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科学导论:Lesson 11 -Hydrogen material_第1页
新材料科学导论:Lesson 11 -Hydrogen material_第2页
新材料科学导论:Lesson 11 -Hydrogen material_第3页
新材料科学导论:Lesson 11 -Hydrogen material_第4页
新材料科学导论:Lesson 11 -Hydrogen material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储氢材料概述一、绪言 氢二十一世纪的绿色能源1.1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w 化石能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石油、煤炭等主要能源将在未来数十年至数百年内枯竭!w 化石能源的使用正在给地球造成巨大的生态灾难温室效应、酸雨等严重威胁地球动植物的生存!w 人类的出路何在?新能源研究势在必行!1.2 氢能开发,大势所趋氢能开发,大势所趋X 氢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元素,资源无穷无尽不存在枯竭问题X 氢的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零排放,无污染 ,可循环利用X 氢能的利用途径多燃烧放热或电化学发电X 氢的储运方式多气体、液体、固体或化合物1.3 实现氢能经济的关键技术w 廉价而又高效的制氢技术w 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

2、开发新型高效的储氢材料和安全的储氢技术是当务之急w 车用氢气存储系统目标:IEA: 质量储氢容量5%; 体积容量50kg(H2)/m3DOE : 6.5%, 62kg(H2)/m3二、不同储氢方式的比较气态储氢:气态储氢:1)能量密度低能量密度低2)不太安全不太安全液化储氢:液化储氢:1)能耗高能耗高2)对储罐绝热性能要求高对储罐绝热性能要求高二、不同储氢方式的比较固态储氢的优势:固态储氢的优势:1)体积储氢容量高体积储氢容量高2)无需高压及隔热容器无需高压及隔热容器3)安全性好,无爆炸危险安全性好,无爆炸危险4)可得到高纯氢,提高氢的附加值可得到高纯氢,提高氢的附加值2.1 体积比较体积比较

3、2.2 氢含量比较氢含量比较0123450123454.2wt%Carbon nanotube(RT,10MPa 氢压)3.6wt%1.8wt%1.4wt%Hydrogen storage capacity (wt%) LaNi5H6 TiFeH1.9 Mg2NiH4 Hydrogen storage capacity (wt%) per weight三、储氢材料技术现状w 3.1 金属氢化物w 3.2 配位氢化物w 3.3 纳米材料金属氢化物储氢特点w 反应可逆w 氢以原子形式储存,固态储氢,安全可靠w 较高的储氢体积密度Abs.Des.M + x/2H2MHx + H Position f

4、or H occupied at HSM Hydrogen on Tetrahedral Sites Hydrogen on Octahedral Sites3.1 金属氢化物储氢目前研制成功的: 稀土镧镍系 钛铁系 镁系 钛/锆系稀土镧镍系储氢合金稀土镧镍系储氢合金v 典型代表:LaNi5 , 荷兰Philips实验室首先研制v 特点: 活化容易平衡压力适中且平坦,吸放氢平衡压差小抗杂质气体中毒性能好 适合室温操作v 经元素部分取代后的MmNi3.55Co0.75Mn0.47Al0.3(Mm混合稀土,主要成分La、Ce、Pr、Nd)广泛用于镍/氢电池PCT curves of LaNi5 a

5、lloy 钛铁系典型代表:TiFe,美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首先发明w价格低w室温下可逆储放氢w易被氧化w活化困难w抗杂质气体中毒能力差实际使用时需对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处理PCT curves of TiFe alloy TiFe(40 )TiFe alloyCharacteristics: v two hydride phases;v phase (TiFeH1.04) & phase (TiFeH1.95 )v 2.13TiFeH0.10 + 1/2H2 2.13TiFeH1.04v 2.20TiFeH1.04 + 1/2H2 2.20TiFeH1.95 镁系典型代表:Mg2

6、Ni,美国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首先报道n储氢容量高n资源丰富n价格低廉n放氢温度高(250300 )n放氢动力学性能较差改进方法:机械合金化加TiFe和CaCu5球磨,或复合jjkkl钛/锆系w 具有Laves相结构的金属间化合物w 原子间隙由四面体构成,间隙多,有利于氢原子的吸附w TiMn1.5H2.5 日本松下(1.8)w Ti0.90Zr0.1Mn1.4V0.2Cr0.4w 活性好w 用于:氢汽车储氢、电池负极Ovinic 3.2配位氢化物储氢w 碱金属(Li、Na、K)或碱土金属(Mg、Ca)与第三主族元素(B、Al)形成w 储氢容量高 w 再氢化难(LiAlH4在TiCl

7、3、 TiCl4等催化下180 ,8MPa氢压下获得5的可逆储放氢容量)金属配位氢化物的的主要性能3.3碳纳米管(CNTs)1991年日本NEC公司Iijima教授发现CNTs纳米碳管储氢-美学者Dillon1997首开先河单壁纳米碳管束TEM照片多壁纳米碳管TEM照片纳米碳管吸附储氢:Hydrogen storage capacities of CNTs and LaNi5 for comparison (data deternined by IMR,RT,10MPa) 多壁纳米碳管电极循环充放电曲线,经过100充放电后 保持最大容量的70单壁纳米碳管循环充放电曲线,经过100充放电后 保持

8、最大容量的80碳纳米管电化学储氢 1. 纯化处理后多壁纳米碳管最大放电容量为 1157mAh/g,相当于4.1重量储氢容量。经过100充放电后,其仍保持最大容量的70。2. 单壁纳米碳管最大放电容量为503mAh/g,相当于1.84重量储氢容量。经过100充放电后,其仍保持最大容量的80。 纳米材料储氢存在的问题:w 世界范围内所测储氢量相差太大:0.01(wt ) %-67 (wt ) %,如何准确测定?w 储氢机理如何四、结束语氢能离我们还有多远?E 氢能作为最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近10多年来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中国近年来也投入巨资进行相关技术开发研究E 氢能汽车在发达国家已示范运行,中国也正在筹划引进E 氢能汽车商业化的障碍是成本高,高在氢气的储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