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北京卷,含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包括/包括包括/框号选项'、12345A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水无机盐B人体细胞的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C物质跨膜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易化)扩散D有丝分裂分裂期分裂间期染色单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答案】D包J【解折】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其中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口无机盐,有机化合物
2、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质和樓酸,A正确。人为KY型性别决定类型,人体染色休组咸包括常染色体租性染 色体其中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3正确。物质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視 动运谕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匚正确。有丝分裂分为两个阶段:有丝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有丝分裂过程 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但在有甦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休分离;3错误。答案选D。【名师点睛】首选明确识记知识点,并把各知识点构建成知识网络图,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糖类有机物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化合无机化合物脂质蛋白质人体细胞中的染色核酸 水 无机盐常染色体体性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井裂河期:有关暦白质的合嚴和D
3、V1的貝制物质跨膜运输分裂期协助扩散mffi:垓腔和核七消矢出呗染色体和纺超 中期:染色爆構列在福扳上后卵:蘇丝盘分記,#辩粢色单味分开 末期:核朝、核仁重建辜色炼和纺彼体#减数分裂J咸数第一次分裂: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 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 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 离2.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 ADP转化为ATP的过程A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需要酶的催化【答案】D【解析】酣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椅,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生成应眄由此推知葡萄酒醜制期间,酶母菌细胞内由ADP转化为迁的过程是在无氧条件下逆行的
4、,A错误。无氧呼吸在酎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ADF-王-能量匚错误,3正确。答案选集【名师点睛】需要明确的知识点:酵母菌细胞内ATP形成的部位: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有ATP形成;ADP转化为ATP的条件:需要能量以及酶的催化等。3.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F区的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答案】A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B. 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D
5、.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解析】题干中“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数百余只”,由于豹与豹之间的基因组成存在差异性,因此随着F区豹种群密度的增加,其遗传多样性增加;A正确。题干中没有关于十年后F区中豹种群性别比例的相关描述,无法确认其性别比例的变化;B错误。丰富度为群落特征,而豹群为种群,种群数量增加,没有改变丰富度;C错误。引入T区的豹后,弓I入的雌豹与 F区的雄豹交配,产生后代,且种群数量在增加, 由此推出致病基因频率下降;D错误。【名师点睛】需要明确的知识点:明确不同生命层次上研究的问题不同。例如种群水平的研究内容有:、生物的生殖、进化、遗传多样性等问种群的数量的数量动态(出生率、死亡率、
6、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题;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内容有:丰富度、优势种、不同种群间的关系及其占据的生态位、群落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导致基因频率 改变的因素。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 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答案】B【解析】长时间奔跑,血糖含量降低需要肝糖原不断井解来补充血糖;A正确°大量出干导致失水过多' 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分泌更多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7、水的重暧忆 有利 于维持机体的水平衡;B错误射门这一叵应的灰生,需要抽经和肌肉相互协调配合完成;C正确。球员之 间的相互配合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D正确【名师点睛】完美解答本题需要明确: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及其结构组成;反射 活动中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且低级中枢要受到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糖类:葡萄 糖、糖原各自的作用;水盐平衡的调节。14c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 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 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立ft 7剛*理曲毁包< :汀嗨陀牡
8、匕匕?:*沁: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A. 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B. 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C. 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 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光合产物、心正确。由图 可看出:发育早期,正常光照和遮光7嘲条件下,营养器官中所含-七量占植株1弋总量的比例均高于生殖 器官中所含;y量占植株:屹总量的比由此推出生殖器官发肓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B正确。遮光加也
9、条件下,发肓早期(1一2分0薛|营养器官的光合产物量远大于分配到生殖器官的光合 产物量,而到了发肓的中后朗(3-5),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络接近;C错误。由 團示可知该实殓的自变量有:光8爲喘育时期,因变量是两类器官各自所含昇C量占植株冀C总重的比恆順卩 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的分配情况;D正确。答案选6【名师点睛】解答本题要明确该题考查的知识内容是什么: 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暗反应需要的原料及进行的场所。 实验分析。实验分析题解答的关键是:首选把握实验目的: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 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其次要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不同发育时期和遮光与
10、正 常光照;因变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最后分析图中数据是,要一个自变量对应一个相应的因变量。例如:要研究正常光照与遮光对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情况分析时,要看处于同一发育时期的柱形图。6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 .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 .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 .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 .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答案选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史判断【名师点晴】本题侧重于考查我国科学家在化学领
11、域中的重大研究成果,主要是与诺贝尔化学奖有关的判断,学生只要平时注意稍加留意即可得出正确的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 热情。7 .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 .冷水浸泡B .加热煎制C .算渣取液D.灌装保存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 A错误;B、加热煎制属于加热, B错误;C、算渣取液属于过滤操作,C正确;D、灌装是液体转移, D错误。答案选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装置判断【名师点晴】该题以我国中草药煎制为载体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物质分离与提纯操作装置图的熟练掌握程度,题目难度不,明确过滤的含义、适用
12、范围以及主要装置是解答的关键。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主要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和漏斗,主要用品是滤纸。另外还需要注意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8 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 .抗氧化剂B .调味剂C .着色剂D .增稠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抗氧化剂减少負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汽正确;3.调味剂是为了増扣鴛 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B错误$ U着邑剂是为了给倉品邀加某种颜邑,与速率无关,匚错误;氏増稠 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n错误,答案选心。【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食品添加剂的有关判断【名师点晴】化学是一门实用
13、性很强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食品添加剂关互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了解食品添加剂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只有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才会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也才会更安全、更健康。了解抗氧化剂、调味剂、着色剂、增稠剂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9 .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苯沸点/ 点/ c1325476F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 甲苯的沸点高于 144 CC. 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D. 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
14、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斗甲苯变二甲茶杲甲茶的呆环上的氢原子視甲基代氤属于取代反应小 正确;玉甲苯的相 对分子质量比二甲呆小,故沸点比二甲苯低,弓错误C苯的沸点与二甲苯的沸点相羞较犬,可以用蒸憎 的方法分禹C正确2、因为对二甲苯的熔点较低,冷却后容易形成固体,所以能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 出来,D正确。答案选【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反应类型判断等【名师点晴】掌握取代反应的含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以及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解答时注 意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难点是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选择,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 物的性
15、质和状态来定的。归纳如下:分离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分离提纯物是液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分液, 萃取,蒸馏;分离提纯物是胶体:盐析或渗析;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答题时注意灵活应用。分成两紛10. K26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2O72-(橙色)+出0-一 2CrO42-(黄色)+2H +。用K262O7溶液进行下列 实验:0滴加QHQH適姐30%NaOH溶液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溶液橙色加深,中溶液变黄B. 中Cr2O72-被C2H5OH还原C. 对比和可知 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16、D. 若向中加入 70%d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备在平衡体系中加入釀,平衡逆向移动,重错酸根禽子浓度増大,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正 向移动,滚液变黄,A正确;玉中重铅酸钾氧化乙醸 重瞽酸钾被还原,乙酸被氧化弓正确;C 是酸性条件,是碱性条件酸性条件下氧化乙酉务而碱性条件不能,说明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C正确; 臥 若向溶液中加入了疲的硫釀到过量,濬液为酸性,重铸酸根离子浓度塔大可以氧化乙醇,溶液变绿 邑,D错误。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平衡移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名师点晴】明确溶液中的反应特点,并能灵活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是解答
17、的关键,解答时要注意通过对比实验的分析得出在酸性溶液中重铬酸钾的氧化性强,能把乙醇氧化。易错选项是D,注意中的实验环境,不要忽视了溶液中还存在乙醇,而不能单纯的考虑平衡的移动方向。11 在两份相同的Ba(0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q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寿入用成的伟瓦A .代表滴加 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 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Na+、OH -C. 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 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两个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Ba( OH) 2+H2SO
18、4= BaSO4+2H2O,Ba( OH) 2+NaHSO4 =NaOH +BaSO4 +出0、NaOH+NaHSO4= NazSOd+O。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当氢氧化钡恰好和硫酸完全反应时,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小,故代表滴加硫酸时的变化曲线,A正确;B、b点是加入硫酸氢钠进行反应,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B正确;C、C点曲线为硫酸,曲线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因为硫酸根离子浓度相同,中的钠离子浓度大于中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不相同,C错误;D、a点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d为硫酸钠溶液,溶液都显中性,D正确。答案选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酸碱溶液混合时溶液的酸碱性的判
19、断以及图像分析等【名师点睛】该题以氢氧化钡与硫酸以及硫酸氢钠的反应为载体,侧重考查溶液的导电性、离子判断以及 溶液酸碱性判断。明确反应的原理,正确书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解答的关键,特别是氢氧化钡和 硫酸氢钠的反应,应用顺序的不同或量的不同而导致方程式变化,是解答的难点和易错点。注意溶液的导 电能力只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系,与离子种类无关。12 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实验实验装置现象氯化侧溶液润遅的pH试纸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 c处无明显变化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F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A a、d 处:2H2O+2
20、e=H2f +20H-B. b 处:2C-2e=Cl2f, - 一 2 +C. 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D. 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答案】B【解析】试题井析:A. a. d处试纸变落,说明濬滴显碱性星濬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氮气,破坏了水的电离 平衡,氢氧根為子浓度増大造成的入正确;玄b处变红,局部褪色,说明是潯液中的氢氧根和氯离子同 时放电,分别产生氧气和氯气,氢舒浓度増丈酸性増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3 错误;:皿为阳极,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C正确;)实殓一中囂形成电解池业形成电解也 所以实验二中也相当于形成三个电解池(一个球两面为不同的两极h
21、 m为电解池的阴极,另一球朝m的一 面为阳根5的背面)故相当于电镀,即m上有铜折出3正确口答秦选弘【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名师点睛】化学反应主要是物质变化,同时也伴随着能量变化。电化学是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关系的化学。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它可以使不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借助于电流而发生。与外接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为阳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的电极为阴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若阳极是活性电极(除Au、Pt、C之外的电极),则电极本身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若是惰性电极(Au、Pt、C等电极),则是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放电的先后顺序是S >>Br-&
22、gt;C>OH-氧酸根离子,阴极则是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 放电顺序是Ag+>Hg2+>Fe3+>Cu2+>H+,与金属活动性顺序刚好相反。因此掌握电解池反应原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注意依据实验现象分析可能发生的电极反应。13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是大量氢原子,所以根据c2可得有3种可能,故C正确;【考点定位】:考查了氢原子跃迁【方法技巧】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能级间跃迁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知道数学组合公式C;的应用,另外需要注意题中给的是“大
23、量”氢原子还是一个氢原子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 c传播B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C .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 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答案】A【解析】试題分析:电磁-波在算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人正确$在空气中俸播的声波是纵减3错误;声波的传 播需慕介质,可1以在空气,液体,和固定中传播,C错误黄光属于电磁波,其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 中传播,D错误【考点定位】考查了机械波和电磁波【方法技巧】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光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相同,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其传播离不开介质,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波速由介质决定15如图所示
24、,弹簧振子在 M、N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 Ox轴。向右为x的轴的正方向。若振子位于 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像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向右为正方向,振子位于丁点时幵始计时,所以时刻位移为正,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将 向左运动,即负方向运动,故A正确;【考点定位】简谐振动图像【方法技巧】在考纲上简写振动这一块要求学生能从振动图象上获取信息,会求简谐运动的路程和位移,以及掌握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x = Asin( t;:冷).16.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两个导体圆环a、b,磁场方向与圆环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大。两圆坏半径之比为 2:1,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
25、动势分别为 Ea和Eb,不考虑两圆环间的相互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Ea:Eb=4: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B . Ea:Eb=4: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C . Ea:Eb=2: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D . Ea:Eb=2: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答案】B【解析】BS4试题分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E =B S,根据题意可得 一 = 一,故E := 4:1,感At 加Sb1应电流产生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的变大,即产生向里的感应磁场,根据楞次定律可得,感应电流均沿顺时 针方向【考点定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的应用【方法技巧】对于楞次定律,一定要清楚是用哪个手判断
26、感应电流方向的,也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个 是增反减同,一个是来拒去留,对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需要灵活掌握公式,学会变通17 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如图。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A .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不重合B 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C .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D .地磁场对射向地球赤道的带电宇宙射线粒子有力的作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折;根据题意可得,地理南北根与地磁场存在一个夹角,为磁偏角,故两者不重合A正
27、确;地磁 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碗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弓正确,由于地礙场磁场方向沿磁感线切线方向,故只 有赤道处才与地面平行匸错误;在赤道处晞场方向水平而射线是带电的粒子运动方向垂直磁场方向, 根据左手定则可得射向赤道的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作用3正确;【考点定位】考查了地磁场【方法技巧】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的磁场叫做地磁场.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所以地磁场的方向是从地磁北极到地磁南极.18.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速度都相同B.不
28、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C .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冋加速度D .卫星在轨道【答案】B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冋动量【解析】试题分析:从轨道1变轨到需要加速逃晓.故人错误,根1B公式G嘗二期“可得故只要R、疋半径相同,加速度则相同由干卫星在轨道1做桶圆运动,运动半径在变化,所以过程的扣速度在变,B 正确C错误卫星在轨道二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方即寸刻在变,所臥动量方向不同,D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4 二2r【方法技巧】在万有引力这一块,涉及的公式和物理量非常多,掌握公式Mm v2.G-三 mm2r = ma在做题的时候,首先明确过程中
29、的向心力,然后弄清楚各个物理量rrT表示的含义,最后选择合适的公式分析解题,另外这一块的计算量一是非常大的,所以需要细心计算19某兴趣小组探究用不同方法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们提出的实验方案中有如下四种器材组合。为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最不可取的一组器材是A 一个安培表、一个伏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B .一个伏特表和多个定值电阻C 一个安排表和一个电阻箱D .两个安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中根据闭合回路欧姆定律可得E -U Ir,可测量多组数据列式求解,A正确;B中根据欧姆定律可得E =U(r R),测量多组数据可求解,B正确;C中根据欧姆定律可得I(R r),可
30、测量R多组数据列式求解,C正确;D中两个安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由于不知道滑动变阻器电阻,故无法测量,D错误;【考点定位】考查了闭合回路欧姆定律的应用【方法技巧】对于闭合回路欧姆定律的应用,一定要注意公式形式的变通,如本题中E二U Ir ,E =I(R r), E =U(r R),结合给出的仪器所测量的值,选择或者变通相对应的公式,R20. 雾霾天气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形状不规则,但可视为密度相同、直径不同的球体,并用PM10、PM2.5分别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0 ym、2.5 ym的颗粒物(PM是颗粒物的英文
31、缩写)。某科研机构对北京地区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静稳的雾霾天气中,近地面高度百米的范围内,PM10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略有减小,大于 PM10的大悬浮颗粒物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明显减小,且两种浓度分布基本不 随时间变化。据此材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PM10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 1.0氷0-6 m的悬浮颗粒物B、PM10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终大于其受到的重力C、PM10和大悬浮颗粒物都在做布朗运动D、PM2.5浓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答案】C【解析】试題分析:根据信息可知A错误;由于徽粒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空气分子作用 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故弓错误$ ?M1:J和大悬浮颗粒糊都在俶布朗运
32、动,匚正确$大的大悬 浮颗粒物的浓度随高度的増加明显碱八,二错误。【考点定位】考查了布朗运动【方法技巧】对于信息题,不要过多注意题目的长度,一定要仔细阅读题文,从题文中找出相应的信息,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布朗运动既不颗粒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 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21. (1)热敏电阻常用于温度控制或过热保护装置中。图1为某种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这种热敏电阻在温度上升时导电能力 (选填 增强
33、”或 减弱”;相对金属热电阻而言,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更敏感”或不敏感”)。(2)利用图2装置做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A. 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B. 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C. 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 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 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3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 0的距离分别为hA、hB、he。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 T。设重物的质量为
34、m。从打O点到打E点的过程中, 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 .-:Ep =,动能变化量 厶Ek =。 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A .利用公式v二gt计算中午速度B 利用公式v二计算重物速度C .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阻力的影响D 没有采用多次试验去平均值的方法 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0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 -h图像,并做如下判断: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1 h h【答案】(1)增强;敏感(2)AAB- mghB,丄
35、m(-C 丄)2C该同学的判断依据不正确2 2T【解析】试題分析:(1)由于温度越高,热敏电阻阻值越小,即对电溢的阻碍作用披小则导电能力越强根据图 像可知热敏电阻在相同的温度范围变化时,阻值变化越大,则越墩感C)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吨心+处0,故需要比较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蠱正确;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故丸正确;因为在计算重力势能变化量时需要雕U纸带上两点之 间的距萄 所以还需要刻度尺,故弓正确孑根据陀或二肿-0可得等式两边的质量抵消故不需要天 平,C错误; 重力势能改变两为Ef =吨如 由于下落过程中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CK根据中间时刻规律可得B点的 速度为勺二殳二,所以A
36、£;=丄搐遵=亠&二好 实验过程中存在空气阻力,纸带运动过程中存在摩撫力,匚正确 该同学的判断依据不正确,在重物下落h的过程中若阻力£恒定,根据1Z*-0 => v2 =2(-)可知v'-:遐像就是过原点的一条言线©要向通过v2-由图像 2w的方法殓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必须看图像的斜率杲否接近【考点定位】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方法技巧】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实验的原理,会通过原理确定器材,以及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 纸带求解瞬时速度的大小,做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情况时,其两个推论能使我们更为方便解决问题,一、2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的位移差是一个定
37、值,即二aT,二、在选定的某一过程中,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2.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 v沿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带电粒子所受重力。X X X X(1 )求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周期T;(2)为使该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还需要同时存在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匀强电场,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答案】(1) Rmv 十 2- m、T 二BqqB(2) E 二 vB【解析】2v试题分析:(1)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f = qvB = m R的定义方法,在重力场中建立重力势”的:g概念,并简要说明电势和 重
38、力势”的共同特点。帯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二二(2)粒子受电场力F=gE ,洛伦茲力/ = mS ,粒子做匀速直动,则qE电场强度三的犬小£ =【考点定位】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方法技巧】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的分析思路1 正确的受力分析除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外,要特别注意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分析.2 .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找出物体的速度、位置及其变化特点,分析运动过程如果出现临界状态,要分析临界条件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什么运动,取决于带电粒子的受力情况.(1) 当粒子在复合场内所受合力为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如速度选择器).(2) 当带电粒子所受的重力与电场力等值反向,洛
39、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时,带电粒子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 做匀速圆周运动.(3 )当带电粒子所受的合力是变力,且与初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粒子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这时粒子的运动轨迹既不是圆弧,也不是抛物线,由于带电粒子可能连续通过几个情况不同的复合场区,因此粒子的运动情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其运动过程也可能由几种不同的运动阶段所组成23. 如图所示,电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平行于版面的方向射入偏转电场,并从另一侧射出。已知电子质量为 m,电荷量为e,加速电场电压为 U0,偏转电场可看做匀强电场,极板间电压为U,极板长度为L,板间距为do(1) 忽略电子所受重力,求电子射入偏转电场时初速度V
40、。和从电场射出时沿垂直版面方向的偏转距离Ay;(2) 分析物理量的数量级,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在解决(1)问时忽略了电子所受重力,请利用F列数据分析说明其原因。已知 U =2.0 102 V ,d=4.0 10 m ,m = 9.1 101 kg ,e=1.6 10"C,2g =110 m/s o:的定义式。类比电势(3) 极板间既有电场也有重力场。电势反映了静电场各点的能的性质,请写出电势UL2一E【答案】(1)(2)不需要考虑电子所受的重力(3)、电势'和重力势 g都是反映场的能4Uodq的性质的物理量,仅仅由场自身的因素决定【解析】A试题分析: 根据功能关系,可得
41、尤;二二曲,电子射入偏转电场的初速度: =T-在偏转电场中,电子的运动时间=仏CI-C2)考虎电子所受重力和电场力的数量纵 有重力G =吨佥10一:咐 电场力 F = l(TlsNd由于F »G,因此不需要考虑电子所受的重力(3 )电场中某点电势 定义为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Ep与其电荷量q的比值即q由于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可以类比静电场电势的定义,将重力场中物体在某点的重力势能Eg与其质量m的比值,叫做重力势,即Egm电势和重力势;g都是反映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仅仅由场自身的因素决定【考点定位】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方法技巧】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问题,首先要正确的对带电粒子在这两种
42、情况下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确定粒子的运动类型解决带电粒子垂直射入电场的类型的题,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进行求解此类型的题要注意是否要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原则是:除有说明或暗示外, 对基本粒子(例如电子,质子、a粒子、 离子等),一般不考虑重力;对带点微粒,(如液滴、油滴、小球、尘埃等),一般要考虑重力24. (1)动量定理可以表示为 Ap=F At,其中动量p和力F都是矢量。在运用动量定理处理二维问题时,可以在相互垂直的x、y两个方向上分别研究。例如,质量为m的小球斜射到木板上,入射的角度是0,碰撞后弹出的角度也是 0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都是u如图1所示。碰撞过程中忽略小球所受重力。a.分别求出碰撞
43、前后 x、y方向小球的动量变化 Apx、Apy;b 分析说明小球对木板的作用力的方向。(2)激光束可以看作是粒子流,其中的粒子以相同的动量沿光传播方向运动。激光照射到物体上,在发生反射、折射和吸收现象的同时,也会对物体产生作用。光镊效应就是一个实例,激光束可以像镊子一样抓 住细胞等微小颗粒。一束激光经S点后被分成若干细光束,若不考虑光的反射和吸收,其中光束和穿过介质小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图中0点是介质小球的球心, 入射时光束和与 SO的夹角均为出射时光束均与 SO平行。 请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分析说明两光束因折射对小球产生的合力的方向。A .光束和强度相同;B .光束比强度大。【答案】(1) a、
44、.)Px=0 ,巾y=2mvcosv,方向沿y轴正方向、b、y轴负方向(2)a、两光束对小球的合力的方向沿 SO向左b、两光束对小球的合力的方向指向左上方【解析】试题分析:(1触在沿x方向,动爭芟化为Sp . = ?vsin 6 -叩*iti F = 0在沿y方向上动量变化为¥ =wivcds-icos<9) - Zw'i cos方向沿丫轴正方向以根据动量定理可知,木板对小球作用力沿轴正方冋,很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球对木板作用力的方向 沿y轴员方向(2)氛仅考虑光的折射,设时间内没束光穿过小球的例子数为山毎个例子动量的大小为这些粒子进入小球前的总动量为畐=从小球出射时的
45、总动量为匕=Mm 化的方向均沿SO向右根据动量定理可W二戸-R二2驴(1 - cos ) > 0可知,丿卜球对这些粒子的作用力F的方向沿SO向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光束对小球的合力的方向沿 so向左认建立如團所示的0琴直角坐标系X方向:根協(2)包同理可扯 两光束对小球的作用力沿x轴员方向。Y方向:设山时间内,光束穿过小球的粒子数为叫,光束穿过小球的粒子数为巴,叭*这些粒子进入<1册前的总动量为= I笑-冬I耳sin £从小球出射时的总动量为卩討=0根据动量定理:F = plf p =-(nl-n2)psinO可知,小球对这些粒子的作用力片的方向沿、轴员方向,根据牛顿第
46、三定肄,两光束对小球的作用力沿y 轴正方向所以两光束对小球的合力的方向指向左上方【考点定位】动量定理的应用,【方法技巧】把小球入射速度和反射速度沿x方向和y方向进行分解,再根据动量的变化量等于末动量减初动量求解即可,注意动量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解决本题的关键建立物理模型,可将光子抽象成小球,根据动量定理进行分析其受力情况.25. (17 分)功能高分子P的合成路线如下:(2)试剂a是。(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E的分子式是 C6H10O2。E中含有的官能团: 。(5) 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6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H(5)已知:2CH3CHO饰/眦问霸®以乙烯为
47、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E,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4 )碳碳双键、酯基(5)加聚反应(6)+ n H 2OCH3rCFk-CH-hr +nc2H5OHCOOHOHO?OH* I、-*CH£H0C 乩CHCHCHO Cll(OH)2LI QCH2=CH2 三hCHQH件下 浓硫酸c2h5ohCH3CHCH2COOH ch3ch=chcooh>ch3chchcooc2h5OH(7)-朋八【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高分子P的结构和A的分子式为C7H8,可以推出,D为对硝基苯甲醇,因此A应该为甲苯,B为对硝基甲苯,B与
48、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C为一氯甲基对硝基苯,结构简式为no3。根据D和严-KH(JF+VHjClHJ)>NaOIINOt为H-KH-OHOHnH?O键的加聚反应,因此 E的结构简式为CH3CH = CHCOOC2H5。(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的结构式为<2)甲苯和硝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生成对硝基苯,所<以试剂孔为浓硫酸和浓硝酸,<3)反应是一氨甲基对硝基荃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咸对硝基茏甲酵,反应的化学方程:H?OH<4)根据E的结构式为CH?CH=C-HCOOC;H;可知所含官能团有碳碳双键+輛基$<5) 应该是三友生加翳反应生成的一个高分子化
49、合物,所D成应是加聚反应;("乙烯*可以.直接加成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发生已知条件中的反应既可以使碳链増长,由于碳碳双键易被氧化,因此苜先发生消去反应,熬后再氧化醛基为逡基,竣酸和乙醇发生酣化反应,即可得物质E,合成路线为:*CH3CH=CHCOOC2HsHjOO>CH2=CH: GHsOH 疋兼件下浓硫酸,GHQHCHXHCH2COOH* CH3CH-CHCOOH '浓硫酸Cu(OH):* CH3CHOCH3CHCH9CHO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结构、性质、转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名师点睛】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反应类
50、型的判断、化学方程式和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及严乙醇,因此F的结构简式为C°°C :L o E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 F,这说明反应是碳碳双P的结构简式可知 D和G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OOCsHs(6)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HCKFbr 初CHOHCOOHP,因此G的结构简式为- -匚 o F水解生成G和物质转化流程图的书写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掌握常见的有机代表物的性质、各类官能团的性质、化学反应类型、物质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与各类官能团的数目关系,充分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以反应类型为突破口,以物质类别判断为核心进行思考。经常在一系列
51、 推导关系中有部分物质已知,这些已知物往往成为思维“分散”的联结点。可以由原料结合反应条件正向 推导产物,也可以从产物结合条件逆向推导原料,也可以从中间产物出发向两侧推导,审题时要抓住基础 知识,结合新信息进行分析、联想、对照、迁移应用、参照反应条件推出结论。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烃的 各种衍生物间的转化关系,不仅要注意物质官能团的衍变,还要注意同时伴随的分子中碳、氢、氧、卤素 原子数目以及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衍变,这种数量、质量的改变往往成为解题的突破口。本题的区分度 体现在“ E物质”的推导过程,该物质可用“逆推法”来推断。有机题高起低落,推断过程可能略繁琐,但 大多数问题的难度不大,第(6)
52、问的方程式书写较易出错,注意解答的规范化。26. (13 分)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1)Fe还原水体中NO3-的反应原理如右图所示。NO; NH;FejO4 (疏松、能导电) 作负极的物质是。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 24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初始pHpH=2.5pH =4. 5NO3的去除率接近100%V 50%24小时pH接近中性接近中性铁的最终物质形态pH =4. 5时,NO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 。(3)实验发现:在初始 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Fe2+可以
53、明显提高 NO3_的去除率。对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I . Fe2接还原 NO3 ;n . Fe2+坏 FeO (OH )氧化层。 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 。 同位素示踪法证实 Fe2+能与FeO( OH )反应生成Fe3O4。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卩62+提高NO3去除率的原因:pH =4. 5 (其他条件相同)(4)其他条件与(2)相同,经1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初始pHpH =2. 5pH=4. 5NO3的去除率约10%约3%1小时pH接近中性接近中性与(2)中数据对比,解释(2)中初始pH不同时,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
54、原因: 【答案】(1)铁 NO3+8e+10H+=NH4+3H2O(2) 因为铁表面生成不导电的FeO(OH),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3) 本实验条件下,Fe2能直接还原NO3 ;在Fe和Fe2+共同作用下能提高 NO3的去除率。Fe2+2FeO(OH)=FesO4+2H + , Fe2+将不导电的FeO (OH )转化为可导电的 Fe3O4,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使 NO 3的去除率提高(4) Fe+ 2H +=Fe2+出匸,初始pH较小,氢离子浓度高,产生的 Fe2+浓度大,促使FeO (OH )转化为可 导电的FQO4,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初始 pH高时,产生的Fe2+浓度小,从而造成 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 物质形态不同。【解析】试题分析:(1)Fe是活泼的金属,根据还原水体中的NO3的反应原理图可知,Fe被氧化作负极;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因此正极是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NH,该溶液为酸性电解质溶液,结合元素和电荷守恒可知电极反应式为: - - + +NO3 +8e+10H =NH4 +3H2o ;(2)从pH对硝酸根去除率的影响来看,初始pH-4.5时去除率低,主要是因为铁禽子容易水解生成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制造行业标准操作流程指南
- 企业团队协作项目管理框架
- 技术文档撰写与审核流程模板
-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标准化检测模板
- 智能化装备安全防护责任书9篇
- 美丽的天池300字9篇
- 农村信息技术服务支持协议文本
- 企业文档分类管理与搜索工具
- 供应链稳定持续承诺函8篇
- 企业风险管理标准化工具与应急预案制定
- 新闻编辑(修改版)马工程课件 第六章
- GB/T 2930.8-2017草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 GB/T 17188-1997农业灌溉设备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关于国有集团公司采购管理办法【五篇】
- 2022年资阳市雁江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2 第2课时 基本不等式的综合应用(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排便课件
- 【高考英语精品专题】必修1 Unit 1 Life Choices-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备考方略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版)
-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概论(刘行芳)-课件
- 医学放射卫生相关法律法规ppt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