乐部的合作等方面,都是由各联邦州自己 来制定政策。1.3.2体育教育呈现多样性2这是由于德国普通教育的多样性造成的。德国的中学有 四种不同的类型: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综合中 学,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每种类型的中学对学生教育的要求 也不同,这就造成了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呈现出多样 性。1. 3. 3学校体育以运动项目为中心1 2从七十年代起德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非常重视竞技运动项目的学习,这其中即有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影响, 也有学校体育自身向校外发展的原因。从此,德国的体育教 学内容开始以运动项目为单位编制,大量
10、的竞技运动项目进 入中小学课堂。1.3.4重视开发行为能力2 3从80年代开始,西德进一步强调培养运动行为能力,而运动行为能力与个人发展、学习和社会化这些概念都有着 密切的联系。狭义的行为能力培养主要指提高学生掌握体育 运动技术知识和自我决定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而广义的行 为能力则是在日常生活的其它方面所需要的“普通行为能 力” o也就是说重视运动行为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重视学生通过体育运动达到社会化的目的。1. 3. 5教师培养方式独特4德国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必须学习两个专业,这是德国体 育师资培养非常独特的一个方面。以笔者所在的科隆体育学 院为例,体育师资专业(lehramt)的学生首先要在
11、体院学 习体育专业,通过国家的统一考试,同时(或随后)在科隆 大学学习第二专业,比如数学或拉丁语,两个专业的学习都 完成之后才能获得在中小学任教的资格。这样做的目的,一 是能够摆脱体育教师“只会运动”的形象,更容易得到学生 的尊重和配合,另外学校也可以更好的安排教学任务,根据 需要调整其工作。1.3.6场馆建设规格统一 4德国中小学都有体育馆,这些多功能体育馆与体育学院 和大学体育系中的体育馆一样,都是按照统一规格即德国工 业标准来修建的(din 18302-1,多功能体育馆),这种多功 能体育馆可以进行从羽毛球到排球28个项目的教学、训练 和比赛。这样规定的好处就是体育学院或者大学体育系的毕
12、 业生来到中小学任教或者更换任教学校以后,都可以用最短 的时间习惯体育馆的使用,大大提高效率。1.3.7与体育俱乐部紧密合作1 2德国中小学除体育课外,其余体育活动一般以俱乐部的 形式来实施。尤其是课外体育锻炼,主要是通过个人参加大 众体育俱乐部和学校与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合作来实现。作为 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学校与大众体育俱乐部之间 的合作体现了俱乐部体制对学校体育的促进作用。2学校与体育俱乐部的合作2. 1学校与俱乐部合作的起源与发展二者之间一般意义上的合作在19世纪体育俱乐部和学 校体育出现以后就存在,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是从二战之后 才开始的。1955年德国体育联合会(dsb)和德国
13、文化部长 会议(kmk)联合签署了 "支持学校体育教育的建议”,体 育俱乐部与学校的合作自此展开,而此前双方已经通过1951 年开始的“联邦青少年运动会”尝试进行合作。1967年德国 体育联合会又在dsb-kmk联席会议上提出了 “在中小学和 大学培养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计划,双方在运动员的选材 和培养上也开始合作。1972年,德国文化部长会议、德国体 育联合会、各州体育联合会与联邦教育部长一起签署了 '学 校体育锻炼计划”,有关学校与俱乐部之间的合作再一次得 到强调。此后从1976年到1985年,一些有关学校与俱乐部 之间合作具体措施的原则性文件相继出台,而目前各联邦州 正
14、在实行的合作项目大都是从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开 始的5。2.2学校与俱乐部的合作方式德国的中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体 育课、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外体育锻炼,如表1所示。其中又 以体育课和校外体育锻炼为最主要的方式,而校外体育锻炼 主要是通过与俱乐部的合作来完成的。具体到学校与俱乐部 之间的合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2. 2. 1合作项目所谓学校与俱乐部之间的合作项目,实际上是根据各联 邦州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在学校和体育俱乐部之间 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由体育俱乐部提供教练或场地,使中 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和校外能够进行更多的体育锻炼,这些合 作项目所需的经费主要由教育和体育
15、主管部门提供。目前德 国正在实行的合作项目分为两大类:一类与竞技体育有关, 即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另一类与学校体育有 关,即中小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表2是1997年统计的德 国各联邦州正在实施的合作项目6,共22个,其中4个涉 及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其余18个都是中小学 生课外锻炼的项目。2. 2.2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除了参加学校与俱乐部的合作项目,很多中小学生还会 报名参加体育俱乐部,以得到更多的锻炼时间、更好的锻炼 环境和锻炼效果。根据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的统计, 2006年德国718岁的青少年中,有61.97%的人是体育俱乐 部的会员7,这个数字并不包括学校与俱乐部
16、合作项目中 的人数,而只包括自愿加入体育俱乐部的正式会员,也就是 说,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中小学生在校外选择了参加体育俱乐 部来进行体育活动。2. 2.3场馆共用表3为德国体育俱乐部使用场馆来源统计8,从表中 可以看出,俱乐部使用的大部分场馆归政府所有,俱乐部免 费或付费使用,尤其是运动馆的比例高达85. 9%o这些运动 场馆中除了少部分为公共设施外,大多数都分散在学校里 面,也就是说学校里的运动场馆是和体育俱乐部共同使用 的,学校白天使用,俱乐部使用的时间主要在晚上、周末和 节假日。这也可以看作是学校与俱乐部之间合作的一种方 式。2. 3学校与俱乐部合作的作用根据balz教授的研究,从教育学的观
17、点来看,学校与 体育俱乐部的合作至少提供了以下可能性1: (1)对学校 体育教学运动项目的补充:一些在学校受条件限制不可能普 及的项目,可以在俱乐部中接受训练,如网球、射箭、赛艇 等;(2)学校体育专业化成为可能:通过合作使学校体育教 学运动项目得到提高和深化,甚至可以培养高水平运动员;(3) 学生通过参与俱乐部的活动提高对社会行为的认识;(4) 学生可以把在体育俱乐部中获得的经验用于体育课上。除此之外,学校与俱乐部的合作使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锻 炼时间和空间,在提高身体素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大大 丰富了课余生活。这点对德国目前的社会来说有重要的意 义,因为目前德国中小学的上课时间一般到下午两点
18、左右, 如果下午的时间不能充分利用,则不利于少年儿童的成长。 以前西德的母亲上班比较少,可以在家照顾孩子,而现代社 会男女平等,职业女性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生 放学之后的半天时间如何度过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很多家 长愿意让孩子参加体育俱乐部,希望他们通过体育活动更充 实的度过课余时间。另外,这种合作对体育俱乐部也有好处,因为大部分合 作项目可以得到资助,也可以借这些项目扩大俱乐部的影响 力、发展更多的青少年会员,因此俱乐部对与学校之间的合 作都抱着积极的态度。3实例之一:巴符州的合作项目巴符州是巴登一符腾堡州的简称,首府为斯图加特,面 积3.57万平方公里,人口 1074万,2005
19、年“国内生产总 值” 3307亿欧元,占德国的15%,全州共有11349个体育俱 乐部,其面积、人口、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和体育俱 乐部的数量在德国各联邦州中都排在第三位。巴符州在德国 属于经济发达地区,面积较大、人口较多,因此其学校教育 也比较有代表性。巴符州共有两个合作项目,其中“学校与俱乐部的合作 项目”从1987/88学年开始,到1992/93学年已经进行了 6 年,合作项目中80%左右有政府拨款。据统计,在有拨款的 项目中,90%以上都完成了,而没有拨款的项目恰恰相反, 大部分都没有完成。这些项目具体的情况如表4所示9。具体到1992/93学年合作的运动项目,在有体育俱乐部 的4
20、5个大项中,有8个大项没有合作,包括棒垒球、雪橇、 现代五项、赛车、摩托艇等不适合中小学开展的项目。另外 38个项目如羽毛球、篮球、拳击、冰上运动、击剑、足球、 举重、高尔夫、柔道、皮划艇、空手道、田径、滑翔、自行 车、骑马、摔跤、轮滑、赛艇、橄榄球、国际象棋、射击、 射箭、帆船、滑雪、技巧、壁球、跆拳道、舞蹈、潜水、网 球、乒乓球、铁人三项、体操、排球、攀岩等都有合作。根 据某一项运动合作项目的数量来排序,最高的是体操(624 个合作项目),其次是足球(353)、乒乓球(342)、网球(324)、 田径(326)、手球(241)、排球(234)、篮球(149)、国际 象棋(96)和游泳(81
21、)。1992/93学年巴符州共有3867个合作项目,而当时的体 育俱乐部总数为10285,由此可以算出参与合作项目的俱乐 部占巴符州俱乐部总数的37. 6%,考虑到有的俱乐部不止与 一所学校合作,因此实际的比例要略小一些,估计在三分之 一左右。根据巴符州统计局的数据,1995年巴符州共有普通 中小学、特殊学校和职业学校5567所,根据这个数字估算, 1992/93学年度参与合作项目的学校大约占69. 5%,同样考 虑其中的重复因素,应有三分之二左右的中小学参与了与俱 乐部的合作项目。4德国的高校体育德国的高校中除体育专业的学生外,其它专业的学生都 没有必修的体育课,这也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色
22、。普通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即通过高校体 育(hochschulsport)和参加社会上的体育俱乐部。体育科学辞典中对高校体育的定义是4:根据高 等教育法总纲中的规定,高校体育属于高等学校必须执行 的一种任务,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自愿参加的体育锻炼机 会。高校体育的内容和形式法律中并没有规定,因此各个学 校会有所不同,大约20%的学生和教职工参加高校体育。高校体育作为大学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但在 德国真正发展起来是20世纪初以后。1945年后高校体育在 占领区(二战之后德国分别被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占领, 分成四个占领区,其中美国、英国和法国占领区成为后来的 西德)
23、曾短暂的被禁止,但很快作为自愿的学生体育重新开 放。1948年全德高校体育协会成立,大大推动了高校体育在 战后西德的发展,而此时的东德,体育课仍旧作为所有年级 大学生的必修课。1990年东西德统一之后,原东德地区高校 的必修体育课也转变成了自愿的高校体育。高校体育作为一种服务,有三种典型的组织模式,即由 中心组织机构、体育系(学院)作为任务或学生自我管理组 织(如学生会)来组织。高校体育基本属于大众健身体育的 范畴,其自愿参加、项目广泛、时间灵活、收费低廉等特点 决定了其大众健身的属性。但高校体育中也有竞技体育的内 容,据全德高校体育协会统计,2004年参加雅典奥运会的德 国运动员中有33.5
24、%还在高校中学习,为了给这些高水平运 动员提供更好的学习、训练和生活环境,全德高校体育协会 推出了 “竞技体育伙伴高校”的计划,加入这一计划的学校 有义务为高水平运动员制定更灵活的学制,以保证他们更好 的处理学习与训练的关系。从俱乐部的意义上讲,高校体育实际上也属于德国的体 育俱乐部,只是不同于一般的按项目来划分的大众体育俱乐 部。全德高校体育协会是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下属的19 个“特殊任务协会”之一,据全德高校体育协会统计,目前 共有160所高校的160万学生和40万教职工为该协会的会 员。与社会上的体育俱乐部或者商业健身场所相比较,高校 体育存在以下优点:(1)只对教师和学生开放;(2
25、)场馆更 近、更方便;(3)费用更低。因此,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通过 高校体育进行锻炼比参加体育俱乐部更有吸引力。除了参加高校体育之外,很多在运动上有更高追求的大 学生还参加社会上的体育俱乐部,因为体育俱乐部与高校体 育相比,有水平更高、会员相对固定、锻炼时间更多等特点。 根据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2006年的统计,德国1926 岁的男性中有38. 55%,女性中有21. 50%是体育俱乐部的会 员7,而这个年龄阶段在德国正是上大学的年龄,因此其 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大学生。髙校体育虽然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但由于其完全自愿的 性质,决定了参加高校体育的学生人数并不是很多,平均只 有20%左右,加上参加大
26、众体育俱乐部的学生,还没有达到 半数,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不参加有组 织的体育锻炼。这也是德国高校体育存在的最大问题。5实例之二:科隆的髙校体育科隆是德国第四大城市,近年来科隆正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座“体育成”:德国唯一的一所体育学院g科隆体育 学院和德国奥林匹克博物馆都在科隆;2006年世界杯科隆的“莱茵能源体育场”是比赛场地之一;2007年德国在科隆体 育馆夺得世界手球锦标赛冠军在这种浓厚的体育氛围 中,科隆的高校体育开展也非常有特色。在科隆,除了传统 意义上的高校体育外,还有刚刚兴起的项目更广、水平更高 的“校园体育”。5. 1科隆的高校体育10科隆的高校体育由学生自我管理
27、组织即学生会来负责, 参加范围共包括9所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工,即科隆大学、科 隆高等专科学校、北威州天主教学院、科隆莱茵高等专科学 校、科隆媒体艺术学院、科隆音乐学院、科隆欧洲学院、莱 茵欧洲学院和科隆经济学院。科隆的高校体育对学生是免费 的,教职工每学期需缴纳12欧元的费用。科隆的高校体育把每学年划分成四个时间段,以 2006/07 学年度为例,包括冬季学期 (2006. 10. 162007. 02. 09).寒假(2007. 02. 1203. 30)夏 季学期(2007. 04. 0207. 13)和暑假(2007. 07. 1510. 13)。 每个时间段都有不同的项目和时间安排,这些
28、安排会提前在 网上发布,学生根据这些安排自愿报名参加。活动的时间主 要集中在下午和晩上,周日和节假日休息。运动项目以健身 和球类项目为主,以2007年暑假的活动项目为例,包括各 种健身、瑜珈、太极、体操、足球、篮球、排球、手球、羽 毛球、乒乓球、游泳、击剑、柔道等二十多个项目。科隆高校体育的经费来源包括两部分,由于是法律规定 的任务,因此学校有相应的经费投入,另外还有社会上的赞 助,例如2006/07学年度是由技术人员国家保险公司(德国 最大的公立保险公司之一)赞助的。5.2科隆的校园体育11校园体育(campussport)是科隆特有的一种高校体育 组织形式,从2002/03学年度开始,由科
29、隆大学和科隆体育 学院联合发起并组织,为了与传统的高校体育相区别,将其 命名为校园体育。与传统的高校体育相比,科隆的校园体育 具有以下特色:5. 2. 1项目更多,活动时间更长校园体育涉及的项目超过120个,每周的活动时间大约 500个小时。以2007年暑假为例,校园体育共有7大类44 个项目,包括健身项目(17个小项,各种器械练习、健美操、 健身操等)、大球项目(8个小项,篮球、足球、手球、排球、 沙滩排球等等)、小球项目(3个小项,网球、羽毛球和乒乓 球)、搏击项目(7个小项,拳击、柔道、跆拳道等)、舞蹈 项目(3个小项,芭蕾、交谊舞等)、水上运动(3个小项, 赛艇、游泳和水球)和其它项目
30、(3个小项,技巧、健身跑 和瑜珈)。5. 2.2参与人员更广除了科隆的大学生和教职工外,科隆校友会的会员、科 隆大学医院和大学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科隆以外的大学 生甚至在一定的范围内科隆的市民都可以参加。5. 2. 3项目分级,水平更高如果说一般的高校体育主要是大众健身性质的锻炼,校 园体育相比之下水平更高一些,一般的项目都分成不同的级 别,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同时,校园体育也致力于发掘 和保护有运动才能的学生,以配合全德高校体育协会的'竞 技体育伙伴学校”计划。5. 2.4收费高校体育对学生基本不收费,对教职工也只收取少量的 费用,而校园体育虽然有州政府的拨款,由于需要聘用更多
31、的工作人员和教练、租用更多的场地,所以收取的费用也要 多一些。具体收费标准如表5所示。6结论与展望根据对德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回顾,对学校与俱乐部之间 的合作和高校体育的介绍与实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6. 1德国的中小学学校体育历史悠久,战后得到了快速 的发展,形成了各联邦州自主性强、体育教育呈现多样性、 学校体育以运动项目为中心、重视开发行为能力、教师培养 方式独特、场馆建设规格统一和与体育俱乐部紧密合作等特 点。6.2德国的中小学与俱乐部之间的合作主要有共建合 作项目、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和场馆共用等三种方式,其中 共建合作项目由州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拨款。中小学生在体 育俱乐部中的活动成为校外锻炼最主要的方式。6. 3学校通过与俱乐部的合作,补充了学校体育教学运 动项目、提高了学生对社会行为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 生活;俱乐部通过与学校的合作,扩大了影响,增加了会员 人数。这种合作是一个双赢的结果。6.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件项目管理经验分享与执行方案
- 冬季沥青砼路面施工专项方案
- 开业楼面策划活动方案
- 越野活动策划方案学校
- 中医联盟活动策划方案
- 广告合拍活动策划方案
- 挤塑板地热施工方案
- 大学选人活动策划方案
- 企业内训师培养及培训方案模板
- 过年女装活动策划方案
- 人教版小学1-6年级诗词全集
- 青少年网络安全法制课
- 精神专科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 《石墨烯新材料》课件
- 阶段性测试卷(范围:第一、二、三章)(基础篇)(秋季讲义)(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趋势与关键路径研究
- 数学期中模拟测试卷八年级上册(考试范围:第12-14章)(原卷版)
- 坐井观天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方案
- 风电场与养殖场生态互补关系研究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测试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团校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