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 学 设 计 方 案学 校圩塘中心小学班 级六(2)人 数45学 科语文课 题螳螂捕蝉教 时2执 教焦芸日 期2009.2.29研究目标:1、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并能生动地复述故事。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少年的智慧,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分角色表演。3、情意目标: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妙在哪里。2、在深入学习这则故事的同时,让学生对少年的形象有进一步的了解。制定依据: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成语故事,讲的
2、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故事中套着故事,是一篇学生爱读并从中受到启发的文章。学生分析: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从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学习能力来看,这么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通过自读并从中明理并不难,但学生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形势缺乏了解,所以借“螳螂捕蝉”的故事使学生与课文中的吴王一起恍然大悟,少年是用什么方式进行巧妙的劝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教 学 过 程教学
3、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复习导入1、教师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螳螂捕蝉,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2、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结合画面讲述少年的故事。要求:讲故事要生动。出示寓意,一起读一读。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学生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基本能具体、生动地将故事表述出来,让学生加深对寓意的认识。二、感悟少年劝说的巧妙。1)少年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劝吴王,大臣们是用什么方式劝吴王?少年的方式你觉得怎样?2)少年巧妙劝说,巧妙在哪里?默读211节,拿笔画出关键词句,并在旁写简单的
4、批注。3)集体讨论交流。螳螂捕蝉的故事很巧妙。少年语言很巧妙,步步引入。出示: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打湿啦!”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吴王问:“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指导读好少年的话。“我在打鸟” 容易引起吴王的兴趣。时机很巧妙。出示:“第二天清晨,他拿着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让我们跟少年一起去经历这场揪心、紧张、辛苦的等待吧。引读:共同经历了等待,你又有什么发现?小结:少年巧劝就巧妙在他选择了恰当的时机,
5、运用巧妙的语言,步步引入精心选择的故事。4、少年精心设计,胸有成竹。出示: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少年的劝是“巧劝”)默读211节,拿笔画出关键词句,并在旁写简单的批注。少年成功的关键所在是因为少年运用了寓言故事巧妙地说服了吴王。表面上讲蝉、螳螂、黄雀,实际上告诉吴王如果执意攻打楚国,就会被其他诸侯国吞并。(“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就把吴王给吸引过来了。因为既然是挺有意思的事,肯定人人都想听,吴王当然不例外的。少年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吊起来。)(少年选择的时间是清晨,选择的地点是花园,给了吴王台阶,也给了自己一条退路。)走进少年
6、的心里,体味少年的等待。(“毫不介意”可见他一心为国。“转来转去”是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想”字道出了侍奉吴王的少年有冒死相劝的勇气,一心为国。)让学生透过品读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少年的智慧,从而能够走进人物,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感受少年的计谋巧妙,逐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三、感悟故事结果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师:吴王明白了什么?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如果其他诸位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让学生与吴王一起恍然大悟,明白做
7、事要三四而后行。四、选择方式表达理解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相互合作,分角色读,也可以合作表演。)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分角色朗读、合作表演、复述展示学习成果时,你是评委,请你仔细听,认真看,用心体会,他们哪些地方读(或演)得不错,哪些地方你认为可以改进?教学中应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通读全文、整体感悟的机会,给学生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感性认识。五、课外实践。1、尝试采用其他的方式表现课文。2、准备开成语故事会自相矛盾,亡羊补牢,掩耳盗铃,拔苗助长,守株待兔,鹬蚌相争,坐井观天,刻舟求剑,买椟环珠,叶公好龙,画蛇添足,杯弓蛇影,郑人买履,愚公移山,杞人忧天,惊弓之鸟“螳螂
8、捕蝉”是能启迪智慧的成语故事。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明珠,让孩子们走进它。反思重建本课在设计上以简洁的线条拉动了丰富的信息。能够抓住课文重点,设计了“少年的巧劝,巧妙在哪里?”留出大块的时间围绕这个问题品读课文,训练读书。应该说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在粗线条勾勒课堂结构的同时,不忘在课文的细节处细细描绘,使学生既积累了语文知识,经历了学习语文的过程,又能够将文本很好地运用,学生的表演很好地诠释了文本。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
9、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而在这节课在教学设计和环节的安排上打破了常规,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复述、读、表演等语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复述、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透彻理解,深入体会少年的智勇双全。设计总是完美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理解少年巧妙劝说还在于选择了恰当的时机,虽然有学生提到“他在花园里转来转去是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我按学生的理解思路去引导:“是的,他转来转去是其目的性,拿着
10、弹弓也有目的性,想想看,他为什么拿着弹弓?”转了一个弯之后我总结出时机,学生的理解与我的预设还有一定的偏差,在预设这一方面还需要多化功夫,多角度去分析。围绕课题,我在复习环节安排了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由于第一课时对螳螂捕蝉的故事进行了充分的感悟,再次出示画面后,学生基本都能够讲清故事,但在生动性方面还有所欠缺,于是我又启发:图意表达很准确,但讲故事还得讲究生动性,要娓娓动听地讲故事,还可加上动作,谁来试一试?”再叫一名学生,从效果看这一说话目标达成比较好。在第三环节,我让学生说说吴王明白了什么?学生能够结合“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来谈吴王决心攻打楚国之时,虽然学生心里都懂,但语言方面不够精彩,没有很好地展开来,我想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举一些这样的事例,这样让孩子真正懂得了做事要三思而后行的道理。第四环节在形式有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洁承包简易合同范例
- 企业 宣传 合同范例
- 业务并购合同范例
- 中断工程合同范例
- 酒店营销措施的创新与传统策略的结合探讨与实证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医学检验临检进修汇报
- 2025年护师考试急性病护理试题及答案
- 优先选择2024中级审计师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航空维修人员执照考试的拓展策略与试题及答案
- 解锁2024年Adobe设计师考试全新方式与创新思路试题及答案
- 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版)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第2章 数字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 第四章教师的权利与义务课件
- (高清版)DZT 0004-2015 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 000)
- 个人理财(西安欧亚学院)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防汛抗旱知识培训课件
-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模版
- 《客户开发技巧》课件
- 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成品检验与放行程序
- 长相思·其二李白
-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