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理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将上下而求索湘教版湘教版 必修必修1 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第一章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结构第四节地球的结构第一章第一章课时目标课时目标导航导航 课堂导学课堂导学探究探究 基础训练基础训练达标达标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巩固巩固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导航导航 1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2理解地球内部圈层、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3联系具体实例分析判断地球圈层的特征。课堂导学课堂导学探究探究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基础梳理横波横波固体固体纵波纵波固体固体液体液体高于高于不同不同界面界面反射反射折射折射内部内部莫霍面莫霍面17千米千米33
2、千米千米6千米千米硅铝层硅铝层硅镁层硅镁层地幔地幔古登堡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壳软流层软流层古登堡面古登堡面铁和镍铁和镍液态液态熔融熔融固态固态 合作探究 读教材P25图121“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据图探究以下问题: (1)从图中可看出,地球的内部圈层从外向内依次是_、_、_、_。 (2)两种地震波中,传播速度较快的是_,传播速度较慢的是_,能够通过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是_,不能通过外地核的是_。 (3)在莫霍面附近,地震波的波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古登堡面呢?_。 (4)地壳的平均厚度为_千米,主要由各种_构成;内地核物质呈现_态,其判断依据是_;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和_。 提示:(
3、1)地壳地幔外地核内地核(2)纵波横波纵波横波(3)横波、纵波速度明显增加横波在此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4)17岩石固纵波波速加快地壳上地幔顶部 归纳提升 1圈层的划分 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2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圈层名称圈层名称不连续面不连续面(大陆深度大陆深度)地震波变化地震波变化特征特征地壳地壳莫霍面莫霍面(33 km)古登堡面古登堡面(2900 km)P波的速度大于波的速度大于S波波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陆部分厚;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可分为硅
4、铝层和硅镁层地地幔幔上地幔上地幔P波和波和S波的速度波的速度突然增加突然增加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下地幔下地幔地地核核外核外核P波速度突然下波速度突然下降,降,S波完全消失波完全消失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核为固态;物质成分以铁和镍为主;物质成分以铁和镍为主;温度、压力、密度均很大温度、压力、密度均很大内核内核 3.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如下图),这两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有着明显的区别(如下表)。 特别提醒: (
5、1)歌诀记忆“地震波的传播特性” 地震双波分横纵,速因介质而不同。纵快可通固液气,横慢仅通固态中。介质交界都变化,转换之处界面生。如此特性可利用,“透视”地球好轻松。分层分层名称名称主要成分主要成分密度密度分布分布上层上层硅铝层硅铝层由以硅、铝成由以硅、铝成分较多的花岗分较多的花岗岩类组成岩类组成小小不连续分布:在大不连续分布: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洋底部非常罕见,即使有也非常薄即使有也非常薄下层下层硅镁层硅镁层含镁、铁成分含镁、铁成分较多的玄武岩较多的玄武岩类物质组成类物质组成大大连续分布:大陆和连续分布:大陆和大洋地壳中都有分大洋地壳中都有分布布 (2)“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1分,
6、从北京开往大连的129次列车,驶过唐山东北的古冶车站后,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向东疾驰。蓦然,漆黑的夜空间掠过三道耀眼的光束,随之在空中留下三朵蘑菇状烟雾。3时42分56秒,强烈地震发生,列车上下颠簸,左右摇摆,幸而紧急刹车,避免了车毁人亡的惨祸。”当时,列车为什么会先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摆呢? 因为纵波传播速度较快,首先到达地表,产生上下颠簸;随后横波才到达,产生左右摇摆。 (3)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在通过莫霍界面时突然增加指的是横波和纵波从地面向地下传播时发生的;纵波在通过古登堡界面时突然下降,横波在通过古登堡界面时突然为零也是指横波和纵波从地面向地下传播时发生的。横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
7、永远小于8千米/秒,纵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永远大于8千米/秒。 (4)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的区别 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合起来称为岩石圈。地壳只是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厚度比岩石圈小。如下图所示: 日本探测船“地球”号在东京以南太平洋一处水深2500米的海洋开始钻探,从海底向下钻入7000米深处,寻找有助于解释生命起源的微生物及了解地震成因。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地球”号探测船的钻探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次钻探的深度只在地壳层 B此次钻探可能到达莫霍面 C此次钻探可能钻穿古登堡面 D此次钻探能到达地心典例剖析典例剖析 (2)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
8、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C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解析:第(1)题,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6千米,此次钻探可能到达莫霍面。第(2)题,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答案:(1)B(2)B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3)题。 (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
9、波不变 (2)地震波横波(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显著的变化是() AS波、P波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CS波、P波都完全消失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根据从地表到地心组成物质密度的差异 解析:第(1)题,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物质,而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第(2)题,莫霍界面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第(3)题,地球内部的知识,目前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获
10、得。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说明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是变化的,变化明显的地方形成了不连续界面,不连续界面成为地球内部圈层的界线。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答案:(1)B(2)A(3)C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基础梳理外部圈层外部圈层概况概况意义意义A_包裹包裹_的气体的气体层层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之一B_由由_、固态、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水和气态水组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密切,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密切,尤其是尤其是_C_广泛分布于地壳、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大气圈和_中中的生物世界的生物世界与地壳与地壳(或岩石圈或岩石圈)、大气圈、大气
11、圈和水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的和水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_是这个系是这个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大气圈大气圈地球地球水圈水圈液态水液态水陆地水陆地水生物圈生物圈水圈水圈生物生物 归纳提升外部圈层外部圈层概念概念组成组成其他其他大气圈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氮和氧地球自然环境的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组成部分水圈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则的圈层地表水、地下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水、大气水、生物水等生物水等处于不间断
12、的循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环运动之中生物圈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称生物及其生存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环境占有大气圈的底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特别提醒: (1)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水圈、大气圈、地壳均是由无机成分构成,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共同组成的。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指生物圈。 (2)歌诀记忆地球圈层 同心圈层分
13、内外,内外划界用地面。 内部圈层壳幔核,莫霍古登来分界。 气水生物同属外,一起构成自然界。 气圈最厚排在外,水圈水体分三类。 生物生存跨圈界,外部圈层添光彩。 读“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示意图”,回答(1)(2)题。典例剖析典例剖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圈层以地球的固体表面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B内部圈层即地面以下的地幔和地核 C外部圈层的分界线非常明显 D外部圈层不是同心圈层 (2)在地球的外部圈层中() A厚度最大的是生物圈 B连续而不规则的是水圈 C最活跃的是大气圈 D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中的是大气圈 解析:第(1)题,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的分界线并
14、不像内部圈层那样分界明确;外部圈层是同心圈层。第(2)题,厚度最大的是大气圈;生物圈是有生命存在的圈层,其他圈层是无机环境,故最活跃的是生物圈,且范围渗透到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水圈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答案:(1)A(2)B 读“地球外部圈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大气圈的是_,地球的外部圈层是指_(填代号)。 (2)A层的主要成分是_。 (3)B层占有_的底部、_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解析:从图中各圈层位置可看出,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生物圈与其他圈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答案:(1)AABC (2)氮、氧 (
15、3)大气圈水圈基础训练基础训练达标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13题。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B圈层是一个() A不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B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D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3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A圈层占有大气圈的底部,全部的岩石圈和水圈 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
16、0多米 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B CD 解析:第1题,按距离地球表层由远到近,地球圈层可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结合图示A、B、C及与大气圈的位置可判断A为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第2题,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第3题,由于生物圈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场所,故可称之为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答案:1.D2.B3.D 4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A纵波 B横波 C纵波、横波 D无法判断读读“某地地震波随深度的变化图某地地震波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回答46
17、题。题。解析:解析:根据其最大波速约根据其最大波速约12km/s可确定为纵波。可确定为纵波。答案:答案:A 5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D2900千米处 解析:地震波在经过莫霍面时波速有明显的增加,读图可知波速发生明显变化的深度约为5千米。 答案:A 6该地可能位于() A40N,116EB30N,90E C南极点D0,180 解析:由第5题可知该地的莫霍面距地表约为5千米,即该处地壳厚度只有5千米,结合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可推断出该地位于海洋。再根据经纬度确定A选项是北京,B选项为拉萨附近,D选项是太平洋。 答案:D 二、综合题 7读“地壳与地幔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是_,C是_,D是_, EDC是_,FEDC是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典会议椅采购合同范本
- 微信小程序分销协议合同
- 租房合同的人生安全协议
- 劳务协议书到期补充协议
- 保险中介公司的合同范本
- 劳动协议书临时聘用合同
- 租借物品合同协议书模板
- 视频类产品服务协议合同
- 房屋修建贴瓷砖合同范本
- 厨房吊柜订购协议书模板
-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指导
- 202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检测练习
- 麻醉苏醒延迟:麻醉苏醒延迟的原因与处理
- 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输液港)-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急诊氧气治疗专家共识》
- SH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 YY/T 1766.3-2023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3部分:双能量成像与能谱应用性能评价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艺术概论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电气施工图设计审图要点
- 西方语言学史讲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