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探究 范晓艳【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160例重症肺炎患者, 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对重症肺炎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长期过度劳累、口服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治疗的、未及时就诊、艾滋后感染是造成年龄【关键词】 重症肺炎;临床特征;死亡危险因素doi:10.14163/ki.11-5547/r.2016.02.052重症肺炎发病机制复杂, 临床治疗十分棘手。为了明确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与死亡高危因素,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重症肺炎患者160例
2、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住的160例重症肺炎患者, 全部患者均符合美国胸科学会提出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年龄为>18岁的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1. 2 方法 回顾分析16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一般情况、合并基础疾病与器官受累状况、生命体征、营养支持治疗及感染指标, 亲属配合护理情况等。患者中, 有脑卒中后遗症60例;高血压病80例;糖尿病22例;冠心病3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恶性肿瘤病史19例;间质性肺疾病10例;长期服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治疗9例;慢性肾
3、功能不全6例;矽肺5例;艾滋病病毒呈阳性2例。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2检验;对相关数据行单因素分析后, 再对相关预后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 1 一般特征 咳嗽152例, 占95.00%;气喘131例, 占81.88%;发热80例, 占50.00%;纳差50例, 占31.25%;腹痛21例, 占13.13%;胸痛16例, 占10.00%。患者平均年龄(68.6±12.2)岁。死亡30例(<60岁10例, 60岁20例), 病死率18
4、.75%。2. 2 死亡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性别。在160例患者中, 男126例, 死亡23例(18.25%);女34例, 死亡7例, 占20.59%,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54, p=0.68>0.05)。器官受累多。器官受累数为12个的有143例, 其中死亡23例, 占16.08%;器官受累数为3个以上的有17例, 其中死亡7例, 占41.18%,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3, p=0.031<0.05)。营养支持。接受充分营养支持的有96例, 其中死亡14例, 占14.58%;营养支持不充分的有64例, 其中死亡16例, 占25.00%,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
5、义(2=6.85, p=0.042<0.05)。艾滋后感染。2例艾滋后感染, 死亡率100.00%;148例未感染艾滋, 死亡率19.72%(28/142),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82, p=0.002<0.05)。长期过度劳累。有30例长期过度劳累, 其中死亡15例, 占50.00%;剩余130例无长期过度劳累情况, 其中死亡15例, 占11.54%,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 2=10.25)。长期服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治疗。9例长期服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治疗, 其中死亡8例, 占88.89%;151例无免疫系统疾病, 其中死亡22例, 占14.57%, 两者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31, p=0.023<0.05)。就诊情况。及时就诊的有104例, 其中死亡6例, 占5.77%;未及时就诊的56例中死亡24例, 占42.86%,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21, p=0.013<0.05)。护理欠佳。亲属能良好配合护理患者(包括翻身, 拍背, 正确鼻饲, 注意体位等情况)的有120例, 死亡12例, 占10.00%;亲属不能良好配合护理患者的有40例, 死亡18例, 占45.00%,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73, p=0.021<0.05 )。单因素分析显示, 与重症肺炎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器官受累过多、营养支
7、持不恰当, 护理欠佳等。2. 3 死亡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将10例年龄<60岁的重症肺炎死亡患者分为非老年组, 将20例年龄60岁的重症肺炎死亡患者分为老年组。分别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非老年组死亡危险因素:长期过度劳累(回归系数=1.562, 标准误差=0.401, or=3.813, p=0.015<0.05);长期服免疫制剂或激素(回归系数=1.341, 标准误差=0.372, or=3.763, p=0.013<0.05);未及时就诊(回归系数=1.782, 标准误差=0.453, or=5.915, p=0.001
8、<0.05);艾滋后感染(回归系数=1.025, 标准误差=0.428, or=3.036, p=0.020<0.05)。老年组死亡危险因素:高龄(回归系数=2.135, 标准误差=0.553, or=6.855, p=0.001<0.05);器官受累多(回归系数=1.703, 标准误差=0.511, or=4.125, p=0.011<0.05);营养支持不充分(回归系数=1.334, 标准误差=0.422, or=3.861, p=0.030<0.05);护理欠佳(回归系数=1.501, 标准误差=0.472, or=3.941, p=0.024<0.0
9、5)。3 讨论在本研究中, 患者平均年龄(68.6±12.2)岁, 60岁患者占据91.25%(146/160), <60岁占据8.75%(14/160);死亡30例(<60岁10例, 60岁20例), 病死率18.75%;患者临床多有咳嗽、气喘及纳差、胸闷、腹痛、发热等症状表现, 尤其是咳嗽、气喘发生率较高。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发现有8个独立危险因素, 而性别与是否应用机械通气并不能够对重症肺炎患者构成死亡威胁。为了比较不同年龄组的相关风险因素, 本研究以60岁为分界岭, 将死亡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与非老年组(年龄<60岁)。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6
10、0岁重症肺炎患者的死亡高危因素有高龄、器官受累多、营养支持不充分, 护理欠佳。高龄是诱发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之一。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弱, 多伴有脑卒中、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并发症, 重症肺炎患病率高。大部分老年患者受累器官数为>3个, 这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由于胃肠功能紊乱, 机体营养需求量与供给量常会出现矛盾, 老年患者的高代谢状态无法得到改善, 病情急剧恶化。年龄60岁的患者, 发病原因主要为脑血管病后遗症, 护理差等, 而原来有糖尿病的患者则预后更差。这些都是导致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具有高死亡风险的主要原因。另外, 本研究还发现, 年龄<60岁的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率约70%, 其中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劳累、长期酗酒、不及时去就诊, 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艾滋后感染等。而这些因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数据自动化课件
- 虚拟会议软件使用协议
- 宝马X之旅主题营销案例26
- 高支模应急预案分级响应表(3篇)
- 边坡支护工程施工方案(3篇)
- 外墙电动吊篮施工方案(3篇)
- 少队知识培训班会记录课件
- 2025年医院与社区养老机构合作开展老年健康管理协议
- 2025年创意办公租赁及一站式服务合同大全
- 2025年校园食堂绿色能源租赁运营合作协议
- 培训完总结做个课件
- 幼儿园6S管理培训
- 2025年高考江苏卷物理真题(解析版)
- 肇庆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医院关于开展整治重复医疗检查检验、违规收费问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中医高热护理常规
- 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
- 单轨吊轨道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 供应商黑名单管理制度
- 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南郑州航空港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