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茸 研究进展_第1页
松茸 研究进展_第2页
松茸 研究进展_第3页
松茸 研究进展_第4页
松茸 研究进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秦巴生物多样性结课论文 题目:松茸的化学成分、活性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院系: 专业: 学号: 姓名: 松茸的化学成分、活性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 Sing),又名松菌,松覃,松口蘑。松茸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口蘑属。宋代经史证类务急本草有过记载。松茸是亚洲地区的特有种, 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北、西南和台湾省。松茸菇体肥厚,香气宜人,肉质鲜美,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抑癌率高达90 %左右,日本人称之为“菇中之王”1。关键词:松茸的化学成分 松茸的药理作用 松茸的研究前景 松茸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文献记载,

2、松茸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糖尿病,抗炎的功效2。松茸的美味与药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不能对其进行人工栽培。对松茸的研究表明,松茸的组成成分复杂,具有多种有效成分,能预防与治疗多种疾病。本文就松茸的有效成分与生物学活性、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1 松茸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 研究证明,松茸中含有多糖、氨基酸、蛋白质、多肽、甾类、萜类、挥发油、油脂以及多种酶。经研究不同品种松茸,同一品种的不同生长阶段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1.1 多糖类 多糖类是松茸主要的活性成分。松茸多糖多为葡聚糖。在两种葡聚糖异构体中,-葡聚糖是细胞和组织形成的主要结构单元。-葡聚糖在能量

3、储存中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葡聚糖,特别是-1,3葡聚糖的抗癌活性得到了广泛研究。相对的,-葡聚糖的研究被报道的比较少,它主要在抗艾滋,防止凝血,降血脂方面有重要作用。松茸中报道的糖蛋白有MPG-1,主要分布在松茸种属中,其聚糖主链以-1,4糖苷键相连,侧链主要以-1,2与-1,6相连,再与蛋白结合,形成一个特定的立体结构3。近年来,松茸中多糖成分的抗癌活性受到广大关注,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实现。刘萍等人的实验发现松茸菌丝体水提液中活性糖蛋白MTSGS1在体外抗肿瘤试验中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较低剂量(20160g/ ml) 时即能抑制HeLa细胞增殖,诱

4、导细胞发生调亡4。1.2 固醇类 松茸中固醇类的研究不多,Yaoita等人在松茸中分离得到固醇组分。1.3 氨基酸,蛋白质,多肽类 松茸中含有蛋白质,其中一些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如上面提到的MPG-1。松茸中的糖蛋白在抗癌,免疫调制中起重要作用。Matsunaga等人在实验中得到一个新的糖蛋白,分子量大约为60 kDa,糖与蛋白比为16.4:1.0,该糖蛋白有增强免疫的作用,可用于负荷应激的快速恢复以及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中6。松茸中的游离氨基酸以丝氨酸、丙氨酸为主1。松茸中还含有多种活性酶,从松茸得到的细胞外淀粉酶,其a-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的分子量分别为34.2和11.5 kD7。1.4 挥发

5、性组分 可食用蘑菇中香味物质主要分为可挥发性物质与不可挥发性物质。可挥发性物质主要是一些脂肪族化合物,如1-辛烯-3-醇,2-辛烯-1-醇,1-辛烯-3 酮以及3-辛酮等。这几个化合物中,1-辛烯-3-醇被认为是蘑菇风味的最大来源。松茸中的可挥发性物质在所有蘑菇中最有利用价值,除了口味佳,还有某些生物活性,如降低胆固醇,抗氧化,免疫调变,以及抗癌作用8。不同等级松茸中的挥发性物质不一样。生松茸与煮过的松茸中的挥发性物质也有差别。在同等级的松茸中,生的主要有苯丙醇,(E)- 2-辛烯-1-醇,二甲基砜,(2,3)-二氢呋喃酮等,相对的煮过的松茸中主要含苯甲醇,苯甲酸甲酯,2,4-二甲基呋喃二氢酸

6、,1-辛烯-3-醇。1.5 其它组分 除了糖类,蛋白质,脂肪,氨基酸之外,松茸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维生素C、维生素PP等。 2 松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作用 松茸的药用价值很高。文献记载,松茸具有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糖尿病,抗炎等功效2。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松茸还可治疗心血管病症。2.1 抗癌作用 癌症也叫恶性肿瘤,它可以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可能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近几年来,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胡尚勤10等的实验中,松茸多糖有明显的抑制病原菌的作用和抗肿瘤与抗癌作用。一项研究中发现,从松茸中得到的糖蛋白对小鼠

7、的肉瘤180(s180)有明显的抗癌活性。实验中对接种s180癌细胞的小鼠给予松茸糖蛋白制剂,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的小鼠肉瘤受到抑制11。Kawamura等人的实验发现,松茸中的抗癌基因蛋白可导致癌细胞的凋亡12。另外,松茸糖蛋白MTS03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也有抑制作用,作用的同时它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很低。2.2 抗糖尿病 松茸可以作为抗糖尿病的药物或者食物。临床有记载将松茸与其它药物合用,治疗糖尿病,效果明显。2.3 美白 由于紫外照射损伤等原因,皮肤会变黑变暗沉。实验表明,松茸与堪察加景天的混合提取物有美白的功效,其美白作用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来实现。两者的单独提取物的美白作用不

8、大。桑枝与松茸的混合提取物也发现有此功效。另外,松茸中得到的反式甲基肉桂酸盐能阻止黑色素形成,同时有降低有效活性成分变性的作用。2.4 抗炎抗菌 松茸可以用来预防感染。它可以作为药物或食物来抑制病原微生物。松茸中的挥发性提取物有抗菌的作用。实验证明,尽管在不同土壤中得到的结果不连续,当松茸中的-蒎烯与苯菌灵(Benlate)联用时,枯草杆菌和青霉菌都明显减少。Kuwata等人在松茸中分离得到抗真菌蛋白,通过鉴定该蛋白是是吡喃糖氧化酶。2.5 免疫调制 松茸中得到的-D-葡聚糖有免疫调制功效。实验中通过观察小鼠口服给药后血浆浓度和MPG-1的组织分布来分析机理。结果表明MPG-1通过肠道集合淋巴

9、结刺激肠内免疫系统,同时它还进入血液刺激全身免疫系统。-葡聚糖是松茸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在一项研究中,实验者把松茸中的多糖片段和一个免疫原脂多糖(lps)作比较,研究其免疫刺激作用。实验数据显示松茸-葡聚糖衍生物的免疫刺激作用途径与lps类似,主要通过激活与NF-kappaB相连的多重信号的途径来实现。2.6 调适压力 现代人工作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科学家致力于寻找舒缓压力的药物。研究发现松茸可以与其它中药一起服用,达到抗压效果。服用松茸,灵芝,冬虫夏草,可食羊肚菌混合制成的胶囊有减压效果。 2.7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活性降低的抑制 自然杀伤细胞是机体

10、重要的免疫细胞,不仅与抗肿瘤、 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用松茸中得到的一个生物学应答调节物CM6271对反复束缚应激下的小鼠作用,结果显示在一定时间内,CM6271抑制了由于束缚应激引起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降低,并且是剂量依赖性的。2.8 抗脂肪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逐渐成为人们困扰的问题。伴随着肥胖所增加的脂肪量一部分是由于脂细胞的增加。这些脂细胞的增加是由于脂肪组织血管中的多能干细胞的出现。在一个实验模型中,松茸与其它几种菌类有抑制脂细胞转化的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加热处理后消失。2.9 抗高血压 从松茸中可分离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11、剂(ACEI)。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为血管紧张素,不灭活缓激肽,产生降压效应。对自发性高血压的小鼠灌胃冷冻干燥的松茸粉末,其收缩压下降,作用可以维持24小时。2.9 临床副作用 临床有食用松茸引起肾衰竭的记载。在太平洋西北部地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南部以及加拿大都有案例发生27。另外,临床有儿童食用松茸引起过敏的案例28。 结束语 松茸具有强身益胃,理气止痛的作用,有复杂的成分和广泛的生物学活性。目前对松茸的部分有效成分做了研究,其它成分是否参与某些生物学作用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松茸抗癌有效成分,探讨其作用机理,对肿瘤防治有重要意义。 1 刘萍等. 松口蘑及其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12、 食用菌学报. 2001, 8 (4) :5458.2 Tidke et al. Biotechnological potential of mushrooms: drugs and dye prod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al Mushrooms. 2006, 8(4):351-360.3 Hirotaka Hoshi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Immunomodulatory r-Glucan-Protein Complex from the Mycelium o

13、f Tricholoma matsutake in Basidiomycetes. J. Agric. Food Chem. 2005, 53:8948-8956.4 刘萍等. 松茸菌丝体糖蛋白MTSGS1抗癌活性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药物生物技术. 2001, 8 (5): 284287.5 Yaoita et al.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mushrooms. Part XII. New sterols and triterpenoids from four edible mushrooms. 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001, 49(5):589-594. 6 Matsunaga et al. Novel glycoprotein and medicinal composi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